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000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878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3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五年级上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五年级上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五年级上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五年级上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0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000字.docx

《五年级上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000字.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000字.docx

五年级上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3000字

教学进度表

文明礼仪伴我行

第1周

教学内容:

文明礼仪知多少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的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知道自己该如何运用。

2、让学生理解礼仪的含义、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做到行为规范,言行一致。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你知道吗

1.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礼仪知识,填写在表格内。

2.教师引导学生将礼仪的范围扩大,以了解更多的社交礼仪。

3.文明礼仪常识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

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学校礼仪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

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

应当准时到校上课,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

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

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声音要清晰响亮,使用普通话。

(3)下课: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

“再见”。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

基本要求是:

合体;适时;整洁;大方;

3、尊师礼仪:

学生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

进老师的办公室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4、同学间礼仪:

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不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不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5、集会礼仪:

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

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

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二、解读示范

1.要求学生不但要了解社交礼仪,而且要知道自己该如何运用。

2.学生说一说,教师给以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和创造合乎规范的礼仪。

三、想想做做

1.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校园里的不文明现象,并说一说。

2.学生根据背景资料提供的几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类似事件,对不文明现象及时制止、批评。

3.遇到的困难及怎样避免或解决的办法四、说与写

1.学习和回顾《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教师引导学生对《规范》的认识,理解和如何把它塑化为自己内容的行为准则。

3.分组讨论,说一说。

第2周

教学内容:

文明礼仪在校园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的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知道自己该如何运用。

2.让学生理解礼仪的含义、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分辨对与错,是与非和与人文明交往的能力。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身临其境

1.引导学生看图——对照,本人、自己所在班级在升国旗时表现如何,是不是符合礼仪规范。

2.你是怎么做的?

二、小讲台

让学生宣传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讲文明,讲礼仪的事例,把它和“文明礼仪年”联系在一起。

三、讨论

1、根据书中的案例让学生讨论。

2、你认为怎样做?

若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你敢制止吗?

四、才艺台

文明礼仪娱乐棋的设计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它不仅可加深学生对了解的文明礼仪规范的理解,而且能够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教育。

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以帮助,同时要特别关注学生兴趣的保持。

五、思考

要学生对校园的文明礼仪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好的意见,建议,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校园文明礼仪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评价与生成

1、总结评价:

活动总结评价形式多样,有自我评价,也有同学、老师、家长的评价,教师要引导

学生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自己的成绩要继续发扬,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要虚心接受,乐于改正,以便在下一次活动中有更大的收获。

2、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乐学,致用,鼓励学生收集和自己创作反映校园文明礼貌的儿歌等文艺小作品。

团队

第3周

教学内容:

团队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体验团队的力量和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协助才能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团队

1、你知道什么是团队吗?

团队象征着什么?

2、你怎样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

3、在你的班级里,哪些荣誉是通过团结合作争取来的?

团队精神是指一种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坚毅奋斗到底的精神。

(一)了解团队

1、大眼睛: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的提示感知什么是团队,知道团队是由什么组成的,还可以引发感知,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可以称之为团队?

2、名言搜索:

1.引导学生搜集古中外有关对团队及团队精神进行解释的名言和俗语,进一步理解团队的含义。

2.学生朗读小资料,感受团队的力量。

3、感悟:

a.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团队”的小故事,通过小故事的讲解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团队精神的认识。

b.把自己好的想法和别人好的意见记录下来。

4、反光镜:

有的团队是成功的团队,有的是失败的团队,引导学生结合反光镜中的话语寻找自己小组或班级有哪些不和谐音,并思考产生的原因。

5、有心人:

自己想一想、写一写自己的团队中还有什么不利于团队的行为和表现?

不利于团队的行为和表现,纠正自己的同时也去纠正别人。

6、加油站:

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关心、爱护自己的团队,为自己所在的团队成为优秀的团队出谋划策。

(二)、团结就是力量

1、体验:

通过学生配合演示,引导学生感知团结的力量,让学生写出我知道了什么?

