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四节气与民俗文化讲稿22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9562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民俗文化讲稿2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民俗文化讲稿2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民俗文化讲稿2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民俗文化讲稿2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民俗文化讲稿2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民俗文化讲稿22页.docx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民俗文化讲稿2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二十四节气与民俗文化讲稿22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民俗文化讲稿22页.docx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民俗文化讲稿22页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民俗文化

(讲稿)

前言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中国积淀几千年的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把它确认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表明它不仅是中国的遗产,也是世界、人类的遗产,我们有保护和传承它的责任。

二十四节气非常复杂,是一个天、地、人合一的整体知识体系。

可能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知识体系,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这么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体系。

所以有人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我们在三伏天的时候,常看到中医院开展“冬病夏治”活动,这其实就是根据节气来调养身体的方式。

一、二十四节气是如何确定的?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确定的?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节气是自然时令,它依据的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因所处的位置的关系,接受阳光照射角度、时间的不同,而带来的一系列天文物候变化。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是360度,每15度为一个等份,切分出来24等份,取了24个名称。

这些名称中,有的反映温度,比如大暑、小暑等;有的反映降水,比如雨水、谷雨等;有的反映物候,比如惊蛰、芒种等。

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统称,每月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全年分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

我们常说“交秋一日,水冷三分”,就是说一到立秋,我们马上感觉到与之前的温度不一样了。

这就是中国人对这种气候的感知,是一种经验的总结。

所以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二十四节气的时令体系。

所谓发明,是指发现了自然时序的规律。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八个时间点是最主要的,那就是“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与“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四时八节”。

其中“二分”和“二至”是最早被我们通过经验观测而发现的节气点。

有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歌谣,其中最后几句讲的就是节气点的问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上半年节气点在六,中气点在二十一,下半年是节气点在八,中气点在二十三,相差不了一两天的时间。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它以黄河流域的天文物候为依据。

早在春秋以前,人们已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测定了春分、秋分、夏至与冬至四个节气点,随后推算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时间;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出现,在《逸周书》中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序列,只是个别名称位置不同;西汉时期,刘安的《淮南子》中关于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与当代二十四节气系列完全一致。

二、节气时令信仰与仪式民俗

中国古人认为,二十四节气运行的内在动力是阴阳二气的流转,不同的节气时令,阴阳二气在天地中处于不同的位置。

如《管子·乘马》所说:

“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

之所以出现四季的变化,是阴阳二气的推移。

如果按年度周期划分四季,立春、立夏所在的上半年是阳气生发上升、阴气收敛下降的阶段,立秋、立冬所在的下半年是阴气上升、阳气下降藏伏的阶段。

所以有两个点很重要,即:

夏至点和冬至点。

夏至是阳气高涨到极点、阴气开始发生的时刻。

虽然很热,但是已经开始要发生变化了,中国人是从变化中去掌握规律的,而且我们的观念是“顺气”,不管是阴气还是阳气,只要是按照规律运行的,那就是合乎我们伦理的。

因此,就是我们所有措施都要用“顺气”的方式来对应。

冬至是阴气上升到极点,阳气发动的时刻,所以叫“冬至一阳生”。

《管子》中说:

“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

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

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冬者,阴气毕下,故万物藏。

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

”这样一个春生、夏养、秋杀、冬藏的自然节律,被传统社会的人们当作农事活动的依据,认为春生、夏养、秋杀、冬藏是“天之道”。

由于阴阳二气分别代表温暖与寒冷的气候属性,万物的生命周期亦与节气时令相关,春生、夏养、秋杀、冬藏是“天之道”,围绕着这一天道信仰,不仅圣人要“副天之所行以为政”,以春庆、夏赏、秋罚、冬刑来对应天道,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起居也要依照四季时令的阴阳特性来安排,因此形成了特定节气时令的信仰、禁忌和仪式活动。

春天不能杀生,春天是生长的季节,所以春天是绝对不准砍树的,比如过去的道路不太宽敞,皇帝要坐车出行,路上的树枝会拦着车,怎么办?

