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旅游者的情绪与情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0052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旅游者的情绪与情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3章旅游者的情绪与情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章旅游者的情绪与情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3章旅游者的情绪与情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3章旅游者的情绪与情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章旅游者的情绪与情感.docx

《第3章旅游者的情绪与情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旅游者的情绪与情感.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章旅游者的情绪与情感.docx

第3章旅游者的情绪与情感

第3章旅游者的情绪与情感

【本章概要】

本章运用情绪与情感的原理对旅游者的情绪、情感及其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旅游者情绪、情感的因素,同时提出了激发与调控旅游者情绪与情感的策略。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情绪与情感的内涵,理解旅游者情绪与情感的种类、表现、特征、影响因素,熟悉旅游者情绪与情感体验及其对旅游行为的影响;掌握旅游者情绪与情感激发与调控的手法。

【关键性术语】

情绪、情感、道德弱化、福乐体验。

【章首案例】

取消的航班

某日清晨,浓雾弥漫。

导游员小王一早就被告知: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今日飞往北京的航班被取消,下一航班将在3天后,原定搭乘此航班的旅游团必须改乘汽车至武汉转飞机。

此时,早起的不少旅游者听说航班取消,又吵又闹,不肯上车,有的客人还吵着要退钱。

旅游者是富有感情的人。

什么是感情?

旅游者情绪与情感有何特点?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对旅游行为有何影响?

如何调控、激发旅游者的感情?

这是本章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3.1旅游者的情绪

什么是情绪?

旅游者的情绪主要有哪些?

又何表现和特征?

旅游者的情绪体验又是怎样的?

这是本节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3.1.1旅游者情绪及其种类

3.1.1.1旅游者的情绪

心理学中的情绪是指个体对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绪总是由某种刺激引发,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人的自身都可能引发情绪反应,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

情绪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行为表现、生理唤醒以及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组成。

首先,情绪是一种主观体验,既不同于认知,也不同于需要。

感知、记忆等认知活动反映事物或事物属性及其关系,而情绪是个体对反映内容一种带倾向性特殊态度;情绪与有机体的需要有密切联系,但并不是客观世界的所有事物都会引起个体的情绪,只有与人的需要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事物,才能使人产生情绪体验。

其次,情绪总是与一定的行为表现相联系。

我们欢乐时总是手舞足蹈、眉飞色舞,悲伤的时候眉眼低垂,愤怒的时候暴跳如雷、双目圆睁。

最后,一定的情绪状态总是伴有内脏器官、内分泌腺和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

例如大多数人在紧张时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血压增高等生理指标的变化。

3.1.1.2旅游者情绪状态的种类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是指一种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

心境首先具有缓和而微弱的特点,与激情的强烈而激动的情绪体验不同;其次心境还具有“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的弥漫性,即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而是使一切体验都感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最后心境的持续时间从几小时、几天、到几周,几个月或更长时间。

由于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当人处于某种心境时,会以同样的情绪体验看待周围事物。

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注意调整和调控旅游者的心境,以利于旅游活动的开展。

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要善于把握和调节自己的心境,带着良好的心境去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激情是指个体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如暴怒、狂喜、绝望,等等。

首先,激情具有激动性和冲动性,例如在某些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作用下,旅游者可能会产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等情绪反应;另外激情的发作一般比较短促,冲动一过,立即减弱或消失;此外,激情一般由特定的对象引起,指向性较为明显。

最后,激情一般会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怒发冲冠、咬牙切齿、眉开眼笑、哭泣、晕倒等。

由于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在这样的激情状态下,个体的意识范围狭窄,生理的唤醒程度较高,自控能力减弱,因而很容易失去理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后果,甚至做出不顾一切的鲁莽行为。

所以当旅游者处于激情状态时,旅游服务人员要积极采取转移其注意力、降低爆发强度、延缓爆发时间等手段来加以调控。

同时,由于人的理智和意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驾驭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

因此,当我们处于激情状态下的时候,要唤醒理智感和意志力,调控自己的情绪,以避免冲动性行为破坏旅游服务工作。

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是个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应激状态改变了机体的激活水平,生理系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如肌肉紧张、心率加快、呼吸变快、血压升高、血糖增高等。

