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7405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0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docx

《高考历史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docx

高考历史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

明备考方向

握主旨精要

课程标准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本讲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学辉煌灿烂,从先秦到明清,各朝代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学形式。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平民化的趋势。

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戏曲作品,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不胜枚举,具有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雅俗共赏等特征

考纲要求

(1)文学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一、文学

1.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楚辞:

屈原的《离骚》是其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3)汉赋:

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词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4)唐诗:

①繁荣原因:

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时期

代表

特点

初唐

王勃、陈子昂

开唐诗风气之先河

盛唐

高适、岑参

边塞诗,描写边塞景物和军旅生活

孟浩然、王维

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

李白

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

杜甫

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中唐

白居易

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

2.宋词和元曲

(1)宋词:

①繁荣原因:

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

②特点:

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情感。

③代表:

婉约派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有苏轼、辛弃疾。

(2)元曲:

①形成:

散曲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②特点:

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③代表:

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3.明清小说

(1)背景:

①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

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2)代表:

①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②文言短篇:

《聊斋志异》。

③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

二、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

(1)起源:

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2)形成:

商朝形成完整体系。

(3)演变:

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

(4)趋势:

由繁到简。

2.书法

(1)脉络:

魏晋以前处于自发阶段,魏晋时期进入自觉阶段。

(2)功能:

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

(3)特点:

类别

特征

代表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

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

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

、文征明

[拓展提升]

汉字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

(1)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

(2)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3)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绘画与戏曲艺术

1.中国画

(1)起源:

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成熟: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3)特点:

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4)发展:

时期

特征

代表

魏晋

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隋唐

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两宋

画学兴起,风俗画是最大亮点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元明清

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王冕的《墨梅图》,徐渭的《牡丹蕉石图》,郑板桥的《墨兰图》

2.戏曲艺术

(1)演变:

①原始社会:

原始歌舞。

②春秋战国:

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

③元朝:

元杂剧把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④明朝:

昆曲流传甚广。

(2)京剧:

①乾隆末年:

徽剧戏班进京演出。

②道光年间:

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京剧出现。

③同光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同光十三绝”。

④民国以来:

京剧逐步走向世界。

[知识体系构建]

唐诗、宋词和元曲等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

(1)唐诗:

唐代经济的全面繁荣以及科举考试的实行,大大推动了诗歌的发展。

盛唐时期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明开化的社会背景;中唐时诗风日渐平实浅近,讽喻诗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社会弊端日益暴露,阶级矛盾日渐激化的社会状况;晚唐时诗风凝重抑郁,多为感时伤世之作,反映了唐朝日渐衰败,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的时代状况。

(2)宋词:

宋代商业繁荣,城市生活丰富,词大多体现了太平盛世下城市的多彩生活。

两宋之间,金人南侵,词充满了流落异乡的士人们的思乡之情。

南宋朝廷不思进取,词体现了士人们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3)元曲:

元代少数民族人主中原,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科举考试也被废止,汉族文人没有出路,就用散曲来抒发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

[例1] (2012·江苏高考)“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

”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

A.《诗经》        B.楚辞

C.汉赋D.唐诗

[解析] 题干中的《郑》、《卫》均属《诗经·国风》中的篇目,国风是民间歌谣,真实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故最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故答案为A。

[答案] A

[例2] (2012·大纲全国文综)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括依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  )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说:

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可以代表一个时期的文学形式。

但其中只有元曲未被明清两朝的正史收录,究其原因是“托体稍卑”,即元曲源于民间文学,反映了社会下层(市民)的文化需要。

“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充分反映了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答案] C

[命题解读]

已考角度

1.引用文学评论,考查文学的时代特色和文体特征,如例12.考查社会经济发展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如例2

预测角度

文学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反映的载体,近年古代文学的考查在高考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1)可以结合古代文学的特点考查代表作品

(2)可通过文学形式的对比,考查古代文学形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等

1.(2012·东城区质检)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

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

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

下列文学现象,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A.《离骚》B.《子虚赋》

C.《论语》D.《诗经》

解析:

选A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子虚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所作,在时间上不属于先秦时期,排除B项;《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排除C项;《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排除D项。

2.(2012·商洛期末)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

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

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

A.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B.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解析:

选B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平民化、通俗化,这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有关,故A项正确。

C项是技术因素,D项说法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伦理纲常是封建统治的文化基础,尤其是宋代理学出现,强化了伦理纲常,与题干现象无关,故B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

