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90888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

课题

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

课时数6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

重、

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复习导入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三 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1、用竖式计算

45+1780-59

指名板演,并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注意什么?

2、口算下面各题

2+4+3=30+40+20=2+30+5=70-30-20=17-7-5=14-9-2=

提问:

在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时,要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3、揭示课题:

连加连减

  1、出示例1图,请学生仔细观察。

让学生说图意。

  

(1)师:

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师:

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只纸船)

  2、尝试列式。

  师:

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

(加法)为什么?

 3、尝试竖式计算:

师:

,你准备怎么计算?

师:

(启发)这是一道三个两位数连加的算式,想一想,要先算什么?

19+27能口算吗?

竖式该怎么列?

接着要算什么?

又该怎么计算?

(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4、比较两种算法,哪种更便捷?

出示试一试90-25-28=

提问:

计算时,要先算什么?

谈话:

在用竖式计算时,竖式可以怎么写?

自己先在下面试一试,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是怎样算得。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并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两个竖式连写时,要注意什么

2、想想做做第3题

  

(1)师:

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师:

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

  2、要知道一共有几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

(加法)为什么?

 

 

课题

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

课时数6

第2课时

总课时数

2

课时

教学

目标

(一)掌握不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二)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三)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复习准备

 

二、学习新知

 

三、巩固练习

 

  1.板演

  26+25+38=  70-18-26=

  指名两人到前面板演,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并用简便方法书写。

  2.口算

  其余学生口算,要求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复习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12+8+20=   50-30-6=          42+8-30=78-40-6=          52-12+8=   78-18-8=

  订正板演,由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1.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新课。

 2、出示例3图,学生观察,说图意。

  

(1)师:

在图上你能知道了哪些条件?

要求什么问题,你准备怎么列式呢?

2、尝试列式。

  

(1)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

(+-)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用竖式怎样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试算,教师行间巡视。

  小结性提问:

  

(1)加减混合两步式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式题应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计算“试一试”60-38+40=

(1)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基本练习  

2.想想做做第2、3题,在书上填数.

3、想想做做第4题

(1)师:

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要求还剩多少棵?

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现在一共多少棵?

又该怎样列式计算?

5、想想做做第5题

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1)师:

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

女生栽树多少棵?

 

 

课题

练习一

课时数6

第3课时

总课时数

3

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多种练习形式,达到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正确、熟练计算。

2、通过具体情境,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

重、

难点

重点:

正确、熟练计算。

难点:

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

教学

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基础练习

 

二、提高练习

 

三、拓展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

作业设计

 

 

1、口算下面各题(书第5页第一题,学生写在数学书上)

2、出示口算卡片:

要求二人合作:

一人读算式,一人作答。

然后判断,错误的改正。

练习时要强调先想什么,再想什么,练习过程中,可以从中抽出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加强对口算方法的具体指导。

 

1、数学书第5页第2题,

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用竖式计算,学生自己算,算好后板演反馈。

 

2、数学书第3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分别用竖式计算每一条线上三个数的和。

3、出示数学书第4题,引导学生理解表格。

再想怎么计算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

 

思考题读题审题,理解“尝试---调整”的策略解决。

 

数补第3页

 

 

课题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课时数6

第4课时

总课时数

4

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操作使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

重、

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增加和减少及移多补少的方法.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先学探究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三、反馈完善: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彩珠,小军和芳芳已经穿好了一些。

看,现在,小军穿了8个,芳芳穿了12个。

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请大家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

引导:

先摆8个代表小军的,教师示范。

再摆12个代表芳芳的。

小组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小军再穿上4个彩珠就和芳芳同样多。

把芳芳的彩珠拿走4个就和小军同样多。

拿出芳芳的2个彩珠给小军。

比较上面的过程,你能说一说吗?

(1)、

(2)种是把相差的部分添上或拿走。

第(3)种是从多的里面拿出一部分给少的。

讨论:

你知道拿走的一部分是多少吗?