从而增加机体活动能量,以应付紧急情景。

它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

人在应激时有一般有2种表现:

一种是目瞪口呆,手足失措,头脑一片混乱;另一种是急中生智、头脑清醒、判断准确、行动迅速,及时摆脱困境。

当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导致适应性疾病的发生。

3.1.2旅游者的情绪表现与特征

3.1.2.1旅游者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动作

旅游者的各类情绪发生时,通常伴随着一些外部的表现,如面部的表情,身体的姿势、手势及言语器官的活动等,可以被直接观察到,这些统称为表情动作。

表情动作能使旅游服务中客我双方语言交流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的情况更加明确,成为旅游者的态度、感受的最好注解。

同时旅游者的一些不宜言传的思想或愿望,会通过表情或身体语言来传达。

由于受到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制约,旅游者情绪的外显行为也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和伪装性,旅游者的情绪感受被修饰或夸大后,旅游者的情绪体验和表情之间出现不一致性。

表情动作是我们是了解旅游者的情绪情感的客观指标之一,旅游者的表情动作可以从其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言语表情这3个方面来进行识别。

面部表情是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

主要是由眉、眼、鼻、嘴的不同组合而构成。

如眉开眼笑、怒目而视、愁眉苦脸、面红耳赤、泪流满面等。

由于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性,同一种面部表情会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共同承认和使用,以表达相同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

最容易辨认的表情是快乐、痛苦,较难辨认的是恐惧、悲哀,最难辨认的是怀疑、怜悯。

一般来说,旅游者的情绪成分越复杂,其表情越难辨认。

心理学家的实验还证明:

眼睛最善于表达忧郁愤恨、惊骇等情绪,口部对表达快乐与厌恶最为重要,前额往往反映出惊奇、好奇的情绪体验,而眼、嘴和前额对表达愤怒的情绪都很重要。

恐惧愤怒

悲哀

姿态表情是游客与旅游服务人员之间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另一重要手段。

不同的姿态表情,反映出旅游者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

如旅游者欢乐时手舞足蹈、拍手、跳跃;悔恨时顿足、击掌、手胸、拍额;惧怕时手足失措、抖动、僵直;紧张时坐立不安,等等。

姿态表情又包含手势和身体姿势两方面,手势是仅次于言语的表达形式,不具有跨文化性,并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因此,同一手势在不同民族和国家中所代表的含义可能截然不同,如竖起大拇指在许多文化中是表示夸奖的意思,但在希腊却有侮辱他人的意思。

又如东方人在招呼别人靠近自己的时候一般采用手心向下的手势,手心向上招呼他人过来时一般带有挑衅的意味,但在多数西方文化中恰好相反,手心向下是招呼动物过来,而手心向上则是对人的招呼。

因此,我们在接待国际旅游者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不要误用手势,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身体姿势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旅游者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一些常见的身体姿势和情绪状态的对应关系可以见下图。

(图片采自金盛华、杨志芳、赵凯编著的《沟通人生—心理交往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言语表情是旅游者情绪发生时言语的音调、节奏方面的表现。

如旅游者喜悦时往往音调高昂、节奏轻快;愤怒时声音高而尖、伴有颤抖和嘶哑。

此外,旅游者的感叹、讥讽、同情等,都有特别的语音变化。

因此,旅游服务人员要学会“听话听音”,善于捕捉旅游者的言外之意,未尽之言。

总之,旅游者的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言语表情构成了旅游服务中客我交往中的非言语交往,它们经常相互配合,更加准确或复杂地表达出旅游者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是旅游者情绪表达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作为一名旅游服务人员,通过一定的训练之后能够快速识别旅游者的情绪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3.1.2.2旅游者情绪的特征

由于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明显,所以旅游者的情绪会表现出一些特别的特征。

具体而言,旅游者情绪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旅游者情绪具有兴奋性高,感染性强的特征,即旅游团队中一部分游客的情绪会在不经意间传染给其他游客。