要把它撩开,不能砍伐,因为春天不能杀生;比如春天不能判处死刑,一直要等到秋后处斩,这是按照自然的节气时令来行政。

过去传统的法律也是自然法,我们的传统节日也非常强调自然性。

(一)立春

1.迎春气。

立春就是春天到了。

在传统观念边,对天要有敬畏,所以春天到的时候,要举行仪式去迎气。

春气不是普通人能迎的。

在古代礼制中,有一个史官要预测哪一天立春,到了他推算的立春时间,天子带着三公九卿到东郊迎气。

把气迎回来放在宗庙,天子颁给诸侯,诸侯颁给大夫,大夫颁给普通百姓。

所以,古代统治者把自然流转的时间,通过一个仪式转换之后,变成了权力时间。

迎春的时候有一套礼制,其中就包括迎春那天要穿青色的衣服,要唱《青阳》之歌,舞《云翘》之舞,祭祀青帝勾芒。

2.戴春胜。

天子把气迎来之后,老百姓也要举行庆祝活动,所以老百姓就会在立春这一天装饰自己,叫戴春胜,即把彩绸布或彩纸剪成一个春燕的形状,戴到头上,表示迎春。

3.鞭春。

立春阳气生,草木发新根。

阳气来了,意味着我们可以春耕了。

在春耕春种的过程中,有一个耕牛的使用问题,因此产生了鞭春的习俗。

鞭春就是由府县的首长来鞭牛,牛是象征性的土牛或者纸扎的牛。

宋朝开始便有鞭春习俗,《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北宋开封府,在立春前一天,“进春牛入禁中鞭春”。

明代立春当日,府县官吏,各穿官服,礼勾芒神,用彩色的鞭子鞭打春牛三次,以示劝农之意。

清代立春日,有“进春”仪式。

在鞭春过程中,有一个人物很重要,叫“勾芒之神”。

勾芒神是春神,春神可以作为一个符号,是春天到来的标志。

除此之外,立春还有贴春牛图的习俗,把春牛图印在纸上,大家拿回家贴在墙上。

(二)春分

春分是仲春时节。

到了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寒暑适中。

春分在商代以前就已被确定,《尧典》中说: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是说这一天昼夜平分,鸟星在南天出现。

汉朝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中说:

“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因此,春分这一天被先民赋予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这个重要意义对今天仍然有启示价值。

《礼记·月令》记载:

“(仲春之月)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

1.校准度量衡。

由于春分充分体现了天道均平的特性,因此在古代以此日为度量衡(度量标准)的校订时间,以显示人事器物标准与天道的合一。

我们今天不妨将春分日作为提倡社会公平的纪念日,让春分节气在当代社会焕发光彩。

2012年,朝阳文化节就举行了一场春分祭日活动。

2.求子。

春分时节燕子归来,古人以为此时是求子的吉日。

南朝时民间认为在燕子飞来时,迎着燕子抛两只筷子就可求得子嗣。

(三)清明

1.祭祖。

清明是唯一的节气日与节日合一的时间,它既是节气日,也是节日。

在古代,清明最初只是节气,清明前一天则是寒食节,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把寒食与清明合并为一,清明变成了一个节气兼节日的特别时间。

清明时节,祭祖、扫墓,怀念故去的先人是其重要内容。

2.踏青。

清明也是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吃清明团的日子。

清明戴柳,即把柳花戴到头上,柳树是春天最早发芽的植物,会给人们带来生命力,所以扫墓踏青时一定要戴柳。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由此可见,在古代清明是个非常有趣的节日,而不仅仅是一个肃穆的日子。

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我们要更强调清明里,与自然亲近的活动,将其变成一个人文与自然合一的节气或节日。

这样传统节日会更有生命力。

(四)立夏

“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表示四季开始的,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自古受到人们的重视。

夏季难过,所以在夏季开始的时候,我们要有很多预防措施。

1.迎气。

周天子重视季节之首,每一节气都要举行迎气的仪式。

在立夏前三天,负责天文历法的太史亲自谒见天子说:

“某日立夏,盛德在火。

”天子于是斋戒。

到立夏这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南郊迎夏,回到朝廷后,依从时气,颁行赏赐。

2.称人。

江浙一带立夏有“称人”的习俗,家家用大秤称人轻重。

3.住夏。

旧时安徽、江苏一带,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立夏日必须回娘家,称“住夏”。

有的地方女儿一直住到五月端午。

据说这样有利于早生早育。

4.迎夏跑山。

浙江杭州有立夏上吴山的风俗,这天店铺、作坊都放假,各色艺人、雇工,三教九流纷纷上吴山游玩。

现在有“半山立夏”迎夏跑山、祈求蚕业丰收活动。

跑山是传统节气在今天的一个新变化,它把传统的活动与体育健身结合起来,已经进行了若干年。

(五)夏至

1.祭地。

在古代阴阳五行观念中,夏至是阴气发生的时节,主张“顺气”的古人在这天要举行相应的扶阴助气仪式。

因此,在夏至这天要祭地。

2.封门。

中国人有个观念,在阴阳二气变化的关口,通常会对人的身体有伤害,这时候我们的许多民俗是用以保障顺利渡过阴阳二气变化的过程。

所以古时夏至有一个习俗——封门,即用桃板把门封起来,防备不利于人身体的气息进来。

因为古人认为桃木是可以辟邪的东西。

3.吃粽子。

在南北朝时期,夏至还有吃粽子的习俗。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夏至节日,食粽。

”可见粽子是夏至节气的象征物。

端午节靠近夏至,人们后来把吃粽子移到了端午。

作为一个节气的象征物,粽子是阴阳包裹的象征,外边叶子一般用箬叶或芦苇叶,那是属于阳性的东西。

那么,夏至粽子里边包裹的是什么呢?

周处《风土记》里面讲,里面包的是乌龟肉和鸭肉,这些都是阴性的东西。

阳性的外壳包着阴性的东西,这时候我们用手剥开它,把里面的阴气释放出来,让气顺利地流转,这是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

(六)立秋

1.迎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也是万物凋零的季节。

在古代朝廷要举行盛大的迎秋仪式。

立秋之日,周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京城西郊迎接秋气。

回朝之后,天子对有功的军人进行奖赏,并开始军事训练,整顿法制,修缮监狱,审理案件,处分罪犯,征讨抗拒王命之人。

2.祭兽。

立秋有祭兽的习俗。

为什么祭野兽?

因为我们要开始狩猎活动了。

其实古代的狩猎活动就是军事活动,通过季节性的狩猎活动来进行军事训练。

在立秋祭兽之后,开始军事训练也是比较适应天道的方式。

在秋天到来时候,很多文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悲秋、伤秋的诗篇。

欧阳修对自然的感知特别敏锐,晚上睡觉的时候听到秋天到来的肃杀之声,他在《秋声赋》里一段对秋的描写有助于我们理解秋气,写得非常形象: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3.秋尝。

立秋还有一个习俗,叫秋尝。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古人认为丰收不仅仅是人类自己的功劳,还有天的保佑,所以在秋收的时候,要把收获的稻子祭献给神灵,叫秋尝。

4.戴楸叶。

宋代有立秋戴楸叶民俗,人们在立秋日将楸叶剪成花样戴在头上,以迎节气。

《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

“立秋日,满街卖楸叶。

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

5.出秋色。

广东佛山立秋后有民间工艺展演聚会,名为“出秋色”。

6.赶秋节。

湘西苗族立秋日,人们要赶秋节,这是男女相会的日子。

贵州苗族这天赶秋节,同样是男女交往的娱乐节日。

7.晒秋。

立秋另外一个习俗是晒秋。

其实,晒秋就是一个收获的展示。

江西婺源篁岭每年晒秋时,房前屋后变成晒竹匾的世界,长长的木架托起圆圆的晒匾,晒着各色作物,在白墙灰瓦、青山绿林中,美成一幅画。

(七)白露

江南苏州,白露前后,驯养蟋蟀,作为博戏之乐,称为“秋兴”,俗名“斗赚绩”。

人们提笼相望,结队成群。

呼其虫为“将军”,头大脚长的蟋蟀为贵,青黄红黑白五色为正色,受到人们的推崇。

(八)秋分

1.祭月。

秋分在上古是祭月的重要日子,朝日夕月,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仲秋时节的月亮最大最圆,这时候不冷不热,气候非常好。

月坛公园就是祭月的地方。

北京有先农坛、日坛、月坛、天坛、地坛,这在古代是一个很完整的四季节气活动的展示空间。

中国有非常丰厚的文化遗产,只是我们利用得太少,这值得我们重视。

周人“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坛,在上,光明;坎,处下,幽静。

秋分祭月之礼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明朝有了很多改变。

2.“三秋”。

秋分也是一个农忙的季节,农民忙于秋收、秋耕、秋种,所谓三秋大忙。

(九)霜降

霜降是冬天快到的标志,以鸿雁来为霜信。

明人毛晋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说北方有一种白雁,“秋深方来,来则降霜。

河北谓之霜信”。

金朝诗人元好问《药山道中》诗云:

“白雁已衔霜信过,青林闲送雨声来。

”古代社会看重霜降,在霜降前一日及霜降日,将士披挂操练,迎请旗纛,并放炮扬威。

霜降之后,秋收结束,《礼记·月令》:

“霜始降,则百工休”。

(十)立冬

冬天的颜色是黑色,冬天的五行是水,五行中水是黑色的。

每个季节有自己的数字,冬天的数字是六。

《礼记·月令》载,周天子从立冬开始入居玄堂左室,乘黑色的车,驾黑马,树黑旗,着黑色的衣服,佩戴玄玉,食用猪肉与黍米。

以水色为尚。

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迎冬。

回转朝廷后,天子要“赏死事,恤孤寡”。

所以,在今天立冬也可以作为慈善救济的日子。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有无数民族英雄为了文化的传承、社会的延续,作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这些人都应该被我们纪念。

如果我们能将对民族先烈的纪念与节气结合,会更能符合中国传统。

与立冬相关的还有一个节日——寒衣节。

从秦朝一直到汉武帝之前,寒衣节都是岁首。

(十一)冬至

冬至在古代被称为“天正”。

为什么天正?

因为太阳从这一天开始朝北移,阳气开始发生了,所以真正的一年开始是冬至。

过去冬至就是大年,后来变成正月初一,这是历法确定的。

正月初一在立春的前后,叫“王岁首”,是统治者确立的岁首。

古代每朝历法不同,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

1.贺冬。

冬至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节气点,也是一个节日。

这一天我们有一个习俗,叫贺冬。

六朝时代,称冬至为“亚岁”。

这时候民俗里有一个仪式活动,即晚辈要给长辈送鞋袜,为长辈祈寿,叫“履长至”。

2.祭祀先人。

在南方地区,冬至还是祭祀先人的重要时间。

有一句民俗叫“冬至大如年”,就是说冬至比年还大,所以在苏州、上海、广西等地,冬至不仅是节气,还是重大的节日。

3.数九九。

从宋元开始,冬至九九歌诀就流传于南北各地。

九九歌诀就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之后,春回大地。

见诸记载最早的大约是宋人陆泳在《吴下田家志》中收录的九九歌谣。

现在还在流传一首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另外一个冬至民俗是画九九消寒图。

第一种是染梅消寒。

画一枝有八十一片花瓣的梅花,每天用胭脂染一片梅花,等染到八十一片的时候,一朵素梅就变成了红梅(也有人说变成杏花),叫“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

元人杨允孚《滦京杂记》记载,“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涂一圈。

八十一圈既足,变成杏花,即暖回矣。

”胭脂红是美人的消寒图,而一般人大都是用墨色涂染梅花花瓣,“试看图中梅黑黑,自是门外草青青。

第二种是涂圈消寒。

把八十一个圈按九行排列,每行九个圈,从冬至日起,每天涂一个圈,涂抹的位置视天气状况而定,阴天涂圈的上半部,晴天涂下半部,刮风涂左半部,下雨涂右半部,下雪就涂在中间,用当时人的话说,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

”每年画下来,这就是一个天气记录图,十分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第三种是填字消寒。

从冬至日起,对九个九笔画的字进行涂描,每天依笔顺描画一笔,九天成一字,九个字写完,春天就到了。

清朝宫廷内曾有帝王御制《九九消寒图》,这种消寒图就是填字图,其九字为“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古代有句话叫“故天有时,人以为正”,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节气天时是一个重要节点,围绕这些节点形成了系列信仰仪式活动,人们通过仪式信仰的表达,取得了与天地的沟通,实现与社会人事、与自然的协调,从而保障了人间吉祥与幸福。

三、节气时令饮食与养生保健民俗

传统时令饮食原则是:

“必先岁气,毋伐天和”。

所谓岁气,就是节令时气。

饮食要按照时令节气,不要破坏了自然带来的和气。

《黄帝内经》记载:

“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

”即按照四季阴阳二气升沉流转与五行属性,调整饮食性质、内容。

古代大学者董仲舒也曾经说:

“饮食嗅味,每到一时,亦有所胜有所不胜之理,不可不察也。

四时不同气,气各有所宜,其物代美,视美而养之,同时美者杂之,是其所宜也”“凡择味之大体,各因其时之所美而违天时不远矣”。

四时的季节气息不同,每个季节都应该吃与时令相应的食物,才不违天时,对身体有才好。

(一)立春

立春一般来说是阳气发生的时候,所以立春饮食体现迎春、助阳的性质。

1.春盘,也叫五辛盘。

因盘盛五种辛辣生菜而得名,一般盛葱、姜、蒜、韭菜、萝卜,“取迎新之义”。

以五种辛辣之物,发五脏之气。

2.春饼,一种薄面饼,裹生菜食用。

北方地区都有,我上次在中国台湾辅仁大学工作的时候,看到他们春天也吃春饼。

3.咬春。

明代北京人无论贵贱都嚼萝卜,称为“咬春”。

清代北京人新春日献辛盘,即使一般百姓,也要杀鸡割肉,做面饼,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吃水红萝卜,名为“咬春”。

(二)清明

1.青团。

清明节的饮食非常丰富,每年到清明节之后,稻香村都会卖青团。

青团用清明时节生长的软曲、艾蒿等与糯米饭揉制而成,在六朝时就已出现。

据《广东民俗大观》记载,广东客家有清明饭,制作方法如下:

清明前夕,从野外采集各种可食用的药用植物,如艾草、鸡矢藤、清明菜(鼠曲)、荠菜、枸杞叶等,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碓舂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饭块蒸熟即可。

食青团可以清热解毒,对身体很有益处。

2.乌饭。

乌饭又称黑饭,江南一带民间风俗小吃,用青枫树叶(一名乌饭木)捣成汁混入米饭中制成,在清明立夏之间吃。

3.清明茶。

说到清明的饮品,当然就是茶。

茶叶在经过一个冬天的孕育之后,在清明采集下来,茶质非常好。

带露的明前茶,是茶中的珍品。

但是实际上,清明茶就是一个尝鲜的意义,真正的好茶应该再等几天,到谷雨前。

雨前茶比清明茶的茶质更醇厚一些。

(三)立夏

夏天是高温潮湿的季节,为防止“疰夏”之疾,人们提前在立夏日进行饮食的预防保健。

1.七家茶。

江南立夏饮“七家茶”,也称“立夏茶”。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

“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

”我们的民俗特别强调集体的力量,所以在节日里,他们也会互相凑茶叶来泡,叫七家茶。

又如百家饭、百家衣。

据说向每一家讨个布头,缝衣服给小孩穿,这样的小孩好养活。

但是没人会给你紫色的布,因为“紫”谐音“子”,不能把自己的子嗣送给你。

2.三烧五腊九时新。

立夏时节,有很多新鲜的时令果实,所以杭州立夏有“三烧五腊九时新”之说,三烧为:

烧饼、烧鹅、烧酒;五腊为:

黄鱼、腊肉、盐蛋、海狮、清明狗;九时新为:

樱桃、梅子、鲥鱼、蚕豆、苋菜、黄豆笋、玫瑰花、乌饭糕、莴苣笋。

3.立夏强身。

立夏还是一个强身健体的时间,俗谚说:

“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

立夏吃了鸡蛋,腿脚好,身体健康。

4.立夏养颜。

立夏时,为了保住自己容颜的美丽,古代有一个方法,即在立夏以李子泡酒,给女性服用,叫驻颜酒,说此酒可以养颜。

5.立夏吃冰。

夏天要喝冰镇酸梅汤,古代没有冰箱,那么冰是怎么来?

