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1鲁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9945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1鲁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1鲁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1鲁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1鲁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1鲁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1鲁教版.docx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1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1鲁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1鲁教版.docx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1鲁教版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1鲁教版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1鲁教版

标准

活动建议

l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l通过读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密度图及有关资料,掌握世界与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l了解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设计思路】

关于人口分布主要影响因素的知识,与前一篇,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相似,因此,人口分布部分,以读图分析为主,而后从中提炼出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而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对比,则通过案例分析实现。

从教学方法看,本可以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

【知识构建】

程标准关于本的“标准”是“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其具体要求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需要读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和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

二是需要归纳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三是需要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根据“标准”的本质特征进行知识建构,其框架结构结构如图1所示。

资库资库资库

 

【教学目标】

1.利用世界人口密度图和世界政区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2.利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

3.通过世界和中国人口的分布,归纳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4.通过借助具体的案例,分析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培

养分析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资观。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

结合实例,具体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区别。

【前准备】

教师搜集“世界人口密度图”、“世界政区图”、“中国人口分布图”等图,设计“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等表格,以及“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案例等。

【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

新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相关

调研

调查:

本市的人口密度并与我国西部人口密度对比。

学生展示调查结果。

通过学生的调查所得,为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埋下伏笔。

明确

概念

对比:

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

①阅读本第16页图1—3—1;

②说出自己对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看法。

明确概念,注意差异。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

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

阅读本第17页图1—3—2“世界人口密度(20世纪90年代)”,并参照世界政区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世界

人口

分布

①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②世界人口密集地区在东亚、南亚、西欧、北美洲的东部,在本图中分别用字母A、B、、D标出其位置。

③分析东亚、南亚和西欧人口稠密的原因。

①读图,注意与纬度、距海岸的距离、垂直高度及世界政区相结合。

②学生分析分布规律,分析其原因。

初步掌握阅读图材料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提炼的技能。

世界

人口

分布

①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②世界人口密集地区在东亚、南亚、西欧、北美洲的东部,在本图中分别用字母A、B、、D标出其位置。

③分析东亚、南亚和西欧人口稠密的原因。

①读图,注意与纬度、距海岸的距离、垂直高度及世界政区相结合。

②学生分析分布规律,分析其原因。

初步掌握阅读图材料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提炼的技能。

探究活动2:

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图2)及本第18页内容,归纳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中国

人口

分布

特点:

①从东西方向看:

________________;

②从自然条看:

________________;

③从经济条看:

________________;

④从民族类别看:

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

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读图,作出回答。

初步掌握阅读图材料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提炼的技能。

资库

探究活动3:

通过以上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的分析,并结合本第20~22页内容,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进一步判断表1中各种现象相应的影响因素。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影响

人口

分布

的因素

①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大或减小)。

②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其中,对人口分布影响最显著。

③完成表1。

①根据以上所学,进行总结。

②阅读表2,进行思考与判断,可以与同桌小声讨论。

对之前所学进行总结提炼后,通过相应的判断加深理解与应用。

表1

规律与现象

影响因素

全世界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

世界约80%的人口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

东北黑土分布区人口密度较高

大庆的崛起、吉隆坡的雏形

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

二战后大批犹太人移居以色列

探究活动4:

根据提供的案例,对比分析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并完成相关表格的填写。

【案例分析】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根据“中国土地资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量”的研究,到21世纪20年代中期,在较高水平投入或丰产年的情况下,中国能生产粮食6960亿~7000亿千克,按人均40千克计算,能供养约148亿人口;中等投入或平产年,粮食产量能达到6660亿~670亿千克,能供养148亿人口;在低投入或歉收年,粮食产量在6390亿~6480亿千克,只能供养142亿人口。

中国农业资最大可能生产量的估计是在假设以播种面积为19亿公顷,粮食播种面积为14亿公顷,水浇地07亿公顷的条下,单产6660千克/公顷,粮食产量可能达到8400亿千克,以人均拥有粮食00千克计算,可承载166亿人。

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相对地理解为中国资最大承载力。

因此,中国人口最高峰不宜超过16亿人。

同时专家根据我国的资,人体营养和化教育等条,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能养活好8亿~9亿人;如果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大致应控制7亿之内。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境人口容量与

人口合理容量

①根据提供的案例,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完成表2。

②深刻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含义,完成表3。

③组织评议活动,让不同观点者发表看法,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讨论分析,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结合内容,在案实例分析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学、讨论完成”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环境人口容量与

人口合理容量

①根据提供的案例,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完成表2。

②深刻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含义,完成表3。

③组织评议活动,让不同观点者发表看法,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讨论分析,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结合内容,在案实例分析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学、讨论完成“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表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区别

特性

资库

表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因素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丰富程度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生活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