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75首整理3148.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838649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75首整理314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古诗75首整理314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古诗75首整理314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古诗75首整理314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古诗75首整理314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75首整理3148.docx

《古诗75首整理314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75首整理3148.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75首整理3148.docx

古诗75首整理3148

古诗75首整理11

31、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

   塞下曲:

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月黑:

没有月光。

   单于(chányú):

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

逃走。

   将:

率领。

   轻骑:

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

追赶。

[诗意]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沒有月光的晚上,鸿雁受到惊吓纷纷飞往高高的天空,原来是单于趁着黑夜,帶着他的部众逃走了。

英勇的将军打算率领行动敏捷的骑兵追击,但这時候紛然落下的大雪,使得弓箭和配刀上都堆滿了雪花。

 

[赏析]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

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

“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

“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

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

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

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32、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

湖名,在湖南省。

  2.和:

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

指湖面。

镜未磨: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

形容洞庭湖。

青螺:

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33、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

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

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天涯:

天边。

  3.银河:

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

即传说中的牛郎。

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

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今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解说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37、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1.离离:

繁盛的样子。

  2.原:

原野。

  3.荣:

繁盛。

  4.远芳侵古道:

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

远芳:

牵连一片的草。

  5.晴翠接荒城:

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6.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

王孙:

贵族。

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

萋萋:

草盛的样子。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

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

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赏析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

相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

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38、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1.谙:

熟悉。

2.红胜火:

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3.蓝:

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

赏析

  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回到洛阳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

作。

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三首《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忆念之情。

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实话实说。

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叹。

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

这一句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具体描写“旧曾谙”的江南春色:

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

诗人抓住了“江花”“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南春色图。

最妙的是“红胜火”“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可爱。

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39、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艇:

船。

  不解:

不知道;不懂得。

  一道:

一路。

  撑:

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小娃:

小女孩儿。

  浮萍:

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开:

分开。

    [译文]: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

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简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真情态。

 

40、小儿垂钓

作者: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稚子:

年龄小的孩子;

2、垂纶:

钓鱼;

纶:

钓鱼用的丝线;

3、莓:

一种小草;

4、苔:

苔藓植物;

5、借问:

向人打听;

6、应:

理睬;

7、遥:

远远地;

诗文解释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

侧身坐在乱草青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

害怕惊动了鱼不敢答话。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

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

“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

由此亦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专注于钓鱼的情景。

“草映身”,不仅是在为小儿画像,在结构上,也为下句的“路人借问”埋下伏笔。

因为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

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

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

至于他在“招手”之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之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这首诗勾画小儿垂钓的神情动态活灵活现,富有生趣,堪称佳作!

 

41、悯农

(一)  李 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作者背景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

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禾:

禾苗。

  日当午:

太阳当头直晒的时候,指中午。

  餐:

饭。

  皆:

都是。

简析这首悯农诗,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对浪费粮食的愤慨。

在盛夏的正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锄地,汗水淼淌滴在庄稼地里。

可是谁又知道,碗中的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啊

 

42、悯 农

(二)

  李 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注词释义

 粟:

谷子,去皮后就小米。

这里指粮食作物的种子。

 子:

谷子。

 四海:

全国之内。

闲田:

空闲的、没有利用的土地。

犹:

还是。

古诗今译

春天种下一料粟种,秋天收获万颗粮食。

四海之内没有荒田,还有农民活活饿死。

名句赏析

 诗人形象地用“种”和“收”,“一料粟”就变成了“万颗子”描绘出农民的劳动;而且全国的土地尽被开垦,毫无荒废,我们由此能够想象出一个遍地谷穗金黄、粮食堆积如山的丰收景象。

而“四海无闲田”则显示了农民的勤劳和辛劳,诗歌最后一句笔锋陡转,揭示出一个残酷的实现:

创造丰收的农民却被活活饿死。

这一巨大的反差形成极大的震憾力量,它迫使我们深思,是谁造成了农民的悲惨命运?

诗人用通俗明白的语言声讨了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也使我们认识了当时社会制度的极度不公正。

 

43、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解

1、踪:

脚迹。

2、蓑笠翁:

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

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

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赏析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44、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云深:

指山深云雾浓。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

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

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

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

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45、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

在山中行走。

  2.寒山:

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

小路。

  4.白云生处:

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

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坐:

因为。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

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46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②欲断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③借部――请问。

赏析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

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

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

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

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47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1.啼:

叫。

2.山郭:

靠山的城墙。

3.酒旗:

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

4.南朝:

公元420-589年,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

当时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

赏析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

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

“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

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

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

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

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

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

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

“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

色彩鲜明,情味隽永。

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48、 蜂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①,

                    无限风光尽②被占③。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④?

诗文解释

【诗文解释】

不管是平平的地面还是在高高的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

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

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

【词语解释】

①山顶:

小山包的顶尖。

②尽:

在诗中为都的意思。

③占:

在诗中为占其所有的意思。

④甜:

在诗中为醇香的蜂蜜。

 

唐代诗人罗隐的咏蜂诗,唐诗三百首之一,通过诗歌赞美了那些终日勤劳,不畏艰难,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又讽刺了那些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不劳而获的人。

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

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

“谗书虽胜一名休”。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罗隐的讽刺散文的成就很高,堪称古代小品文的奇葩。

收在《谗书》里的讽刺小品又都是他的“愤懑不平之言,不遇于当世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谗书》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