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联电路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80746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联电路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混联电路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混联电路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混联电路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混联电路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联电路训练.docx

《混联电路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联电路训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联电路训练.docx

混联电路训练

混联电路训练

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表A1、A2示数分别为1A和2A,若将电阻R3、R4的位置互换,则两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据此可知(  )

A.电阻R4可能比电阻R3的阻值大

B.通过电阻R1的电流强度为2A

C.通过电阻R2的电流强度为1.5A

D.电阻R3的阻值一定为电阻R2的2倍

2.如图所示,当在a、b两端加100V电压时,c、d两端的电压为20V,当在c、d两端加100V电压时,a、b两端的电压为50V.则R1:

R2:

R3等于(  )

A.4:

2:

1B.2:

1:

1C.3:

2:

1D.6:

3:

2

3.电路中的电阻均为1Ω,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Ω,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表,则此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  )

A.3A3VB.1.5A1.5V

C.3A1.5VD.1.5A3V

4.两个定值电阻R1=4R、R2=2R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稳定于10V的理想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6V.如果把此电压表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示数将(  )

A.等于4VB.等于3VC.等于5V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所示电路,电流表A1和A2为两个相同的毫安表,当电路两端接入某一恒定电压的电源时,A1的示数为3mA,A2的示数为2mA.现将A2改接在R2所在支路上,如图中虚线所示,再接入原来的恒定电压电源,那么,关于A1与A2的示数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1示数增大,A2示数增大

B.A1示数增大,A2示数减小

C.A1示数增大,A2示数不一定减小

D.A1示数不一定增大,A2示数也不一定增大

6.如图所示是电路的某一部分,R1=R2>R3,菁优网为理想电流表.若电流只从A点流入此电路,且流过R1的电流为0.2A,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不可能从C点流出,只能从B点流出

B.流过菁优网的电流为零

C.流过R2的电流一定大于0.4A

D.R2两端的电压不一定比R3两端的电压大

7.许多精密仪器中常常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精确地调节某一电阻两端的电压,图中R1、R2是两只滑动变阻器,通过它们可以对负载电阻R0(阻值约为500Ω)两端的电压进行粗调和微调,已知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分别为200Ω和10Ω,那么,下面关于R1、R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R1=200Ω,R2=10Ω,调节R1起粗调作用

B.如R1=10Ω,R2=200Ω,调节R1起微调作用

C.如R1=200Ω,R2=10Ω,调节R2起粗调作用

D.如R1=10Ω,R2=200Ω,调节R2起微调作用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电流表A1的读数为1.2A,理想电流表A2的读数为2A,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表A的读数为3.2A

B.R1>R2,表A的读数为3.2A

C.R1=R2,表A的读数为4A

D.R1>R2,表A的读数无法判断

0.如图电路,a、b、c分别表示电流表或电压表,电表都是理想的,则下列各组电表示数中可能的是(  )

A.a=1A,b=2V,c=0.5AB.a=2V,b=0.5A,c=1A

C.a=0.5A,b=1A,c=2VD.a=2V,b=1A,c=0.5A

10.在右图电路中,已知R1=R2=R3,R1两端电压为3V,R3两端电压为1V.R4、R5为定值电阻.则(  )

A.R2两端电压可能为2V

B.A、B两端电压可能为7V

C.若A、B两端电压为5V,可以判断出R4>R5

D.若A、B两端电压为5V,可以判断出R4<R5

11.分别用图(a)、(b)两种电路测量同一未知电阻的阻值.图(a)中两表的示数分别为3V、4mA,图(b)中两表的示数分别为4V、3.9mA,则待测电阻Rx的真实值为(  )

A.略小于1kΩB.略小于750ΩC.略大于1kΩD.略大于750Ω

12.在如图中,A.B两图分别为测灯泡电阻R的电路图,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A图的接法叫电流表外接法,B图的接法叫电流表的内接法

B.A中R测>R真,B中R测<R真

C.A中误差由电压表分流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就使R<<Rv,故此法测较小电阻好

D.B中误差由电流表分压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应使R>>RA,故此法测较大电阻好

13.用电流表(内阻约4Ω)和电压表(内阻约3kΩ)测量电阻R的阻值.分别将图甲和图乙两种测量电路连到电路中,进行多次测量.按照图甲所示电路某次的测量情况:

电流表的示数是4.60mA,电压表的示数是2.50V;按照图乙所示电路某次的测量情况:

电流表的示数是5.00mA,电压表的示数是2.30V.比较这两次测量结果,正确的说法是(  )

A.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Ω,且大于460Ω

B.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Ω,且小于460Ω

C.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Ω,且大于543Ω

D.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Ω,且小于543Ω

14.为测某电阻R的阻值,分别接成图所示的甲、乙两电路,在甲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3V、3mA,乙电路中两表示数分别为2.9V和4mA,则待测电阻的值应为(  )

