B类机房中心机房建设技能技术总结规格及要求49477.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493163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类机房中心机房建设技能技术总结规格及要求4947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B类机房中心机房建设技能技术总结规格及要求4947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B类机房中心机房建设技能技术总结规格及要求4947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B类机房中心机房建设技能技术总结规格及要求4947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B类机房中心机房建设技能技术总结规格及要求4947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类机房中心机房建设技能技术总结规格及要求49477.docx

《B类机房中心机房建设技能技术总结规格及要求4947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类机房中心机房建设技能技术总结规格及要求49477.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类机房中心机房建设技能技术总结规格及要求49477.docx

B类机房中心机房建设技能技术总结规格及要求49477

B类机房中心机房建设技术规格及要求

1、工程概述

临沂罗庄中心医院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是全院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中心和数据服务中心,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和图形显示技术为一体的智能化数据中心,因医院业务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完全符合国家B类标准的计算机机房,以适应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该数据中心机房的基础设施及弱电系统建设,要能最大限度、合理地满足应用系统数据集中运行的需求,满足高性能计算机类设备的运行要求,同时具有标准、稳定、先进和灵活的架构,能为医院信息系统运营提供可靠、安全的保障,保证数据及业务安全,能随需调整并可持续扩展。

2、建设范围

1)基础设施的建设范围为数据中心,

主要包括:

主机室区域、配电空调区域、机房控制区域。

楼与楼、层与层之间的综合布线架构。

2)机房系统的建设范围为数据中心。

3、建设内容

本次建设内容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弱电系统的设计及集成,包括以下系统:

1)机房装修系统;

2)电气系统(含动力及照明);

3)UPS系统;

4)空调系统(机房区精密空调);

5)通风系统(含新风及消防排烟系统);

6)KVM系统;

7)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8)综合布线系统;

9)消防系统;

10)防雷接地系统

投标方参照本招标书的技术规范书的技术要求,编写优化建议方案书。

4、建设目标及原则

4.1建设目标

按照临沂罗庄中心医院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的要求,结合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标准、稳定、先进和灵活的架构,能随需要调整并可持续扩展,既能满足现在,又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节能、环保、减排的“绿色”数据中心。

4.2建设原则

在“满足现在、适应未来”的总体建设策略上,数据中心建设要坚持先进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可持续发展性、易管理维护性、开放性、实用性和舒适性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数据中心所有系统的设计要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与设备使用要求进行整体规划,统筹考虑,保证整体可用性。

2)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系统设计立足于“满足现在、适应未来”的指导思想,采用国际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构建合理并适当超前的技术体系架构,用以确保长时间的技术领先。

各系统通过集成,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增强对机房的运营管理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实现现代化科学的机房管理。

系统软、硬件配置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以适应系统灵活组织、扩展和系统集成整体提升的需要。

3)可靠性原则。

数据中心必须具有高可靠性,保证为用户提供连续不间断的7ⅹ24小时服务;在设计和建设时要减少单点故障的存在,对可能存在单点故障的环节在设计上要尽可能减少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由市电到机柜及服务器的整个供电系统可用性不得少于99.99%,机房各系统都具有足够的备份能力。

4)安全性原则。

具有完整的安全策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手段保障数据中心运行系统基础环境的安全。

在防火、防水、防虫、防鼠、防盗、接地、防雷、防电磁干扰、降噪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在考虑地面承重能力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5)可管理性原则。

各系统应具有较强的集中式管理加分布式实施的可管理性逻辑,并且为分布式实施调整提供清晰的管理逻辑。

6)灵活性及可扩展性原则。

各系统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系统设计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在设计时应考虑部分设备分期实施,统一规划考虑扩充设备,确保日后可以方便增容。

7)节能、环保、减排的原则。

数据中心设计及建设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或技术来充分体现节能、环保、减排的要求,建设绿色的数据中心。

8)舒适性原则。

数据中心应能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要保持空气新鲜,机房内的温度、湿度要符合国家标准,为工作人员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

9)可持续发展原则。

各系统设计及产品选型都应具有超前性和扩充性,系统实施方案具有可扩展性。

如配电开关及配电柜在设计上要预留足够开关容量;对隐蔽性工程要有足够的前瞻性,为了保证较长时间内的系统扩容、变更、升级等可能性而预留相应预埋管线和接口等。

4.3建设依据

本次数据中心建设应满足国家现行的有关B级数据中心建设的标准及规范,并参考TIA-942Tier3的标准。

设计、施工、验收时需满足下列标准及规范(包括并不限于以下标准及规范,如各标准及规范对相同内容有不同规定时,应遵循更严格的标准。

如有更新版本,参照新版本执行)。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200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20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不间断电源技术性能标定方法和试验要求》(现行国标电工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0-9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200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使用规范》(中国工程标准化委员会标准)

《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B50339-2003)

4.4总体环境指标

1)温湿度要求见下表:

区域

指标

开机时标准

主机房区

温度(?

