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培训教材.docx
《煤气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培训教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气培训教材
煤气操作工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教材
一、煤气的基本常识
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是炼钢、炼铁生产中的副产品,每生产1t生铁可产生2100~2200m3高炉煤气,每炼1t钢可产生50~70m3转炉煤气,都是冶金工厂的重要气体燃料。
各种煤气的成分及主要性质见表1。
成份%
高炉煤气
转炉煤气
甲烷
碳氢化合物
一氧化碳
27~30
60~70
氢气
1.5~1.8
氮气
55~57
二氧化碳
8~12
发热量/kcal①·m3
850~950
1800~2200
密度/kg·m3
1.295
燃点/℃
700
650~700
主要性质
无色、无味、有剧毒、易燃易爆
无色、无味、有剧毒、易燃易爆
1.发生煤气事故的原因
从表1可以看出,煤气中毒、着火、爆炸是煤气的三大特性。
因此,冶金工厂接触煤气作业又非常普遍极容易引起各类煤气事故,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煤气三大事故。
发生煤气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缺乏煤气安全知识,如在发生事故后不戴防毒面具进行抢救,导致事故扩大,或在有煤气的地区干活而不戴防毒面具。
②煤气设备泄漏煤气。
③设备有隐患,如水封有效高度不够,放散管高度不够,处理煤气的风机不防爆等。
④处理煤气不彻底,没有牢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不堵盲板,而单靠开闭器切断煤气来源。
⑤上级变电所或自控电器设备出事故,突然停电。
⑥操作技术不熟练,误操作,或者不懂操作技术。
⑦处理煤气完毕后,煤气设备内的沉淀物,如焦油、萘等自然或遇火燃烧爆炸。
⑧抽堵盲板没有接地线,作业处蒸汽管道没保温(或保温层脱落),盲板、吊具与管道摩擦等。
2.煤气中毒的机理
煤气中含大量有毒气味,如一氧化碳、硫化氢、苯、酚、氨等。
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含一氧化碳高,吸入人体后,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素化合,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引起中枢神经障碍,轻者头疼、晕眩、耳鸣、恶心、呕吐,重者两腿不听指挥、意志障碍、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的昏迷直至死亡。
3.预防煤气中毒措施
预防煤气中毒,要严格遵守煤气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首先要做到以下各点:
①经常检查煤气设备的严密性,防止煤气泄漏,煤气设备容易泄漏部分,应设置报警装置,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发现设备冒出煤气或带煤气作业,要佩戴毒面具。
②新建或大修后的设备,要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
③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时,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应符合表2的规定。
④要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堵盲板,设水封等,盲板要经过试验,水封阀门不能作为单独的切断装置。
煤气系统中水封要保持一定的高度,生产中要经常溢流。
水封的有效高度室内为计算压力加1000(1mmH2O=9.8pa),室外为计算压力加500mmH2O。
表2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
CO含量/mg.m3
国际单位/PPM
连续工作时间
CO含量/mg.m3
国际单位/PPM
连续工作时间
30
24
国家规定卫生工作标准
100
80
不超过0.5小时
50
40
不超过1小时
200
160
不超过15~20分钟
⑤在煤气设备内清扫检修时,必须将残存煤气处理完毕,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
对煤气区域的工作场所,要经常进行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如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时,要检查分析原因进行处理。
