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素材实验 青岛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82014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科学素材实验 青岛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素材实验 青岛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素材实验 青岛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素材实验 青岛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素材实验 青岛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科学素材实验 青岛版.docx

《五年级下册科学素材实验 青岛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素材实验 青岛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科学素材实验 青岛版.docx

五年级下册科学素材实验青岛版

1、食物到哪里去了

【实验名称】:

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目的】:

1、淀粉具有遇到碘酒变蓝的性质

2、让学生通过猜想、假设、推理、实验认识身体的消化过程和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实验材料】:

试管两支、烧杯、碘酒、温水、淀粉液。

【实验过程】:

1、分别向两支试管倒入少量稀淀粉液。

在其中的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在约40℃的温水中。

2、过一会儿,分别向两只试管滴入2—3滴稀释的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液呈蓝色。

【实验分析】:

由于淀粉具有遇到碘酒变蓝的性质,所以没加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液变蓝。

而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麦芽糖,所以没有变蓝。

 

2、我们的呼吸

方法一:

【实验名称】:

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实验目的】:

1、知道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相同的。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不助燃。

【实验材料】:

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玻璃管、水、火柴。

【实验过程】:

1、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

取一只广口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倒立在水槽中,然后把玻璃片移开瓶口。

把胶管一端深入广口瓶内,用手扶住瓶子,从胶管的另一端向瓶内呼气。

待瓶中充满气体后,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

口向上放在桌子上。

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你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实验结论】:

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相同。

吸进的是空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二:

【实验名称】:

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实验目的】:

1、知道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相同的。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不助燃。

【实验材料】:

澄清的石灰水、烧杯、玻璃管、打气筒。

【实验过程】:

1、用打气筒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

2、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用打气筒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充气,石灰水没有变化。

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相同。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凸透镜

【实验名称】: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作用及其成像规律。

【实验材料】:

光聚座、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实验过程】:

1、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光聚座上(若没有光聚座就固定在桌面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片、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适当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

像是什么样的?

3、研究:

像的大小可以变化吗?

有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

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实验结论】:

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注意事项】:

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蜡烛、凸透镜、纸屏三者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7、保护眼睛

【实验名称】:

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

懂得近视眼形成的原因,知道常见的保护眼睛的方法。

【实验材料】:

光聚座、两个凸度不一样的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实验过程】:

1、把点燃的蜡烛、凸度大的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光聚座上(若没有光聚座就固定在桌面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调整距离使纸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的像。

2、再把点燃的蜡烛、凸度小的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光聚座上(若没有光聚座就固定在桌面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调整距离使纸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的像。

【实验现象】:

用凸度大的凸透镜,纸屏上出现近处清晰的蜡烛的像。

用凸度小的凸透镜,纸屏上出现远处清晰的蜡烛的像。

【实验结论】:

【实验分析】:

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

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10、种子发芽了

【实验名称】:

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实验目的】:

使学生知道大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实验材料】:

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磁盘(碟)。

【实验过程】:

1、准备两份大豆、两个瓷盘、(一个有水、一个没有水)。

在每个磁盘里放入相同数量的大豆。

2、把两个瓷盘放在室温相同的地方。

有水的瓷盘内用一块棉纱布盖上。

3、坚持每天把棉纱布用清水洗干净,再盖好。

每天坚持观察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有水的瓷盘里的大豆发芽了。

【实验结论】:

大豆发芽需要水。

【注意事项】:

1、水不宜过多,

2、过程中要根据情况不断加水,尽量使瓷盘中水保持不变,

3、选择粒大饱满、胚完整、有生命力、不处在休眠期的种子。

【实验名称】:

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目的】:

使学生知道大豆种子发芽需要温度。

【实验材料】:

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磁盘(碟)。

【实验过程】:

1、准备两份大豆、两个瓷盘。

瓷盘内倒入相同、适量的水。

在每个磁盘里放入相同数量的大豆,并覆盖棉纱布。

2、把这两个瓷盘一个放在室温环境中。

一个放在冰箱冷藏室中。

3、每天坚持观察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放在室温环境中瓷盘里的大豆发芽了。

放在冰箱冷藏室中瓷盘里的大豆没发芽。

【实验结论】:

大豆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注意事项】:

1、水不宜过多,

2、过程中要根据情况不断加水,尽量使瓷盘中水保持不变,

3、选择粒大饱满、胚完整、有生命力、不处在休眠期的种子。

种子的构造

12、植物的花

 

【实验名称】:

解剖化的方法

【实验目的】:

认识花的内部构造。

【实验材料】:

几朵完整地花、镊子、白纸。

【实验过程】:

1、取几朵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用镊子由外向内逐层剥下花的各部分。

2、将它们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顺序,自上而下粘在白纸上,避免损坏。

【实验现象】:

一朵完整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组成。

【实验结论】:

一朵完整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组成。

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名称】:

观察雄蕊和雌蕊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来认识雄蕊和雌蕊的内部构造。

【实验材料】:

镊子、放大镜、构造完整的白菜花或其他花。

【实验过程】:

1、镊子夹开一个花药,先用手摸,看看摸到了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其内部有什么结构

2、用镊子从花的中央将子房取出,用刀片将它纵向剖开。

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面有什么结构。

【实验现象】:

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雄蕊由花药(里面有花粉)和花丝(支持着花药)组成。

【实验结论】:

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雄蕊由花药(里面有花粉)和花丝(支持着花药)组成。

果实是怎样形成的?

果实的形成与花的雄蕊、雌蕊、子房、胚珠等构造有关。

经过了传粉、花粉管萌发、受精、子房膨大等几个过程形成果实。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成的。

一般情况下,植物结实一定要经过受精作用,受精是促成结实的必要条件之一。

但是,我们夏天吃的无籽西瓜和秋天吃的无核蜜橘,这样的果实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这要感谢我国的农业科学家,运用科学技术,不让植物子房里的卵细胞和极核受精,也就是说,不让胚珠形成种子,然后用特殊的药物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

这就是我们吃的无籽的果实了。

18、斜面

【实验名称】:

斜面省力作用的实验

【实验目的】:

知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实验材料】:

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小车。

【实验过程】:

1、用测力计竖直提小车,读出读数。

2、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块木块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向上拉小车,使其匀速运动,读出读数,并记录下来。

3、在长木板的一端垫同样的两、三、四块木块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向上拉小车,使其匀速运动,读出读数,并记录下来。

4、对比分析所得的数据。

【实验现象】:

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

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

斜面有省力作用。

【实验结论】:

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

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

斜面有省力作用。

19、杠杆

【实验名称】:

杠杆作用的实验

【实验目的】:

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实验材料】:

杠杆尺、钩码、铁架台。

【实验过程】:

1、把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让杠杆尺平衡。

2、在杠杆尺的左右两边10厘米的地方各挂一个钩码。

3、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

右边5厘米的地方挂四个钩码。

4、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

右边20厘米的地方挂一个钩码。

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

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

【实验现象】:

杠杆尺平衡

【实验结论】:

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大,用的力就越小,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小,用的力就越大。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20、滑轮

【实验名称】:

滑轮作用的实验

【实验目的】:

知道利用滑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实验材料】:

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细绳、钩码、测力计。

【实验过程】:

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两个钩码用的力。

2、把定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绳子绕在定滑轮上,挂上两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下拉动,记录力的大小。

3、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挂上两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

4、在滑轮组上挂两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记录力的大小。

5、把2、3、4的数据与1的数据作比较。

【实验现象】:

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

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没有改变用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既省力又改变了用力的方向。

【实验结论】:

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

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没有改变用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既省力又改变了用力的方向。

 

 

 

21、齿轮

【实验名称】:

齿轮作用的实验

【实验目的】:

知道利用齿轮可以传递动力,可以改变转速和回转方向,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齿轮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实验材料】:

齿轮(大、中、小各一个)、支架。

【实验过程】:

把三个带轴的齿轮固定在支架上,并让齿轮之间相互啮合,用手拨动一个齿轮,观察三个齿轮转动的方向、速度。

【实验现象】:

当转动一个齿轮时,会发现:

1、相啮合的两个齿轮之间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

2、大小齿轮转动的速度也不一样;

3、一个齿轮动,可带动和它啮合的其他齿轮转动。

【实验结论】:

齿轮的作用是:

传递动力,改变传动的速度,改变运动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