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学复习思考题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5376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27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地测量学复习思考题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大地测量学复习思考题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大地测量学复习思考题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大地测量学复习思考题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大地测量学复习思考题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地测量学复习思考题改.docx

《大地测量学复习思考题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地测量学复习思考题改.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地测量学复习思考题改.docx

大地测量学复习思考题改

一填空

1大地测量学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参考系统中,测量和描绘地球及其他行星体的一门学科。

2经典大地测量学是把地球假设为刚体不变,均匀旋转的球体或椭球体,并在一定范围内测绘地球和研究其形状、大小及外部重力场。

3常规大地测量学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主要包括:

以研究建立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为中心内容的应用大地测量学;以研究坐标系建立及地球椭球性质以及投影数学变换为主要内容的椭球大地测量学;以研究测量天文经度、纬度及天文方位角为中心内容的大地天文测量学;以研究重力场及重力测量方法为中心内容的大地重力测量学,以及以研究大地测量控制网平差计算为主要内容的测量平差等。

4大地测量学同无线电电子学相结合产生了电磁波测距大地测量学;与天体力学及天文学结合产生了宇宙大地测量学,其中包括月球及行星大地测量学;与海洋地质学及海洋导航学结合形成了海洋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海洋地质学及地质学相结合形成了地球动力学;与人造地球卫星学及天体力学相结合形成了卫星大地测量学;以惯性原理为基础,利用加速度计测量运动物体某方向加速度,通过计算机积分计算而得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惯性大地测量学;与线性代数、矩阵、概率统计及优化设计、数值计算方法等相结合形成现代大地测量数据处理学等。

5作为大地测量学理论基础的学科是:

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6作为与大地测量学互相渗透、息息相通、相合共生的学科有:

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天文学、海洋学、大气科学以及地质学等7地球绕太阳旋转(也称地球的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称为黄道8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圈的时间是由其轨道的长半轴的大小决定的,称为一恒星年。

9地轴是过地球中心和两极的轴线。

10以春分点作为基本参考点,由春分点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恒星时。

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圈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分为24个恒星时。

11以真太阳作为基本参考点,由其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真太阳时。

由于真太阳的视运动速度是不均匀的,因而真太阳时不是均匀的时间尺度,为此引入虚拟的在赤道上匀速运行的平太阳,其速度等于真太阳周年运动的平均速度。

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圈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平太阳日,分为24个平太阳小时。

以格林尼治子夜起算的平太阳时称为世界时。

12原子时与地球自转没有直接联系,由于地球自转速度长期变慢的趋势,原子时与世界时的差异将逐渐变大,为了保证时间与季节的协调一致,便于日常使用,建立了以原子时秒长为计量单位、在时刻上与平太阳时之差小于0.9秒的时间系统,称为世界协调时。

13建立大地基准就是求定旋转椭球的参数及其定向(椭球旋转轴平行于地球的旋转轴,椭球的起始子午面平行于地球的起始子午面)和定位(旋转椭球中心与地球中心的相对关系)。

14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人们发现,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位置和指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即地球自转是不均匀的。

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是在赤道处突起的不规则的实体,在日、月引力和其他天体引力的作用下,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轴方向就不再保持不变,而产生所谓的岁差和章动现象。

另外,地球自转轴相对地球本身的位置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而地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也是随时间变化的,这种现象称为极移。

15天文学中把日地平均距离叫做天文单位,用以量度行星轨道的长半径。

16地球公转的轨道面称为黄道面,黄道面和地球赤道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

17黄道与赤道有两个交点,一为升交点,即春分点(每年3月21日),另一为降交点,即秋分点(每年9月23(或22)日)。

18地球空间任意一质点,都受到地球引力和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

19正常重力位是一个函数简单、不涉及地球形状和密度便可直接计算得到的地球重力位的近似值的辅助重力位。

20由水准面不平行而引起的水准环线闭合差,称为理论闭合差。

21地面上任一点的正高系指该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22我们可以把正常高定义为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的高程。