⑥煤气区域应挂有“煤气危险区域”的标志牌。
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应立即通知煤气救护站和安全科,进行抢救和处理。
4、煤气着火、爆炸及其预防
煤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当煤气和空气混合,煤气中的可燃性气体和空气中的氧进行强烈的氧化反应,这种反应由缓慢转变到着火温度,并由缓慢氧化转为瞬时猛烈氧化,即达到爆炸阶段。
如果煤气着火发生在密闭容器里,就会因急剧燃烧,体积突然膨胀而猛烈爆炸事故,破坏性很大。
5、防止煤气着火、爆炸的措施:
①防止煤气与空气混合成爆炸比例,控制氧含量不使达到爆炸界限,同时不使火源、火花或赤热物与之接触。
通煤气的管道与没有通煤气的管道,必须有可靠的切断装置,不允许单独用阀门切断,高炉、转炉煤气管道在吹扫煤气时,必须打开末端放散管。
②在停送煤气放散时,放散管周围40m内不准有明火存在,煤气管道设备停煤气后,必须立即按规定要求进行处理,经安全煤放员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动火,
③在煤气管道上及周围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落实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并经逐级审批后方可动火作业。
④使用煤气时,必须在压力正常的情况下才能点火。
点火时必须先点火后给煤气,严禁先给煤气后点火。
⑤发生煤气爆炸事故时,要立即通知用户止火,切断煤气来源,关闭阀门或水封并堵盲板。
用蒸汽或氮气处理残余煤气,以防再次爆炸,煤气管道局部着火时,可用黄泥堵塞着火处,如裂缝太大,用黄泥堵塞不住时,应采取紧急措施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使用煤气,然后采取灭火及处理措施。
二、煤气设备危险区域划分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1、带煤气抽堵盲板、换流量孔板,煤气设备漏气处理等。
2、煤气管道脱水器排水、放水。
3、进入柜内、管道及烟道内部。
4、煤气爆发实验。
5、煤气事故应急救援。
6、
1、管道及烟道检修。
2、加压站修理。
3、停送煤气处理。
4、燃气锅炉修理。
5、煤气仪表附近。
6、煤气设施上修理电器。
7、高炉各层平台。
1、加热炉、热风炉及其周围。
2、均热炉看火口。
3、加热炉处理烧嘴及煤气阀。
4、煤气设备附近。
注:
一类区域必须持有煤气工作票、由煤防员现场监护并戴上空气呼吸器方准工作。
二类必须背好空气呼吸器并由煤防员到现场方可工作,工作人员手持煤气检测仪。
三类区域允许工作,但需有人定期巡检。
作业时手持煤气检测仪,煤气区域严禁单人作业,必须两人以上,作业时站在上风向。
三、煤气燃烧的种类
1、混合燃烧:
热风炉、加热炉、烧结机、烤包器等都属于混合燃烧。
如可燃气CO与空气在没点燃前已经均匀混合好,并且完全是气态,一旦遇火源就会发生燃烧,这种燃烧比扩散燃烧快得多,一旦回火就会发生爆炸,,很多爆炸都是由此形成的。
2、扩散燃烧:
可燃气CO与空气中氧气的混合是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的即便混合边燃烧。
(比如锅炉)
四、形成煤气爆炸的条件
煤气大量泄漏或煤气未经点燃遇明火、电火花或630度以上的高温;点燃煤气着火后又熄灭,大量煤气由烧嘴或管道破裂处泄漏到空间与空气混合,这种预混气充满了整个空间一旦遇到火源预混气立即被点燃,燃烧速度传播到整个空间,它的速度极快很快就形成爆炸的条件。
五、煤气爆炸极限
CO爆炸极限,12.5-74.2%
六、煤气设施的操作与检修
1、操作
(1)除有特别规定外,任何煤气设备必须保持正压操作,在切煤气或停产保压有困难时,必须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残余煤气吹净。
(2)吹净煤气设施内部残余煤气应用蒸汽或氮气,吹扫和引起过程中,禁止在煤气设施上拴拉电焊线。
(3)煤气设施抽、堵盲板40米内严禁火源,并根据风向判断疏散周围各岗位人员。
(4)煤气设施内部气体置换是否达到安全要求,应按预定目的根据含氧量和CO含量分析或暴发实验来确定,严禁凭经验来确定。
(5)点火时,炉内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负压,点火程序必须是先点燃火种后给煤气,严禁先给煤气后点火。
凡送煤气前已经烘干的炉子其炉膛内温度超过800℃时,可不点火直接送煤气。
(6)煤气时不着火或火后又熄没,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
查清原因排净炉内混合气体后,再按规定程序重新点火。
(7)凡强制送风的炉子,点火前应先开鼓风机但不送风,待煤气点燃后,再逐渐增大鼓风量和煤气量。
停煤气时应先关闭所有的煤气烧嘴,然后停鼓风机。
(8)煤气系统的各种塔、器及管道停产后,必须进行置换,合格后也不许关闭放散管。
