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工程桥梁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3853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下工程桥梁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线下工程桥梁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线下工程桥梁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线下工程桥梁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线下工程桥梁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线下工程桥梁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doc

《线下工程桥梁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下工程桥梁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doc(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线下工程桥梁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doc

新建铁路××至××客货共线线下工程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桥涵)

中铁××局集团××铁路项目经理部×分部

拟定:

复核:

审核

新建铁路××至××

客货共线线下工程作业指导书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甘肃铁科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至监理工程师:

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LYS-2标×分部施工标段(DK103+632、DK104+106、DK109+681、DK111+178、DK112+285)为桥梁工程,根据施工验收的有关规定编制了线下桥梁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并经我单位施工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审查。

附:

线下桥梁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

施工单位负责人(章)签字:

年月日

测量监理工程师意见:

签字:

年月日

总监审批准结论:

签字:

年月日

目录

目录 iii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组织管理 2

2.1人员及仪器配置 2

2.2单位职责 3

第三章沉降变形测量 4

3.1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5

3.2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 5

3.2.1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5

3.2.2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6

3.2.3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6

3.2.4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6

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7

3.4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9

3.5测量工作具体要求 10

3.6特殊环境下沉降观测 13

第四章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4

4.1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14

4.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 16

4.3观测技术要求 17

第五章数据汇总 19

5.1监测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及反馈 19

5.2监控量测管理 21

5.3监控量测质量保证措施 21

5.4沉降观测资料 22

附表1降变形观测外业情况记录表 23

附表2电子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25

附表3光学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26

附表5桥梁承台、墩(台)沉降量记录汇总表 28

附表6××铁路桥梁墩台沉降观测汇总表 29

附表7××铁路桥梁梁部徐变观测汇总表 30

iv

××铁路LYS-2标×分部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总则

为规范××铁路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工作,使监控量测的管理更科学合理,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58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编制本实施细则。

监控量测应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施工组织,施工中应认真实施。

监控量测工作纳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企业信用评价考核。

线路沉降变形控制是确保××铁路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有效的控制全线沉降变形,为铺设无砟轨道及后期的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隧道的沉降变形控制主要体现在隧道的拱顶沉降、拱角与边墙的围岩收敛。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混凝土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依据,为完善隧道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

关键词:

变形控制、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

第二章组织管理

2.1人员及仪器配置

2.1.1××铁路LYS-2由中铁××局集团公司成建,××铁路LYS-2×分部具体负责崔家河特大桥、清源河特大桥、杨家坪中桥、锹峪河特大桥、上川中桥

中铁××局×分部精测队

暖洋沟特大桥

秦祁河大桥

白家湾大桥

麻地湾大桥

杨川中桥

2.1.2人员分配

××铁路×分部项目部沉降小组:

由李永刚担任组长及陈朝阳、李新安、叶华鹏、史彦红测量人员组成;全面负责暖洋阳沟特大桥、秦祈河大桥、杨川中桥、麻地湾大桥、白家湾大桥的桩基定位、模板放样检测及沉降观测等工作。

2.1.3仪器配置

中铁××局××铁路×分部测量班现有莱卡全站仪、天宝DINI电子水准仪各一台。

2.2单位职责

2.2.1××铁路LYS-2×分部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参建各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及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

2.2.2各方职责如下:

2施工单位

(1)施工单位是沉降变形观测的实施责任主体,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设计文件及总指要求做好各项工程施工过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对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2)负责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工作。

(3)负责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置与埋设,及其观测设施的保护工作。

(4)配置专业人员,按规定监测项目和频率进行全过程监测和记录,并按规定格式和内容提交观测数据,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5)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6)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

第三章沉降变形测量

3.0.1××铁路LYS-2标×分部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桥梁、隧道等建(构)筑物的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根据桥涵、隧道工点具体要求确定。

3.0.2××铁路LYS-2标×分部工程测量的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0.3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建立独立的变形监测网,覆盖范围一般不宜小于4公里,基准点选择应优先考虑利用CPI、CPII和水准基点。

3.0.4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充分利用CPI、CPII和水准基点作为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的工作基点。

3.0.5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时,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的有关规定。

3.1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3.1.1本线沉降变形测量按三等规定执行,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工段,可根据需要按二等的规定执行。

表3.1.1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沉降变形测量等级

垂直位移测量

水平位移观测

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

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

沉降变形点点位中误差(mm)

二等

±0.5

±0.3

±3.0

三等

±1.0

±0.5

±6.0

3.2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

3.2.1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用分级布网等精度观测逐级控制的方法布设。

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垂直位移监测沉降变形测量等级要求二等及以上的重要桥隧工点,应独立建网,并按照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或进行特殊测量设计。

3.2.2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表3.2.2执行。

表3.2.2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

每站高差中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

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

二等

0.5

0.13

0.3

0.5

DS05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三等

1.0

0.3

0.6

0.8

DS05或DS1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3.2.3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一般按独立建网考虑,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进行施测,并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

3.2.4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本线水平位移监测按三等规定执行,对于软土地基等设计有特别技术要求的复杂工点,可根据需要按二等的规定执行。

表3.2.4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

平均边长(m)

测角中误差(")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作业要求

一等

±1.5

<300

±0.7

≤1/250000

按国家一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150

±1.0

≤1/120000

按国家二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二等

±3.0

<300

±1.0

≤1/120000

按国家二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150

±1.8

≤1/70000

按国家三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三等

±6.0

<350

±1.8

≤1/70000

按国家三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200

±2.5

≤1/40000

按国家四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四等

±12.0

<400

±2.5

≤1/40000

按国家四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3.3.1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三类,其布设按下列要求:

1基准点。

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基准点使用全线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CPI、CPII和二等水准点,增设时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执行。

基准点标石埋设规格应符合图4.3.1的规定。

注:

1-盖;2-砖;3-素土;4-贫混凝土;5-冻土线

图3.3.1基准点标石埋设图

2工作基点。

要求这些点埋设在稳定区域,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

工作基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3沉降变形点。

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

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

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隧道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

3.3.2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为验证监测网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需要定期进行复测,一般地区按每6个月进行1次,在区域沉降地区每3个月进行1次复测;在观测过程中发现工作基点变化也应及时进行复测。

3.3.3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

在区域沉降地区内,应对工作基点的沉降量进行监测,如果在两次复测期间,发现工作基点变形超出两倍中误差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并提交观测资料。

经核实后应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的各期实测高程进行修正。

工作基点标高变化和复测时间情况必须及时准确填写“工作基点台帐”。

3.3.4观测网复测后,测量数据处理应及时采用新的工作基点标高,直至下次复测为止。

3.3.5观测网复测资料必须单独整理归档。

3.4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3.4.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

3.4.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3.4.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

1严格按水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