23包含椭球旋转轴的平面与椭球面相截所得的椭圆,叫子午圈(或经圈,或子午椭圆)

24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与椭球面相截所得的圆,叫平行圈(纬圈)

25赤道是最大的平行圈,而南极点、北极点是最小的平行圈。

26大地线上每点的密切面(无限接近的三个点构成的平面)都包含该点的曲面法线。

27在椭球面上进行测量计算时,应当以两点间的大地线为依据。

在地面上测得的方向、距离等,应当归算成相应大地线的方向、距离。

28在旋转椭球面上,大地线各点的平行圈半径与大地线在该点的大地方位角的正弦的乘积等于常数。

29将水平方向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上,应进行的三差改正是垂线偏差改正、标高差改正及截面差改正。

30我们知道,不在同一子午面或同一平行圈上的两点的法线是不共面的。

这样,当进行水平方向观测时,如果照准点高出椭球面某一高度,则照准面就不能通过照准点的法线同椭球面的交点,由此引起的方向偏差的改正叫做标高差改正。

31在椭球面上,纬度和经度都不同的两点由于其法线不共面,所以在对向观测时相对法截弧不重合,应当用两点间的大地线代替相对法截弧。

这样将法截弧方向化为大地线方向应加的改正叫截面差改正,

32椭球面上点的大地经度、大地纬度,两点间的大地线长度及其正、反大地方位角,通称为大地元素。

如果知道某些大地元素推求另一些大地元素,这样的计算问题就叫大地主题解算。

33三角网的元素是指网中的方向(或角度)、边长、方位和坐标。

34已知的坐标、边长和已知的方位角,统称起算元素(数据)。

35三角网中观测的所有方向(或角度)统称观测元素。

36由起算元素和观测元素的平差值推算的三角网中其他边长、坐标方位角和各点的坐标统称推算元素。

37三边测量法的网形结构同三角测量法一样,只是观测量不是角度而是所有三角形的边长,各内角是通过三角形余弦定理计算而得到的。

如果在测角基础上加测部分或全部边长,则称为边角同测法,后者又称为边角全测法。

38布设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包括以下工作:

技术设计,实地选点,建造觇标,标石埋设,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平差计算等工作。

39实地选点就是按照实地情况检查落实图上设计,修改其中不恰当或不完善的部分。

实地确定控制点的最适宜位置,对需要建造觇标的控制点,最后确定出三角点的觇标高度。

40尚须指出,影响水平角观测精度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把误差来源分为外界因素的影响、仪器误差的影响和读数与照准误差的影响。

实际上有些误差是交织在一起的,并不能截然分开,如观测时的照准误差,它既受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和物镜有效孔径等仪器光学性能的影响,又受目标成像质量和旁折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41

①观测应在目标成像清晰、稳定的有利于观测的时间进行,以提高照准精度和减小旁折光的影响。

②观测前应认真调好焦距,消除视差。

在一测回的观测过程中不得重新调焦,以免引起视准轴的变动。

③各测回的起始方向应均匀地分配在水平度盘和测微分划尺的不同位置上,以消除或减弱度盘分划线和测微分划尺的分划误差的影响。

④在上、下半测回之间倒转望远镜,以消除和减弱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等影响,同时可以由盘左、盘右读数之差求得两倍视准误差2c,借以检核观测质量。

⑤上、下半测回照准目标的次序应相反,并使观测每一目标的操作时间大致相同,即在一测回的观测过程中,应按与时间对称排列的观测程序,其目的在于消除或减弱与时间成比例均匀变化的误差影响,如觇标内架或三脚架的扭转等。

⑥为了克服或减弱在操作仪器的过程中带动水平度盘位移的误差,要求每半测回开始观测前,照准部按规定的转动方向先预转1~2周。

⑦使用照准部微动螺旋和测微螺旋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

⑧为了减弱垂直轴倾斜误差的影响,观测过程中应保持照准部水准器气泡居中。

当使用J1型和J2型经纬仪时,若气泡偏离水准器中央一格时,应在测回间重新整平仪器,这样做可以使观测过程中垂直轴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的大小具有偶然性,可望在各测回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中减弱其影响。

