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冀东水泥现评网上公开重庆第六人民医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1952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川冀东水泥现评网上公开重庆第六人民医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合川冀东水泥现评网上公开重庆第六人民医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合川冀东水泥现评网上公开重庆第六人民医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合川冀东水泥现评网上公开重庆第六人民医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合川冀东水泥现评网上公开重庆第六人民医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川冀东水泥现评网上公开重庆第六人民医院.docx

《合川冀东水泥现评网上公开重庆第六人民医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川冀东水泥现评网上公开重庆第六人民医院.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川冀东水泥现评网上公开重庆第六人民医院.docx

合川冀东水泥现评网上公开重庆第六人民医院

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信息网上公开表

一、评价报告基本情况

报告编号

渝职防现评字〔2016〕第14号

评价类别

现状评价

项目名称

——

风险类别

严重

报告编制人

汪运

建设单位

冀东水泥重庆合川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单位联系人

牛丽

项目地理位置

重庆市合川区草街镇大庙村

现场调查人员

汪运、徐一雷

调查时间

2016.11.8-9

采样、检测人员

任秀龙、宋云波等

采样检测时间

2016.11.23-25

建设单位陪同人员

牛丽

报告评审专家

陈新、王华荣、雷勇、涂白杰、梁道康

评审时间

2016.12.21

二、项目简介

冀东水泥重庆合川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市建设的现代化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占地面积419亩,总投资15亿元,于2012年正式投产运行。

日产4600吨水泥熟料,建有10MW低温余热发电站一座,石灰石矿山及输送皮带以及生产生活辅助设施。

三、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本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

噪声、高温、X射线、工频电场、振动、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盐酸、氢氧化钠、氯酸钠、二氧化氯、氯、硫化氢、缓蚀阻垢剂、杀菌灭藻剂、粉尘(水泥粉尘、煤尘、石灰石粉尘、矽尘、石膏粉尘、其他粉尘)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情况一览表

评价

单元

工种/岗位

工作制度

接触

时间

接触

人数

作业

方式

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矿山

爆破工(外包)

白班,8h/班

1h/班

3人

定点

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噪声

钻机驾驶员

四班三运转

6h/班

4人

定点

石灰石粉尘、振动、噪声

挖机、铲车驾驶员

四班三运转

6h/班

12人

定点

石灰石粉尘、噪声

矿车驾驶员

四班三运转

6h/班

12人

定点

石灰石粉尘、噪声

设备表观巡检工

四班三运转,每班巡检6次

每次巡检时间约0.5h,每班次累计巡检时间约3h

4人

巡检

石灰石粉尘、噪声

原料车间

主机表观巡检

四班三运转,每班巡检3次

每次巡检时间约1h,每班次累计巡检时间约3h

4人

巡检

石灰石粉尘、矽尘、其他粉尘、噪声、高温、窑尾废气(NOx、CO、CO2、SO2)

辅机表观巡检

四班三运转,每班巡检3次,每次巡检时间0.5h.

每次巡检时间约0.5h,每班次累计巡检时间约1.5h

4人

巡检

石灰石粉尘、矽尘、其他粉尘、噪声

辅料堆场驾驶员

四班三运转

6h/班

4人

定点

矽尘、其他粉尘、噪声

煤堆场装载机驾驶员

四班三运转

6h/班

4人

定点

煤尘、噪声

烧成车间

主机表观巡检

四班三运转,每班巡检2次

每次巡检时间约1h,每班次累计巡检时间约2h

8人

巡检

其他粉尘、噪声、高温、氨、窑尾废气(NOx、CO、CO2、SO2)

辅机表观巡检

四班三运转,每班巡检2次

每次巡检时间约1.5h,每班次累计巡检时间约3h

8人

巡检

煤尘、其他粉尘、噪声、窑尾废气(NOx、CO、CO2、SO2)

水泥车间

制成岗位主机表观巡检

四班三运转,每班巡检4次

每次巡检时间约0.5h,每班次累计巡检时间约2h

4人

巡检

水泥粉尘、其他粉尘、醇胺(水泥磨助磨剂)、噪声

制成岗位辅机表观巡检

四班三运转,每班巡检4次

每次巡检时间约0.5h,每班次累计巡检时间约4h

4人

巡检

石膏粉尘、石灰石粉尘、矽尘、其他粉尘、噪声

熟料站操作工(外包)

白班,8h/班

3h/班

3~4人

定点

其他粉尘、噪声

包装岗位表观巡检

四班三运转,每班巡检4次

每次巡检时间约0.5h,每班次累计巡检时间约2h

4人

巡检

水泥粉尘、噪声

包装工(外包)

四班三运转

4h/班

8人

定点

水泥粉尘、噪声

袋装水泥装车工

(外包)

四班三运转

4h/班

8人

定点

水泥粉尘、噪声

散装水泥装车工

四班三运转

6h/班

8人

定点

水泥粉尘、噪声

余热发电系统

锅炉巡检工

四班三运转,每班巡检4次,每次巡检时间约20min

1.5h/班

4人

巡检

噪声、缓释阻垢剂、杀菌灭藻剂

辅机巡检工

四班三运转,每班巡检4次,每次巡检时间约45min

3h/班

4人

巡检

噪声、盐酸、氢氧化钠、工频电场、六氟化硫及其分解产物、其他粉尘(聚合氯化铝粉尘)