开工时应用蒸汽或氮气置换空气,合格后再送入煤气,待检验合格后才能关闭放散。
(9)送煤气时,必须检查所有连接部位和隔断装置是否漏气,发现泄漏后必须及时处理,严禁设备带隐患运行。
2、检修
(1)煤气设备停煤气检修时,必须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残余煤气进行置换合格。
长期检修或停用的煤气设备,必须打开上、下人孔、手孔及放散,保持设备内部自然通风。
(2)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应取空气样或CO含量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3)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分析取样时间不得早于动火或进入设备前半小时,检修动火工作中要求每2小时取一次样重新进行分析,(在取样分析过程中检修人员暂停作业)工作中断后或恢复工作前半小时也要取样分析。
(4)取样要有代表性防止死角。
煤气比重小于空气比重,所以要求取样要取底部、中部和末端。
(5)经CO含量分析后,允许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必须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设现场监护人。
(6)煤气作业如抽堵盲板、带煤气加垫、高炉换探尺、操作插板等危险作业,必须有专职煤防员现场监护且操作人员必须戴空气呼吸器。
(此项工作严禁在雷雨天进行)
(7)煤气区检修作业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A、工作场所应和操作室随时保持联系,并注意风向。
B、距工作现场40米内严禁火源,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要离开作业点40米以外,周围布置警戒。
C、应使用铜制的工具或涂有一层润滑的铁制工具。
D、不准在高温场所或厂房内带煤气作业,必须作业时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8)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A、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要用可燃性气体报警仪测定合格,并取空气样分析其含氧量接近空气中含氧量21%。
B、将煤气设备内易燃物清除并通上少量蒸汽,确认合格后持动火证方可动火。
C、进入煤气设备内动火,照明电压不许超过12伏。
D、在煤气设备内动火,严禁用基础设施当地线,必须把地线搭在动火部位,动火时除操作工和监护人员外其他人员全部撤出动火现场。
E、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应打开所有人孔、灰孔、放散阀,以防出现死角。
F、动火前各单位必须提前召开安全会议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并监督执行。
(9)煤气区动火六大禁令
A、没有签批的动火证严禁动火。
B、没有和运行中煤气设备可靠隔断严禁动火。
C、没有用蒸汽或氮气置换取样不合格严禁动火。
D、没有按规定把周围或管道内部易燃易爆物清除严禁动火。
E、灭火器不到位严禁动火。
F、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严禁动火。
七、煤气管道标志和警示牌
A、厂区主要煤气管道应有标志明显的煤气流向、限高和种类的警示标志。
B、所有可能泄露的地方必须挂有提醒人们注意的警告标志。
八、楼梯、平台
A、煤气设施的人孔、手孔、阀门、仪表等经常有人操作的位置,均应设置固定平台、楼梯、护栏、走梯等。
B、煤气设施上应设两套走梯,严禁设直梯。
(即安全通道)
九、盲板
A、盲板主要适用于煤气设施检修、抢修、扩建、延伸等部位。
B、盲板应用钢板并无砂眼、两端光滑、边缘无毛刺、盲板的厚度按使用目的进行计算确定。
(堵盲板的地方应有撑铁、便于撑开)
十、放散装置
(1)下列位置必须安装放散管:
A、煤气设备和管道的最高处。
B、煤气管道及卧式设备的末端。
C、煤气设备和管道隔离装置前,管道网隔断装置前、后,支管闸阀在煤气总管前0.5米内可不设放散管,但超过0.5米时必须设放气管。
D 放散管口必须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4米,离地面不小于10米。
E、厂房内或距厂房10米内的煤气管道和设备上的放散管,管口高度应高出厂房4米,厂房特别高放散管又不经常使用,其管口高度可适当降低但必须高出煤气管道、设备走台4米。
禁止在厂房内或向厂房内放散煤气。
F、放散管口应设防雨、防堵赛措施,但放散管口不许盖帽以免煤气下压。
G、放散管的闸阀前应设取样管。
H、煤气设施的放散管必须单独使用,严禁共用。
(2)调压煤气放散管
A、调压煤气放散管应安装在煤气管道上。
B、调节煤气放散管口高度应高出周围建筑物,一般距地面高度不小于30米,被放散的煤气必须点燃,但放散必须有灭火措施。
