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交底路基工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8350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9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交底路基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一级交底路基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一级交底路基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一级交底路基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一级交底路基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交底路基工程.docx

《一级交底路基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交底路基工程.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交底路基工程.docx

一级交底路基工程

技术交底书(1311)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1311

项目名称

中铁四局黔张常铁路项目经理部

第1页

共24页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新建黔张常铁路站前工程QZCZQ-7标

设计文件图号

黔张常施路(02)、黔张常施路(Ⅶ)、黔张常施路通05

施工部位

路基工程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范围:

1、本交底为DK167+925~DK205+373.59段路基施工。

设计情况:

全标段路基工点共17处,设教字垭站、张家界西站2座车站,主要有软土路基、深路堑、陡坡路基等。

区间路基土石方总量32.657万方,级配碎石12.59万方,水泥搅拌桩49073米,换填土23.93万方;站场路基土石方397.861万方,货物站台墙4042m,地道1600m2,道路19220m²。

路基设计类型:

基床由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组成,其中表层厚0.6m,底层厚1.9m,总厚2.5m。

路堤基床表层采用0.6m厚级配碎石填筑;底层采用A、B组填料。

软质岩、强风化硬质岩及土质路堑基床表层为0.5m厚级配碎石和0.1m厚中粗砂,中粗砂层内铺设防渗复合土工膜;基床底层应根据岩土性质、地基条件,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水、换填A、B组填料等措施处理。

弱风化的硬质岩石路堑,路基面应清除凹凸不平面,或采用C25以上的混凝土填平。

管段内共有软土路基11段、岩溶路基2段。

DK177+550-DK177+750、DK181+325-DK181+364、DK183+205-K183+500段地基挖除换填B、C组填料;DK183+165-K183+172、DK183+680-K183+895、DK198+900-DK199+049、DK204+840-DK204+970段地基挖除换填C组填料;DK204+840-DK204+970段地基挖除换填渗水材料;DK181+364-DK181+468.85、DK183+172-DK183+194、DK183+500-DK183+680地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DK202+393.3-DK202+425、DK204+789-DK204+880段进行岩溶地基处理。

本标段内路基类型及采取的施工方法如下:

路基工程一览表

项目

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

1

软基处理

挖除换填;岩溶处理;水泥搅拌桩。

2

陡坡路基

预留台阶、基底挖除换填。

3

路堤填筑

加强地基条件核查和地基处理。

组织机械化流水施工。

加强填料性能控制。

重型压路机碾压,层层检测、层层报检。

4

路堑施工

土质路堑采用挖掘机拉槽开挖,石质路堑采用爆破开挖,边坡采用光面爆破。

开挖后加强地基条件核查,并按规定换填。

5

深路堑

“分级开挖、分级支护”;禁止大爆破,采用控制爆破;宜在旱季集中力量、分段施工,不应长段拉开挖基等。

加强边坡位移、地下水渗压监测。

6

路基附属

片石砼挡墙、空心砖、桩板墙、锚杆格梁、锚索框架梁、边坡绿色防护、骨架护坡或护墙、路基侧沟。

开始施工的条件及准备:

施工前,我经理部将本段内水准点、控制点和加密点数据对各分部进行交底,根据测量放样确定的路基边线清除地表的附着物、平整场地,清理后的地表无植物根系、浮土。

依据设计图纸,利用全站仪准确放出基础中心点及边线的定位点,并撒白灰明显标示出基坑开挖平面轮廓线。

其基坑底面尺寸应根据设计施工图纸的基础平面尺寸而定且利用水平仪测定原地面高程。

⑶为了保证本段路基施工的连续性,及路基工程的顺利进行,各分部应在本管段内投入至少挖掘机4台、自卸式汽车12台、装载机4台,注浆泵1台、浆体喷射机1台,二分部有水泥搅拌桩的还需额外配备搅拌桩机4台、卷扬机5台、手持式风钻6台、风镐10台、护壁模板5套。

⑷施工前做好路基的各种防、排水设施,挖设排水沟,并保持其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⑸施工前本段施工场地已平整到位,开挖前,场地完成三通一平。