公辅设施

污水处理站操作工

白班,8h/班

加料时接触盐酸、氯酸钠等,每次接触时间约15min。

每年清淤一次,每次清淤耗时3~5天

3~4人

定点

盐酸、氯酸钠、氯气、二氧化氯、硫化氢、其他粉尘(聚合氯化铝粉尘)

质量部

原料

取样

四班三运转

5h/班

8人

定点

煤尘、石灰石粉尘、矽尘、其他粉尘、噪声

半成品取样

四班三运转

15min/班

8人

定点

其他粉尘、噪声

成品

取样

四班三运转

1h/班

4人

定点

水泥粉尘、噪声

荧光

分析

四班三运转

6h/班

4人

定点

X射线*

机电修

白班,8h/班

有维修任务时接触

5人

定点

噪声、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电焊烟尘、电焊弧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砂轮磨尘、检修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

通过对生产工艺流程、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重点评价因子的综合分析,本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于工作场所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粉尘、噪声、氨、一氧化碳、硫化氢、高温等。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统计一览表

序号

检测因素

检测点(人)次

检测结果

合格率

1

设备噪声

27

大于85dB(A)的点共计24个。

——

2

控制室(值班室)噪声

6

符合要求

100%

3

岗位噪声

(8h等效声级)

22

有6个工种接触的噪声8h等效声级大于85dB(A)。

72.7%

4

粉尘(总尘)

22

有3个工种接触的粉尘(总尘)超标。

86.3%

5

粉尘(呼尘)

10

有1个工种接触的粉尘(呼尘)超标。

90%

6

一氧化碳

3

符合要求

100%

7

1

符合要求

100%

12

工频电场

8

符合要求

100%

四、评价结论与建议

4.1评价结论

职业卫生综合评价一览表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依据

评价结论

1

总体布局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水泥工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GB50577-2010)

符合

2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符合

3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水泥工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GB50577-2010)

基本符合

4

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测结果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

基本符合

5

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

《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

基本符合

6

建筑卫生学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符合

7

辅助用室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符合

8

应急救援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水泥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T4247-2015)

基本符合

9

职业卫生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47号)

符合

10

职业健康监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49号)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

符合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运用现场调查、检测检验、定量分级和检查表等方法,对冀东水泥重庆合川有限责任公司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措施及效果、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冀东水泥重庆合川有限责任公司职业卫生现状符合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

4.2评价建议

职业卫生管理方面

(1)本项目噪声强度大于85dB(A)的作业场所较多。

用人单位应每年对暴露于LAeq,8≥85dB的作业场所的职工进行听力保护培训。

听力保护培训应当包括:

噪声对健康的危害;听力测试的目的和程序;本企业噪声实际情况及噪声危害控制的一般方法;使用护耳器的目的,各类型护耳器的优缺点、声衰减值和如何选用、佩戴、保管和更换等。

(2)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的要求,在生产现场补充完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更换生产现场已设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的样式。

对投入使用的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和警示标识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发现有破损、变形、变色、图形符号脱落、亮度老化等影响使用的问题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3)制定单独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制度中应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范围和存在的危害因素,明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包括:

安全隔绝、清洗和置换、通风、定时监测、照明和防护措施、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安全措施、监护、其它安全要求等内容)、人员职责与要求(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审批人员的职责与要求)、应急救援要求等管理内容。

(4)部分场所照度检测结果均不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的要求。

用人单位应增加上述场所照明灯具的数量或功率,灯具可选用节能高效的金属卤化物灯。

(5)在厂前区醒目位置设置职业卫生公告栏,公布用人单位制定的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6)针对企业每年职业卫生培训学时不足,培训内容不全面的问题,用人单位应按照下表的要求,完善职业卫生培训工作。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内容和培训学时一览表

序号

培训人员

培训内容

初次培训学时

继续教育学时

(周期一年)

1

主要负责人

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职业病危害防治基础知识,结合行业特点的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

16

8

2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标准,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

16

8

3

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

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基本知识,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所从事岗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与义务等。

8

4

注:

1、用人单位自身没有能力开展的职业卫生培训内容,可以委外专业培训机构及人员进行。

2、用人单位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或者转岗导致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时,要对劳动者重新进行职业卫生培训,视作继续教育。

(7)本项目生产设备大修、矿山爆破、水泥包装、袋装水泥装车等作业外包。

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外包劳务工未按要求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与外包公司签订外包合同时,应如实告知外包单位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合同中明确双方职业卫生管理责任,要求外包公司落实劳动合同告知、职业健康监护与个体防护等措施。

不能将其外包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对外包作业人员应进行上岗前的职业病防治知识、防护技能及岗位操作规程培训。

外包作业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外包劳务工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职业危害防护方面

