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学作业题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93114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草学作业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杂草学作业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杂草学作业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杂草学作业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杂草学作业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杂草学作业题答案.docx

《杂草学作业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草学作业题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杂草学作业题答案.docx

杂草学作业题答案

杂草学作业题

(一)

  一、名词解释

 

(1)农田杂草:

是生长在农田、危害作物的、非人工有意识栽培的野生草本植物。

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2)杂草:

杂草是能够在人类试图维持某种植被状态的生境中不断自然延续其种族,并影响到这种人工植被状态维持的一类植物。

 

 (3)晚春杂草:

土壤0-5厘米耕层温度≥10℃时开始发生,对早春作物危害相对较轻。

  (4)一年生杂草:

在一个生长季节完成从出苗、生长及开花结实的生活史。

  (5)阔叶杂草:

包括全部双子叶杂草和部分单子叶杂草。

茎圆心或四棱形,叶片宽阔,具网状叶脉,叶有柄。

胚具有2子叶的这类杂草。

  (6)休眠:

是有活力的子实及地下营养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动和生长状态。

  (7)诱导休眠:

外界环境因素诱导产生的休眠。

  (8)杂草的生物学特性:

是指杂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所致的环境条件长期适应,所形成的具有不断延续能力的表现。

(9)杂草群落:

在一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构成一定杂草种群的有机组合。

  (10)恶性杂草:

分布发生范围广泛、群体数量巨大、相对防除较困难、对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杂草。

  (11)异株克生:

是指植物植株或其残体向环境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影响周围其它植株生理生化代谢及生长过程的现象。

(12)植物间的竞争:

在生存资源(光、CO2、水、营分)有限的情形下,为争夺较多资源的生存斗争的现象。

  二、简答题

  1、根据形态可以将杂草分为哪几类?

答:

大致分为三类:

禾草类、莎草类、阔叶草类。

  2、如何利用休眠特性防除杂草?

答:

通过人为解除休眠使杂草集中萌发一次灭除或者促进休眠的方法使作物出苗期与杂草萌发期错开减少杂草与作物的竟争。

  3、影响杂草发生深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

种子大小:

种子大,发生深度大。

幼苗类型:

子叶出土幼苗发生深度小。

土壤墒情:

土壤含水量越高杂草发生深度越浅。

土壤紧实度:

土壤越紧实,杂草发生越浅。

  4、从杂草结实角度说明杂草为什么难防除?

答:

在长期的选择进化下,绝大多数杂草结实都比作物多而连续。

杂草的种子一般都较小,一株杂草的种子量往往是农作物种子的几倍、百倍甚至成千上万倍,禾谷类作物天的杂草藜单株结籽量可高达200000粒,牛筋草的单株结籽量可高达135000粒。

并且一年生杂草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其结实可从其伴生植物生育中期开始一直持续到生长季节末期,并且在作物受收获前其种子母体脱落下来,进入土壤,或随风、水传播到其他田块,是的杂草不会因为作物收获而被清除田外。

  5、根据群落构成如何将杂草群落分类?

答:

杂草群落:

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重复出现的杂草种群组合。

中国农田杂草分为5个杂草区系:

I、东北湿润气候带一年一熟作物杂草区II、华北暖湿带一年两熟作物杂草区

III、西北高原盆地干旱气候带一年一熟作物杂草区IV、中南亚热带稗、看麦娘、马唐冬季作物——双季稻一年三熟作物杂草区V、华南热带南亚热带稗、马唐双季稻——热带作物一年三熟作物杂草区

  6、如何利用它感作用防除杂草?

答:

1、利用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作为覆盖物2、在作物行间种植其他化感植物3、直接种植对杂草有化感作用的作物4、利用化感化合物作为模板,合成新的除草剂

三、论述题

  论述杂草是怎样危害作物的?

