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66289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长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长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长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县长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县长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长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docx

《县长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长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长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docx

县长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

县长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

  任现职以来,本人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照“科教兴县,人才强县”的战略部署,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尽职履责,开拓进取,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尽职履责,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

  “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是国务院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应义务教育发展和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

身为一县之长,本人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执政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深化人事管理体制,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我县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断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稳定教师队伍。

一是将教育人事管理收归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由县级部门按学校编制和学科需求统一调配,统一调度,配齐配强教师队伍,不断满足学校教育需求。

二是严把教师准入关,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按照“结构合理,提升素质”的要求,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县级行政部门依法履行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工作调动、职务任免等,不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XX年以来来,共公开招聘教师470人,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拟定《丹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通过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教师师德素质和业务水平。

  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

  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事业费由县级统筹,将教师工资、公用经费等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实行统一管理,规范使用。

一是建立了县级统管的教师工资发放体制。

将教师工资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教师工资专户,由县财政根据核定编制和国家规定工资标准,通过银行直接划入教师银行账户,确保了教师工资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统一方式、按时足额发放。

同时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从XX年9月起实施,每月共拨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21万元。

二是切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做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近年来,我县积极筹措资金,足额征收各项税费,足额拨付用于教育,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率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均实现逐年增加,实现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三是将学校食堂人员、安保人员工资纳入县财政预算,由县财政统一拨付。

为确保“营养改善计划”和“安保工程”顺利实施,XX年来,我县共临聘了196名食堂人员,113名保安人员,临聘人员工资由县财政承担,统一标准、统一发放,每年划拨480余万元用于支付临聘人员工资。

四是积极压缩行政办公经费,用于教育。

XX年,XX年共压缩行政经费200万元,用于教育等。

通过以上努力,教育经费做到了“保工资、保增长、保运转”。

  加强领导,落实职责,确保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教育,及时成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学校调研,组织召开县长办公会和教育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教育教学工作。

落实领导和部门联系教育工作制度和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先后出台了《丹寨县县级领导和部门联系学校教育工作制度》、《丹寨县乡镇政府和部门教育工作职责》等文件,县人民政府每年与各单位、各乡镇签订了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学校布局调整、适龄儿童入学、控辍保学、校园安全等工作列入政府部门年度考核范畴,形成部门职责明确,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教育工作格局,并责成县政府督查室,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等部门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定期向县委、县人大报告工作情况,虚心接受县人大的监督,加强整改,确保了教育各项工作得到落实。

  二、统筹规划,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为实现丹寨教育的跨越发展,着力解决“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问题,我县强力推进“教育崛起工程”,按照“学前教育抓普及、义务教育促均衡、高中教育创特色”的基本思路,切实做好布局规划,整合资源,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盘活教育资源,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为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丹寨县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实施意见》《丹寨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措施,我县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加强幼儿园建设,推进幼儿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县委县政府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依法管理”的措施,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盘活闲置教育资源,发展村级幼儿园。

近年来,我县在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撤并后闲置的校舍,进行维修和改造,采取“零租金”形式无偿提供给社会力量新办村级民办幼儿园,加快了一批村级幼儿园的迅速发展。

XX年以来,全县幼儿园由34所发展到现在的87所,有效解决了农村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同时,为实现我县幼儿园管理和质量的整体提高,积极推行了县、乡、村三级集团化办园模式,以城镇优质幼儿园为龙头,组建了9大幼儿教育管理集团,形成了“以公带民、以强带弱、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学前教育新格局。

全县各类幼儿园在教学管理、师资培养和保教工作等方面,形成互助、共进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我县幼儿园管理和质量的整体提高。

今年7月,全州农村学前教育现场观摩会在我县召开,省、州领导对我县利用农村闲置校舍,实行“零租金”无偿提供校舍和场地,发展学前教育,全力破解农村适龄儿童入园难的办园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合理布局调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我县按照“减少数量,增加容量,提高质量,实现均衡”的总体要求,对全县义务教育学校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XX年以来,我县顺利完成了长青中学、排调中学等五所中学的撤并,组建了第三中学,初级中学由8所减少到4所,撤并了村级完小12所,完全小学由37减少到25所,形成了“小学向乡镇中心集中,初中向县城集中,全面实施寄宿制”的办学模式,转变了义务教育学校“多、小、散、远”的现状,让农村孩子和城镇孩子一样都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XX年9月,我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评估认定,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XX年4月,我县作为全国唯一县级政府单位,代表贵州省和西南地区,在“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丹寨模式”和“丹寨经验”,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深化改革,提升高中阶段办学水平

  一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创建多元化特色教育。

我县在狠抓基础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教育,按照“特色发展,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改革,提升质量。

近年来,为引进优质资源合作办学,县委政府积极为丹寨民中牵线搭桥,成功引进北京八中和北京三十五中与丹寨民中联合办学,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交流,借鉴先进学校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加强内部管理和素质提升,有效助推了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同时为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多元化办学,着力为高中解决专业教师,满足学校教学需求,鼓励学校在保证文化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设民族蜡染班、民族芦笙芒筒班、民族器乐班、民族舞蹈班等,安排专业教师无偿为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为发挥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学生发展路劲,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通过几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条高中教育特色鲜明、多元化发展的办学路子。

  近年来,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提升,XX年全县高考成绩综合排名全州第六;XX年排名全州第三,XX年排名全州第五。