(1)针对熟料站清灰作业粉尘超标,熟料库地坑存在漏细料、冒灰大、环境温度高、积灰多、通风不畅及卫生差等问题。

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采取增大输送带带宽;皮带机头轮切线处新增一级耐高温聚氨酯刮料器来解决输送带磨损带料问题;对漏风点利用电焊机、密封胶和羊毛毡等进行综合堵漏治理;利用皮带机头部的检修口位置设置抽风管和轴流风机及烟囱,加强熟料库底的空气对流,降低熟料库底环境温度。

(2)针对水泥包装岗位粉尘超标,加强现有除尘装置的清理维护,确保除尘器动力及风量能够达到除尘要求;定期对包装机灌装嘴的密封进行维护,确保袋口压紧,减少灌装过程中漏灰现象;及时清扫地面和设备上的积尘,减少二次扬尘的产生。

(3)针对袋装水泥装车岗位粉尘超标,可以采取设计安装移动式袋装水泥装车机收尘装置;将覆膜塑编袋更换为纸塑复合袋等措施。

在袋装水泥装车过程中,应要求作业人员轻拿轻放,并将落包高度控制在1m以内。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考虑设计安装自动水泥装车与堆垛设备,采用PLC控制,实现袋装水泥的自动堆垛与装车操作,减少人工接触。

(4)对生产现场的除尘器、各除尘管道和灰斗中的积尘,定期进行维护、检测和清理,确保除尘装置正常有效运行。

(5)应加强对设备跑、冒、漏尘处的管理和维修;产生粉尘的设备应每班清扫,事故性粉尘散落应及时清理,减少二次扬尘。

(6)由于本次检测时间不属于该公司所在地的高温天气,因此未检测高温工作场所的WBGT指数,用人单位应在高温季节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高温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高温作业分级,以便采取相应的管理和预防控制措施。

(7)本项目变配电系统高压开关使用SF6断路器。

SF6气体在电气设备中经电晕、火花及电弧放电作用会产生含有有毒物质的分解产物,危害人体健康。

变配电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SF6及其分解产物处于密闭状态,不会逸散至工作场所空气中,但对电气设备检维修时会破坏这种密闭性。

用人单位应重视检修时的危害分析,一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

加强现场通风,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及防毒面具,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包括应急指导)后方可允许检修工人进行检修作业。

检修现场应当安排专人监护,并设置警示标志。

(8)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第二十条的规定: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

应急救援方面

(1)补充污水站污泥池清淤作业硫化氢中毒、二氧化氯发生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

(2)污水站二氧化氯发生器所在房间、汽机房内放置酸碱储槽的加药间安装事故通风系统,并设置洗眼器。

(3)按照《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和《水泥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T4247-2015)的要求,在生产现场完善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装置,并重设氨报警值。

(4)车间控制室增配针对酸碱灼伤的急救药品(如2%碳酸氢钠、2%醋酸或3%硼酸溶液)。

(5)为污泥仓清淤人员和巡检人员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报警仪。

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方面

(1)用人单位为污泥池清淤人员配备的3M6001滤毒盒不能防护硫化氢气体,用人单位应将其更换为能够防护硫化氢气体的滤毒盒(如:

3M6006滤毒盒)。

(2)现场调查过程中发现,个别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和要求佩戴防噪声耳塞、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应加强作业场所防护用品使用的现场监督和管理,通过加强对劳动者使用防护用品的培训和监督,以提高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的自我防护意识,督促其按要求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并且还应注意个人防护用品的定期更换及维护(尤其应注意防尘半面罩滤棉的更换问题),以确保防护用品的有效性。

五、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1、核对表2-3和2.4.2.1中水用量,使之一致。

2、2.6补充上次评价以来有无生产工艺重大改变改进和防护设施改善情况。

3、表4-4,氨及气体中毒应补充“急性”定语。

4、斟酌表6-2中CO、H2S检测报警装置的设置评价与第12章的建议。

5、第8章8.2应列出车间卫生特征分级。

6、9.5节图9-1显示的不是公告栏,应补充12项制度、检测结果公示、应急措施广告等内容。

9.6补充员工培训情况。

7、第10章补充描述外包工健康体检情况。

8、11.1.2关键控制点应标示各点为什么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点。

9、建议核实表12-2中设置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的部位。

10、建议要求在包装机上部设置负压收尘上的科学、合理性。

11、核实原料粉磨、烧成、煤粉制备等生产车间的值班室应为隔声室。

12、P56,“其他粉尘”的测定依据。

13、P1,评价依据对《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适用规范》作删除。

14、P13,石灰石成分CaO50%,核实,应是CaCO3。

15、P37,矿山钻机司机应识别振动,P39,补充氨罐区氨的危害。

16、P46,盐酸、氢氧化钠应确定为重点,因年用量各为50T左右。

17、P95,7-4耳塞降低噪声效果应用设备噪声值来计算。

18、P103,职业卫生公告栏应有12项制度,和职业危害检测结果。

19、P106,补充申报日期,6个档案应细化描述,内容差什么应指出。

20、P103,补充培训学时,并评价。

21、评价爆震性耳聋发生的可能性。

22、介绍矿山车辆有无空调。

专家组通过《评价报告书》。

《评价报告书》按专家意见修改后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