得出:

是4个的一半,也就是2个。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动手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1、“想想做做”第1题

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然后根据问题,观察比较。

在图中将第一行的小棒拿几根摆到第二行呢?

学生动手拿一拿。

交流结果。

2、“想想做做”第2题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说一说,然后回答问题。

引导:

能从第二行中拿几个到第一行,使两行同样多吗?

为什么?

(2)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读题,独立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求一共养了多少只鸡你会怎样想这个问题?

提问:

要求卖掉多少只鸡后,鸡和鸭同样多就是求什么?

4、“想想做做”第4题

(1)要求左边比右边多摆了多少盆怎样想?

(2)知道左边比右边多摆了8盆,可以怎样做?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

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补充习题》

 

 

课题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课时数6

第5课时

总课时数

5

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学会解答这类实际问题。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

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

准备

课件、导学单。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先学探究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三、反馈完善: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

谈话:

小朋友们,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花儿,你想看吗?

出示:

红花7朵,蓝花5朵。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怎样解决?

一共有多少朵花?

追问:

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

红花比蓝花多几朵?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教师示范操作。

红花比蓝花多2朵,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

学情预判:

出示例题,提出问题。

(1)交流:

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后出示问题:

小华做了多少朵?

小平做了多少朵?

在解决问题前我们先来猜一猜:

谁做的最多?

谁做的最少?

你是怎样想的?

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要求小华做了多少朵?

需要哪些信息?

齐读。

读了这两个信息,你能知道小华做了多少朵吗?

你是怎么想的?

组织学生进行活动。

引导学生操作。

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请你用刚才解决第

(1)题的方法和同桌一起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同桌两人一起操作。

组织交流:

你们是怎样摆的?

怎样想的?

提问:

拿走3个,就是“少摆3个”怎样列式呢?

板书:

11-3=8(朵)

(4)这又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另一个知识: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用减法算。

比较两题的联系与区别。

为什么求小华做了多少朵花用加法算,求小平做了多少朵花用减法计算?

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

(小华摆的花片多,比11多3,所以用11+3来计算,小平摆的花片少,比11少3,所以用11-3来计算。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根据要求画一画,再解答。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指导学生看图,帮助学生理解图意。

让学生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想想做做”第3、4、5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

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练习二

课时数6

第6课时

总课时数

6

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明确计算的要求,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

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

准备

导学单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知识再现

 

二、基本练习

 

三、综合练习

 

四、全课总结:

 

1、口算

16-7=100-40=6+80=67—7=

63—20=57—5=70+19=60—8=

2、用竖式计算:

47+22=50-17=75-22=15+25=

23+34=26+31=58-24=80-64=

 

1、完成第1题。

交流:

你是怎样算的?

哪些可以口算?

2、完成第2题。

这几组题有什么规律吗?

提问:

第(3)题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观察:

从左往右,每次少5,反之,从右往左,每次多5。

指导学生检查,从左开始,再算一算,是否正好等于35.

3、完成第3题。

读题,要求红旗有多少面选择哪两个条件?

你是怎样想的?

怎样列式?

求绿旗呢?

1、完成第4题。

读一读,这里只有一个条件,怎样解决问题呢?

小军说:

我拍的比小芳少。

你能知道什么?

这个数比20小。

猜一猜:

可能少几呢?

求小军最多拍了多少下?

这些数中,最大是几。

要求的数越大,去掉的数就越小。

20-1=19(下)

同理解答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

2、完成第5题。

独立解答第

(1)小题,提问:

怎样求一共的人数?

参加三项活动,就把这三项活动的人数合起来。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出:

在提问题时,先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然后确定加法就是求一共是多少,减法一般就是求相差多少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课时数

第课时

总课时数

 

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课题

课时数

第课时

总课时数

 

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课题

课时数

第课时

总课时数

 

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