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文化永流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84312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陵文化永流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庐陵文化永流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庐陵文化永流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庐陵文化永流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庐陵文化永流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庐陵文化永流传.docx

《庐陵文化永流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陵文化永流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庐陵文化永流传.docx

庐陵文化永流传

庐陵文化永流传

——庐陵文化历史传承现状的原因及分析

小组成员及分工:

庐陵文化概览:

肖雨贝,龙晓菲

庐陵文化的繁荣衰弱:

邱洋,郁林珑

继承与发展庐陵文化:

赵子旭,胡祖屹

文章整合排版及图片收集:

姚琪玥,王佳如

指导老师:

张茂生

内容提要:

庐陵文化作为吉安的地域文化,在我国古代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然而在现当代却趋于衰落。

本文将分析庐陵文化在历史传承中兴衰的原因及分析。

关键词:

赣文化、地域文化、庐陵文化、文化传承

 

一、庐陵文化概览

庐陵文化是赣文化的重要支柱,作为一种由吉安江右人创造出来的区域性文化,庐陵文化突出表现为赣派建筑,名人,科举,书院,青铜,陶瓷,禅宗,江右心学,江右商帮移民迁徙,红色文化,饮食及民俗文化等方面。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庐陵文化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金庐陵”而著称于世。

(一)三千进士

吉安自古以崇文重教,耕读世家为风尚,大办书院,文风勃发,人才辈出,尤以宋明为盛,兄弟同举,祖孙进士,三龙八风,五世科第,成为庐陵文化中科举荣耀。

本次研学我们深入了解了杨万里,欧阳修,解缙这些熟为人知的大家。

他们不是迂腐的书生,不是仅仅为了谋求一官半职的人,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不仅仅是对古代文学之美的一种发掘,也是对诗文内容形式上的创新。

陈列在展览馆里那工整俊美的书法真迹,公园路旁块块石碑上隽永的诗词佳作和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们而修筑的雕像,都是后人对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求真务实态度的赞许。

(二)文节俱高

吉安素以“文章节义并重”著称,读书入仕,立朝端正。

理学的思想与庐陵文化相辅相成,爱国的气节与对自身到底修养的追求在庐陵人士中也可见一斑。

先贤中尤以五忠一节为典范。

若是只为一场功名,大不必至此境地,他们的所作所为,体现的不是追求功名的腐儒思想,而是脱胎于封建社会制度,将自身的道德修养上升到了与国同在的境界。

这也是庐陵文化赋予的内涵。

(三)庐陵文化的力量

不论是寓贤传道的江万里、王阳明,坚持不降的欧阳珣、刘辰翁,还是锐意革新与民同乐的欧阳修,他们的故事不仅仅囿于个人,更是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承载着庐陵文化的内涵,与千千万万的庐陵人民编织起了这样一段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具有着强大的社会效益。

所以吉安的历史上,有以勤俭为二字箴言,以耕读为两条正路的庐陵世家,有“一门六进士,隔河两宰相”、歌谣和美传,有《永乐大典》中“天下多举子,朝中半江西,翰林多吉安”的记载,也有十万工农下吉安,吉安人民踊参军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二、庐陵文化的繁荣与衰落

(一)庐陵文化繁荣的原因

1.人口迁移

北方移民大量南下,在给吉安带来了大量人口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

西晋的永嘉之乱后,北方少数民族占据中原,大量汉人南下,在给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吉安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当时吉安是地广人稀,在西汉时期,整个江西人口才30万,到了东汉,江西全省人口才170万人。

晋代,庐陵郡人口已经有一万二千二百户,仅次于豫章郡(今南昌)。

而到了宋代,吉安人口已经跃居江西首位。

在宋代绍兴年间,江西全省人口总数为3221538人,吉州人口就有957256,占全省的30%。

到了元代和明代,吉安人口仍一直居全省首位。

2.政治环境

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促进了吉安的经济发展。

在东晋时期,北方有五胡乱华,唐代中后北方有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南方相对比较安定,战乱很少,所以这一时期,南方的经济开始赶上并且超过北方,因此进入宋代后,吉安开始在经济和文化上迅速崛起。

以吉泰盆地为中心的庐陵,无论农业、手工业都兴旺发达,成为国家的财富之区,北宋时吉州供应国家粮食近40万石(一石120斤),占江西全省的30%,占全国的7%;至南宋,吉州供应粮食给国家增至60万石,仍占江西全省的30%,占全国近10%。

因而吉州有“金庐陵”的美誉,不仅对朝廷的贡献重大,也为文化的兴盛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3.交通建设

岭南通道的开掘促进了吉安与南北方的经济文化沟通和交流。

自唐代张九龄开掘岭南通道,将中原与两广联接起来,从此天堑变通途,使处于偏远一隅的庐陵地区纳入全国南北的主要交通线上,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庐陵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4.寓贤传道

唐代以来,不少名臣巨卿来吉安任职。

其清廉为官、传道育人、教化百姓,在吉安产生了深远影响。

5.重视教育

从唐宋时起,在有识之士颜真卿、江万里等的倡导和推动,吉安的书院数量达到江西全省四分之一以上,真是“序塾相望,弦诵相闻”,“人无贵贱,无不读书”,以至“三尺童子,稍知文章”,在一千余年中,培育了大量人才。

书院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二)近代庐陵文化的衰落

进入清代,庐陵文化慢慢衰退,到了民国以后,更是落后于文化发达的地区。

封建社会后期,中国文化总的趋势是下滑,但庐陵文化下滑的速度却似乎更快。

曾闪现过夺目光辉的庐陵文化,为什么没有保持宋明时期强劲的势头反而失去光彩?