1.从创作主体的角度讲:

①基本构成元素为线条,线条作为点的运动轨迹,是运动方向性和不可重复性的过程;②书写过程在时间上有连贯性,注重整体的协调美;③创作过程是以动作过程带动视觉的特殊过程。

2.从鉴赏主体的角度讲:

①书法作品给人一种时间推移的印象;②通过书法作品的欣赏体验到当时的创作心态。

3.以汉字为载体,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及时代性。

4.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是构成古代书法的主要字体。

5.书法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具有特殊审美价值。

[例3] (2012·安徽高考)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纸寿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

下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

解析:

A中字体是隶书,B中字体是楷书,C中字体是行书,D中字体是草书。

材料的要求是行书,故选C。

[答案] C

[例4] (2010·福建高考)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

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

平假名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D.怀素

[解析] 仔细观察表格可知,文字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这与草书的特点相符合,唐代怀素以草书闻名,D项符合题意;王羲之为东晋人,与题干时间不符,A项不符合题意;颜真卿和柳公权均以楷书闻名,B、C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命题解读]

已考角度

1.呈现具体的书法作品,考查不同书体的艺术特点,如例32.考查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及其艺术成就,如例4

预测角度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

高考的主要命题角度有:

(1)从知识的角度考查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艺术形式

(2)从能力的角度考查书法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辨别能力

3.(2012·北京模拟)下列关于传世书法名作《兰亭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B.其作者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C.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

D.笔画简约,勾连不断

解析:

选B 《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品之一,属于行书,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故B项正确,C项错误。

A项是楷书的特点,D项为草书的特点,故A、D两项表述错误。

4.(2012·赤峰模拟)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

这说明(  )

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

B.魏晋时期的书法最高成就是“写经体”

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

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

解析:

选C 根据题干可知,由于魏晋时期佛教的盛行,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这说明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

A项说法明显错误,B项表述材料未反映,D项错在“产生”,故答案为C项。

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特点

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的风格看,多姿多彩,有的绘画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就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4.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创作趋向商品化。

[例5] (2011·安徽高考)右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ú,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解析] 根据“枝干‘虬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再结合中国古代文人绘画注重写意、追求“得意忘形”的特点可知A项正确;中国古代文人画追求神似,B项错误;C项从图中体现不出来,错误;由题干材料可知D项错误。

[答案] A

[例6] (2010·海南高考)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

下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

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

A.个人的情感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D.繁盛的社会

[解析] 本题以图片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文人画的理解。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以此分析,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命题解读]

已考角度

1.以具体作品为例考查中国画的艺术追求,如例5

2.通过具体作品考查文人画的艺术特点,如例6

预测角度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蕴藉的历史沉积、文化遗韵越来越得到世人的认可。

高考在本考点的命题角度主要有:

(1)考查不同绘画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以及艺术风格和特色

(2)通过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比较考查国画的艺术特色及其与时代的内在联系

5.(2012·苏北四市摸底)欧阳文忠《盘车图》诗云:

“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

A.文人画,重视写意    B.山水画,重视写实

C.花鸟画,浓墨重彩D.人物画,形神俱备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可以看出这种画的风格是诗画结合,重视写意,属于文人画的特点,故选A项。

6.(2012·盐城摸底)中国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意大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艺术内容上有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的原因是(  )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重大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

解析:

选A 绘画艺术出现世俗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所以选A项。

(2012·唐山二模,节选)在中国历史上,昭君出塞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在不同人的眼中,其形象是截然不同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诗人眼中的王昭君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

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唐·张仲素《王昭君》

“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

强来前帐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

——唐·储光羲《明妃曲》

“长城不战四夷平,臣妾一死鸿毛轻。

回凭汉使报天子,为妾奏此琵琶声。

——北宋·高似孙《琵琶引》

据材料,唐朝两位诗人评价昭君出塞的着眼点有何不同?