连续三年获得全州教学质量表彰。

  二是积极探索合作办学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立足工业园区,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订单教育等职教模式,强化校企合作,按照“学校办到厂中去,车间搬到学校来,专业围绕产业办,毕业就近找工作”的发展路子,推行“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与兴富祥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产业订单班,实训基地等,为学生就读和就业搭建平台,推进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把德才兼备作为培养人才的目标,积极开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是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出台《丹寨县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教育业务部门以课堂为突破口,以“减负增效提质”为目标,深化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推行学区化办学等,充分发挥县、乡、村学校三级教研络作用,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督查指导,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XX年来,连续被州人民政府授予“全州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近年来,我县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紧紧围绕“六灾一渗透一反恐”为主要内容,从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措施入手,加强“人防、技防、物防”建设,积极开展安全教育、隐患排查及消防、地震、防恐等安全演练等。

XX年以来,共投入500余万元,建立学校警务室46个,添置配齐钢盔,电棍等器械,配备安保人员113人,并将安保人员工资全部列入县财政预算,实现了校校有警务室,校校有安保人员。

在加强安全保卫的同时,认真组织政法、综治、国土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近年来,校园没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得到保证,校园安全工作得到省、州肯定。

XX年以来,连续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控辍保学工作。

通过层层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落实“七长”工作责任制,实行学生整班移交,强化宣传动员等,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部门齐抓共管”的“入学、保学、控辍”长效机制,按照一个不能少的要求,出台《丹寨县控辍保学工作意见》《丹寨县控辍保学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文件和措施,多次组织召开控辍保学工作调度会等,切实加强学生入学动员工作,全县中小学辍学现象得到有效控制,辍学率逐年降低,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集中办学给学生寄宿困

  一是着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启动农村寄宿制建设工程。

XX年以来,投入资金万元,完成了18所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宿舍建设。

目前全县建成寄宿制学校小学22所,初中4所,率先在全州全面实施寄宿制,让学生吃在学校,住在学校,学在学校,乐在学校。

  二是认真落实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XX年以来来,我县投入资金900多万元,新建学生食堂7675平方米,改扩建食堂2032平方米,配齐食堂设施设备,为顺利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提供保障。

在管理上,实行学校自办自管,零利润运营,在人员配备上,政府按每100名学生配备1名工勤人员,共为全县各中小学食配备了196名食堂人员,食堂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

在全省率先实施营养午餐“3+X”模式,实现了“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的丹寨模式。

  三是加强留守儿童管理,解决学生家长后顾之忧。

我县全面启动留守儿童之家、少年宫等建设,为留守儿童创建温馨环境。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通过开展“1+X”的结对帮教、加强留守儿童工作室、亲情电话室、心理辅导室等项目建设,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有辅导,心理有安慰,生活有照顾,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XX年,刘延东副总理、赵克志书记、陈敏尔省长先后到我县视察留守儿童之家、农村寄宿制和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对我县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创建特色校园,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丹寨县民族文化深厚,民族风情浓郁,地方特色明显,锦鸡文化、古法造纸、苗族蜡染等名扬四海,为传承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各校结合丹寨古法造纸、苗族蜡染、锦鸡舞、芒筒芦笙舞、古瓢琴舞等优秀民族文化,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优秀文化引入校园,引进课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扬武中小学以锦鸡舞为基础自编了锦鸡体操、开设了蜡染班、芒筒芦笙班,编写《苗族蜡染》、《乡土风情》等教材;雅灰小学编制古瓢琴舞课间操,南皋乡各小学将簸箕舞、板凳舞、古法造纸等引进课堂,丰富了素质教育内容,为学生搭建多元成长的平台。

长青小学成立科技兴趣小组,积极开展车模、航模兴趣班,车模、航模班的同学们多次在全省乃至全国比赛中获奖。

近年来,我县各级各类学校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丰富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内容,通过努力,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特色成效显著,校园文化内涵得到了提升。

  四、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牢固树立“再穷不能穷教育”理念,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集项目资金,保证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校舍同质,设施同配”。

  加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建设。

XX年完成丹寨县金钟第一小学教学楼、五里小学教学楼建设,总建筑面积8499平方米,总投资1030万元。

XX年完成丹寨县烧茶小学教学楼建设,总建筑面积1728平方米,总投资170万元。

XX年完成丹寨县金钟第一小学综合楼、石桥小学、雅灰小学教学楼建设,总建筑面积3976平方米,总投资549万元。

  加强幼儿园项目建设。

XX年以来,总投资1435万元,完成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2所,改扩建幼儿园44所。

XX年,投入485万元建设排调幼儿园新校区教学楼,工程预计年底竣工投入使用;投入485万元建设丹寨县第二幼儿园教学楼,目前已启动,预计年底动工建设。

  加强寄宿制学校工程建设。

XX年来,完成总投资8754万元寄宿制工程建设,其中完成雅灰小学等学校教学楼建设14203平方米,扬武小学等学校学生宿舍建设19518平方米,兴仁小学等学校学生食堂建设10065平方米,第二中学等学校学生浴室建设XX平方米,第三中学等学校塑胶运动场建设和雅灰小学等教师周转房建设200套。

  加强高中阶段学校建设。

XX年来,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工程建设面积62209平方米,总投入8780万元。

其中,普通高中实验楼、综合楼建设6100平方米;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宿舍、实训楼、教学楼等项目建设56109平方米;落实中央补助资金230万元,添置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设备。

  加强学校信息技术建设。

共投入4880万元,添置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设备,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安装“班班通设备”490套,率先在全州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班班通全部覆盖。

XX年12月,我县教育信息化顺利通过教育部督导检查,信息技术“建、管、学、用”等工作得到督导组的肯定和好评。

  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

XX年来,共争取资金850万元,为学校添置教学设备;同时通过爱心人士争取图书50余万册,图书、仪器设备不断满足了学校需求,为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教育均衡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本人尽职履责,带领政府班子和干部职工一起努力,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我们将不断总结,精心谋划,尽职履职,扎实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