由于旅游者处于全新的陌生环境中时,情绪体验一般比较强烈,如果个体被不良情绪体验所感染时,极易产生认识偏差,导致行为为情绪所控制的情绪化行为。

游客的情绪化行为就易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对于旅游团的整体情绪氛围的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泡汤了的“游湖赏月”

按原定计划,小林的团队应该是19:

00整在H市游湖赏月,但是,在赴H市的路上遇到了交通事故,等他们赶到H市的时候,已经是20:

30了,原来计划要坐的那班游湖赏月船早就开走了。

小林和地陪先把客人带到餐厅去用餐,然后把情况通知了地接社。

正当小林一边吃饭,一边等着地接社的决定时,他团里的客人就在酒店的餐厅里议论开了。

“张先生,你听说了吗—今天我们不能去游湖赏月了?

“真的吗?

这太可惜了!

这么好的月光,这么凉爽的秋风……”

“我们专门选择这个时候,好不容易才来到了这里,怎么说不去就不去啦?

“哎,刚才我听别的团的客人说,他们的船还没有坐满呢!

“鲁太太,你怎么不说话呀?

我们的游湖赏月就要没有了!

“啊唷--,真是的,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

导游小林觉得情况发生变化,客人有些议论是正常的,也就没有在意。

客人们吃完饭,陆续来到大厅,陆续来到大厅。

他们在一起不停地议论,脸上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小林刚走出餐厅,那位鲁太太就冲着他喊:

“全陪,全陪,你过来一下。

我们有话要正式地对你说。

小林走近客人,发现他们已经没有一丝笑容,只有一脸的愤愤不平,这时他感到有些“不对头”了。

鲁太太十分严肃地对小林说“你知道,今天是中秋节,我们是来赏月的,而且是游湖赏月。

月圆之夜,我们不在家呆着,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为的就是游湖赏月。

报名的时候,旅行社口口声声保证我们今晚一定能够游湖赏月。

知道吗?

你今天必须给我们安排这个节目!

你答不答应?

小林面有难色地说:

“我们在路上堵车的时间太长了,原来安排的船早就开了。

现在已经很晚了,最后一班游船马上就要开了……”

不等小林说完,一位高个子男性游客就打断他的话,说:

“车是你们旅行社的车,走哪条路是你们旅行社定的,游船也是你们旅行社安排的,全都是你们旅行社的事,凭什么要我们来承担这个后果?

小林说:

“堵那么长时间的车,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我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导游,在这个地方还是第一次……”

这时,又有另一位游客打断小林的话,说: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你们旅行社的事,我们报名的时候,说好了要游湖赏月的。

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事,你们旅行社是应该事先做好准备的,难道你们收了钱,就不管了吗?

小林耐心的对客人解释:

“我理解各位的心情,现在地接社也正在想办法。

我们在这里要住2个晚上,今天不能游湖赏月,明天还可以去嘛,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你说些什么呀!

告诉你,再敢胡说八道,那就别怪我骂人了!

”说话的是鲁太太,“八月十五中秋节游湖赏月,这是我们计划里安排好了的。

过了十五,谁还要赏月!

明天—明天是明天的行程,今天是今天的行程,知道吗?

我知道,你们旅行社觉得再包一条船费用太大,是不是?

费用太大,就不让我们今天去游湖赏月,是不是?

告诉你,如果今天晚上不能让我们游湖赏月,我这里有全团人的签名,我要去告你!

告你们旅行社!

我还要在报纸上把这件事登出来。

你好好想想吧!

你就把我的话告诉旅行社!

小林还想解释,鲁太太把手一挥,说:

“别说了!

这是我们大家一致的意见,对不对呀?

”其他客人立即附和:

“对——,这是我们一致的意见——!