42在i角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测站上的前后视距相等或一个测段的前后视距总和相等,则在观测高差中由于i角的误差影响可以得到消除。

43从地球到参考椭球,中间经过了大地水准面、总地球椭球的简化阶段。

44中央子午线投影后的长度比m,等于1时是高斯投影,等于0.9996时是UTM投影,为一个纬度的函数时是高斯投影族投影。

45一等三角锁在起始边的两端点上还精密测定了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在锁段中央处测定了天文经纬度。

测定天文方位角之目的是为了控制锁段中方位角的传递误差,测定天文经纬度之目的是为计算垂线偏差提供资料。

46为控制锁段中边长推算误差的积累,在一等三角锁的交叉处测定起始边长,要求起始边测定的相对中误差优于1:

35万,当时多数起始边是采用基线丈量法测定的,即先丈量一条短边,再由基线网扩大推算求得。

随着电磁波测距技术的发展,少量边采用了电磁波测距的方法。

47一等三角锁一般沿经纬线方向构成纵横交叉的网状,两相邻交叉点之间的三角锁称为锁段,锁段长度一般为200km,纵横锁段构成锁环。

48为保证二等全面网的精度,控制边长和方位角传递的误差积累,在全面网的中间部分,测定了起始边,在起始边的两端测定了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其测定精度要求同一等点。

49所谓插网法就是在高等级三角网内,以高级点为基础,布设次一等级的连续三角网,连续三角网的边长根据测图比例尺对密度的要求而定。

50插点法是在高等级三角网的一个或两个三角形内插入一个或两个低等级的新点。

51大地控制网的优化设计的方法大致分为解析法和模拟法两种。

二名词解释

1大地测量学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参考系统中,测量和描绘地球及其他行星体的一门学科。

2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是在相距几千公里甚长基线的两端,用射电望远镜同时收测来自某一河外射电源的射电信号,根据干涉原理,直接测定基线长度和方向的一种空间测量技术。

3惯性测量系统是根据惯性力学原理制成的一种全自动精密测量装置。

它从一个已知点向另一待定点运动,测出该运动装置的加速度,并沿三个正交坐标轴方向进行积分,从而求出三个坐标增量。

4春分点是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

5大地水准面是假想海洋处于完全静止和平衡状态时的海水面,并延伸到大陆地面以下所形成的闭合曲面。

6天文测量法是在地面点上架设仪器,通过观测天体(主要是恒星)并记录观测瞬间的时刻,来确定地面点的地理位置,即天文经度、天文纬度和该点至另一点的天文方位角。

7若用实体目标,在阳光照射下会出现阴暗面,使望远镜照准它时产生偏差。

即当背景是暗的,十字丝会偏向目标光亮部分;当背景是亮的,十字丝会偏向目标阴暗部分,这种望远镜纵丝照准的部位与圆筒实际几何轴之间的角度称为照准目标的相位差。

8所谓按时间对称排列的观测程序,是假定在一测回的较短时间内,气温对仪器的影响是均匀变化的,上半测回依顺时针次序观测各目标,下半测回依逆时针次序观测各目标,并尽量做到观测每一目标的时间间隔相近,这样做,上下半测回观测每一目标时刻的平均数相近,可以认为各目标是在同一平均时刻观测的,这样可以认为同一方向上下半测回观测值的平均值中将受到同样的误差影响,从而由方向求角度时可以大大削弱仪器受气温变化影响而引起的误差。

9当照准部垂直轴与轴套之间的间隙过小,则照准部转动时会过紧,如果间隙过大,则照准部转动时垂直轴在轴套中会发生歪斜或平移,这种现象叫照准部旋转不正确。

10作用弹簧的弹力推动照准部。

若因油污阻碍或弹簧老化等原因使弹力减弱,则微动螺旋旋出后,照准部不能及时转动,微动螺杆顶部就出现微小的空隙,在读数过程中,弹簧才逐渐伸张而消除空隙,这时读数,视准轴已偏离了照准方向,从而引起观测误差。

