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公文排版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1917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范公文排版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规范公文排版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规范公文排版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规范公文排版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规范公文排版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规范公文排版格式.docx

《规范公文排版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公文排版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规范公文排版格式.docx

规范公文排版格式

规范公文排版格式

一、类型

申请、通知、请示、制度、办法、细则等

二、纸型

复印纸A4型(国际标准210mm×297mm)。

三、封面

文件必须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执行。

材料10页以内的一般不加封面,确需加封面的材料可以加上,如规划、纲领性文件、规章制度、材料汇编等。

封面可使用必要的文字和徽标,但不使用花边和图案。

加封面的材料同时应加封底。

四、标题

标题使用二号方正小标宋简体,副标题使用3号楷体,破折号占2格。

居中排列。

五、主送机关

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排印,回行时顶格。

同类机关、单位之间用顿号,不同类别机关、单位之间用逗号,末端标全角冒号。

六、正文

1.正文文字字号、字体

正文使用3号仿宋。

2.正文标题字体、字号

正文的排印只能用宋、黑、楷、仿宋4种字体,均用3号字印制。

只有一级小标题的,小标题用黑体字排印;有两级小标题的,第一级用黑体字排印,第二级用楷体字排印;有三级小标题的,第一级用黑体字排印,第二级用楷体字排印,第三级用仿宋加粗体字排印;有多级小标题的,第一级用方正小标宋简体排印,第二级用黑体字排印,第三级用楷体字排印,第四级用仿宋加粗体字排印。

法规性公文的编、章、节的序号及标题居中排印,占两行;非法规性公文的小标题的第一行与正文的第一个自然段的第一行左边空两个字排印,行距相同。

不提倡正文内标题使用加粗或艺术字体,如行书、隶书、魏书、细圆体、综艺体、琥珀体、瘦金体等,以保持公文严肃、文面整洁。

3.结构层次序数、标点

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

(1)”。

要注意不要把“1.”的小圆点写了顿号。

在正文层次不多的情况下,第一层用“一、”,第二层可用“1.”,但不能用“

(1)”。

不使用不规范的序号,如:

1)、A、a等。

独立成段的小标题,末尾无标点符号;小标题之后接着排印正文的,末尾有句号。

4.段落

每段文字前空2格,第2行起均顶格。

5.表格

正文中表格一般用作附件,置后。

与正文同宽。

表内字体同正文,字号可略小。

6.数字

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七、结尾

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两格。

写明惯用语“特此申请”、“恳请领导帮助解决”、“希望领导研究批准”等,也可用“此致”“敬礼”礼貌用语。

八、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如附件不止一份,则用阿拉伯数字编列序号(如“附件:

1.XXXX”),上下排布。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置于主件之后,另起一页开始排印,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用4号仿宋体字排印“附件”2字及附件的顺序号,附件序号与附件标题前后标识应当一致。

九、落款、盖章

在正文后空3行,单位名称按印章全称。

盖印,可不写单位名称。

成文日期中“○”用插入符号里的几何图形,或用区位码0180,不能用阿拉伯数“0”。

日期右边空4格。

盖印跨年月日,左右居中,端正清晰。

十、页码

页码居中标识,5号TimesNewRoman字体。

十一、页面设置

上3.0cm,下2.5cm,左2.8cm,右2.8cm,页脚1.8cm,行距单倍行距,为避免最后一页只是几行占一页的现象,可适当收缩行距,使文件成为几张整页,但收缩行距不宜小于20磅。

十二、印刷

上下左右居中对齐,无特殊需要,版面图文的颜色均为黑色,均匀清晰,双面印刷。

十三、装订

一律左侧装订。

钉离左侧边沿0.5cm,钉垂直。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行文格式

一、公文用纸和印装规格

1.公文用纸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其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

2.公文面边与版心尺寸:

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3.公文中图文的颜色均为黑色。

4.文字符号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第行排28个字。

5.要求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得超过2mm。

6.公文左侧骑马订或平订,不掉页;后背平整、不空。

二、公文文面格式

1.发文机关标识

主要有3种形式,一种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组成,即“文头纸”;一种由发文机关名称加“令”组成,如“省政府令”;一种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武文线组成,即“函头纸”。

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cm。

2.发文字号

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发文字号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分年度从1号起,按公文的签发时间的先后依次编号,不能跳号,不留有空号,不随意编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发文字号位置有两种形式:

一是平行文、下行文的发文字号位于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居中排布,红色横隔线之上4mm处;另一是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应标注于左侧,与右侧的“签发人”对称,左右两边各空1字排印。

