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永善县一中届高三五月份考试 高三文综历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68669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永善县一中届高三五月份考试 高三文综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永善县一中届高三五月份考试 高三文综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永善县一中届高三五月份考试 高三文综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永善县一中届高三五月份考试 高三文综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永善县一中届高三五月份考试 高三文综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永善县一中届高三五月份考试 高三文综历史.docx

《云南省永善县一中届高三五月份考试 高三文综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永善县一中届高三五月份考试 高三文综历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永善县一中届高三五月份考试 高三文综历史.docx

云南省永善县一中届高三五月份考试高三文综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永善县一中2018届高三五月份考试

高三文综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克利斯提尼时期,五百人会议的职责是向选民大会提供法案,后者每年约集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

被提议的法案可能被通过、驳回或者发回“会议”进行修订。

这表明

(  )

A.五百人会议的职责尚不明确B.政治决策先有民主再有集中

C.选民大会实为国家权力机关D.希腊奴隶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2.1926年斯大林在《论中国革命的前途》中指出:

“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1938年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

“(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这里斯大林和毛泽东强调的是()

A.武装斗争是解决民族独立的唯一途径

B.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合法斗争进入起义和战争

C.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组织革命统一战线

3.某一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了如下一组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A.中国古代皇权至上B.立宪君主地位尊贵

C.平民领袖平实民主D.中外建筑政治文化

4.“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

材料所体现的罗马法原则不包括(  )

A.不得缺席定罪B.无证据不定罪

C.不得因言获罪D.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5.美国学者罗伯特E·勒纳认为“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与这一观点直接相关的是(  )

A.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B.文艺复兴的发展

C.宗教改革运动的进行D.启蒙运动的兴起

6.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

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7.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

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

材料中的阁臣()

A.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B.升降由皇帝决定

C.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D.巩固了中央集权

8.“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

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  )

A.开元盛世B.戊戌变法

C.康乾盛世D.清末新政

9.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

“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

A.平津战役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D.百团大战

10.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

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

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D.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1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给20世纪初期的中国革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辛亥革命爆发B.中国共产党诞生

C.新文化运动兴起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出现

12.英国政治体制确立得很早,但是因为没有刚性宪法,而只是一些宪法性的法律文件,所以真正最有生命力的就是这部条文并不复杂,也没有面面俱到的美国1787年宪法。

可见,使1787年宪法“最有生命力”的是(  )

A.以宪法为中心的宪政体制

B.没有传统约束的创新能力

C.分权制约的控制平衡机制

D.条文简洁且能普遍适用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把工业革命视为一个整体,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深入。

……第二阶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19世纪最后30年西方国家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使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初步工业化,为工业革命第二阶段的开展提供了经济前提。

自然科学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涌现……创造了良好的知识条件。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以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将人类从蒸汽时代带进了电气时代。

……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阶段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呈现一片令人沮丧的景象:

依附于君权的朝廷已经信誉扫地,而黎民百姓则备受压迫,国家的独立正渐渐地丧失殆尽。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有哪些历史条件?

(2)材料二中提到“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阶段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而是“第一阶段的深入”,结合“第二阶段工业革命”的特点,分析这种说法的依据。

(3)第二阶段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出现了材料三中的历史景象,试分析其历史原因。

 

14.(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

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开始正式入仕。

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

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二“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在制度构建上,“罗马的政府是十分完善的,因为自从它产生以来,它的制度就足以使或是人民的精神,或是元老院的力量,或是某些高级官吏的威望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罗马共和国还设立了监察制度,监察官每年都要检查一个共和国当时实际情况,这样就把人民分配到不同的特里布(部落,古罗马的行政单位)里面去,以便使保民官和野心家不能操纵选举,使甚至人民自己也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力”。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1832—1884年英国历次议会改革后选民人数变化表(

万人)

——据丁建弘《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

材料四提出“软实力”概念的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

“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

”有学者也感慨: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人民日报·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启示之四》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哪一选官制度?

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认为罗马法之所以促使罗马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由此推断,孟德斯鸠认为罗马衰败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变化及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框架的内容。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一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

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越南战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

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时才能这样做。

——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

材料二1990年12月,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发起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

“你们尽管放心,倘若需要采取军事行动,绝不会出现另一个越南。

——摘编自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7.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

……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

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

……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

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

……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

……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

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

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据材料“五百人会议的职责是向选民大会提供法案”可知五百人会议职责已经明确,而非尚不明确,故A项错误;据材料“五百人会议的职责是向选民大会提供法案,后者每年约集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可知政治决策先有集中再有民主,故B项错误;据材料“五百人会议的职责是向选民大会提供法案,后者每年约集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和“被提议的法案可能被通过、驳回或者发回‘会议’进行修订”并联系所学可知选民大会负责审议并决定法案,实为国家权力机关,故C项正确;希腊奴隶制度说法有误,应为希腊民主制度,故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A项“唯一途径”表述太绝对,在材料中也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B项根据材料中“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可以判定是错误的,D项“统一战线”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D项错误;斯大林的观点是中国革命的特点是武装的革命,毛泽东的观点是共产党的任务不是以合法斗争进行战争,综合二者的观点来看,故C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太和殿是明清时期中国皇宫的一部分,白金汉宫是英国皇室所在地,唐宁街10号是英国首相所在地,都属于政治中心建筑,故D项正确;A、B、C项都只是从一国的角度分析的,故A、B、C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可得出A项正确;“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说明B项也符合材料要求;“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可知C项正确;材料中不能得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原则,故选D项。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材料中“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也就是欧洲的地理大发现,在这一时期,“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就是指文艺复兴,选择B项。

