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84191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

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一、单选题

安徽省颍上县在煤矿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读图回答1~2题。

 

1.读该县某煤矿生产流程图(图甲),下列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B.充分利用废弃物

C.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D.E为建材工业,F为电力工业

2.图乙是该煤矿塌陷区所采取的“深挖高筑”治理方式示意图,这种治理方式

可以()

A.抬高水位,缓解雨季洪涝

B.浪费水资源

C.提高树木的存活率

D.浪费土地资源

解析:

第1题,该产业链主要是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轻

了污染,保护了环境,A、B、C对,不符合题意;煤炭资源主要开发电能,建材

厂可以利用火电厂的粉煤灰等制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故E为电力工业,F

为建材工业。

选D。

第2题,根据图示可知“深挖高筑”是将低洼地的积水抽干,

并进行开挖,不断加深,同时将挖掘出来的泥土用于筑高周边地势,并在洼地

边缘地带种植树木,加强绿化,通过对洼地的开挖可以降低水位,缓解雨季洪

涝问题,同时也储备了一部分水资源,挖出的泥土可以增加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选C。

答案:

1.D2.C

鹤岗市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但目前在尚有26亿吨煤炭资源有待开发的条

3~4题。

A.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严重

B.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

C.位置偏远,交通闭塞

D.腹地狭小,劳动力素质低

4.目前,有利于鹤岗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

①加大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②重点发展高精尖产业③打造煤电化工基地④打造绿色食品之乡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第3题,鹤岗市以煤炭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导致

其走向衰落。

第4题,鹤岗市煤炭资源丰富,应延长煤炭的产业链;该地为我

国著名的商品粮产区,具有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的优越条件,故可以打造绿色

食品之乡。

答案:

3.B4.D

下图为我国某河段水能梯级开发示意图,其装机总容量为3800万千瓦,年发

电量为1744亿千瓦时,相当于两个多三峡水电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相对于一次性开发,对该河段的水能实行梯级开发主要是因为()

A.河段落差太大B.河段径流量大

C.梯级开发淹没少D.梯级开发投资小

6.该河段应该位于我国()

A.东南丘陵B.黄土高原内部

C.秦岭地区D.横断山区边缘

解析:

第5题,实现梯级开发的根本原因是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A

正确。

径流量大不是实行梯级开发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

梯级开发每个库区

都会淹没土地,淹没多,故C错误。

梯级开发总投资多,故D错误。

第6题,

读图可知,该河段水平距离近,落差大,说明该地可能位于阶梯的边缘,故D

正确。

东南丘陵、黄土高原内部、秦岭地区,地势有起伏,但河流落差不太大,

故排除A、B、C。

答案:

5.A6.D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

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

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水库大坝最宜建在()

A.甲B.乙

C.丙D.丁

8.水库建成后能够()

A.改善航运条件B.开发河流水能

C.增加径流总量D.消除地质灾害

解析:

第7题,水库大坝宜建在山谷口,同时库区要具有较大的集水区,根据

图中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知,甲乙位于山谷地区,同时考虑到一座水位60米的

水库,则乙地海拔低,建设成本高,所以选甲,故A项正确。

第8题,水库建

成后能够开发河流的水能资源,不会增加径流总量,可能引发地质灾害;该区

域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不适宜航运,故B项正确。

答案:

7.A8.B

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

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

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

B.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C.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

10.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

A.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

C.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D.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解析:

第9题,风电基地建设的前提是风能资源丰富,内蒙古距冬季风源地近

而具有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利于建设风电基地。

第10题,注意生态意义,风

电属于清洁能源,使用风电,可以减少火电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

排放,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答案:

9.B10.A

读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①②③④所示能源排列正确的是()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核能

B.煤炭、水电、石油和天然气、核能

C.石油和天然气、煤炭、水电、核能

D.煤炭、核能、石油和天然气、水电

12.①能源在我国分布最多的省区的资源特点是()

①分布范围广②种类单一③埋藏浅,易开采④低灰、低硫、低磷、发热

量高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13.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可以推知的是()

①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很少②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环境负面影响很大

③我国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优化能源结构的重点④我国对世界石油的依赖程

度越来越小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

第11题,图中①表示煤炭,②表示石油和天然气,③表示水电,④表示

核能。

第12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资源的特点主要有分布范围广;种

类丰富;埋藏浅,易开采;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等。

第13题,我国可

开发的水能资源丰富,但已开发量很少;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很大;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我国正在大力实施西气东输工程,

提高。

答案:

11.A12.B13.B

完成14~16题。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D.降水季节变化较大,

12月至次年3月降水较多

15.甲地区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8~10月B.10~12月

C.1~3月D.4~6月

16.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②上、下游间的物种交流受到阻隔③

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④引发旱涝灾害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第14题,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所以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4月。

由此判断A、B、C错误,D正

确。

故答案选D项。

第15题,本题以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气候资料

统计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

掌握区域地理特点。

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由图知田纳西河流域冬

春降水相对多,夏秋较少,故河流流量冬末春初大,夏秋小,防洪水库留出库

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8~10月。

故答案选A。

第16题,本题主要考查水库的影

响。

水库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能够调节局部的小气候,但是也带来很多的不

利影响。

库区云量增多属有利影响,①错;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属

于不利影响,②正确;流速减缓造成泥沙沉积于库区,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③正确;水库建设会减少旱涝灾害,④错。