C、调节煤气放散应有消音装置。
(3)冷凝脱水器
A、煤气管道应设脱水装置,脱水器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00-250米,脱水器水封的有效高度应为计算压力加500毫米。
B、高压高炉从过剩煤气放散管算起300m以内经煤气总管的脱水器水封的有效高度应不小于3000mm。
C、煤气管道的脱水器宜安装闸阀或旋塞阀。
D、两条或两条以上管道及同一煤气管道的隔断装置的两侧,应单独设置脱水器。
如设同一脱水器其水封的有效高度按最高压力计算 。
E、脱水器应设清扫孔和放水阀门,每个脱水器均设检查管头,脱水器的溢流管口应设漏斗,脱水器的给水管应通过漏斗给水。
F、脱水器应设在露天,但要采取防冻措施。
设在室内的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4)蒸气管、氮气管
煤气设备及管道必须安装蒸汽或氮气管吹扫接头。
A停送煤气时需用蒸汽或氮气置换煤气或空气。
B蒸气管或氮气管接头应按装在煤气管道的上面或侧面。
C蒸气管或氮气管严禁用铁管直接与煤气管道连接,设置的吹扫接头不用时必须及时断开以防煤气反串。
(5)泄爆装置
A、泄爆阀安装在煤气设备易发生爆炸的部位,不许对着门窗、安全通道和人员。
B、泄爆阀应保持严密,(定期检查并更换)
C、泄爆膜的设计应经过计算。
D、泄爆阀不应正面对着门窗和走廊(包括平台)
(6)人控、手孔
A、闸阀后、较低管道上、膨胀器、或蝶阀组附近、设备的顶部和底部、煤气设备及管道经常进入的位置均应设置人孔。
B、煤气设备或单独的管道上人孔一般不少于2个。
直管每隔150-200米设一人孔,人孔直径应不小于600mm,直径小于600mm的煤气管道设手孔,其直径与管道的直径相同。
C、人孔盖上应设蒸汽或氮气吹扫接头。
D、在容易积灰的管道上部,应安装检查阀门。
十一、一氧化碳(煤气)中毒的症状
1、轻度中毒。
吸入CO后出现头痛、头昏、头沉重感、恶心、呕吐、全身疲乏无力、耳鸣、心悸、神志恍惚。
但不昏迷,离开中毒环境后,吸入新鲜空气能自行恢复。
2、中度中毒。
除出现轻度中毒症状外,面颊出现樱桃红,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大小便失禁,昏迷等。
3、重度中毒。
多发生于CO浓度极高时,患者很快昏迷,并出现各种并发症:
如脑水肿、休克、肺水肿、呼吸衰竭、心脏停止跳动等。
十二、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原因
1、贯彻执行煤气安全制度不严格,违章指挥、违规作业。
如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班组长以上干部强行命令职工进入煤气区作业,职工凭经验作业,误入或提前进入煤气区,进入煤气区域作业不进行CO检测。
管理混乱,没有煤防员现场监护等。
2、当煤气设备存在严重缺陷时,如放散高度不够、脱水器设计不合理、煤气管网和设施年久失修等,导致煤气泄漏而发生中毒。
3、缺乏煤气安全常识,在煤气设备附近休息、打盹、睡觉。
4、在停送煤气或煤气区域作业时,不注意风向,或设备内的残留煤气置换不彻底,没有严格执行检测、检查、监护制度。
5、在煤气区域作业,当煤气超标时,强行蛮干,不采取应急措施,不佩戴空气呼吸器,不进行强行通风等措施。
6、吹扫煤气管道(设备)的蒸气或氮气未及时断开,当蒸气或氮气压力低于煤气压力时,造成煤气倒窜到蒸气或氮气管道内,引起中毒。
7、用水封煤气的管道和设备,由于水压低,煤气窜入水管中,引起中毒。
8、对煤气管网、水封、排水器缺乏管理,检查不到位,造成亏水,补水量不足,使大量煤气泄漏。
9、当煤气管网压力波动大,或煤气压力超过水封(排水器)有效高度要求时,造成水封(排水器)水位被击穿,煤气泄漏。
10、处理煤气不彻底,没有可靠切断煤气来源,没有置换煤气或置换不合格,就组织干活。
11、处理煤气合格后,没有对管网或设施内的沉淀物进行彻底清除,就进入干活。
12、煤气放散塔灭火,没有及时点燃。
13、发生煤气着火或爆炸事故后,没有组织疏散周围人员和戒严,灭火或爆炸后煤气大量泄漏而发生中毒。
14、开关盲板时,没有组织对周围环境进行确认,没有组织疏散周围人员,没有组织四周戒严,煤气大量泄漏而发生中毒。
15、煤气水封和脱水器溢流管直接插入下水道,一旦击穿煤气直接进入下水道,还有可能直接串入电缆沟,而发生煤气群死群伤事故。
16、煤气仪表一次线直接引入室内,而发生中毒。
17、煤气区域管道、设备附近未设明显警示标志,致使他人贸然进入煤气区域或乱动煤气设备设施。
18、在煤气管道下、排水沟等处私搭乱建房屋和办公室引起中毒。
十三、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组织管理措施
1、加强煤气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建立健全煤气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预防煤气中毒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