这个就是照准部水平微动螺旋作用不正确的影响。

11在仪器整平的情况下转动垂直微动螺旋,望远镜应在垂直面内俯仰。

但是,由于水平轴与其轴套之间有空隙,垂直微动螺旋的运动方向与其反作用弹簧弹力的作用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从而产生附加的力矩引起水平轴一端位移,致使视准轴变动,给水平方向的方向观测值带来误差,这就是垂直微动螺旋作用不正确的影响。

12控制网的可靠性,是指控制网能够发现观测值中存在的粗差和抵抗残存粗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的能力。

13控制网零类优化设计(基准设计)就是在控制网的网形和观测值的先验精度已定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起始数据,使网的精度最高。

14控制网一类优化设计(图形设计)就是在观测值先验精度和未知参数的准则矩阵已定的情况下,选择最佳的点位布设和最合理的观测值数目。

15控制网二类优化设计(权设计)即在控制网的网形和网的精度要求已定的情况下,进行观测工作量的最佳分配(权分配),决定各观测值的精度(权),使各种观测手段得到合理组合。

16控制网三类优化设计类设计(加密设计)是对现有网和现有设计进行改进,引入附加点或附加观测值,导致点位增删或移动,观测值的增删或精度改变。

17装有电子扫描度盘,在微处理机控制下实现自动化数字测角的经纬仪称为电子经纬仪。

18将电子经纬仪、电子测距仪及电子记录手簿组合在一起,在同一微处理机控制和检核下,同时兼有观测数据(水平方向、垂直角、斜距等)的自动获取和改正(对角度加竖轴倾斜改正、对距离加大气折射及地球曲率改正等)、计算(水平距离、高差及坐标等)和记录(电子手簿或记录模块等)多种功能的测距经纬仪称为电子速测仪。

19脉冲式测距仪是直接测定仪器发出的脉冲信号往返于被测距离的传播时间,进而求得距离值的一类测距仪。

20相位式测距仪是测定仪器发射的测距信号往返于被测距离的滞后相位来间接推算信号的传播时间,从而求得所测距离的一类测距仪。

21想象有一个椭圆柱面横套在地球椭球体外面,并与某一条子午线(此子午线称为中央子午线或轴子午线)相切,椭圆柱的中心轴通过椭球体中心,然后用一定投影方法,将中央子午线两侧各一定经差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此柱面展开即成为投影面。

这种投影就叫高斯投影

三简答题

1大地测量学的最基本任务是什么?

大地测量学最基本的任务是测量和描绘地球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关于地球等行星体的空间信息。

2现代大地测量学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他空间探测器为代表的先进的空间测绘技术

3为什么说大地测量学在国民经济各项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先行性的重要保证作用?

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各项事业,比如交通运输事业(铁路、公路、航海、航空等),资源开发事业(石油、天然气、钢铁、煤炭、矿藏等),水利水电工程事业(大坝、水库、电站、堤防等),工业企业建设事业(工厂、矿山等),农业生产规划和土地管理,城市建设发展及社会信息管理等,都需要地形图作为规划、设计和发展的依据。

可以说,地形图是一切经济建设规划和发展必需的基础性资料。

为测制地形图首先要布设全国范围内及局域性的大地测量控制网,为取得大地点的精确坐标,必须要建立合理的大地测量坐标系以及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及重力场参数。

因此可以说,大地测量学是一切测绘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的基础保证作用。

4简述测量学和大地测量学在研究对象上有什么区别。

测量学研究范围是不大的地球表面,以至于在这个范围内把地球表面认为是平面且不损害测量精度,计算时也认为在该范围内的铅垂线彼此是平行的。

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全球或相当大范围内的地球,在该范围内,铅垂线被认为彼此不平行,同时必须顾及地球的形状及重力场。

5简述几何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几何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

主要内容是关于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精密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水准测量;地球椭球数学性质,椭球面上测量计算,椭球数学投影变换以及地球椭球几何参数的数学模型等。

6简述物理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物理大地测量学也有称为理论大地测量学。

它的基本任务是用物理方法(重力测量)确定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

主要内容包括位理论、地球重力场、重力测量及其归算、推求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等。

7简述空间大地测量学的主要内容。

空间大地测量学主要研究以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他空间探测器为代表的空间大地测量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8现代大地测量学有哪些新的特征?