因此答案选B项。

答案:

14.D15.A16.B

读图,回答17~18题。

17.有关田纳西河水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B.流量稳定,通航价值高

C.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

D.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18.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土地退化——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

B.植被破坏——矿山开采和冶炼、扩大耕地面积

C.沙丁鱼减少——大坝阻碍了沙丁鱼的洄游产卵

D.酸雨污染——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

解析:

第17题,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并不稳定,故B错误。

第18题,田纳西河的大坝主要修

建在中上游地区,沙丁鱼主要在沿海地区洄游,并不受影响,故C错误。

答案:

17.B18.C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利用煤炭的方式逐步改革。

图为煤炭气化利用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煤炭属于()

A.后天性资源B.化石能源

C.可再生资源D.清洁能源

20.与传统燃煤相比,图示利用方式的优点主要是()

①减轻对环境的污染②增强对煤炭的依赖③拓展资源的利用深度④实现

资源的永续利用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

第19题,煤炭直接来自自然界,属于先天性资源,A错误。

煤炭是地质

历史时期植物所形成的,属于化石能源,B正确。

煤炭再生周期很长,因此属于

非可再生能源,C错误。

燃煤向大气中排放出烟尘、废气等污染物,D错误。

2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利用方式将煤炭气化后分别提取出煤气、二氧化硫

等,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①正确。

该利用方式不能增强

对煤炭的依赖,②错误。

该利用方式延长了产业链条,拓展了煤炭资源的利用

深度,③正确。

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不可能实现永续利用,④错误。

故选A。

答案:

19.B20.A

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

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

下图为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读图

完成21~22题。

21.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①原料丰富②科技发达③能源充足④交通便利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①④

22.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有()

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加快煤炭开采

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

D.减少粉尘和酸性气体排放

解析:

第2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煤炭是高铝煤炭,图示资料显示,产业链中电

解铝厂建立主要是该地原料丰富,能源充足,①③正确。

该地位于内地,与东

部相比科技、交通无优势,②④错误。

故B正确。

第22题,建立该循环经济产

业链,有利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减少粉尘和酸性气体排放,故D正确。

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煤炭开采,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等与循环经济关系不

大,故A、B、C错误。

答案:

21.B22.D

二、综合题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山西多年来发展了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以资源为

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

材料二近年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

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

一个突出问题。

山西的钢铁、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

材料三山西煤田分布图和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分析山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

(2)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和措施。

(3)说出山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

解析:

(1)题,注意材料一中提及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都属于资源型产业,

都是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则可从资源开发条件角度分析。

(2)题,材料二

提及市场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侧面说明市场供大于求,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现

象。

措施可借鉴鲁尔工业区相关知识,运用传统工业区整治措施(调整结构、发

展交通与科技、美化环境等)回答即可。

第(3)题,可从可持续发展三个内涵(经

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同时结合山西的具体情

况。

答案:

(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2)原因:

国内外煤炭、钢铁市场需求下降;煤炭、钢铁价格下跌;行业产能过

剩。

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发展

科技。

(3)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

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

24.“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水电在西南,西南水电在金沙”。

长江从青海玉树

到四川宜宾之间被称作金沙江。

位于金沙江下游已建和在建的4座巨型水电站,

总发电量相当于2座三峡工程发电量。

下图为金沙江流域图。

完成下列问题。

(1)金沙江河段连续修建4座大型水电站,这种开发方式被称为河流的梯级开发。

试分析这种开发方式的好处。

(2)简析图中湿地的成因。

(3)评价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的条件。

解析:

(1)题,“位于金沙江下游已建和在建的4座巨型水电站,总发电量相

当于2座三峡工程发电量”。

说明梯级开发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每一个河段的

水能资源,增加能源供给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题,读图,图中湿地属

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

根据图示海拔高度,湿地的海拔高,气温低,

蒸发弱。

湿地分布区在支流与干流交汇处附近,地形相对低平,排水不畅。

拔高,地下有冻土发育,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易积水形成沼泽湿地。

第(3)题,

水电开发有利条件,主要从水能、建坝、移民、市场等因素分析。

金沙江流域

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

落差大,所以水能丰富。

河段峡谷多,建坝工程量小,有利于水电站建设。

于山区,流域内人口较少,移民安置问题少。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对

电力需求加大。

不利条件主要从地质、生态、交通、大坝建设方面分析。

位于

阶梯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多断层、滑坡、泥石流等,不利于工程建设。

区生态环境脆弱,水电开发对生态破坏较大。

地形复杂,交通落后,水电建设、

输送困难多。

答案:

(1)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每一个河段的水能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形相对低平,

排水不畅;冻土发育,不利于地表水下渗。

(3)有利条件:

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峡谷多,有利于水电站建设;流域人口较少,移民安置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电力需求

加大。

不利条件:

地质条件复杂,多断层、滑坡、泥石流等不利因素;对生态破坏较大;交通落后,水电建设困难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