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质量检测模拟密卷历史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6164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4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质量检测模拟密卷历史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质量检测模拟密卷历史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质量检测模拟密卷历史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质量检测模拟密卷历史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质量检测模拟密卷历史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质量检测模拟密卷历史四.docx

《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质量检测模拟密卷历史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质量检测模拟密卷历史四.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质量检测模拟密卷历史四.docx

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质量检测模拟密卷历史四

015-2016年度临川一中高三质量检测历史模拟密卷(四)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宗法制度逐渐在社会演化中脱离国家表面政治生活,但已经维持了将近一千年的宗法社会的深层结构并没有就此趋于消亡,这其中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崇尚周礼的孔子,因为“宗法精神为儒家政治思想之主要成分”,宗法制度衰而未亡的现象表明()

A.宗法制度为统治阶级提供了合理依据B.儒家思想丰富了宗法观念的内质

C.儒学思想取材于宗法观念并加以完善D.宗法制度不断为儒学思想所服务

2.用自然界的现象去解释人类社会,去解释政治现象,这只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现象时不能够用自然界的规律和秩序去解释……所以希腊人的目光只能从自然转向人本身。

在这一转变中,古希腊最可能出现如下哪种现象()

A.城邦居民能在外邦宣扬人的权利B.城邦公民联合起来共同筹划建立新的规则

C.城邦居民可以独自组建海外商队D.城邦公民能够通过人的感性去审判有罪人

3.从下列图表中,可以看出美国1787年宪法()

A.是邦联条例的合理性的改进B.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

C.在各个方面满足了公民权利D.联邦体制取代了邦联

4.“公社无疑是国际的精神产儿,尽管国际没有动一个手指去促使它诞生;但要国际在一定程度上对公社负责是完全合理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巴黎公社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互为影响B.巴黎公社运动壮大了国际工人运动的队伍

C.巴黎公社运动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观D.巴黎公社运动实际上拥有无形力量的扶持

5.对于我国某一政策,有学者评价道:

“建立这种共识的基础,实际上是对涉及国家统一问题与国家利益题上的一种价值选择。

”这一政策,最有可能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B.一国两制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

6.国际经济合作就是要求两个国家或国家间的企业之间存在共同利益,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就存在利益冲突的风险。

以下属于产生利益冲突的原因是()

①意识形态的差异②政治偏见的激化

③国家实力的高低④多边贸易的虚伪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内战结束以后,联邦政府通过宪法第十三、十四、十五条修正案赋予了黑人公民权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但在实际生活中,黑人并没有享受到平等的权利反而受到更加严重的歧视。

由此,下列说法最切合材料的一项是()

A.南北战争时期邦联政体过于分散B.美国政治与现实执行往往具有差异

C.黑人权利的苏醒过程颇为的艰辛D.黑人权利的解放亟待政策质的变化

8.宋代是中国古代专卖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盐利已成为当时国家财政收入极重要的来源……因而特别重视对食盐的垄断经营……尤其在食盐的运销环节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运销体制。

材料表明()

A.宋代盐铁兴起,目的是防止地方专政B.盐铁专卖成为政府控制地方政治的表现

C.宋代盐铁专卖,体现出国家适度调控D.盐铁专卖政策成为政府主要的财政税收

9.明朝专制政权直接控制下的海外贸易是一种“朝贡”关系的贸易,海外诸国到中国来通商,总是以“朝贡”形式出现……以至于有学者认为:

“明初海上之商业关系,已呈变态。

”之所以明初商业关系呈变态形式的原因是()

①中外商贸友好往来频繁②海外贸易在限制中变质

③明初海禁政策趋于宽松④政府对商贸控制渐严苛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0.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一个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年代,但是欧文和索尔特等企业家所要求的生产关系大大超前于时代,这是他们值得世人称赞的一点,也是他们的实验(模范工厂)没有继续下去的原因。

这一现象表明()

A.生产关系应该适应于当时的经济基础B.工业革命时期出现部分发展过激的局面

C.模范工厂的出现没有得到时代的响应D.第一次工业革命没有提供工厂发展契机

11.张謇的棉铁思想虽萌芽于1884年前后,然至18□□年之后才开始实践。

……正如他在1919年所回忆的:

“鄙人所持棉铁主义,倡之于二十年前,尝未果。

用吾言必须杜绝他邦宰割,张之谋,乃不能见用,夫复何咎。

”可能是下列什么原因,促使张謇进行实践()

A.甲午中日战争B.门户开放政策C.八国侵华战争D.帝国忙于一战

12.邓小平在某次会议上说:

“党中央在上届二中全会上正是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禁止给党的领导来祝寿,挂上党的领导人的名字用作地名、街名、企业的名字,这对于制止歌功颂德起了很有益的作用。

”此次会议最可能是()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九大D.中共十大

13.“温州地处浙闽交界,山川环绕,路途崎岖,赖以通外埠者,唯招商局及其他公司数轮而己。

船小载轻,所运有限,而交通之不便,货物有停滞之虞。

”以下说法最有道理的是()

A.传统航运运载方式已无法适应发展B.地区经济发展有待交通业的革新

C.航运运载对温州经济发展作用突出D.近代地区经济发展受限因素众多

14.政府干预主义的政策主张,完全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但它采用的微观方法和个人主义的态度,却非常接近于新古典经济学。

这里所讲的新古典经济学可能源自于()

A.自由主义B.保守主义C.货币派学说D.凯恩斯主义

15.斯大林曾评价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时指出:

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造成的经济后果是无所不包、统一的世界市场走向瓦解。

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在此,斯大林可能要表达的是()

A.经互会的建立能有效壮大社会主义阵营B.福利制国家政策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C.经互会的建立能有效抗衡美帝国的势力D.两极格局的关系让苏联谋求新出路

16.唐甄认为选中了贤才,还要采用正确的办法用贤,遵循用人之道,使人各尽其才。

反之若用人失道,虽是诚心用贤,也将事与愿违。

在此,唐甄主张()

A.任人唯贤B.各尽其所C.义利之辨D.改良旧制

17.“国多孝子而父死于敌,国多悌弟而兄死于敌,国多忠臣而君死于敌,身为仁人而为不仁者虏,身为义人而为不义者虏。

虽有周公之才之德,亦奚以为!

”……“人之苦于礼义,犹药石也;虽有能者,不能强人之甘药石也亦明矣。

”由此判断,下列专著可能出自言者的是()

A.《潜书》B.《宋论》C.《传习录》D.《日知录》

18.早期的艺人和“书会才人”对戏曲和小说同时染指,这不可避免地存在题材相互沿袭、手法技巧交叉使用的现象。

这则材料可能最早围绕的是()

A.唐传奇B.宋戏曲C.金院本D.清小说

19.鲁迅在《汉文学史纲》中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此材料,可知()

A.离骚的文学价值始终无法被世人逾越B.离骚体开启了音韵形式的小说散文创作风

C.历史与文学小说戏曲之间有共通关系D.文学创作最难能可贵的是注入诗人的精气

2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一般对鬼神没有很深的信仰,但在民间的情形却不一样。

尽管汉民族没有一种特别稳固的宗教信仰,但在百姓中有许多具有神秘感的宗教意识根深蒂固地存在。

以下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宗教信仰的神秘色彩令人们畏鬼敬神B.宗教信仰已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根源

C.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反对宗教信仰D.先进知识分子跳出了宗教意识的束缚

21.从制度上说,中国古代学术的经学化是伴随着朝廷的博士制度而进行的,但反过来说,有博士制度却不一定就有经学科目。

比如秦代虽然也设立了博士官职,然而却并没有学术的经学化。

由此可见()

A.秦时博士制度为虚设B.应以整体史观的态度看问题

C.秦始皇实行思想专制D.博士制与经学化无必然联系

22.“外界环境的改变使得动物体产生了一种需求,从而使动物产生了由行为到生理以及结构的一系列的改变,使动物体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并且这种改变是可以遗传的。

”材料体现出如下原则()

A.获得性遗传B.自然选择说C.用进废退D.适者生存

23.“想想过去,看看现在,他会感觉到他刚才按照了一个本能或某一个习惯而干出的事是一个失算、是一个失败,而这一点,在凡有社会性的动物,不仅在人,会引起对此的不满,或甚至苦恼”这蕴含着什么思想()

A.人文主义B.思想启蒙C.进化论D.无神论

24.恩格斯说人口的集中固然对有产阶级起了鼓舞的和促进发展,但是它更促进了工人的发展。

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分散时虽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

”在此,恩格斯可能在评价()

A.英国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运动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

25.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

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

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果其有益于中国、无损于圣教者,虽于古无征,为之固亦不嫌。

材料体现出()

A.士大夫阻碍了改革的推进B.戊戌变法过程中存有封建的思想

C.中体西用思想具有合理性D.改革者会为自己改革增加合理性

26.观察下表,以下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1837年7月1日至1843年6月30日)