联合行文时只标注文件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3.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

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3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

联合行文时,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下移红色反线,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使红色横隔线与之的距离为4mm。

4.公文标题

由发文机关名称(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位于红色横隔线下方空2行排印。

主标题用2号方正小标宋简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标题再长但排列美观、回行不断开词意是基本规定。

副标题用3号楷体字,居中排印。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以外,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

5.主送机关

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回行时顶格。

同类机关、单位之间用顿号,不同类别机关、单位这间用逗号,末端标全角冒号。

联合行文时,如主送机关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机关之上。

主送机关名称按党、政、军、群的性质顺序排列。

在通常情况下,上行文(如请示、报告)、特指性下行文(如批复、通知)、平行文(如函),只写一个主送机关;普发性下行文(如决定、通知、通报、意见)写数个主送机关;周知性公文(如公告、通告等)可以不写主送机关。

6.正文

位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采用3号仿宋体字,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

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正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是:

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

(1)”。

要注意不要把“1.”的小圆点写了顿号。

在正文层次不多的情况下,第一层用“一、”,第二层可用“1.”,但不能用“

(1)”。

正文的排印只能用宋、黑、楷、仿宋4种字体,均用3号字印制。

只有一级小标题的,小标题用黑体字排印;有两级小标题的,第一级用黑体字排印,第二级用楷体字排印;有多级小标题的,第一级用方正小标宋简体排印,第二级用黑体字排印,第三级用楷体字排印,第四级用仿宋体字排印。

法规性公文的编、章、节的序号及标题居中排印,占两行;非法规性公文的小标题的第一行与正文的第一个自然段的第一行左边空两个字排印,行距相同。

独立成段的小标题,末尾无标点符号;小标题之后接着排印正文的,末尾有句号。

7.附件

附件是指附属于公文正件的有关文件或材料。

应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署名之前排印附件名称。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如附件不止一份,则用阿拉伯数字编列序号(如“附件:

1.XXXX”),上下排布。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置于主件之后,另起一页开始排印,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附件”2字及附件的顺序号,附件序号与附件标题前后标识应当一致。

若附件不能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者“附件”及序号。

8.发文机关署名

单一机关和两个机关的联合行文不署名,3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应署名。

署名时将发文机关名称排在成文日期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排在前面,每行最多排3个发文机关名称,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均居中排印,以方便盖章为标准。

9.成文日期

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成文日期用汉字标全年、月、日,年份不能简写,“零”写作“〇”。

单一机关行文,成文日期在正文之下空4行、右空4个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

联合行文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个字排印。

公文经领导人签发后因故不能及时发文时,成文日期可请示签发人重新确定,或由办文者提出意见报领导确定。

10.印章

是公文的生效标识。

公文除“会议纪要”发出的以外均应加盖印章。

联合上行文时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行文时所有发文机关都要加盖印章。

盖章应端正,印文要清晰,一律用红色。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正文右下方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日期,成文日期右空4字。

为了防伪,要求印章与正文之间不添加任何内容,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4mm。

如印章下弧无文字时,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日期上;若印章下弧有文字时,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日期上。

两个机关联合行文时,落款处也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应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印章均压成文日期,并采用两只种加盖印章方式,两章之间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

3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排在发文日期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个字标识成文日期。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办法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页纸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以增强防伪性。

11.主题词

是指经过规范处理的用来标引公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

标引顺序是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

在标类属词时,先标反映公文主题内容的词,最后标反映文种的词。

一份公文如有两个以上的主题内容,就先集中对一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而后再对第二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

一份文件的主题词标引,除类别词外,最多不超过5个。

“主题词”3字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其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方正小标宋简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书写,不可用逗号取代空格,一行排不完的另起一行与第一行主题词的第一个字对齐排印。

12.抄送

抄送是指抄送给除主送机关之外还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

公文如有抄送,应位于主题词下1行,并用横线与主题词和印制版记隔开,抄送机关按机关大小和排列习惯依次进行排列,左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为抄送机关。

抄送机关名称要标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抄送机关之间分隔采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如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

1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印发机关一般是指发文机关的办公厅(室);印发日期是指公文的付印日期。

印发机关和印日期同占1行,位于“抄送”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日期右空1字。

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14.版记中的反线和位置

版记中各要素(即主题词、抄送、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下均加一条反线,宽度同版心。

版记应置于公文最后一页,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

15.页码

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下一行,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

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

空白页和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

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

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

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

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

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

偶尔,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

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

在一个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

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白色世界。

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

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