在北京新街口有一个胡同,叫冰窖胡同,这个胡同就是藏冰的地方。

前一年腊八昆明湖冰冻以后,把昆明湖的冰切成很多大方块,用车拖到冰窖藏起来,立夏时拿出来分给大家。

明代北京,朝廷打开冰窖,赐文武大臣,平民可买卖冰食。

买冰人手拿两个小铜盏,敲击成声,名为“冰盏”。

(四)芒种

芒种是梅雨天,江南人在梅雨时备办水缸、瓮罐,收蓄雨水,“以供烹茶之需”,称为“梅水”。

据说梅水水味经年不变,甘滑胜山泉,为嗜茶者所珍爱。

(五)夏至

1.吃百家饭。

夏至是极热时节,应重视饮食养生。

白居易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中云:

“忆在苏州日,常诣夏至筵。

棕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宋代京畿一带,夏至日要吃“百家饭”,说吃了“百家饭”就容易度过炎炎夏日。

由于百家的饭难以凑齐,人们传说只要到姓柏的人家求饭就可以了。

2.夏至面。

明清以来,民间夏至食品是面条,俗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

据清乾隆年间成书的《帝京岁时纪胜》说,当时北京人夏至日家家都吃冷淘面,也就是过水面。

这种面条是都城的美食,各省到北京游历的人都说“京师的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

3.掏井换水。

夏至古代还有淘井换水的习俗,这与古代改火的制度有着同样的性质。

人们认为夏至阴气上升,夏至“一阴生”,夏至以后的水是新水,换掉旧水,用夏至新水有利于身体保健。

在汉代月令简牍中,多见夏至换水的记载。

夏至淘井是古代良好的卫生传统。

(六)大暑

1.伏日吃肉。

大暑时节是伏天,古代还有一个节日叫伏日,汉朝特别重视这个节日,朝廷在伏日会给一些官员赐肉。

汉朝有个官员叫东方朔,一个暑伏之日,汉武帝给百官赐肉,东方朔和众官已到,但汉武帝迟迟未到。

于是东方朔说道:

“伏日万鬼行,当早归”。

说罢,用剑割下一块肉,揣起来走了。

这个故事里就提到了伏天吃肉的习俗。

2.卖凉冰。

清代苏州民间在三伏天启出窖冰发卖。

《清嘉录》载,“土人置窨冰,街坊担卖,谓之凉冰。

或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俗呼冰杨梅、冰桃子。

3.贴秋膘。

大暑有“贴秋膘”的习俗,一般吃面条、饺子、鸡蛋等,北京俗语为“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七)立秋

1.咬秋。

《诗经》曰:

“七月食瓜”。

在立秋这天要吃秋瓜、秋桃,以保健避疫。

节气习俗是中国人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延续。

其他任何民族、任何文化都没有的类似的文献记载,而中国不仅有文献记载,我们还在生活中传承。

立秋吃瓜这个习俗叫“咬秋”。

立春“咬春”,立秋“咬秋”,“咬”这个字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吃的程度。

我们不要小看了吃,在中国古代社会,吃是很难的事情,吃饱吃好更难,我们真正吃好吃饱的历史仅有几十年。

2.吞服赤小豆,也是过去立秋节日的保健习俗。

宋人《岁时广记》记载:

“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七粒,止赤白痢疾。

(八)白露

白露节气会吃什么?

吃露水。

白露时节,天凉以后,水汽凝结成露。

山东省临朐一带,八月初一采豆棵上的露水贮存起来,说是龙的汗水,用来做饭可医治百病。

当地人还用这露水和老桃叶做桃叶膏。

据说桃叶膏治疗腹中郁积病患十分有效。

(九)立冬

民间在立冬有酿酒、腌菜的习俗,有谚语说:

“立冬不起菜,必定要受害”。

(十)冬至

1.吃馄饨。

冬至吃什么呢?

吃馄饨。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说:

“冬至郊天令节,百官递贺表。

民间不为节,惟食馄饨而已,与夏至之面(条)同。

故京师谚云:

‘冬至馄饨夏至面’。

2.冬至团。

苏州冬至的节令食品是冬至团。

人们用它来祀先祭灶,并作为节礼相互馈送。

苏州的冬至团是米粉做的,将米磨成粉,做成圆形,里面包上糖或肉菜等。

(十一)大寒

1.腊八粥驱寒。

大寒时节,南北方都会喝腊八粥。

腊八粥一定要很早就开始熬,谁家的腊八粥先吃,谁家就有好运。

一般的腊八粥有大米、花生、绿豆、红豆、莲子等。

其他还有自选辅料的扁豆、红枣、桂圆、山药、百合、枸杞子、薏米、小米、其他豆类等。

大寒时节吃这种粥,有利于补充能量,对身体十分有益。

2.藏冰。

大寒时节的物候是鸡始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

人们取冰、藏冰,以备夏日降温之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