C)

夏季/冬季

23±1

相对湿度(%)

40-55%

温度变化率(?

C/h)

<5,不结露

机房辅助区

温度(?

C)

18-28

相对湿度(%)

35-70

温度变化率(?

C/h)

<5,不结露

2)尘埃。

主机房在静态条件下,粒径≥0.5μm的尘埃粒数最大浓度≤18000粒/升。

3)噪声。

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情况下,主机房内的噪音在中心处测试应≤65dB;

4)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应≤1kV。

5)照度。

主机房内,在距地面0.8米处不低于500Lux,且无眩光,其他区在距地面0.8米处不低于300Lux;应急照明照度在距地面0.8米处不低于30Lx。

6)接地电阻<1Ω;零地电位差<1V。

7)无线电干扰场强。

在频率为0.15至1000MHz时,机房内应≤126dB。

8)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0mm/s2。

9)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10)电力负荷分配。

三相电流不平衡度≤20%,三相电压不平衡度≤5%。

11)供电系统等级。

A级。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2%;稳态频率偏移范围±0.2Hz;电压波形崎变率3-5%;瞬间断电允许时间0-4ms。

5、系统设计及建设技术要求

1)各投标人可根据以往工程经验,提出完善的设计方案。

此项将作为评价各投标人实力的重要依据之一。

2)各投标人根据现场情况,规划好设备布局,做到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机房的利用效率高。

在进行布局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搬运,人员流动等细节。

3)如机房采取分期建设原则,请提供建议原则。

4)分期设计原则:

本着在后续阶段实施时不影响已用设备的正常运行。

投标人应在设计方案中对各建设阶段间的平稳过渡进行建议并给出相关的论述。

各分系统建设要求如下:

5.1机房装饰系统

(1)平面布局设计概述

该数据中心是整体规划的一个建设项目,目的:

按最大面积设计机柜布放空间。

数据中心位于二层,总计约50m2左右。

(2)平面布局设计要求

机房平面布局设计应充分考虑机房主体特殊的功能要求,在保证为计算机设备提供合格的运行环境的同时,应保证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充分运用人机工程原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机房平面布局要全面考虑到业务处理的工艺流动路线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行走路线。

平面布局联系各房间的使用功能、交通路线、并综合消防分区、空调分区、强弱电布线的路由等综合考虑,进行设计。

机房区域是设备重地,严禁外人随便进入,考虑到保密的需要,要求机房区域与办公区域分离。

机房要有自己独立的出、入口。

机房装饰设计要体现出各功能区的特点,力求简洁明快,在充分考虑数据中心各系统设备安全性的前提下,达到美观、大方并体现高科技感的装饰风格。

机房装修设计风格要求简洁、明快,体现超现代感风格。

机房装修设计应充分考虑室内环境的美观、和谐、环保,并能体现装修主体的特色并与之协调。

机房装修设计应完全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消防标准及其他相关要求。

机房装修设计应保证良好的视觉空间和充足的照明、通风。

机房装修设计应充分考虑被装修主体特殊的功能要求,在保证为计算机设备提供合格的运行环境的同时,应保证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充分运用人机工程原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机房装修设计应充分考虑配套设施设备的布局和配置。

机房装修应支持将来不断扩展和设备技术的进步。

装饰材料必须全部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

所有材料应具备环保、阻燃、无毒、防火性能好、安全耐用、不易变色、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吸音效果好、防静电、抗电磁干扰等性能,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

要以自然材质为主,做到简明、淡雅、柔和,并充分考虑环保、节能等因素。

装饰材料可根据需要采取防静电措施。

(3)技术要求

防尘处理:

为满足计算机对含尘量的较高要求,除主材选用不起尘的材料外,精密空调区域地板下及天棚均作防尘处理,对主机房外窗进行封堵。

防火处理:

除主材采用非燃性或难燃性外,其它材料尽可能选用难燃性材料。

所有隐蔽工程用的木质材料,均做防火处理,使机房整体防火性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疏散口设有醒目的紧急出口标记,便于人员疏散。

防水处理

精密空调的四周及北墙沿墙安装漏水感应带,做挡水坝,并做防水地漏,引到室外的排水管,使地板下水患得到有效监控。

对机房内无法改动的主水管道进行防水处理,并做好漏水检测,确保机房内设备安全。

保温处理:

所有机房区域的地面、屋顶和四周墙面要求分别做保温处理。

色彩设计

机房色彩应趋向简洁、明快,使机房清新、舒畅、现代感强。

具体要求如下:

1地面工程:

机房区域铺设抗静电活动地板,地板高度≥400mm。

抗静电活动地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选用优质无边全钢防静电地板,规格600×600,地板厚度≥35mm集中荷载不小于360KG,分散荷载不小于15000N/m2,地板安装后接缝处没有空隙。

机房精密空调区域地板铺设,机房地面承重200kg/㎡,超重设备(如空调、UPS)摆放位置需要制作承重散力架用以分摊重量。

机房内地板下做防水、防尘、防潮、保温处理,防火保温材料,厚度大于等于20mm,。

机房专用空调区域配置与防静电地板同品牌的出风板,风口板的送风率在25%以上,带调节器;出风板按机房最大摆放机柜数量设计并提供(即:

包括以后备用机柜位置的通风板),普通地板按机房内实际面积提供。

在地板下沿外窗及专用空调机周围做80*50高C20混凝土挡水墙,并考虑坡度和设地漏,防止外界雨水及空调机漏水影响机房使用。

2隔断、墙、柱面工程:

隔断、墙体:

机房区域与外部的隔墙、走廊外侧部分均宜采用实体墙,机房区内靠监控区部分隔断采用防火玻璃隔断,拉丝不锈钢包饰,厚度不小于0.8㎜。

必须要考虑监控区降噪及消防灭火时工作区的人身安全问题,维护结构耐压力值安全满足规范要求。

玻璃隔断上下均要封堵严密。

机房区内的墙、柱面采用彩钢板装饰(钢板厚度为0.6㎜),其表面平整,漆面坚固,不起尘,防火性能好,易擦洗,要求无论是基层还是面层均应采用防火材料,墙面板材强度高,防火及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耐污染,易清洗,色调柔和无眩光。

墙体要求做保温、隔音处理,厚度不小于50mm;拉丝不锈钢踢脚板,厚度不小于0.8㎜。

所有机房外围护墙面与外界连接的孔洞,如线槽、线管、风管穿越楼板处孔洞在施工完毕后全部用防火材料封堵,防止有鼠害、虫害发生。

3门窗工程:

配电区和机房区采用防火玻璃门,须考虑玻璃门的密封性能,做到防尘、保温、密闭,精密空调的冷量不泄露。

另外机房门体必须遵循消防规范的规定,应具有相应的防火等级。

机房门体必须有效的起到防尘、防潮、防火、防静电的作用及具备较高安全性能。

机房门体规格应保证机房内最大设备的进出,同时考虑操作的可靠性。

所有外窗均做密封、防水处理,并做好漏水的实时监测。

5.2配电系统

(1)总体供配电架构

供配电系统是保证计算机设备、场地设备和辅助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其设计原则是:

满足计算机机房的使用要求;保证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保证人身安全;便于施工、维修和管理;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电气装置的安装应做到整齐、牢固、正确、标志明确、外观良好、内外清洁,插座必须安装牢固。

按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和《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在本项目中按B级供电方式设计、施工。