”接着,还响起了一阵掌声。

小林艰难的向商务中心走去……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游客刚开始的情绪还比较稳定,但他们失望和愤怒的情绪也悄悄地在旅游团内扩散,客人的附和、掌声明确无误的表明了旅游团内其他客人的情绪受到了旅游团内非正式领导人物(鲁太太)情绪的感染,导游员小林没有意识到客人消极情绪的感染性,也没有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来化解客人的不满,导致后来客人关注的不是“今晚不能赏月”这件事情本身,而是开始怀疑小林和旅行社的动机。

让消极情绪占据了整个旅游团,导致事情进一步恶化。

其次,旅游者情绪具有短暂多变性。

由于在旅途中游客会看到很多日常生活中不容易看到的事物和人文风情,旅游者的注意焦点往往具有短暂多变性,从而导致旅游者的情绪之多变性。

旅游者情感情绪的短暂多变性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首先,把旅游者作为个体来看,在整个旅游活动中,同一个旅游者,在刚到旅游目的地的时候,更多的是紧张不安、兴奋的情绪体验,在游览参观的途中可能体验到轻松愉快或愤怒不满的情绪,旅游快结束的时候,重新体验到紧张和兴奋的情绪,但和初到旅游目的地时体验到的紧张和兴奋又不完全一样;此外,在同一个旅游团中,不同性别、年龄、不同社会阶层旅游者其人格特征千差万别,因此,对于同样的旅游景点或同一名旅游服务人员提供的服务,每个旅游者的情绪体验上也存会在显著的差异,有些旅游者会在整个旅途中体验到兴奋和快乐,而有些客人却觉得这次旅游完全是让自己郁闷的旅游,因此,要求旅游服务人员在对客服务时必须对不同的旅游者其情绪表现细心加以鉴别,这是旅游从业人员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心理学基础。

此外,旅游者情绪还具有稳定性与波动性并重的特征。

旅游者的情绪波动主要表现为两极化,遇到自己喜欢的景点或者对自己胃口的旅游服务人员,情绪高涨,欣喜若狂,激动不已,如果遇到道路塌方,游览无法继续时候垂头丧气,迁怒于旅游服务人员。

最后,旅游者情绪具有一定程度的文饰性。

一般情况下,个体的内心体验与外部表情保持一致,但在某些场合可能出现表里不一,即所谓的文饰性。

一方面,旅游者由于脱离了惯常的生活环境,导致其情绪情感的表达会异于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例如一些平日外向的人可能选择在旅途中玩一把深沉,而另外一些平日内向的人也可能在旅游中张扬一回;另一方面,旅游者处于陌生的异国他乡,需要保持个体的良好自我形象,有时虽然对旅游服务人员不满,但碍于面子或一些其他的原因,并没有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体验。

包括前面所提到的旅游者的“道德弱化”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旅游者情绪具有文饰性的特点。

3.1.3旅游者的情绪体验

人类的基本情绪可以分为喜怒哀惧,旅游者在整个旅途中都能全面体验到这些基本情绪,其中以欢乐、愉悦体验为主,但如果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或参观一些特殊景点时,旅游者也可能体验到愤怒、悲哀和恐惧的情绪。

因此,我们对旅游者情绪体验的描述就从这些基本情绪体验入手。

此外,美国杜克大学的教授塞克斯哈里提出的“福乐(Flow)”体验有助于我们描述和理解旅游者的情绪和行为,故在此一并做简要介绍。

(1)快乐体验

快乐体验是在其盼望的目的达到之后,紧张感解除时的一种情绪体验。

旅游者快乐的程度取决于其愿望的满足程度。

旅游者外出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找乐子”,因此,我们旅游服务人员应该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原则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客人的要求,使其感受到愉悦和欢乐。

很多游客希望导游员具有幽默、诙谐的个性也是基于其“找乐子”的需求。

旅游者快乐的强度可以从满意开始、到愉快、到欢乐、到狂喜。

因此,我们在对客服务中,游客满意只是让游客体验到快乐情绪的起点,要让游客真正体验到愉快、欢乐和喜出望外的狂喜还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超常服务和个性化的心理服务。

(2)愤怒体验

愤怒体验是游客体验到的一种消极情绪,往往是因为旅游产品或服务出现缺陷。

例如因为行程的变化而导致游客对导游员的愤怒、对旅游景区的怨恨、或者由于其他游客或其他事情妨碍了其个人目的的达成,也能使其紧张积累起来而产生愤怒的情绪体验。

对于同样的旅游产品或服务缺陷,不同的旅游者因为认知和归因方式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状态或是程度有异的愤怒体验。