各项临时设施、动力、照明、通风、安全设施、施工机具、进场人员满足连续施工

⑹所用的原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检测。

严格按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施工。

⑺路基施工按“三阶段(准备、施工、验收)、四区段(填土、平整、碾压、检测)、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地处理、分层填筑、摊铺碾压、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修整)”施工程序组织流水作业;加强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

一、软基处理

DK167+925~DK205+373.59路基工程地基处理,主要包括换填、水泥搅拌桩、岩溶处理。

其主要的工程数量如下:

工程数量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工程数量

备注

1

路基岩溶换填土

万方

23.93

2

水泥搅拌桩

m

49073

3

路基岩溶

m/m3

30000/3000

钻孔/注浆

1、挖除换填

施工工艺

施工方法

械挖除软土至设计深度,然后做静力触探试验,看持力层地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满足则进行回填,如果不满足则继续清淤,直至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规定。

软基在开挖时要注意解决渗水或雨水两个问题,采用边挖边填,或全部或局部清除后进行全部或局部回填,采用透水性材料回填,并注意及时抽水。

回填时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在软基处理前将路基表土及淤泥清除干净后,先用透水性材料回填做好路拱,然后进行回填合适填料。

布料时根据压路机能达到的压实厚度计算卸车数量,并控制松铺厚度30cm左右,如遇地下渗水可适当加厚填料厚度。

用振动压路机静压进行稳压,然后再振动压实,压实前检测一下填料的实际含水量,土的实际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进行碾压效果最好。

进行密实度检测,合格后方可填筑上一层。

采用灌砂法检验压实度,检查频率为每200m检查4处。

质量标准

换填地基顶面的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检验方法

1

高程

±50mm

每100m等间距检查3点

水准仪测量

2

中线至边缘距离

±50mm

每100m等间距检查3点

尺量

3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100m等间距检查3点

尺量

4

横坡

±0.5%

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尺量

5

平整度

填土50mm,

填石100mm

每100m等间距检查5点

2.5m直尺量测

2、水泥土搅拌桩

施工工艺

 

施工方法

根据计算出的各个桩位坐标放出各个桩的中心桩,放好桩位后,按桩的施工顺序移动搅拌桩机到达指定桩位,钻头对中。

双向控制导向架垂直度,在桩机井架的正面和侧面均应吊挂垂球。

根据导向架的吊锤偏移,用米尺测定搅拌轴垂直度,通过间接测定导向架垂直度来监测桩身垂直度,可及时发现施工时桩机是否倾斜。

调整导向架垂直度,按设计及规范要求,一般竖直度小于1.5%桩长。

面位置无误后,进行高程测量。

在钻头落地的情况下,在桩机井架上准确画出每米的深度标识线,标识出“零起点”的位置,根据设计桩长资料,计算出终钻时钻杆长度,确定终钻位置。

 

水泥搅拌桩开钻之前,应用水清洗整个管道并检验管道中有无堵塞现象,待水排尽后方可下钻,动搅拌机钻盘,待搅拌头转速正常后,方可使钻杆沿导向架边下沉边搅拌。

下沉速度可通过档位调控,工作电流不应大于额定值。

单根桩所需的水泥浆尽量一次拌制完成。

一次拌不完的,根据总量分次拌制完成。

深层搅拌桩预搅下沉的同时,后台拌制水泥浆液,待压浆前将浆液放入集料斗中。

每根桩每次所使用的水泥浆量要均匀充足,使用时根据在水泥罐罐壁上焊接的每根桩(或每次)需用水泥浆的刻度线确定用浆量,确保水泥浆满足配合比要求。

通常水灰比控制在0.45~0.5范围,水泥浆相对密度要符合要求;根据设计文件对水泥含量、桩径的要求,通过成桩试验,确定水泥浆的最佳水灰比、泵送时间和压力、搅拌机提升和下钻速度等参数,确定每米喷浆量。