首先,现代大地测量的测量范围大,它可在国家、国际、洲际、海洋及陆上、全球,乃至月球及太阳行星系等广大宇宙空间进行。

第二,已从静态测量发展到动态测量,已从地球表面测绘发展到深入地球内部构造及动力过程的研究,即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不断地深人、全面和精细。

第三,观测的精度高,长距离相对定位精度达10-8~10-9,绝对精度达毫米级,有的达亚毫米级;角度测量精度在零点几秒,高程测量精度是亚毫米,重力测量精度是微伽级等,高质量的观测资料必将对本学科的发展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最后,现代大地测量的测量周期短也是区别传统大地测量学的重要标志。

9回顾现代大地测量学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哪四个阶段?

(1)从远古至17世纪末,此期间人们把地球认为是圆球。

(2)从17世纪末至19世纪下半叶,在这将近200年期间,人们把地球作为圆球的认识推进到向两极略扁的椭球。

(3)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40年代,人们将对椭球的认识发展到是大地水准面包围

的大地体。

(4)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人们认为地球是由其自然表面包围的复杂形体。

10地球的运转可分为哪四类?

(1)与银河系一起在宇宙中运动。

(2)在银河系内与太阳系一起旋转。

(3)与其他行星一起绕太阳旋转(公转或周年视运动)。

(4)绕其瞬时旋转轴旋传(自转或周日视运动)。

11任何一个周期运动,如果满足哪三项要求,就可以作为计量时间的方法?

(1)运动是连续的;

(2)运动的周期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3)运动是可观测的;

12建立地球参心坐标系,需进行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选择或求定椭球的几何参数(长半径和扁率);

(2)确定椭球中心的位置(椭球定位);

(3)确定椭球短轴的指向(椭球定向);

(4)建立大地原点。

13如果a、b表示旋转椭球的两个轴,

请说明c的几何意义。

它是极点处的子午线曲率半径。

14在下图中,设Pn为椭球面p点的法线,请说明图中B、L的含义,并指出它们属于那种坐标系?

B--大地纬度;L--大地经度;大地坐标系

15在下图中,设椭圆为P点所在的子午圈,请说明图中φ、u的含义,并指出它们属于那种坐标系?

φ--地心纬度,地心纬度坐标系;u--归化纬度,归化纬度坐标系

16在下图中,设MN为M点所在的子午线,请说明图中A、S的含义,并指出它们属于那种坐标系?

A--大地方位角;S--大地线长度;大地极坐标系

17下表为一些曲率半径的计算公式,请问MNR分别为什么的曲率半径?

N--卯酉线曲率半径;N--子午线曲率半径;R--平均曲率半径

18将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时应有哪些基本要求?

椭球面的法线为基准;

将地面观测元素化为椭球面上大地线的相应元素。

19简述高斯平均引数正算公式推导的基本思想。

高斯平均引数正算公式推导的基本思想是:

首先把勒让德级数在P1点展开改在大地线长度中点M展开,以使级数公式项数减少,收敛快,精度高;其次,考虑到求定中点M的复杂性,将M点用大地线两端点平均纬度及平均方位角相对应的m点来代替,并借助迭代计算,便可顺利地实现大地主题正解。