答:

1.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争光、争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干扰作物生长,影响产量和质量。

2.有些杂草是农作物病虫害的中间寄主或蛰伏越冬的场所,助长病虫害的蔓延与传播。

直接危害1、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空间,降低农作物产量。

2、降低农产品品质。

二、间接为害杂草是作物多种病、虫的中间寄主,且长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

杂草学作业题

(二)

复习题二(3-5章)

  一、名词解释

  

(1)竞争临界期:

指当杂草生长存留造成作物产量的损失和无草状态下作物产量增加量相等的天数,是指作物对杂草竞争敏感的时期。

  

(2)杂草危害经济阈值:

是作物增收效益与防除费用相等时的草害情况。

  (3)杂草防除阈值:

是指杂草造成的损失,等于其产生的价值时所处的草害水平。

  (4)杂草检疫:

依据国家制定的植物检疫法,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科学地对输入或输出本地区,本国的植物或动植物产品中光带的有潜在性危害的,有毒的,有害杂草或杂草的繁殖体(主要是种子)进行检疫监督处理的过程。

P115

  (5)生态防除:

指通过改变杂草的生存环境来防治杂草的技术。

  (6)生物防治:

利用杂草的生物天敌的寄生性、食害性、病原性来控制杂草的发生、生长蔓延和危害的杂草防治方法。

  (7)茎叶处理:

将除草剂直接喷洒到正在生长的杂草茎叶上的方法称为茎叶处理。

  (8)选择性除草剂:

在适当的用量下,能够有选择性的杀死一部分植物,而杀不死另一部分植物,这类除草剂叫选择性除草剂。

  (9)内吸传导性除草剂:

被植物吸收后能够在植物体内传导的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吸收部位和作用部位往往是分离的,药剂必须在吸收部位传导到作用部位才能发挥药效。

  二、简答题

  1、以杂草数量作为指标防除杂草时有哪些优缺点?

答:

如果是土壤处理除草剂,用杂草数量衡量除草剂的防效较合适;但是如果是茎叶处理除草剂,其只能防除已出土的杂草,而无法防止新生杂草的萌发,因此,单用杂草数量来评价防效,可能使防效偏低,这时应将杂草数量和杂草鲜重结合起来,共同反映除草剂的防效。

  2、简述覆盖除草的原理及其除草方式?

答:

覆盖除草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覆盖防止光的投入、抑制光合作用,造成杂草幼苗死亡,或抑制其再生,同时抑制喜光性杂草种子的萌发。

其除草方式有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

  3、在杂草防除中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答:

1、杂草检疫.2.清选作物种子。

3.清除农田杂草田边、道旁、沟渠、田埂、荒地、防护林地等是杂草易于繁殖生长的地方。

4.有机肥充分腐熟。

  4、机械除草的限制因素有哪些?

答:

一、机械除草受环境条件制约,无选择性;二、作物含水量;三、作物生育期;

  5、在杂草生物防治中,引进天敌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

(1)可以利用的生物有昆虫、小动物、鱼类、贝类、病原菌等;

(2)防除杂草为外来杂草时,要从外来杂草原产地引入天敌;(3)用昆虫防除杂草时,要认真研究它的食性,绝对不能危害有用植物,所以事先必须在密闭的条件下严格进行试验;(4)昆虫、植物两者在分类学上都有很多的相似种,所以必须弄清对象生物的生物学地位;(5)要认真研究所利用生物的生存繁衍所需的环境条件。

  6、在杂草防除中,化学除草有哪些优缺点?

答:

优点:

除草效果稳定,持效期长,能够有效防除;处理方法简单,省工、省力、效果高;绝大多数除草剂量不要求松动土层,土壤受侵蚀小;

缺点:

有时引起药害;有些品种对鱼类及人畜有毒害作用,甚至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7、简述杂草综合治理的特点

答:

1、杂草的综合治理不要求彻底消灭杂草,允许杂草在作物受害密度以下继续存在。

2、杂草综合治理强调分析杂草的密度所造成的为害经济水平与防治费用的关系。

3、杂草综合治理强调各种防治方法的相互配合。

4、杂草综合治理是以生态系统为理论依据,把作物、杂草、病虫害与光、热、风、干旱、降雨、土壤等有机的联系起来,其着重点是改变环境,恶化杂草发生的条件,通过人为干扰控制杂草的发生。

  8、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有哪些特点?

答:

1)只能做茎叶处理,土壤处理基本无效。

2)主要防除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基本无效。

3)不能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除草效果明显降低。

4)均为传导性除草剂。

  9、激素类除草不能与哪些除草剂混用?

答:

炔草酸、炔草酯不能和激素类除草剂混用,有药害。

  10、按化学结构分类,阿特拉津属于哪一类,这一类除草剂有哪些共性?