A.比1000Ω略大一些B.比1000Ω略小一些

C.比725Ω略大一些D.比725Ω略小一些

15.如图所示为用电压表(内阻RV)、电流表(内阻RA)测量电阻Rx的两种电路图.用电路甲测得阻值为R1,用电路乙测得阻值为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Rx>R2

B.R2>Rx>R1

C.若Rx>>RA,则用电路乙测量更精确

D.若RV>>Rx,则用电路甲测量更精确

 

1、解:

A、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R2、R3、R4并联,若互换R3、R4的位置,两电流表的示数不变,则R3=R4.故A错误.BCD、因为电流表A1的示数为1A,所以I4=I3=0.5A;因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为3A,则I2+I3=2A;所以I2=1.5A;因为R2与R3并联,电压相等,通过R2的电流大于通过R3的电流,则电阻R2小于电阻R3的阻值.通过R1的电流等于总电流,即I1=IA1+I2=1A+1.5A=2A,由于电阻R1和电阻R2两端的电压关系未知,无法得出两电阻的阻值关系.故B、C正确,D错误.故选:

BC.

2、

3、

 

4、

5、解:

当电路两端接入某一恒定电压的电源时,Al的示数为3mA,A2的示数为2mA,则通过R2的电流为1mA,可知R1<R2;此时并联的总电阻为R并=将A2改接在R2所在的支路上,此时并联的总电阻为R并′=,可知并联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总电压不变,则干路中电流增大,即电流表Al的示数必增大,电流表A1分担的电压增大,所以两电阻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则通过R2的电流更减小,所以电流表A2的示数必减小.故B正确.

故选:

B.

6、解:

A、如果只从C点流出,则R1,R3被短路,不会有电流流过R1,所以一定有电流从B流出,但也有可能有电流从C流出,两者并不矛盾,A错误;B、A进C出的电流不经过R1,R2,R3.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不为零;A进B出的电流,经过R1,R2,R3.此时电路是R1,R3并联,再和R2串联,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零,B错误;C、R1=R2>R3,所以R3上的电流>0.2A,流过R2的电流大于0.4A,C正确.D、R2>R3,所以R2两端的电压也大于R3两端的电压,D错误.故选C.

7、解:

若R1=200Ω,R2=10Ω,则R2与R0组成的部分电路的电阻远小于R1,移动R1上的滑片很不方便调节R2两端的电压.当R1=10Ω,R2=200Ω时,移动R1上的滑片使R1两端的电压变化较快,移动R2上的滑片使R0两端的电压变化相对较慢,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9、解:

由于是理想电流表,对电路的影响不计,相当于导线,所以四个电阻并联,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则知通过两个10Ω电阻的电流相等.

设通过R1、R2和两个10Ω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3.

则有:

A1的读数为IA1=I2+I3,A2的读数为IA2=I1+I3,A的读数为IA=I1+I2+2I3,

由题:

IA1=1.2A,IA2=2A

联立得:

IA=IA1+IA2=3.2A;I2<I1,

由于R1、R2并联,电压相等,由U=IR得:

R1<R2,故A正确.

故选:

A.

10、A、由电路图可知,如果a与c为电流表,则电阻R1与R2被短路,只有电阻R3与两电流表组成串联电路,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所示,两电流表示数相同,故A错误;

B、由电路图可知,如果b与c是电流表,a是电压表,则电阻R1与R2并联,然后再与R3串联,电压表测并联电路电压,电流表b测干路电流,电流表c测通过R1的支路电流,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电流表b示数大于c的示数,故B错误,D正确;

C、由电路图可知,a与b是电流表,等效电路图如图丙所示,a被短路,电流为零,故C错误;

故选:

D.

 

11、

12、

13、解:

A、A图的接法叫电流表外接法,B图的接法叫电流表的内接法,故A正确;B、A图中,电压表测量值准确,又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测量值偏大,根据欧姆定律R=U/I,电阻测量值偏小,即R测<R真;B图中,电流表测量值准确,又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电压表测量值偏大,根据欧姆定律R=U/I,电阻测量值偏大,即R测>R真;故B不正确;C、A图中,误差来源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为了减小误差,应使R<<Rv,故此法测较小电阻好,故C正确;D、B图中,误差来源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为了减小误差,应使R>>RA,故此法测较大电阻好,故D正确;故选:

ACD.

14、

15、解:

由甲和乙测量结果比较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明显,即电压表的内阻不是很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电压表的内阻很大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误差小一些,所以若电压表的内阻不是很大,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所以

R测=,即待测电阻的值比1000Ω略小些,所以B正确.

故选:

B

16、解:

A、由图甲所示电路可知,该实验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由于电流表分压作用,所测电压偏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图乙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所测电流偏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测量值小于真实值,故R1>Rx>R2;

C、若Rx>>RA,电阻可以看作大电阻,电压表的分流更明显;故此时应采用电路甲测量更精确;故C错误;

D、若RV>>Rx,电阻应看作小电阻,电流表的分压将明显,应用电路乙测量更精确;故D错误;

故选:

A.

 

WelcomeTo

Download!

!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