1.战乱

太平军与革命战乱不断,江西作为主战场之一,人口大量流失,居民的生产生活区受到巨大影响。

2.交通地位由开放转入封闭

清代中叶后,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千年来连接祖国南北交通的赣江水道和大庾岭商路逐步冷落。

京广铁路的修建,赣江的交通地位再次下降,庐陵地区失去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变成了三面高山阻塞。

3.思想观念的封闭保守

这是庐陵文化衰落的最重要的原因。

政治的、环境的因素是客观存在。

庐陵文化适应以小农经济为生产方式的社会形态,因而繁荣。

然而在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不断发展,庐陵却还徘徊于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文化体系之中。

人们的思想观念适应不了已开始转型的社会,文化只能是落伍的了。

三、继承和发展庐陵文化

弘扬庐陵文化是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稳固精神根基,坚定文化自信。

在新时代下挖掘庐陵文化的内涵并结合时代特点可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继承和发展庐陵文化“追求一流,坚守细节”的精髓以及“放眼天下,崇文重教,传扬家风,团结拼搏,忠义报国”的行为特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文化的传播和发扬者。

(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

根据马克思主义,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

庐陵文化的衰落与吉安地区经济地位的下降有着直接的关系。

想要振兴庐陵文化,吉安地区就必须发挥好经济对文化的基础性作用。

而与之直接相关的就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业。

吉安市需要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大发展机遇,充分挖掘城市文化产业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在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作为文物大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利用、整合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吉安市需要探索的问题。

吉安市应抢抓机遇,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高起点、高标准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深挖文化产业潜力,打造特色品牌,培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文化产业。

将文化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不断加快文化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努力创新体制机制,为全市文化产业的稳步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吉安市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发展好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又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而要发展好旅游业,首先是要继承好保护好旅游资源。

立足实际,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面向市场,针对市场需求,发展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旅游产品。

立足当地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特色,打造特色精品旅游项目,走差异化竞争路线。

并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对旅游项目进行营销和推广。

(二)传承好,保护好文化遗产。

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一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

文化要发展,需要传承好、保护好文化遗产。

传承好、保护好文化遗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财政支持

传承好、保护好文化遗产,的确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与物力。

而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

想要传承和保护好文化遗产,不但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在文化方面。

还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科学有效的利用好财政支出。

既要对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多支持,也要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财政的负担。

2.加强管理

加强管理,一方面需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建设一支廉洁高效的队伍,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另一方面,需要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加以劝导教育乃至处罚。

营造一个良好的秩序。

3.宣传教育

继承好,保护好文化遗产。

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

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好、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通过宣传教育,使人民做好庐陵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三)发展庐陵文化的形式:

庐陵文化是吉安的一张名片,其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底蕴,在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今天,更需得到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可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普及庐陵文化的相关知识及内涵。

同时,通过开展相关的文化教育活动,将庐陵文化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相结合,更可以为庐陵文化插上发展的翅膀,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适应时代要求。

(四)推动庐陵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1.古色与绿色

在对庐陵文化的感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文化名人对故土的热爱与眷恋,以及对耕读传家这一优良传统的生动诠释。

这正与今天对乡村记忆的活化行动不谋而合。

江西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通过乡愁主题的宣传片,将庐陵文化的古色、绿色安放在乡村记忆中,可唤起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进而能激发游子对家乡优秀文化的思考,起到保护传承庐陵文化的作用。

还有一种较为重要的方式是开展特色旅游项目,如由杨万里及其生平事迹开发利用一系列文化旅游景观;或是因地制宜,根据吉安不同地区村落发展实际,加大旅游扶贫等政策的开展力度,让村落文化融入庐陵文化的脉搏。

2.红色

庐陵文化中的红色部分,熔铸于近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救亡图存的斗争之中,突出表现为井冈山精神、“十万工农下吉安”等,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

在此基础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设立即是对红色文化的一种创新型传承,譬如井冈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设立。

与此同时,通过红色文艺作品的演出,也可以传达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以及红军战士与当地群众的鱼水之情。

如上种种,对当代人的影响,体现在对家国情怀的培育中,并如赣江之水一般流淌进当代青年的心灵,滋养其精神家园。

(五)中学生的做法

作为中学生,我们在学习了解庐陵文化的同时,要自觉做文化传播的使者,通过开展“学习庐陵文化之成果展示”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庐陵文化的认可,从而自觉地向身边的人宣传庐陵文化,以此扩大庐陵文化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并进一步塑造学生热爱学习,心系家国的优秀品质。

结语:

古庐陵,今吉安。

庐陵文化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上下同心,才能使庐陵文化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留下芬芳。

烈士雕塑前一位小朋友声情并茂的向我们讲述着革命前辈的故事,他说他也要好好学习,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一刻,掌声轰鸣.这就是庐陵文化——今天它还在,也会永远存在。

 

参考文献:

XX百科词条:

“庐陵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