答:

三氮苯类。

共性;

(1)水溶性低,性质稳定,较长的持效期,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影响;

(2)土壤中有较强的吸附性;(3)选择性输导型土壤处理剂,干扰光合作用,使杂草致死;(4)容易被根部吸收,并随蒸腾流向上转移,在质外体内转移。

  11、草甘膦与百草枯有何异同?

答:

草甘膦属慢性内吸性传导型除草剂,喷施到杂草上后,7-10天见效,可通过杂草茎叶吸收并向下传导全株,直至根系,从而杀死多年生深根植物的地下根茎,也可在同一植株的不同分蘖间进行传导,杀死未接触到药剂的分蘖或分枝,斩草能除根,效果非常好,在生产中广泛用于防除一年生或多年生的禾本科、双子叶杂草等。

百草枯又名克无踪,是触杀型除草剂,具有速效性和非选择性,喷施到杂草上后,地上的绿色部分只要接触到药剂,几个小时后就会出现枯萎症状,1-2天内会全部死亡,杀草效果好,而且速度非常快。

12、除草剂有哪些处理方法?

答:

茎叶处理、土壤处理。

 13、茎叶处理除草剂的特点

答:

1)可以根据杂草种类选择相应的除草剂品种。

2)在土壤中无持效期,只能杀死已经出来的杂草,控草时间短。

3)除草效果受土壤特性影响小,药效相对比较稳定。

但天气过于干旱,由于杂草为了避免体内水分过于蒸腾,叶片气孔会关闭、角质层和蜡制成会增厚,进而影响除草剂的吸收,导致除草效果降低。

4)茎叶处理剂对大粒种子的杂草和多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好于土壤处理剂。

5)茎叶处理剂施药后短时间内降雨会因药剂被雨水冲刷而无效,需要重喷。

6)除草效果受杂草的大小影响很大,最佳施药时期为离乳前。

一般禾本科杂草3叶期离乳,阔叶杂草“离乳期”为株高5厘米左右。

可以认为是杂草出苗后越早越好。

 14、触杀性除草剂有哪些特点?

答:

1)药效发挥速度快。

药剂不经过传导直接发挥作用,吸收部位与作用部位在一起,所以需要时间短。

2)杀草不彻底,对多年生杂草及大龄杂草效果不好。

多年生杂草及大龄杂草具有再生能力,处于休眠状态的芽由于顶芽被杀死而开始萌发,形成新的植株。

3)作物药害较轻时表观症状也很明显,但一般不影响产量。

4)喷药质量要求相对较高。

必须保证杂草植株所有部位都接触到药剂才能将整株杂草杀死,杂草未接触到药剂的部位不受害。

5)茎叶处理剂施药浓度应尽可能低,以提高药剂在叶片内的扩散面积,提高除草效果,降低药害。

  15、触杀性除草剂与传导性除草剂药害症状有何不同?

答:

触杀性除草剂作物药害较轻时表观症状也很明显,但一般不影响产量。

4)喷药质量要求相对较高。

必须保证杂草植株所有部位都接触到药剂才能将整株杂草杀死,杂草未接触到药剂的部位不受害。

传导性除草剂作物药害较轻时表观症状不明显,但会影响产量。

一般把药害症状不明显的药害称为隐性药害。

如果药量足够只要杂草的部分部位接触到药剂,整株杂草就会全部死亡。

  16、防除多年生杂草应选择哪类除草剂?

答:

苯氧羧酸类、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

  三、论述题

  分析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

答:

除草剂杀除的对象是与作物很接近的植物——杂草,只有选择了合适的药剂,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除草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除草作用和保证对作物的安全;反之则会对作物产生药害。

目前,除草剂的不合理使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用药量过高每种除草剂都有其使用量范围,有的农民误以为量越大,效果越好,盲目扩大浓度、重复用药或不均匀喷药,超过作物对除草剂的耐受范围,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

1.2用药的时间不适宜作物处于不同的生育期,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差异较大,一般来说,作物生育的每一个转折期都是对除草剂敏感的时期,如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大豆的花蕾期、蔬菜瓜果的花果期均对除草剂敏感,用药后易造成药害,引起减产。