2、从事煤气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煤气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
3、在煤气设备上抽堵盲板、动火检修,必须办理作业票或动火申请手续,经各部门审批后,煤气防护人员到现场监护,否则严禁工作。
4、煤气区域必须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标志牌,以防无关人员误入煤气区发生煤气中毒。
5、在煤气区域的工作场所必须设置固定或移动CO监测报警仪,并有专职煤防员定期进行巡视检查。
6、开关盲板阀或发生煤气管网设施泄漏煤气时,必须对周围环境进行安全确认,组织对周围人员进行疏散,并设专人在四周警戒,防止行人和车辆进入。
7、定时巡查煤气区域,严禁在煤气区域休息、停留、睡觉或取暖。
(二)密闭防止泄漏措施
1、煤气鼓风机、加压机的轴头密封必须严密,防止因泄漏发生煤气中毒。
2、煤气脱水器必须定期检查溢流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冬季要伴随蒸汽保温,避免因阀门冻裂和脱水器亏水造成煤气脱水器被击穿,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3、蒸汽或氮气管道与煤气管道要可靠断开,水管应装逆止阀,防止煤气倒流造成煤气中毒。
4、热风炉开炉点火前,要按工艺要求进行烘炉和烟道烘烤,烟道要有足够负压,避免废气钼溢,造成煤气中毒。
5、高炉冷却设备与炉壳、风口、渣口以及各水套、软探尺、检修孔盖的法兰和链轮都应保持密封,硬探尺与探尺孔间应用蒸气或氮气密封,通入大、小钟拉杆之间的密封处旋转密封间的蒸气或氮气的压力,应超过炉顶工作压力0.001Mpa。
6、煤气设备、管网设施必须定时检查,发现腐蚀严重或泄漏煤气要及时处理,严禁带隐患运行。
(三)安全操作
1、打开煤气放散时,(不包括放散塔)放散上风侧20m,下风侧40m严禁动用明火和有人作业,放散时应设警戒线和专人监护,防止误入。
2、煤气设备、管网设施在打开人孔或灰孔时,要站在上方向并侧开身子,防止发生煤气中毒。
3、高炉铁口周围外溢煤气,要用明火点燃。
到炉身以上各层平台工作时,必须两人以上,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并有煤气防护人员监护。
4、煤气点火时,必须先点燃火种,后给煤气。
严禁先给煤气后点火。
5、煤气放散塔灭火后,要及时点燃煤气。
6、检修煤气设备或管网设施时,必须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并经蒸汽或氮气置换合格后,在煤防员现场监护下方可作业。
(四)煤气安全检测
1、对煤气设备,特别是室内煤气设备,应制定定期检查泄漏规定和要求,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
2、对新建、改建、扩建或大修后的煤气设备,在投产前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试验时间为2小时,每小时泄漏率必须小于1%。
3、煤气岗位人员检查时,必须携带CO报警仪,发现超标及时处理和上报。
4、检修人员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必须检测CO含量和氧含量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进入人员应携带CO及氧气检测装置,并采取防护措施,设备外部必须设专人进行监视。
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备内工作时间至少间隔2小时以上。
(五)安全防护措施
1、在生产、操作、检修、抢修或施工中,CO含量超过200ppm时,要严格按规定时间作业。
必须长时间作用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否则严禁作业。
2、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或煤气设备和管网发生泄漏时,抢救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等隔绝式防毒面具,严禁冒险抢救或进入泄漏区域。
3、进行煤气区作业或危险作业,必须有煤气防护人员在现场监护。
十四、煤气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一)及时报告和组织指挥
1、发生煤气中毒后要立即打电话通知厂调度室、煤气防护站或煤气防护组,报告人员应将中毒地点、人数和时间汇报清楚。
2、煤气防护站或煤气防护组接到通知后,携带救护设备,迅速赶赴现场,尽快组织抢救人员,进入煤气危险区域的抢救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在抢救的同时组织关闭煤气阀门切断泄漏源,防止煤气扩散。
3调度室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本单位相关岗位撤出煤气泄漏区域,并及时通知附近医院、卫生所派医护人员赶到事故现场。
