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和县北城中心学校届九年级上 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自主命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5586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太和县北城中心学校届九年级上 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自主命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省太和县北城中心学校届九年级上 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自主命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省太和县北城中心学校届九年级上 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自主命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省太和县北城中心学校届九年级上 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自主命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省太和县北城中心学校届九年级上 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自主命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太和县北城中心学校届九年级上 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自主命题附答案.docx

《安徽省太和县北城中心学校届九年级上 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自主命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太和县北城中心学校届九年级上 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自主命题附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太和县北城中心学校届九年级上 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自主命题附答案.docx

安徽省太和县北城中心学校届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自主命题附答案

安徽省太和县北城中心学校2016届九年级

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阿拉伯数字是东方文明的重大成果。

创造发明“阿拉伯数字”的是  

A. 波斯人B. 阿拉伯人

C. 古印度人D. 古埃及人

2.   法国著名古史学家米希勒说,14到16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两个发现是指:

A. 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B.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C. 新航路开辟和启蒙运动D.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3.   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C. 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D. 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

4.   小玲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搜集了下列一组图片,由此可知她正在复习的专题是:

  

A.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 资产阶级革命

C. 社会主义运动D. 改革与革命

5.   美国1787年宪法的基本规定与法国哪一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学说有密切关系?

A. 伏尔泰B. 孟德斯鸠

C. 卢梭D. 圣西门

6.   漫画往往是生动的历史。

《绞死希特勒》下图描绘了苏美英联合打击德国法西斯的史实。

这一情景最早出现于

A. 《联合国家宣言》签订后   

B. 美英开辟第二战场后    

C. 雅尔塔会议后    

D. 苏联美国参战后

7.   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使苏联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弊端是

A. 权力高度集中B. 排斥市场调节

C. 优先发展重工业D. 民主法制健全

8.   2010年5月9日,胡锦涛主席出席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

这次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于

A. 德国突袭波兰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日本偷袭珍珠港D. 莫斯科保卫战

9.   成功同学从印度、纳米比亚、古巴等国家的独立及发展史中提炼出下列学习主题,其中最恰当的是

A.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D.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0.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

下列企业与这一新经济形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 

B.  

C. 

D. 

二、列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0分)

11.   请按要求写出相关组织的名称。

(1)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成立的国际组织:

           

(2)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

           

(3)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4)1995年1月1日成立的国际贸易组织:

           

12.   人物是历史舞台最活跃因素,请根据描述写出下列成就分别属于哪些历史人物

(1)他曾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2)他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

           

(3)他是著名的画家,他的作品大胆地推陈出新。

代表作有谴责法西斯罪行的《格尔尼卡》等:

           

13.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能改变国家的命运

(1)美国历史上的           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先河。

(2)19世纪俄国通过           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19世纪中期日本实行了           摆脱危机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三、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4.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民大会。

      错误:

                改正:

(  )2、《权利法案》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所借鉴和模仿。

      

      错误:

        改正:

(   )3、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错误:

                改正:

(   )4、以苏联为首的北大西洋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错误:

                改正: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0分)

15.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

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刻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

材料二德、日的非和平崛起的模式中最关键的是毫无节制地挑战现存霸权和国际体系,以军事扩张来解决经济资源的短缺……尽管在二战以后,德、日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再崛起,但是始终不能成为完全的世界大国。

这其中的教训,值得每个后其大国认真吸取。

材料三苏联崛起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内因,它并没有被世界大战打垮,却在制度竞争中被拖垮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1)材料一中美国“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这在美国发展史上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20世纪初期,德、日的军事扩张和挑战打破了哪一国际体系。

(3)材料三中所说的拖垮苏联的制度指的是什么?

(4)以上材料对大国兴衰的分析,对中国今后的发展和复兴有哪些启示?

16.   阅读下列材料:

图示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前剑拔弩张的气氛?

这次战争后形成的世界格局是什么?

(2)图示二反映了哪一种反动势力的猖獗?

最终导致了哪场战争的爆发?

(3)图示三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世界形势?

这种格局的名称是什么?

(4)当今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

你认为理想的世界格局是什么样的?

推动这样趋势有什么积极作用?

17.   某校九年级(7)班同学,一直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类发展。

他们以“探寻工业文明的足迹”为主题开展了研究活动,请你参与。

【开启工业之门】

材料一英国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正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

……瓦特,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进入高科技时代】

材料二  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

 

材料三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反思过去岁月】

材料四 各国温室气体的相对排放量为:

美国30.3%.欧洲27.7%.俄罗斯13.7%……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瓦特在英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贡献。

(2)材料二中,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占50%以上出现在哪一时期?