我懂得了什么?

2、看图说事: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图片故事中团结的重要性。

3、采访:

让学生采访不同的行业,使学生了解、明白社会中许多行业都是需要用团结合作才能做好工作的,并做好记录。

4、小游戏、举一反三:

组织学生玩游戏,让学生体现团队集体力量的游戏。

5、宝葫芦:

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

表达与沟通的能力,主动做事的品格,敬业的精神,宽容与合作的品质,全局意识、大局观念。

六、评价与生成

1、总结评价:

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对“团结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感悟。

学生感悟参与此次活动的收获,写出来与同学共勉。

2、拓展延伸:

在班里开展一次评选“本周之星”活动。

能为班级争光,就是在为集体出一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评选活动把最关心班集体、最乐于助人的同学评选出来,以次为榜

样引导全体学生处处为集体着想,从我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共同为班集体出一份力。

生活中的学问

第4周

教学内容:

一、乐音与嗓音

二、气象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乐音和噪音,尝试给声音进行分类,知道利弊。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事物、认识分辨事物,从而获得知识。

3.了解气象知识,并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分辨乐音和噪音;学会观察事物、认识分辨事物;而培养学生的活动组织、语言表达、实践的能力。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乐音与嗓音

教师简单讲解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音。

1、乐音是指比较和谐悦耳的声音,是由周期性振动的声源发出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就是乐音。

2、噪音是由无规则、非周期性振动的声源发出的,听起来有嘈杂的感觉。

感受:

1.让学生在聆听各种声音时,感受我们身处的环境。

2.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知道自然的声音和人为的声音,并能区分。

欣赏:

让学生再听听优美的音乐,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知道优美的声音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

实验:

1.让学生自己研究讨论,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事物、认识分辨事物,从而获得知识。

2.阅读小资料

分类:

声音有高低之分让学生尝试给声音进行分类,并填写。

思考:

1.根据图示,让学生思考:

你听到什么声音会感觉不舒服?

2.阅读小资料,从中获得知识。

采访:

学生分组采访,通过采访这种方法获得知识。

整理采访结果。

调查:

调查自己生活周围的环境中的噪音从何而来,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

调查并记录、分析,能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

动脑筋:

在学生充分认识到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危害后,让学生制定出减少或减弱噪音的方案。

(二)气象与我们的生活

观察:

1.观察图片,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阴、晴、雨、雪等各种天气现象。

2.让学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3.阅读小资料

看一看:

通过看图片,让学生了解气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还会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灾害。

调查:

让学生对本地的自然灾害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填在表格中。

说一说:

在班级交流,说说天气变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有什么不便的事。

了解气象:

1.让学生认识天气的标识记号

2.阅读知识窗,了解气象观测的小知识。

收集: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气象为人类所利用的事例很多,如:

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

长知识:

用气象谚语了解天气的变化,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动手记:

坚持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成立班级气象小组,每天一位同学预报天气情况。

第5周

教学内容:

环境教育——宝贵的资源

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资源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爱护、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提取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爱护、节约自然资源,懂得自然资源的宝贵。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自然资源是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

没有自然资源,一切运动都将停止,世界将一片黑暗,万物将走向死亡。

但是,地球上的资源终将是有限的,如同只伐树而不植树,森林也会变成荒原一样,如此大量的消费,世界的自然资源也将会枯竭。

浏览:

1.通过书中图片,让学生分析思考后,并说一说我们的衣食住行所需的资源都来自哪里?