配电线路为下走线方式,弱电线路为上走线方式,并按规定强电与弱电线槽分开,保证安全。

并且预留出备用机柜的线路。

机房内所有管道须进行防锈处理,所有线缆须用钢制桥架、线槽或钢管。

机房内计算机电源系统的所有接点均应镀铅锡处理,冷压连接。

动力配电柜由自动空气开关控制,设过负荷、短路及缺相保护等功能,并设有智能仪表显示,另外动力配电柜具有火警联动保护功能,与消防系统联动及时切断电源。

机房的UPS配电系统设计为“双路市电+双UPS”的高可靠性的供电方式,提供两路市电到动力市电配电柜中,UPS系统的输出部分需配置专用配电柜。

机房专用UPS主机和电池均放置于动力区。

①投标方需提供详细市电总容量和详细UPS负载计算书。

投标方负责本工程机房全部配电系统架构的设计,包括配电柜配置及电缆选型,向总配电提出总用电容量申请,并提供市电系统计算表、UPS系统计算表等详细且准确的数据。

机房内分别设置市电动力配电柜和UPS输出配电柜。

双UPS输出配电柜为每台机柜提供UPS电源,供机房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和部分照明设备,每台机柜配置双PDU插座(至少8口插口,采用工业连接器连接);市电供空调、新风及照明等;单条线缆负荷根据设备实际用电最大负荷需求计算,并留有部分余量。

②市电动力系统供配电

两路市电互投后为市电动力系统供电。

市电动力系统的供电范围是:

空调设备、照明、通风设备、维修插座等。

各相用电分配要尽量均衡。

③低压配电柜系统设计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是机房安全运行动力保证,采用数据处理中心专用配电柜来规范供配电系统,根据实际用电情况合理设计配电系统并配置相应输入输出配电柜。

保证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合理。

甲方负责从引入2路市电到机房市电配电柜。

配电柜及下游开始由投标方设计实施。

UPS电源输出供机房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设备,每台机柜(含备用机柜)配置独立的电源(功率不小于2kw),现用机柜配PDU(至少8口,采用工业连接器连接),备用机柜位只配连接器。

机房内UPS输出配电柜应设置支路断路器。

配电柜所设计的供电路数,应能足够提供主机和外部设备的使用,并包括备用机柜的空开。

此外,各配电柜均应留有一定数量的备用开关。

新风设备宜设置控制配电箱或在市电配电柜内实现定时启停功能,实现本地控制。

事故排烟系统的启动应在机房外进行启动控制。

④配电柜的要求

配电柜应具有电流,电源电压,实载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气参数的显示与远程监测与报警功能的智能电量仪。

UPS配电柜输出断路器宜采用双级开关,根据设备类型可选C曲线开关或D曲线开关。

所有配电柜、配电箱要有断路器保护挡板。

配电柜必须经过CCC认证。

⑤配电型断路器

1、断路器选用性能优良的断路器,对馈电线路和用电设备起到最佳保护。

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大于回路的计算电流,断路器具有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功能。

2、配电柜的主断路器要求低压脱扣额定电流与断路器框架额定电流相同,脱扣器电流可调。

3、在消防联动的配电柜的相应断路器要配置分励脱扣器,以便与消防联动提供接口。

4、在监控的配电柜的总进线断路器要配置状态接点,以便与监控系统提供接口。

⑥电线电缆选择要求

电力电缆、电线选用阻燃和耐火两种类型电缆,其中应急和消防用耐火型电缆。

引自总电源电缆选用NH-YJV耐火电力电缆,机房区电缆选用ZR-YJV型电力电缆,应急照明系统选用NH型耐火电线。

正常照明采用ZR-BV电线,接地线采用ZR-BVR型电线。

电线、电缆要求国内知名品牌,具有CCC认证的国标电缆,免检产品。

机房由交流保护地及直流保护地系统至大楼总等电位排的独立接地线应采用阻燃电力电缆。

配电柜元器件、国标线缆采用国际知名品牌;

从UPS配电柜输出到各个机柜的双路电缆与机柜内的PDU插座要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保证连接可靠,故障率低,不能采用地板下普通插座、地插或接线端子排等简单的连接方式。

(2)照明系统

①照明要求

一般照明:

机房区设计照度不低于500Lux,其他区域设计照度不低于300Lux,机房内无眩光,眩光限制等级为Ⅰ级;其他区域可以有轻微眩光,眩光限制等级为Ⅱ级。

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设计照度不低于30Lux。

②灯具

采用分散控制的方式,即通过墙面跷板开关控制灯具的开启。

应急照明单独走管穿线并由墙面荧光显示跷板开关单独控制;各区域应在满足照明要求的情况下,提供UPS供电照明。

所有照明灯具采用电子镇流器方式,灯具的功率因数不少于0.9,THDI小于10%。

照明系统采用防眩光格栅照明灯具,电子镇流器。

照明系统设计为正常照明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电源采用市电和UPS电源相结合的形式,应急照明取正常照明灯具中的一部分作为应急照明,平时作为正常照明使用,通过墙面开关进行控制。