又如用三氟羧草醚除大豆田杂草,1~3片复叶时效果最好,大豆3片复叶后用药,因叶片遮盖杂草,使药效受影响,而大豆受药量增加易产生药害。

1.3混用不适当的药剂如大豆田的杂草防治,用精喹禾灵可防治禾本科杂草,用三氟羧草醚可防治阔叶杂草;但如混用,会对大豆产生伤害。

1.4喷施错误的目标作物随意扩大药剂的使用范围,在未登记的作物上使用,如把二硝基苯胺类药剂扩大到未登记的蔬菜、瓜类上,造成作物出苗率降低。

有资料记载,内蒙古有一农民将登记在春玉米、白菜田使用的二甲戊灵在籽用南瓜上使用,造成267hm2南瓜缺苗30%~50%。

1.5喷施假冒伪劣产品喷施假冒伪劣产品更容易产生药害。

因为除草剂是利用作物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如果选用假劣产品,很难保证除草剂具有选择性。

杂草学作业题(三)

复习题三(6—8章)

  一、名词解释

  

(1)形态选择:

由于杂草和作物植株形态差异,使它们接收药量不同而实现的选择性。

  

(2)除草混剂: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效成分、助剂、填料等按一定配比,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的农药制剂。

  (3)桶混剂:

介于除草混剂和现混现用之间的一种施药方式。

  (4)生化选择性:

指植物钝化除草剂能力、靶标酶的敏感性和耐受毒害影响的能力的差异而实现的选择性。

  (5)植物对除草剂的钝化作用:

有除草作用的除草剂分子,进入抗性植物体内能够被转化为无除草效应的化学物质的功能。

  二、简答题

  1、从形态选择性来看,窄叶植物比阔叶植物有哪些优势?

答:

窄叶植物叶片窄而挺直,芽和心叶被包在叶片里面,着药面积小,不易受害。

而阔叶杂草的叶片宽大,芽和心叶常裸露在外,着药面积大,易受害。

  2、简述除草剂位差选择性的原理?

答:

根据杂草与作物生长的位置不同,将除草剂有针对性地施到杂草生长的地方来杀死杂草,而作物由于接触不到除草剂而不受害。

  3、简述除草剂时差选择性的原理?

答:

根据杂草与作物发生的时间不同,利用茎叶处理剂防除在作物出苗前就已经出苗的杂草和作物封垄后再出苗的杂草。

 

 4、简述除草剂混用的作用

答:

(1)扩大杀草范围:

农田杂草种类繁多,阔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1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常混合生长,而每一种除草剂又有一定的杀草范围,因而把不同选择性和不同作用部位的除草剂科学混合使用,杀草明显扩大。

(2)延长施药适期:

除草剂混用后,可延长施药适期。

(3)降低残留毒性:

除草剂合理混用后,残留毒性小,残效期短,对农作物安全。

(4)提高除草效果:

除草剂合理混用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5)增产作用明显:

除草剂科学混用后,除草效果明显,对农作物安全,增产比较明显。

 

5、简述除草剂混用后的联合作用方式?

答:

除草剂混用后的联合作用方式1 相加作用2 增效作用3 拮抗作用 

 6、简述茎叶处理除草剂是怎样被植物吸收的?

答:

茎叶处理剂主要通过角质层、气孔和质膜吸收。

角质层是除草剂进入植物体内的最主要障碍,且与角质层中的蜡质厚度呈负相关。

药滴可从气孔渗透到气孔室。

气孔对除草剂吸收的主要限制因子是药滴的表面张力。

质膜的吸收与除草剂的特性有关,水溶性的通过量与除草剂分子大小成负相关,脂溶性除草剂能的通过量则与分子大小无关,只与脂溶性成正相关。

③除草剂吸收除上述影响因子外,还受除草剂剂型的影响,其中包括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作用。

  7、根部进入植物体内的除草剂在植物体内通过哪些途径传导?

答:

除草剂从根部进入植物体内有三条途径,即质外体系、共质体系与质外-共质体系。

除草剂经过质外体系吸收的途径主要是在细胞壁中移动,中间经过凯氏带而进入木质部;经过共质体系的途径,最初为穿过细胞壁,然后进入表皮层与皮层的细胞原生质中,通过胞间连丝在细胞间移动,经过内皮层、中柱而达到韧皮部;经过质外-共质体系的途径,基本上和经共质体系途径相同,不过药剂在通过凯氏带后,可能再进入细胞壁而达木质部。

除草剂通过木质部(大多数除草剂易在木质部移动,溶解在水中的除草剂随着蒸腾流从水势高的根部移动到水势低的叶片生长点)和韧皮部在植物体内进行的传导。

  三、论述题

  1、论述如何实现除草剂在作物与杂草之间的选择性?