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通过管路送浆至搅拌头出浆口,出浆后启动搅拌桩机及拉紧链条装置,按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边喷浆反转搅拌边提升钻杆,使浆液和土体充分拌合,第一次提钻喷浆应在桩底部停留30s,进行磨桩端,提钻至工作基准面下0.3m处,持喷30s后,停止搅拌和喷浆。

启动搅拌桩机转盘,待搅拌头转速正常后,开始喷浆,同时使钻杆沿导向架边下沉边搅拌,下沉速度按设计要求进行,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深度。

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停止喷浆。

重复反转搅拌提升,一直提升至地面。

做好样品标志保存养护好样品,备检。

整理好桩头。

质量标准

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标准表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桩距(mm)

100

抽查桩数3%

2

桩径

不小于设计值

抽查桩数3%

3

桩长

不小于设计值

喷浆前检查钻杆长度,成桩28d后钻孔取芯3%

4

竖直度(%)

1.5

抽查桩数3%

5

单桩每延米喷浆量(%)

不小于设计值

查施工记录

6

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

不小于设计值

成桩28d后钻孔取芯,桩体三等分段各取芯样一个,成桩数3%

7

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

不小于设计值

成桩数的0.2%,并不少于3根

3、岩溶处理

施工工艺

 

施工方法

岩溶注浆应按照“先探后灌、探灌结合”的原则施工,钻孔注浆一般按二序(①、②)进行。

②序孔在①序孔正方形中心及溶洞位置内插加密,如下图:

开泵前先将三通转芯阀调到回浆位置,待泵吸水正常时,将三通回浆口慢慢调小,泵压徐徐上升,当泵压达到预定注浆压力时,持续二、三分钟不出故障,即可结束。

在确定注浆管内无阻塞物后,即可进行注浆管安装。

为减少拔管时的阻力,在注浆管上可上防水板。

用沾有CS胶泥的麻丝绳绕成不小于钻孔直径的纺锤形柱塞,把管子插入孔内,再用台车将管顶入孔内到要求深度,使麻丝栓塞与孔壁充分挤压紧实,然后在麻丝与孔口空余部分,填充CS塑胶泥,使注浆管和止浆塞固定。

注浆管外露的长度不小于30~40cm,以便连接孔口阀门和管路。

注浆管安放好后,在注浆管管口加上孔口盖,以防止杂物进入。

压水压力由小逐渐增大到预定注浆压力,并持续15min。

首先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8:

1~1:

1。

若遇空的岩溶通道、较大溶洞和裂隙处,视具体情况先灌入中粗砂或稀的水泥砂浆对溶蚀腔体进行充填,再采用煤灰水泥浆液或双液注浆。

其次,按设计要求的水灰比用高速拌浆机拌合水泥浆液。

在浓水玻璃中加水稀释,边加水边搅拌,并用玻美计测试其浓度。

施工中采用的水玻璃波美度为38°~43°。

最后,将配制好的化学浆液和水泥浆液各送入搅拌式储浆桶内备用。

注浆管路系统的试运转:

用1.5~2倍于注浆终压对系统进行吸水试验检查,并接好水、电;检查管路系统能否耐压,有无漏水;检查管路连接是否正确;检查设备机况是否正常;使设备充分热身。

试运转时间为20min。

注浆顺序:

按自路基坡脚向线路中心的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以保证注浆质量。

注浆压力控制:

灰岩中为0.1~0.3MPa,岩土界面附近逐步加大到0.3~0.5MPa。

注浆完成后应立即拔管,若拔管不及时,浆液会把注浆管凝固住而造成拔管困难。

拔管时使用拔管机。

每次上拔高度为500mm。

拔出管后,及时刷洗注浆管,以便保持清洁、通畅。

拔出管后留下的孔洞,及时用水泥砂浆封孔。

质量标准

质量检查布置在岩溶发育和施工期间存在较大问题的部位。

质量检查在该部位注浆结束14天后进行。

质量检查采用测试岩体波速和弹性模量、压水试验等综合进行。

注浆检测标准:

a、加固区无空洞,钻探无掉钻;

b、溶洞与裂隙充填水泥结石,钻探过程中回水正常;

c、压水试验0.4~0.6Mpa,下透水率q<10Lu。

另根据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