4、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
事故现场要划出危险区域,布置岗哨,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抢救人员要绝对服从统一指挥;当抢救人员发生中毒等意外事故时,必须及时救出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二)准确救护
1、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后,抢救人员将中毒者迅速及时地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危险区域外上风侧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
2、对于轻度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症状的,吸入新鲜空气或适当补氧,并观察有异常表现时,可送至附近医院或门诊治疗。
3、对于中度中毒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的,将中毒者双肩垫高10—15cm,四肢伸开,头部后仰,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通畅;适当保暖,以防受凉;在中毒者有自主呼吸的情况下,使中毒者吸氧,使用苏生器的自主呼吸功能调整好进气量,观察中毒者的吸氧情况。
4、对重度中毒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呼吸停止等症状,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抢救者要避免吸入中毒者呼出的气体。
成人12—16次/分。
对于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心脏胸外挤压术和使用苏生器的强制呼吸功能,,恢复心跳功能,在抢救过程中未经医务人员允许不得停止抢救。
5、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应避免搬动、颠簸,尽量在现场进行抢救,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
在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时,途中不得停止抢救,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
五、中毒人员的搬运
抢救煤气中毒者,禁止采用大声呼叫、用力摇撼、生拉硬拖等不正确的搬运方法,这样不仅无助于抢救,而且可使病情加重,要采用双人拉车式、双人平托式、单人肩找扛式等法进行搬运,有条件的单位可用担架运送。
十五、煤气着火事故应急措施
一、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煤气设施及管道泄漏煤气而引起的煤气着火事故。
二、着火原因
(因煤气泄漏遇明火、电火花、炽热金属或630度以上的高温;因煤气阀门突然关闭、产煤气单位突然停电等而导致的煤气用户管道回火)
三、煤气着火事故应急响应
煤气设施和管道内部或外部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后,应急响应如下:
1、发现有人员立即报告厂调度室和煤气防护站、煤气防护组或挂火警电话119。
2、调度室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周围40米内相关岗位撤出工作岗位,同时通知本单位应急领导小组,以防因煤气着火发生爆炸事故。
3、煤气防护站或煤气防护组接到通知后立即佩戴空气呼吸器和苏生器赶到现场,根据风向迅速划出危险区域,疏散相关岗位人员,同时布置岗哨,阻止车辆和非抢救人员进入。
4、参加灭火事故的所有人员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指挥人应是厂长、车间主任、值班负责人、煤防站长或组长。
四、煤气着火事故处理
1、经过培训具有煤气防护知识的人员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在确保救护设备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进入着火现场进行灭火。
2、直径大于100mm的煤气管道和设施着火,确认后慢关上一级煤气进口阀门减小煤气压力,同时通入氮气或蒸汽,但煤气设施或管道的压力不得小于100帕。
严禁关闭阀门以防回火爆炸。
3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管道着火,可以直接关闭上一级煤气阀门灭火。
4煤气设备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