答:

应用除草剂必须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即在一定的用量与使用时期范围内,能够防除杂草而又不伤害作物;由于农药品种不同,形成了多种方式的选择性。

除草剂的选择性主要有形态选择性、生理选择性、生物化学选择性、人为选择性等。

1、形态选择性是由不同植物形态差异造成。

植物的形态如叶表结构、生长点的位置等,直接关系到药液的承受与吸收,因而影响到除草剂对植物的作用。

2、生理选择性是植物的茎叶或根系对除草剂的吸收与输导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

如果、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造成的选择性,大多数这样的变化是酶促反应。

4、人为选择性是根据除草剂的特性,利用作物与杂草生育期特性的差异,在使用技术上造成的选择性,要求一定的条件。

认为选择性包括位差选择性、时差选择性、局部选择性。

  2、列出10种常见的大豆田除草剂品种,并说明各自的处理方法、杀草谱?

答:

要根据大豆田杂草生长的种类确定除草剂使用的品种,如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就可以用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进行苗前土壤封闭;也可以用精喹禾灵、精吡氟禾草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等进行苗后茎叶喷雾。

大豆田以阔叶杂草为主,就可以用唑嘧磺草胺进行苗前土壤封闭;也可以用氟磺胺草醚、乙羧氟草醚等进行苗后茎叶喷雾。

在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的大豆田则应选择杀草谱宽的单剂或将杀草谱不同的单剂进行复配,做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原则一般情况下,杂草叶龄较大,施药量应适当增加;药剂既能作土壤处理又能做茎叶处理使用时,用作土壤处理的用量较茎叶处理高。

  3、水稻插秧本田可以应用哪些除草剂(列举10种),如何施用,可以防除哪些杂草?

答:

杂草学作业题(四)

复习题四(综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杂草杂草是能够在人类试图维持某种植被状态的生境中不断自然延续其种族,并影响到这种人工植被状态维持的一类植物。

 

  2、选择性指数:

=对作物10%植株的有效剂量(ED10)/对杂草90%植株的有效剂量(ED90)

  3、传导性除草剂:

指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后经输导组织从吸收部位传导至其它器官的除草剂。

  4、生态防除:

通过改变杂草的生存环境来防除杂草。

  5、防除阈值:

除草的作物增收效益与防除费用相等时的草害水平。

二、问答题(每题2分,共20分)

  1、防除多年生杂草应用哪类除草剂?

答:

多年生杂草应选择茎叶处理的传导性除草剂

  2、触杀性除草剂与传导性除草剂药害症状有何不同?

答:

  3、土壤处理剂主要有那些处理方法?

答:

混土处理、土壤封闭处理、毒土处理。

  4、草甘膦与克无踪有何异同?

答:

草甘膦属灭生性输导型茎叶处理剂,很容易经植物叶部吸收,迅速通过共质体而输导至植物体的其他部位。

从叶和茎吸收后很易向地下根茎转移。

24小时即可有较多药量转移至地下根系。

早期施用草甘膦对一年生杂草有较好效果。

克芜踪,为速效触杀型灭生性季胺盐类除草剂。

有效成分对叶绿体层膜破坏力极强,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合成很快中止,叶片着药后2~3小时即开始受害变色,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绿色组织均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但无传导作用,只能使着药部位受害,不能穿透栓质化的树皮,接触土壤后很容易被钝化。

不能破坏植株的根部和土壤内潜藏的种子,因而施药后杂草有再生现象。

  5、水稻插秧后毒土法施药与喷雾法施药有何不同?

答:

  6、杂草按外部形态可分为哪几类?

答:

阔叶杂草:

包括全部双子叶杂草和部分单子叶杂草。

禾本科杂草:

主要为禾本科植物。

莎草科杂草。

  7、哪类杂草用轮作的方法防除最理想?

答:

水湿型、旱生型、伴生性及寄生性杂草用轮作的方法防除效果最为理想。

  8、按选择性将除草剂分为哪几类?

答:

  10、如何利用杂草的休眠性来防除杂草?