2.矿产远景大的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金、铜、铅、锌、石棉、盐类、膨润土、石灰岩、蛭石等。

调查:

1.让学生交流谈谈这些资源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还有那些能用到的资源。

2.回家通过网络查一查。

查找:

1.了解资源的种类,有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教师讲解

可再生资源: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不可再生资源: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3.阅读小资料,了解自己家乡的矿产有哪些。

统计:

1.通过观察统计表,引导学生在数字里面找变化,找规律。

2.阅读小知识。

3.自己统计家中每月消耗的资源。

讨论交流:

人口的增长对自然资源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讨论说一说。

评价与生成:

1、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要求通过学生自评、同学、老师、家长他评的方式进行学生要客观地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请同学、老师、家长就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评价意见,直接写在空格内。

2、拓展延伸:

找出生活中浪费资源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公路交通与生活

第6周

教学内容:

路在脚下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历程及成就。

2.引导学生通过交通的变化,感受生活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新疆的公路交通。

2、知道交通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交通工具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

新疆地域辽阔,公路运输在我区各种运输方式中具有主导地位。

汽车在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由于一些人不重视交通安全,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

一、路在脚下

欣赏:

通过看几幅图片,让学生对比我们身边的路。

高等级公路——宽阔笔直,一望无际。

2005年底,全国等级公路里程159.18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2.5%,

高速公路41005公里、一级公路38381公里、二级公路246442公里、三级公路344671公里、四级公路921293公里,等外公路338752公里。

问一问:

1、通过学生和祖辈、父辈的交流。

让他们了解家乡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问问你周围的长辈,过去出行到某地需要走多长时间,而现在需要多长时间”,从侧面折射出生活的变化。

2、让学生填写调查表。

探寻:

1、你知道新疆有有哪些高速公路。

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我们的家乡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2、了解新疆“十一五”期间还要修建的公路。

(库尔勒至库车)

畅想:

1、学生感知“世上本没有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路”的哲理。

2、学生说一说古今中外“成才之路”的事例。

第7周

教学内容:

交通规则abc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交通信号的标志并知道其作用。

2、爱护交通设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一些公路、交通及安全方面的知识。

2、教育学生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通规则abc

辨认:

1、让学生说说途中的交通标志及含义。

2、你在什么地方见到。

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都会看到很多交通标志,你是怎么做的。

3、阅读知识窗,知道交通信号灯的颜色。

4、指挥灯信号的含义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

(2)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3)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4)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反光镜:

1、通过“反光镜”活动让学生自己观察。

2、说说对错,从自我认识、自己改正一些不良行为。

讲解人们违规驾车、违规驾车过马路而造成的车毁人亡的惨状,达到深刻教育的目的。

查找:

通过书籍,网络查找,了解交通规则。

体验:

结合学校开展的“交警操”,体会交警工作的重要性。

交流:

1、你在马路上“发现了什么?

2、通过实践活动谈体会,写感想,以“行人违章现象,交通堵塞情况、各种车辆违章情况”为主题,要求内容真实,表述清楚。

评价与生成

1、总结评价。

要求学生认真回顾在活动中进行了哪些调查?

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从信息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通过这次活动有什么收获?

2、拓展延伸。

了解交通安全知识。

第8周

教学内容:

沟通无极限

教学目标:

1.感受信息时代信息传递方式的日新月异,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

2.掌握邮寄物品的一般程序和电话的一些常用功能。

3.通过活动,对网络的负面作用有所认识,提高是非分辩能力,将“珍惜学习时光,拒绝网上毒品”作为上网的准则。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基本的信息传递方式。

2、感受现代通讯、网络给人带来方便,分辨网络的危害。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人们为了顺利有效地进行工作、学习,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就必须及时了解各方面的信息。

因此,沟通信息,已经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

(一)寻觅信息传递的足迹

浏览:

1、让学生了解一些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

2、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不断发展进步的信息交流工具”。

说与写、时光隧道:

1、你还知道那些信息交流工具。

2、让学生写上自己家里信息交流工具。

(最常用的和最喜欢的)

3、让学生向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咨询一下他们那个年代都使用什么工具来传递信息。

分析比较:

1、分析比较各种信息的传递方式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并填写调查结果。

2、阅读小资料,了解最新的信息交流工具。

七嘴八舌:

让学生围绕“假如信息传递不畅,会出现什么情况?

”这样一个有趣问题来讨论。

(二)邮政电信我知道

看一看:

自己观察邮局,了解在邮局可以办理哪些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