A.工业革命时期工人命运悲惨B.工业革命时期童工制度发展

C.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矛盾激化C.工业革命时期人们遭到戕害

27.主张经济富民强国,依靠宏观调控与市场手段反垄断、促均衡,注重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梯次发展与对外开放。

这句话可能取自于孙中山的哪一主张()

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新民族主义D.新民生主义

28.“一个伟大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有文艺的发展和繁荣相伴随。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

”这一口号,可能出自上世纪()

A.50年代B.6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

29.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和现代工业社会时期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的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现。

这体现出()

A.现代主义强调集中表现自我B.现代主义故事背景固定语言风格新颖

C.现代主义手法怪诞情节突兀D.现代主义文学流露出现存的社会问题

30.“强调求新求奇、扩展色彩的表现力,主张艺术独创……强调艺术幻想,这不仅能表现典雅和优美,还可以表现丑陋和怪诞,痛苦与不安”以下图片切合材料所描述的绘画学派的是()

AB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4分,第33题8分,第34题8分共计40分。

31.(9分)在实行责任内阁制的国家里,内阁的组建有助于国家的民主化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理论上的皇权与相权的理想状态是“圣君贤相”。

圣明的君主垂拱而治,贤良的宰相辅佐皇帝处理一些实际的政务……但是在中国古代历史的舞台上演了一幕幕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现象。

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这种“圣君贤相”的治国理念未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摘编自于江秦《明代内阁对皇权的制约》

(1)据材料一,以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圣君贤相”的治国理念会出现畸形发展(3分)

材料二:

皇权作为一个系统存在,内阁的议政权是这个系统的一个重要要素,内部要素对事物系统有很大程度的制约,在明代内阁制度上体现得十分明显。

内阁虽然是作为皇帝的议政咨询机构而设置,但是由于国家政治体制的不健全,内阁对皇权有制约,阁臣可以位极人臣,对皇权形成压力。

——摘编自于江秦《明代内阁对皇权的制约》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内阁的进步性及其影响(3分)

材料三:

英国作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女王的权利完全体现了虚位元首的特点。

英国的女王在法律面前是一个普通的自然人,没有特殊的权利,女王只是王室的首领,按内阁的要求进行活动。

但意大利的总统作为虚位元首,被国家赋予了一定的职权。

意大利在保证虚位元首基本性质的前提下,适当充实国家元首的职权,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权利主体,使之成为平衡各种政治关系中的积极力量,而不仅是一种感召的力量和持续的表征。

——摘编自《意大利与英国内阁制比较分析》

(3)据材料三,试推测,英国与意大利责任内阁制有所区别的原因(3分)

32.(10分)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都曾采用过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都取得过成功也都出现出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自《国富论》之后,“自由主义经济”就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奉为经济运行的金科玉律。

他们认为: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自发地调节供需之间的平衡,市场就是万能的上帝,而政府的角色只应是资本主义的“守夜人”。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经济法则之下,经济迅速发展,物质财富急剧增加。

——摘编自袁鹏《美国历史上自由放任的保守主义思想探析》

材料二:

正是由于美国历史上的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经常互相交织的这一特点,才会在镀金时代出现打着自由主义旗号的保守主义思潮——自由放任的保守主义。

它又是一种既不同于传统自由主义又不同于传统保守主义的特殊历史现象,它是作为美国政治传统两大基石的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在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鼎盛期的“异化”,它是不同于传统保守主义的货真价实的保守思潮。

——摘编自《浅析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两种经济思想的利弊》

据材料一、二及其所学知识分析,保守的自由主义经济出现的背景及其影响(3分)

(2)据材料二分析,自由主义经济在社会上广泛得到认同的原因,并说明这一现象所引发的矛盾(4分)

材料三:

凯恩斯反对经济自由放任,是因为经济自由放任会导致严重的不道德局面,甚至会扭曲人性。

换句话说,经济的自由放任在道德上具有严重的不合理性……总之,在利己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哲学立场下,仅仅对“经济人”的非道德性层面进行了批判,才是凯恩斯干预观理论基础的本真状态。

——摘编自李金亮《论凯恩斯干预观的理论基础》

材料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因此,它决不是没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一种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摘编自李亚楠、苒清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绝不等于自由放任经济》

(3)据材料三、四说明,凯恩斯主义对非道德性批判的原则不应被中国借鉴的原因(3分)

33.(11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历史是经验、教训、借鉴,是过去的沉淀,是未来的导向,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窃恐以此为教,人人存改制之心,人人谓素王可作,是学堂之设本以教育人才,而转以蛊惑民志,是导天下于大乱也。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欲删定六经而先作《伪经考》。