在机房市电停电时无论墙面开关在“开”或“关”任何状态下,应急照明灯具能够自动点亮,保证应急照明的连续性的。

(3)防雷接地系统

①机房接地

机房设直流工作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及防雷保护地。

根据《电子信息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的有关规定,机房计算机专用直流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保护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

本项目接地电阻<1欧姆。

系统静电泄放接地,在机房地板下采用1200mmX1200mm网格均压等电位网,将各机房内的设备、机架、机柜与等电位带进行最短距离连接,使各机房设备在同一个等电位上。

另外,镀锌钢管、金属软管、金属接线盒外壳等均应进行可靠接地,避免因电源波动较大而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

考虑到机房的抗静电要求,根据机房的设计规范,机房的静电电压应?

1KV。

要求对抗静电活动地板进行可靠的接地处理,保证计算机设备及人员的安全要求。

②机房电源防雷

机房电源系统的防雷须满足《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04)。

电源防雷系统为两级防雷(防雷级别为一级、二级),防雷保护系统能够抵御雷电电阻耦合、电感耦合和电容耦合的感应雷电能量。

并要求各级SPD之间的能量匹配。

SPD要求通过8/20μs波形冲击电流测试;

SPD必须为模块化设计,标准导轨安装标准产品,便于安装在配电屏内,实现SPD到保护连线接线距离最短的要求;

SPD外壳防护等级不能低于IP20,有防止手指触摸表面电击能力

SPD应具有故障自动分断功能和状态指示功能,具有远程遥信功能。

SPD上口保护断路器必须与主断路器进行匹配。

5.3UPS系统(推荐品牌:

********)

要求投标的UPS设备必须是设计先进、技术成熟的的知名品牌的产品,在线式UPS电源。

15KVA的UPS单机运行,以后可以增加相应设备扩容到N+1,本次应将配电系统设计和线路铺设充分预留,方便以后扩容。

(UPS配备满载120分钟后备电池)的供电系统。

电池采用10年免维护液体铅酸电池(含电池箱)(推荐品牌:

松下、沃威达、宝迪)减少维护次数、降低维护费用。

投标人所提供的设备制造商必须具有IS09000、ISO14001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提供原厂商针对本次项目所出具的授权书、售后服务承诺和厂家相关资质证书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

要求所投产品必须保证为全新原装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并提供相应证书。

系统要求:

纯在线式架构;由整流器﹑逆变器﹑静态旁路开关﹑手动旁路开关组成﹔完全切断输入干扰,电池转换时间为0ms.

含UPS远程控制卡(即:

网口)

要求应标的UPS电源具有并机扩容功能,并机不少于8台;

对电网降低谐波干扰,输入功率因子大于0.95,采用IGBT设计.

UPS自动电池放电侦测及电池失效告警功能:

具有线上电池故障检测功能.或远程以监控软件作电池故障检测功能,以保证系统可靠度。

具有CPU控制及自我诊断功能﹔

内建干接点及RS-232通讯端口,有电力管理监控功能:

(1)故障实时可由语音告警

(2)完整系统图与实时电表(3)历史图标与SRAM故障序列记忆(4)事件记录与查询(5)可程序设定定期自动测试电池放电与记录结果(6)密码保护功能。

内置手动维护旁路开关.可实现负载免断电维护。

UPS面板有中文LCD指示:

逆流器过电流停机、逆流器过载、低电瓶、温度过高、整流器直流过电压关机等UPS各项异常状态显示,输入电压、频率,输出电压、电流、频率,电瓶电压、电流及输出负载智能型自我诊断,UPS及电瓶状况过往资料。

技术要求:

UPS容量:

30KVA;UPS与电池为知名品牌。

输入电压:

3相5线380V/220V

输入电压范围:

165V~275V(220V)/285~475V(380V)

输入频率:

50±5%(±10%可选)

UPS输出内置隔离变压器(工频机)

输出电压:

单相3线220V

输出电压调整范围:

?

10%

输出电压稳定度:

?

1%(静态),?

5%(动态)(10﹪~90%纯电阻性负载)

输出波形失真:

?

3%(线性负载)

峰值因数:

3:

1

整机效率:

大于90%,

过载能力:

?

125%维持1分钟、?

150%维持30秒、?

150%维持1秒跳旁路

整流器输出电压稳定度(输入电压及输出电流同时变化时):

?

1%

噪音:

?

60dBA。

短路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