一般而言,当旅游者把旅游产品或服务的缺陷归因与可控的内部因素时,容易体验到异常愤怒。

并且旅游者的愤怒常常会导致其攻击行为的出现,例如一些旅游者故意破坏房间的设施或用言语挑衅旅游服务人员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旅游者愤怒的强度可以从轻微的不满,到生气、愠怒、激愤、到大怒以至暴怒。

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服务人员而言,把客人的不满意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其冲动性的大怒和暴怒就显得尤其重要。

(3)悲哀体验

悲哀体验是人失去自己心爱的人或事物、或者自己的愿望破灭的时候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

一般旅游者会极力避免旅途中的悲哀体验,但某些特殊的旅游景点也可能让部分的游客体验到悲哀,例如有些游客在参观圆明园时看到满目疮痍的废墟,会感受到强烈的悲哀。

在这样的时候,导游员应该有强烈的“共情”意识,否则会让旅游者觉得很不舒服。

旅游者的悲哀的程度取决于所失去的对象的重要性和价值,失去的对象对其越重要,其悲哀程度越深。

旅游者悲哀的强度从遗憾、难过、悲伤乃至哀痛、绝望等,同时他们的悲哀体验往往引起紧张性的释放——哭泣产生,当旅游者因悲哀而哭泣时,旅游服务人员一般只需要在旁边细心观察,必要的时候奉上纸巾、偶尔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语即可。

(4)恐惧体验

恐惧体验是个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境而又苦于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处理可怕情境的能力或对付危险事物的手段。

一般而言,旅游者在旅途中很少会体验到恐惧的情绪,我们也应该避免旅游者在旅途中体验到恐惧的情绪。

例如旅游过程中出现车祸、溺水或在森林里迷路等情况以后,导游员要保持情绪稳定,不能惊慌失措,否则将导致恐惧情绪在旅游者中间传染并引发整个旅游团的不安和慌乱。

这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安排旅游线路时,应该把旅游者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避免安排那些尚为开发成熟的旅游点,降低引发旅游者恐惧体验的可能。

(5)福乐体验

福乐体验就是指对个体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人们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务的一种情绪体验。

该概念由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塞克斯哈里(Csikszentmihalyi)提出。

他所指的福乐体验(Flow)是一种包含愉快、兴趣等多种情绪成分的一种综合情绪,而且这种情绪体验是由活动本身而不是任何外在其他目的引起。

根据这一描述,多数的旅游者都可以称得上是更容易生产福乐体验的人。

因此,我们认为,具有福乐体验的旅游者一般会包含下列特征:

①旅游者强烈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旅游活动本身上;②旅游者的意识与正在从事的旅游活动合而为一;③旅游者的自我意识暂时失去,例如旅游者在旅途中经常忘却了自己出游前的社会身份;④旅游者会出现暂时性失真,典型的比如会觉得时间过的比通常情况下要快;⑤旅游活动体验本身成为旅游者游玩的内在动机,通常情况下完成出门旅游就是进行旅游活动的最好理由。

3.2旅游者的情感

    什么是情感?

旅游者的情感主要有哪些?

旅游者的情感体验又是怎样的?

这是本节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3.2.1旅游者的情感及其种类

3.2.1.1旅游者的情感

情感是人对诸如道德、艺术等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东西所怀有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主观态度体验。

具体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爱和恨的体验等。

情感和情绪之间彼此依存,相互交融在一起。

情感与情绪的联系体现在,两者都是人的主观体验,都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的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在稳定情绪的基础上形成,情感是对情绪的深化,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情感和情绪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情绪更多的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如满足了游客的饥渴需要时他们会感到高兴;情感则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如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自觉遵守相关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以满足自己的道德情感需要。

其次,情绪发生较早,人出生时就会有情绪反应,但没有情感;情感发生较晚,是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