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

(3)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4)请以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各一例,说明材料三所表达的观点。

(5)材料四反映了人类历史上工业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以史为鉴促发展】

(6)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安徽省太和县北城中心学校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

【答案】

1.  C       2.  B       3.  A       4.  A       5.  B       

6.  A       7.  A       8.  D       9.  D       10.  B       

11.  

(1)国际联盟 

(2)联合国(3)欧盟  (4)世贸组织       

12.  

(1)亚历山大 

(2)林肯 (3)毕加索       

13.  

(1)罗斯福新政 

(2)俄国农奴制改革 (3)明治维新       

14.  

(1)×     错误:

国民大会     改正:

公民大会   

(2)×   错误:

《权利法案》   改正:

《法典》

(3)√      

(4)×   错误:

北大西洋     改正:

华沙条约    

15.  

(1)南北战争;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要维护国际统一;坚持改革;注重制度创新;走和平发展之路等。

(言之有理即可)       

16.  

(1)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法西斯势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3)二战后;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4)多极化趋势;多极化;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等。

(言之有理即可)       

17.  

(1)贡献:

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机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时期:

20世纪50年代。

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控制广阔的世界市场;重视教育等。

(答出两点即可)

(3)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4)例:

第二次:

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电影等;第三次:

移动电话、互联网等。

(各举一例即可)

(5)现象:

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6)认识:

科技是把双刃剑。

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总结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必须全面的、发展的、科学的看问题,方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阿拉伯数字”的由来相关知识。

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古代印度人创造的,最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地区。

故选C。

考点: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2.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相关知识。

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

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

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

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故选B。

考点: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3.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位的事件结束,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殖民战争。

法国大革命较为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制度,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故选A。

考点:

步入近代

4.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抗争的性质。

章西女王是印度英雄,带领人民抗击英国军队,沉重的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率领起义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美国的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故选A。

考点:

美国的诞生,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5.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美国宪法的相关知识。

《1787宪法》是美国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

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其内容是:

立法、司法与行政权三权分立。

分权制衡的核心精神在于权力平衡。

其学说来自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美国人把思想、理论转变为行动、实践。

故选B。

考点:

美国的诞生

6.  

试题分析:

1942.1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团结起来,共同抗击法西斯势力,故选A。

7.  

A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相关知识。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

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

它在政治方面的特征是:

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

故选A。

考点: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8.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相关知识。

莫斯科是苏联首都,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没能得逞。

故选D。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9.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知识。

由单元知识可知答案。

故选D。

考点: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0.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故选B。

考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11.  

试题分析:

(1)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1月成立了国际联盟,总部在日内瓦。

(2)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3)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欧盟成立以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4)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故参考答案:

国际联盟,联合国,欧盟,世贸组织

考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2.  

试题分析:

(1)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2)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3)大胆地推陈出新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追求,1937年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他画的一幅作品是《格尔尼卡》,是20世纪艺术中珍品。

故参考答案:

亚历山大,林肯,毕加索

考点: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美国南北战争,现代文学和美术

13.  

试题分析:

(1)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采用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

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2)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1868年开始,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故参考答案:

罗斯福新政,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考点:

经济大危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4.  

试题分析:

(1)错误。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

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2)错误。

1799年底,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在位期间为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

(3)正确。

1928至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4)错误。

为了遏制和对付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于1955年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考点:

西方文明之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冷战中的对峙

15.  

试题分析:

(1)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北方获得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

华盛顿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美国是此次会议的最大胜利者,取得了和英国同样的海军力量,又抑制了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的势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是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

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

它在政治方面的特征是:

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

(4)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内容,结合本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要有所感有所悟。

考点:

美国南北战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16.  

试题分析: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于1914——1918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中文又常称为“欧战”。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

1919年6月,协约国为了惩罚和削弱德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图中是指轴心国,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

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

轴心国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3)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4)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考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冷战中的对峙,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7.  

试题分析:

(1)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瓦特发明改良了蒸汽机,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人类迈入了“蒸汽时代”。

(2)分析图片可知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占50%以上;原因的分析可以从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及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方面归纳。

(3)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4)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取得成果有汽车、飞机、电话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有移动电话、互联网等。

这些东西的发明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所以说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5)由“各国温室气体的相对排放量为:

美国30.3%,欧洲27.7%,俄罗斯13.7%”可得出材料主要阐述了工业革命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6)材料主要围绕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从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还要看到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考点:

“蒸汽时代”的到来,美国经济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