其貌似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1)据材料一分析,戊戌变法运动受阻的根源(3分)

材料二:

客观而言,“谋围颐和园"与袁世凯告密事件只是晚清官场利己文化在戊戌变法中的表现之一,也是利己文化的必然产物。

只要官场上存在利己文化,即使历史上没有“谋围颐和园"与袁世凯告密事件,那么也会有类似政治事件的发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戊戌变法的失败是晚清官场文化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孙明《试论戊戌变法时代的历史必然性》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在封建中出生又在封建中灭亡”的因素(4分)

材料三:

戊戌维新派在吸收近代西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文化观念,揭示出以科学和民主为特征的近代新文化主导精神,并以此为武器空前深刻地冲击了封建旧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摘编自张喜云《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比较研究的历史考察》

(3)据材料三,分析戊戌变法的后世影响,(4分)

34.(9分)总结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给现今改革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宋嘉祜二年,诏修取士法,务求平澹典要之文.文忠公知贡举,而先生(梅尧臣)为试官……不惟文章复乎古作,而道学之传,上承孔孟。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

(1)据材料一及图表说明,分析为何古文运动改革几经更迭(3分)

材料二:

庆历新政在保守势力的攻击及仁宗皇帝本人的猜疑动摇之下迅速走向了失败,针对冗官之弊所进行的官僚体制的改革也失败了。

……而当时的执政者们扮演了维持现状的角色,因“濮议”之礼,宰执与台谏官们纷争不休,对三冗及“患无财”的状况却拿不出任何解决办法。

甚至多数人认为此时的政局已是积重难返,无药可医。

——摘编自王晓薇《从庆历新政到熙宁变法》

(2)据材料二说明,庆历新政失败内在的因素(3分)

材料三:

王安石对下级官员和吏青采取恩威并用的办法固然不错,但腐败习气世代相袭,其间各种为非作歹、残民以逞、互相勾结、玩忽法令之事,不胜枚举;对此不先来一番黝涉整顿,则奸究不法之徒依然在位,盘根错节之势深固难摇,现在虽于施恩之外,复临之以法,其成效还是要打很大折扣……王安石在吏治改革上的妥协,对变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摘编自庄锡福《王安石的吏治改革》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王安石吏治改革“妥协”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A

A

C

D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A

D

D

A

A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C

A

C

A

D

A

D

D

【解析】

1.C(材料主要内容是讲宗法观念在演化过程中脱离了表面的政治生活,但宗法社会的深层结构由于得到了孔子的宣扬而得以保存下来,没有走向消亡,并且表现为宗法精神是儒学政治思想的主要成分,即儒家思想让宗法观念重新焕发活力,故选C;A:

材料无法体现;B:

只是讲丰富了宗法观念,而没有讲儒学思想与宗法精神的关系;D:

无法体现)

2.B(材料主要在讲古希腊由从前的以自然为一切现象的解释源泉到以人为主解释一切现象的转变,注意题干要求“在这一转变中”,即转变的过程,最可能出现的便是B选项;A:

与实际不符,古希腊虽鼓励各邦交流,但限于经济与文化方面,而非政治;C:

城邦居民并不都具有权利,如妇女等便没有独自组建海外商队的权利;D:

只能出现在这一转变之后,根据“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现象时不能够用自然界的规律和秩序去解释”故“人的感性”表述有误)

3.A(B:

表中信息不能体现;C:

表述有误,表中信息不仅不是从各个方面,也不是为了满足公民权利;D:

只是表象;A:

根据表中信息的变化可知,1787宪法的许多内容都是邦联条例的合理性改进,故选A)

4.A(材料讲的是,巴黎公社运动与国际社会的影响,即是国际上马克思主义的首次尝试,于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也应为此次尝试负责,故选A;B:

巴黎公社运动时还没有建立第一国际,故不能说壮大了国际工人运动的队伍;C:

只是表象;D:

此处只提了公社,而巴黎公社运动并没有无形的力量扶持)

5.A(材料关键词“共识”、“国家统一”、“国家利益”、“价值选择”,即在对于国家统一与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有所妥协,处理好社会关系,故选A;B:

一国两制制度虽然涉及了国家统一的问题,但并未同时面对国家利益问题,而且这也并不是一种共识;C、D:

与材料无关)

6.C(产生利益冲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多边贸易的虚伪性,排除④,故选C)

7.D(材料讲的是黑人权利的演化过程,虽然名义上说不歧视黑人,但在现实生活中,黑人并没有因此彻底得到自由,反而受到更多的歧视,这就需要政策发生“质”的变化,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故选D;A:

与材料无关;B:

这里讲的仅仅是黑人的权利而非美国政治这一大的概念;C:

材料无法体现)

8.D(材料主要在讲宋代盐铁专卖政策的意义及其表现,核心观点在于“盐利已成为当时国家财政收入极重要的来源”,故选D;A、C:

与材料无关;B:

材料体现的是经济方面,而非政治)

9.B(材料侧重谈,明朝专制统管下的海外贸易以“朝贡”形式展开,这里流露出天朝上国的思想,明初时实行海禁政策,故②④入选。

10.B(材料讲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模范工厂的发展命运,核心点在于“生产关系大大超前于时代”,故体现出发展过激的局面,故选B;A:

与材料无关;C:

材料无从体现;D:

材料只是讲模范工厂,并且材料只是讲欧文和索尔特他们要求的生产关系大大超前于时代,而D项与此相悖)

11.A(材料主要讲张謇创办失业由构想到实践的过程,注意题目设问“促成张謇进行实践”根据材料暗示可知应选A;B:

与材料无关;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业救国的浪潮出现在19世纪末,而张謇是首批实业家,八国侵华战争发生在20世纪初;D:

帝国忙于一战促进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而非实业救国运动)

12.B(A:

材料侧重谈,邓小平在此次大会上反对个人崇拜,注意材料关键词“地名、街名、企业”由此判断,这应该起始于三大改造时期,即1956年之后;C、D:

根据历史背景可知,中共九大、十大不会制止歌功颂德,故不选;B:

根据“党中央在上届二中全会”可知,此时为西柏坡会议,确定了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反个人崇拜,故选B;选项对应的时间分别为:

1947、1956、19690、1973)

13.C(材料在讲温州地形崎岖,经济建设全然依靠航运,故最有可能的应为C;A、D:

与材料无关;B:

虽材料说所运有限,但并未说明有待交通业的革新)

14.A(材料在讲:

政府干预主义的政策主张,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但在一些方法与态度方面,又与新古典经济学有关,注意关键词“个人主义”,此题可排除C、D,因为从性质上讲,C、D完全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反,由“个人主义的态度”可判断这里强调自由、民主,故选A)

15.D(材料主要说明经互会出现的一个原因便是缓解两个对立阵营造成的经济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流露出斯大林欲谋求新出路的态度,故选D;A:

斯大林的意思并不是认为经互会的建立能有效壮大社会主义阵营;B:

与材料无关;C:

材料只是讲建立了两个平行的、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但并不意味着能抗衡美帝国的势力)

16.D(材料主要讲唐甄认为选贤与用贤应该同时进行,不能只选贤而不用贤,这里唐甄则呼吁应改变旧有的状态,即改良旧制;A、B:

两项各只讲了唐甄观点的一个方面;C:

与材料无关)

17.A(材料主要讲的是一系列人伦关系的崩解,关键句在“虽有周公之才之德,亦奚以为!

”、“人苦于礼义、犹药石也;虽有能者,不能强人之甘药也亦明矣。

”由此可知这应是唐甄的观点,《潜书》是其的专著,故选A;BCD:

著作分别出自王夫之、王阳明、顾炎武之手)

18.A(材料关键句“戏曲和小说同时染指”、“早期的艺人和‘书会才人’指的是说书之人”,可排除B、C,BC所讲的都是戏曲方面的内容;D:

由题目要求“最早”可排除;C:

金院本是古代戏曲的一次飞跃)

19.C(鲁迅这句话原指《史记》,这句话评价的是历史、小说以及“绝唱”戏曲之间存在的关系,故选C;A、B:

这里并不单单是讲离骚或离骚体的影响;D:

与材料无关)

20.D(材料主要在讲,知识分子对鬼神的信仰没有百姓们那样深重,根据此即可知应选D;AD:

与材料无关;C:

材料并没有说知识分子在反对宗教信仰)

21.D(该题的突破口在“有博士制度却不一定就有‘经学科目’”即博士制与经学化虽有关系,但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即应选D;AC:

无从体现;B:

表述有误)

22.A(根据排除法可知,自然选择说是由于对不良环境而作出的适应性选择,而材料未提及,排除B;C:

材料并没有体现出“用进废退”的观点;D.:

与材料无关;A:

可根据材料意思,即关键句“这种改变是可以遗传的”判断,这里体现的是拉马克获得性遗传的特点)

23.C(材料重点说的是人的本能和其他动物一样,把人和动物相提并论,这里体现了进化论的观点,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