20简述白塞尔法解算大地主题的基本思想。

白塞尔法解算大地主题的基本思想是将椭球面上的大地元素按照白塞尔投影条件投影到辅助球面上,继而在球面上进行大地主题解算,最后再将球面上的计算结果换算到椭球面上。

由此可见,这种方法的关键问题是找出椭球面上的大地元素与球面上相应元素之间的关系式。

同时也要解决在球面上进行大地主题解算的方法。

21简述白塞尔的三个投影条件。

椭球面大地线投影到球面上为大圆弧;

大地线和大圆弧上相应点的方位角相等;

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纬度等于椭球面上相应点的归化纬度。

22简述控制测量对地图投影的要求。

首先,应当采用等角投影(又称为正形投影);

其次,在所采用的正形投影中,还要求长度和面积变形不大,并能够应用简单公式计算由于这些变形而带来的改正数;

最后,对于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应该保证具有一个单一起算点的统一的坐标系。

23为什么控制测量要求采用等角投影(又称为正形投影)?

这是因为,假如采用正形投影的话,在三角测量中大量的角度观测元素在投影前后保持不变,这样就免除了大量投影计算工作;另外,我们测制的地图主要是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采用这种等角投影可以保证在有限的范围内使地图上图形同椭球上原形保持相似,这给识图用图将带来很大便利。

23什么是高斯投影?

想象有一个椭圆柱面横套在地球椭球体外面,并与某一条子午线(此子午线称为中央子午线或轴子午线)相切,椭圆柱的中心轴通过椭球体中心,然后用一定投影方法,将中央子午线两侧各一定经差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此柱面展开即成为投影面。

这种投影就叫高斯投影。

24简述高斯投影的特点

椭球面上除中央子午线外,其他子午线投影后,均向中央子午线弯曲,并向两极收敛,同时还对称于中央子午线和赤道;

在椭球面上对称于赤道的纬圈,投影后仍成为对称的曲线,同时与子午线的投影曲线互相垂直凹向两极。

距中央子午线越远的子午线,投影后弯曲越厉害,长度变形也越大。

25试说明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坐标邻带换算?

控制网中起算数据跨带,为了进行平差计算,需要对起算数据进行邻带的换算;

测区跨带,可能要用到邻带的控制点坐标,需要对控制点坐标进行邻带的换算;

使用的带宽与起算数据所在的带的带宽不相同时,需要对控制点坐标进行邻带的换算;

26简述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方法。

常规大地测量法:

三角测量法、导线测量法、三边测量及边角同测法

天文测量法

现代定位新技术:

GPS测量、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系统、惯性测量系统

27简述三角测量的优点和缺点。

三角测量的优点是:

图形简单,结构强,几何条件多,便于检核,网的精度较高。

三角测量的缺点是:

在平原地区或隐蔽地区易受障碍物的影响,布设困难,增加了建标费用;推算而得的边长精度不均匀,距起始边越远边长精度越低。

28简述导线测量的优点和缺点。

导线测量的优点是:

网中各点的方向数较少,除节点外只有两个方向,故布设灵活,在隐蔽地区容易克服地形障碍;导线测量只要求相邻两点通视,故可降低觇标高度,造标费用少,且便于组织观测,工作量也少,受天气条件影响小;网内边长直接测量,边长精度均匀。

导线测量的缺点是:

导线结构简单,没有三角网那样多的检核条件,有时不易发现观测中的粗差,可靠性不高;其基本结构是单线推进,故控制面积不如三角网大。

28简述导线测量的优点、缺点及其作用。

优点:

各点彼此独立观测,也勿需点间通视,组织工作简单、测量误差不会积累。

缺点:

定位精度不高,所以,它不是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基本方法。

作用:

在大地控制网中,天文测量却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为了控制水平角观测误差积累对推算方位角的影响,需要在每隔一定距离的三角点上进行天文观测,以推求大地方位角

29简述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系统特点。

长度的相对精度可优于10-6,对测定射电源的空间位置,可达0.001秒,由于其定位的精度高,可在研究地球的极移、地球自转速率的短周期变化、地球固体潮、大地板块运动的相对速率和方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0简述惯性测量的基本原理。

惯性测量是利用惯性力学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