答:

三、简述题(共30分)

  1、除草剂混用具有哪些作用?

(7分)

答:

(1)扩大杀草范围:

农田杂草种类繁多,阔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1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常混合生长,而每一种除草剂又有一定的杀草范围,因而把不同选择性和不同作用部位的除草剂科学混合使用,杀草明显扩大。

(2)延长施药适期:

除草剂混用后,可延长施药适期。

(3)降低残留毒性:

除草剂合理混用后,残留毒性小,残效期短,对农作物安全。

(4)提高除草效果:

除草剂合理混用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5)增产作用明显:

除草剂科学混用后,除草效果明显,对农作物安全,增产比较明显。

  2、茎叶处理剂具有哪些特点?

(7分)

答:

茎叶处理剂的特点:

1)可以根据杂草种类选择相应的除草剂品种。

2)在土壤中无持效期,只能杀死已经出来的杂草,控草时间短。

3)除草效果受土壤特性影响小,药效相对比较稳定。

但天气过于干旱,由于杂草为了避免体内水分过于蒸腾,叶片气孔会关闭、角质层和蜡制成会增厚,进而影响除草剂的吸收,导致除草效果降低。

4)茎叶处理剂对大粒种子的杂草和多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好于土壤处理剂。

5)茎叶处理剂施药后短时间内降雨会因药剂被雨水冲刷而无效,需要重喷。

6)除草效果受杂草的大小影响很大,最佳施药时期为离乳前。

一般禾本科杂草3叶期离乳,阔叶杂草“离乳期”为株高5厘米左右。

可以认为是杂草出苗后越早越好。

  3、影响杂草发生深度的因素有哪些?

(5分)

答:

1、种子的休眠和寿命;2、温度;3、湿度;4、不同埋藏深度;5、光照。

  4、传导性除草剂具有哪些特点?

(5分)

答:

1)药效发挥速度慢。

药剂必须由吸收部位传导到作用部位才能发挥药效,所以需要时间较长。

2)杀草彻底,对多年生杂草及大龄杂草效果好。

由于药剂能够传导到整个植物体,所以整株植物都会被杀死。

3)作物药害较轻时表观症状不明显,但会影响产量。

一般把药害症状不明显的药害称为隐性药害。

4)喷药质量要求相对较低,如果药量足够只要杂草的部分部位接触到药剂,整株杂草就会全部死亡。

5)茎叶处理剂施药浓度过高会降低除草效果。

特别是激素类除草剂表现最为明显。

  5、杂草是怎样危害作物的?

(6分)

答:

①与作物竞争水肥光能等,增加养护成本。

②侵占地上河地下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

③杂草是作物病害、虫害的中间寄生体、传播疾病。

④增加生产、管理成本。

⑤影响作物品质、使用价值及观赏效果。

杂草的直接危害:

一、毒害、伤害人畜:

二、降低劳动生产率及农产品质量.1、除草费时费力2、降低收获速度、增加收获损失。

3、降低作物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

三、分泌有毒物质抑制作物生长:

他感作用(异株克生):

植物通过其分泌物或残体分解物来影响其它植物生长发育的现象。

四、直接从作物体内吸收养分—寄生杂草

杂草的间接危害:

一、竞争生活因子:

养分、水、CO2、光照;二、恶化农田小气候;三、杂草是作物很多病虫害的中间寄主;

四、论述题(共40)

  1、分析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

(20分)

答:

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很多,如药剂本身的选择性、使用技术、环境条件等,多数情况下还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

常见的原因有1)误用

(2)除草剂的质量问题(3)使用技术不当(4)混用不当(5)雾滴飘移或挥发(6)除草剂降解产生有毒物质(7)施药器具清洗不干净(8)土壤残留(9)异常气候或不利的环境条件因此,使用除草剂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

  2、列出20种常见除草剂品种,并说明各自的处理方法、杀草谱、适用作

答:

 

杂草学作业题(五)

复习题五(综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生物防除:

在人为控制条件下,选用能消灭杂草的天敌,进行人工培养繁殖后,防除杂草的方法。

  2、茎叶处理剂:

可被植物茎、叶、芽鞘等部位吸收,并经输导组织从吸收部位传导至其他器官,破坏植物体内部结构和生理平衡,造成杂草死亡的除草剂。

  3、灭生性除草剂:

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对绝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