6.【答案】A

【解析】斯大林执政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从1930年、193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与出口量分析,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说明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A项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阁臣刘健等向皇帝进谏了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没有得到皇帝的同意,令再拟,后又上疏,历数政令十失,皇帝仍没有接纳,刘健此时感到自己不能施展抱负,于是请求辞职,后李东阳、谢迁也随之请辞,武宗没有办法了,勉强同意了他们的上书,由此可以看出阁臣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A项符合题意;B、D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的是皇帝,不是阁臣,表述错误。

故选A。

8.【答案】C

【解析】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开元盛世属于唐朝,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1898年,故B项错误;康乾盛世时间段为1681年至1796年,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清末新政为1901年至1905年,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材料中该战役涉及华北的山西等地。

平津战役涉及张家口、北平、天津,与山西无关,故A项错误;淞沪会战以上海为中心,与山西无关,故B项错误;渡江战役解放长江以南地区,与山西无关,故C项错误;百团大战是抗战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涉及山西,故D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说明皇权的加强,是君主专制主义加强的体现。

所以答案选D。

11.【答案】B

【解析】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在列宁领导下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对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中给中国革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其他选项中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为《新青年》)。

D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出现是在1922---1923年。

12.【答案】A

【解析】注意材料信息“英国政治体制确立得很早,但是因为没有刚性宪法,而只是一些宪法性的法律文件”是指英国宪法就是由各个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和宪法惯例构成的,并没有一部集中完整的宪法典。

例如1215年《自由大宪章》,1701年《王位继承法》等,《权利法案》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宪法性文件,它们都不是“成文宪法”,“所以真正最有生命力的就是这部条文并不复杂,也没有面面俱到的美国1787年宪法”是指美国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13.【答案】

(1)欧美主要国家民主政治的进步,促进了相对稳定政治局面的出现,提供了政治前提。

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使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其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2)与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自己的新特点。

主要表现在:

实现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密切结合;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一些后进国家,两个阶段形成了交叉,实现跳跃式发展;出现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3)政治上,帝国主义发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出现第一次高潮。

思想上,资产阶级积极宣传西方民主思想,掀起救亡图存运动。

【解析】第

(1)问,从政治、市场、资金、科技等方面分析。

(2)问,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工业结构、进展范围、生产组织形式等角度综合分析。

第(3)问,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

14.【答案】

(1)制度:

察举制。

原因:

通过太学求学、政府考核,读书人入仕取代了贵族世袭为官。

(2)兴盛原因:

罗马共和国各个机构的权力可以相互制约,防止滥用权力。

衰败原因:

罗马帝国建立,专制独裁形成。

(3)变化:

选民人数不断扩大。

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府改革;人民群众斗争;自由平等观念进一步传播。

(任意两点即可)

(4)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认识:

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政治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解析】

15.【答案】

(1)条件:

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特点:

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

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

原因:

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

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因素:

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东方文化……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可知秦有其独特的条件:

受传统束缚较少;根据材料“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可知,其汲取东方诸国的经验教训。

第二小问,可以根据材料“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概括;第

(2)问,第一小问,可以结合材料从革除旧俗和坚定改革信心等方面概括。

第二小问,原因需要从客观方面本民族的落后性和主观方面孝文帝对汉民族文化的仰慕方面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第一句话直接概括;第二小问,主要从改革者自身和对先进文明的态度来分析。

16.【答案】

(1)美国吸取越南战争教训,确定战争决策的原则;越南战争实际上是美国与越南及其支持者的较量,海湾战争是多国部队与单一国家的较量;越南战争是美国发动的战争,海湾战争是联合国授权的行动;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

(2)越南战争:

推动美苏关系走向缓和;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

海湾战争:

强化了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使中东地区的局势更加复杂化。

【解析】本题选取和教材相关的历史论述,考查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比较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问联系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提炼材料有效信息,通过对海湾战争和越南战争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第

(2)问结合材料一中“形成一种新的共识:

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分析出“推动关系相对缓和”的结论;并结合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的具体实施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7.【答案】

(1)政治:

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

经济: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军事:

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2)措施:

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

作用:

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清朝康熙收复台湾的目的的理解。

政治上维护国家统一;经济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上保护沿海安全,稳定社会秩序。

(2)此题考查的是对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措施和作用的理解。

措施:

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作答;作用:

从政治上——社会秩序,经济上——贸易繁荣,人口、耕地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