最后,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如旅游者遇到危险时会极度恐惧,但危险过后恐惧会消失。

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如大多数人不论遇到什么挫折,其民族自尊心不会轻易改变。

3.2.1.2旅游者的情感种类

心理学中的情感一般包括美感、理智感和道德感等。

由于理智感一般是与人在智力活动相联系的情感体验,而旅游活动与智力活动的联系相对比较弱,因此,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旅游者的美感和道德感两类情感。

(1)旅游者的美感

旅游者的美感是指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游客对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对象(旅游景观或他人、自己)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体验。

首先,美感是旅游者的一种主观态度,受到其个人的需要、观点、标准、能力因素的影响,例如同一景观或事件,在不同环境中,在不同的旅游者眼中获得的评价和主观体验存在很大差异。

其次,美感还受到审美对象属性的影响,例如多数自然风光、人造的建筑、工艺品等的形式美就被全人类都认为是美。

最后,引起旅游者美感产生的客观刺激,不仅包括审美对象的感性特征,也包括事物的思想内容,例如导游员的行为举止、言谈、思想和情感等。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作为审美对象的旅游景观大多是以生机勃勃的自然万物为构成要素,自然界鲜活直观的生命形式,使游客身临其境、置身其中,从而缩短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空间和心理距离,使人倍感亲切。

面对天造地化,瑰丽无比的景观,旅游者常情不自禁地为之赞叹、遐想、感叹、比兴,这是一种掺和着复杂的情感体验在内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

而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君子比德”之说就是寓道德修养于旅游审美活动的突出表现,对旅游者的道德感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2)旅游者的道德感

旅游者的道德感是指旅游者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如果旅游者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他们就会产生满意、愉快、自豪的情感;若其他旅游者符合道德,则会对其产生赞赏、尊敬、爱慕、钦佩等情感。

反之,则会对自己感到不安、内疚,对其他旅游者产生厌恶、反感、鄙视、憎恨等情感。

由于道德感具有社会性,因此,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阶级,道德的标准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旅游总是人们离开居住地到异地环境,旅游者脱离了日常的生活环境,由于一定程度的隐蔽性和匿名效应,多数旅游者可能出现“道德弱化”现象。

试看三峡热线网的一篇报道:

“失踪”的旅游纪念木刀

一把突然“失踪”的旅游纪念木刀,昨日在秭归泗溪景区引发冲突。

景区一摊贩因怀疑来自黄石的一群游客偷“刀”,遭到游客殴打。

后警方及时介入,游客赔偿1000元了结此事。

当天下午1时许,在泗溪景区竹海浴场附近卖旅游纪念品的陈女士的摊位上来了一批黄石游客。

在这群游客离开后,陈女士发现摊位上少了一把木刀,怀疑是这群游客在参观时“顺手牵羊”,便急忙上了这群游客的大巴,与车上游客理论。

但陈女士的指责,遭到车上游客矢口否认。

大巴到达景区大门后,游客强行将陈女士拖下车。

随后,双方发生激烈冲突。

陈女士被情绪激动的游客打伤。

在双方的冲突中,抱着小孩前来劝架的陈女士女儿也被摔倒在地。

茅坪警方介绍,经协调,负责这次旅游的黄石某旅行社向陈女士赔偿1000元。

目前,这群游客已安全离开秭归。

就本案例中的情况看,旅游者的情绪激动,表现出明显的道德弱化倾向。

旅游者道德弱化的常见表现有以下3个方面:

首先是个性扩大化,例如部分旅游者对一些旅游服务人员提出过分要求,有时甚至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其次表现为人性中恶的一面充分的暴露,例如一些旅游者举止异常、自私、任性、态度傲慢等;最后还表现为旅游者从众心理现象明显,判断力迟钝,例如部分旅游者对一些不良行为或无理要求随声附和。

而旅游者的道德弱化一般由以下原因导致:

首先是旅游过程中的好奇心和不安情绪。

作为旅游促动因素之一的好奇心,在旅游开始后,会令旅游者在面对不同文化、语言和风俗习惯时产生不安情绪,这种不安会导致旅游者对自我控制的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