与唐朝诗人相比,北宋诗人笔下的昭君形象有何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思维流程]

1.审设问,明确阅读重点

本题共有两问,一是对昭君出塞评价着眼点的不同,二是王昭君形象的变化及变化原因。

2.定时空,锁定答题范围

由材料和设问可明确界定时空范围是唐朝和北宋。

3.建联系,找解题突破口

(1)问:

指出唐朝两位诗人对昭君出塞评价着眼点的不同,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作答。

(2)问:

分析北宋诗人笔下的昭君形象的变化及变化原因,变化结合材料内容即可分析得出,变化的原因则要结合北宋时期的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概括。

4.读材料,获取有关信息

(1)略读材料,明确层次大意:

材料由三首古诗组成,第一首强调昭君出塞带来和平,经济发展;第二首描绘昭君出塞后个人的凄苦生活;第三首歌颂昭君出塞是为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

(2)精读材料,细研关键语句:

①“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张仲素着眼于昭君出塞有利于汉匈之间的和平,生产的恢复发展。

②“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

强来前帐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

储光羲着眼于昭君出塞后个人的孤苦生活。

③“长城不战四夷平,臣妾一死鸿毛轻”

高似孙赞扬王昭君不惜牺牲个人以维护边疆的和平。

5.扣教材,条理作答

 

 [满分之答] 张仲素:

着眼于昭君出塞的政治现实利益;储光羲:

着眼于昭君的个人命运。

变化:

由弱女子形象变成民族英雄形象。

变化原因:

北宋积贫积弱;儒家的全面复兴。

(或理学的创立与发展)

[状元纠错本]

1.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与唐诗并称文学双绝。

下列关于宋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起源于民间,适合于配乐演唱

B.词又叫长短句,产生于宋代

C.宋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生活的繁荣发展

D.南宋时期的词大都反映了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答案:

B

2.余秋雨说:

“中华文明的长寿秘密是汉字。

”下列关于中国汉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汉字起源于甲骨文

B.汉字在秦汉时期形成完整体系

C.汉字的演变趋势是由简到繁

D.书法艺术分为自发、自觉两个阶段

答案:

D

3.2010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有关京剧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

B.比较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C.把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推向了成熟

D.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答案:

C

4.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

B.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答案:

C

[易误点提醒]

1.对词产生的时间的正确认知

词并非在宋代才出现,宋词是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加,逐渐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的,但词作为文学形式最早出现于唐代。

2.中国文字的起源

中国文字起源于原始社会,甲骨文只是已知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但不能认为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在商朝时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汉字发展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

3.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出现,而不是京剧的形成。

因为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京剧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最高成就。

4.正确理解京剧的形式

京剧不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而是徽、汉剧在京城合流,吸取了昆曲、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受京城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而形成的。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南京模拟)《论语·为政》中记载: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思想纯正)。

”这说明《诗经》(  )

A.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解析:

选B 从材料可以看出,孔子对《诗经》的评价是“思无邪”,就是(使人)“思想纯正”,突出了《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B项正确。

A项为《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符合题意;《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C项说法错误;《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与“大一统时代风貌”时间不一致,D项说法错误。

2.(2012·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下面漫画所要表达的意图是(  )

A.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B.传统文化的大众化

C.传统文化的创新化D.传统文化的庸俗化

解析:

选D 漫画中对古诗的随意改动是一种语言上的污染,格调庸俗,内容单调,破坏了传统诗文的美好意境,D项正确。

A、C两项说法明显与材料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

3.(能力题)宋朝时期,反映市民阶层生活的话本和词兴起。

北宋中期以后,文人画、风俗画同时兴起。

上述现象说明宋代的文学艺术(  )

A.出现了平民化的趋势

B.个性化倾向十分突出

C.平民化与个性化的趋势并存

D.形成了平等自由的学风

解析:

选C 话本、词和风俗画的出现反映了文学艺术平民化的特点;文人画的出现,反映了士大夫的个性化追求,故选C项。

4.(2012·秦直岛模拟)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代常将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

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  )

A.以自然本色为主流B.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C.民主思想闪现其间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

解析:

选A “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说明元曲的自然本色,体现了市民阶层的特点。

5.(2013·厦门月考)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

解析:

选D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窦娥冤》是元代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是西汉武帝时期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作品。

本题正确排序应是D项。

6.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

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解析:

选D 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定反映,具有多元兼容、雅俗共赏、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与逐渐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故A、B、C三项都正确。

题干中提到的文学主流形式是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不存在落后、先进的区分,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7.(2012·南京调研)“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

这说明汉字(  )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解析:

选B 联系材料,A项说法错误,汉字的演变趋势应是由繁到简;C项说法过于绝对,图画文字只是一个重要来源;D项与材料不吻合。

本题选B项,“舞”字是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的。

8.(2012·厦门月考)老师介绍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右图),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

请问何人的说法较为正确(  )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解析:

选D 图中的文字应是甲骨文,隶书产生于秦,字形扁方,而甲骨文是在民国初年时才被发现,据此选D项。

8.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