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财务报表分析4次作业全完整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9512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8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电大财务报表分析4次作业全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央电大财务报表分析4次作业全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央电大财务报表分析4次作业全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央电大财务报表分析4次作业全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央电大财务报表分析4次作业全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电大财务报表分析4次作业全完整版.docx

《中央电大财务报表分析4次作业全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电大财务报表分析4次作业全完整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电大财务报表分析4次作业全完整版.docx

中央电大财务报表分析4次作业全完整版

同仁堂集团偿债能力分析

(2006—2008年度)

一、企业简介

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同仁堂”的品牌在迄今(2010年)为止的341年历史中始终不衰的原因,与同仁堂世代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念是密不可分的。

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

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清偿到期债务的现金保障程度。

偿债能力分为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现金保障程度。

其衡量指标主要有两项: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一)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是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最常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一般认为2:

1的比率比较适宜。

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短期债务。

如果比率过低,则表示企业可能捉襟见肘,难以如期偿还到期债务。

但是,流动比率也不可能过高,过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有较多的资金滞留在流动资产上未加以更好地运用,如出现存货超储积压、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拥有过分充裕的现金等,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筹资成本进而影响获利能力。

保持多高水平的比率,主要视企业对待风险与收益的态度。

根据题目所给资料和查找有关数据:

2006年同仁堂流动比率为:

2,574,160,000/834,652,000=3.08

2007年同仁堂流动比率为:

3,007,190,000/792,341,000=3.80

2008年同仁堂流动比率为:

3,401,030,000/7,842,118,000=4.04

从上可以看出同仁堂2006年至2008年的流动比率呈现递增的趋势,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

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00%,上限为200%时较为适当。

很明显,同仁堂的流动比率这三年来都偏高,这表明同仁堂的流动资产占用较大,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筹资成本。

(二)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是指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所谓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等后的余额,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和应收账款等。

由于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弱的不稳定资产,因此,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的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

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

根据题目所给资料和查找有关数据:

2006年速动比率为:

(2574160000-1381330000)/834652000=1.43

2007年速动比率为:

(3007190000-1501480000)/792341000=1.90

2008年速动比率为:

(3401030000-1780480000)/842118000=1.92

从上可以得知同仁堂三年来的速动比率呈现不稳定性,一般来说,速动比率等于100%时较为适当。

如果速动比率小于100%,必然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

如果速动比率大于100%,尽管企业偿还的安全性很高,但却会因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如表1:

(三)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净额)/流动负债。

根据同仁堂2006-2008三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资料,未提供短期投资净额数值,故视短期投资净额为0,因此:

同仁堂2006年现金比率=(805,798,000-0)/834,652,000=0.97

同仁堂2007年现金比率=(889,309,000-0)/792,341,000=1.12

同仁堂2008年现金比率=(1,180,360,000-0)/842,118,000=1.40

三、历史比较分析

通过对同仁堂2008年企业财务指标与历史2006-2007年这两年各期实际值所进行的比较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

一是该企业的2008年流动比率高于2006-2007这两年的各期实际值,说明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上两年历年都有所提高,处于稳步提升的趋势。

二是就该企业2008年速动比率而言,2008年的1.92与2007年的1.90相比,仅差0.02个百分点,这说明同仁堂2008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几乎与2007年持平,但高于2006年,因此说,在应收账款率的关注上仍不可放松,应加强日常管理。

三是同仁堂集团的2008年现金比率比2007年高出0.3,比2006年高出0.43,这说明该企业以现金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大幅提升。

四、同行业比较分析

闻名遐迩的“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国药号,是北京同仁堂最大的竞争对手。

胡庆余堂是清末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于1874年创立。

胡庆余堂承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广纳名医传统良方,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济世宁人。

百年老号能成为迄今全国重点中成药企业,得益于其深邃的经营谋略和严谨的内部管理,终成方园。

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寓托了胡庆人的职业道德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

根正而茂发。

百余年来胡庆余堂秉宗奋发不断壮大,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屋建瓴,锐意改革,崇尚科学,不断创新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以名牌产品胃复春片为龙头的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在继承中医药理论基础上脱颖而出,胡庆余堂已成为国内首家中药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经修葺更显熠熠生辉,其丰富的中药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建筑吸引了海内外大量的游客,不少国家领导人也莅临参观挥毫勉励。

1999年胡庆余堂顺利完成了国企改革,成为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新的机制,新的观念,新的爆发力,在新的世纪,“庆余”将实现新的跨跃。

如表3:

通过对同仁堂相同行业竞争对手——胡庆余堂的资料查找、分析:

胡庆余堂2006年流动比率为:

463,739,000/374,793,000=1.24

胡庆余堂2007年流动比率为:

480,995,000/377,109,000=1.28

胡庆余堂2008年流动比率为:

516,449,000/384,022,000=1.34

从上可以看出:

胡庆余堂2006年至2008年的流动比率也是呈现递增的趋势,可见,该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且胡庆余堂三年以来的流动比率数值均低于2,说明该企业流动资产使用结构合理,资金的使用效率较高。

与此同时,通过同仁堂与胡庆余堂两家企业2006-2008连续三年流动比率数据的对比可见,同仁堂的流动比率高于胡庆余堂的流动比率,短期偿债能力比胡庆余堂高,债权人利益的安全程度也比胡庆余堂高,说明同仁堂比胡庆余堂的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也较强。

2006年速动比率为:

(463,739,000-160,051,000)/374,793,000=0.81

2007年速动比率为:

(480,995,000-158,447,000)/377,109,000=0.86

2008年速动比率为:

(516,449,000-162,639,000)/384,022,000=0.92

从上可以得知胡庆余堂三年来的速动比率较稳定,其速动比率均低于1,但差距不大,这说明企业将面临一定的偿债风险,应进一步应收账款和加强存货的流动性。

综上两家企业速动比率数值可以看出,同仁堂的流动比率比胡庆余堂高,说明其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比胡庆余堂要好,支付能力也比胡庆余堂要好一些。

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短期偿债能力比胡庆余堂要高。

五、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有形净值债务率。

利用利润表分析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利息偿付倍数和固定支出偿付倍数。

(一)资产负债率分析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通过查找同仁堂2006-2008资产负债表有关数据资料:

同仁堂2006年资产负债率=862,902,000/3,822,030,000×100%=22.58%

同仁堂2007年资产负债率=814,330,000/4,194,680,000×100%=19.41%

同仁堂2008年资产负债率=872,085,000/4,550,070,000×100%=19.17%

通过计算,见表4:

上表显示,一是同仁堂公司2006年、2007年、2008年三年的资产负债率均低于同行业(特指内地几大医药巨头企业)平均水平(调查显示同行业平均水平处于60-70%之间),保持了一个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水平,这说明企业具备较强的长期偿债能力。

企业采纳了较为保守的财务政策,提高了今后在需要现金时的借款的能力。

二是2008年的资产负债率大幅降低,由2007年的19.41%,降低到2008年的19.17%,降低幅度明显,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持续降低了。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同仁堂集团进行了资产结构调整,使其长期偿债能力持续提高,财务风险不断降低,增强了安全性。

此外,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与发展,国内同行业医药产业整合并购速度的加快,为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采取更保守的财务政策是较为有益的。

(二)产权比率分析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同仁堂2006年产权比率=862,902,000/2,959,120,000×100%=29.16%

同仁堂2007年产权比率=814,330,000/3,380,350,000×100%=24.09%

同仁堂2008年产权比率=872,085,000/3,677,990,000×100%=23.71%

产权比率只是资产负债率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但产权比率更测重于揭示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相互关系,说明企业财务结构和风险性,以及所有者权益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而资产负债率则侧重于揭示总资本中靠负债所取得的多少,说明债权人权益的受保障程度。

(三)有形净值债务率分析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同仁堂2006有形净值债务率=[862902000/(2959120000-57033000)]*100%=29.73%

同仁堂2007有形净值债务率=[814330000/(3380350000-51814500)]*100%=24.47%

同仁堂2008有形净值债务率=[872085000/(3677990000-99077900)]*100%=24.37%

见表5:

通过表5可见:

(1)同仁堂2006-2008年的有形净值债务率均低于标准值下限,保持了一个较低的有形净值债务率。

这说明:

企业具备较强的长期偿债能力;债权人利益的受保障程度较高。

(2)2008年有形净值债务率与2007年相比,降低幅度甚小。

这说明企业财务风险降低到24%左右时,再降低的频度小了。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同仁堂集团具备很强的长期偿债能力,公司财务风险很低,债权人利益受保护的程度很高,但这样做不能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资本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四)利息偿付倍数分析

利息偿付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同仁堂2006利息偿付倍数=(289,967,000+8,996,250)/8,996,250=33

同仁堂2007利息偿付倍数=(376,595,000+10,244,700)/10,244,700=38

同仁堂2008利息偿付倍数=(415,932,000+4,784,180)/4,784,180=88

从表6可见,同仁堂2006-2008年利息偿付倍数连年提高,说明公司的利润为支付债务利息提供的保障程度持续提高,能够一贯按时、足额地支付债务利息,可以借新债还旧债,永远不需要偿还债务本金。

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较低,则说明公司利润难以支付利息提供充分保障,就会使公司失去对债权人的吸引力。

一般而言,利息偿付倍数至少要大于1,否则,公司就不能举债经营,为了正确评价公司偿债能力的稳定性,一般需要计算连续数年的利息偿付倍数,并且通常选择一个指标最低的会计年度考核公司长期偿债能力的状况,以保证公司最低的偿债能力。

六、总结分析

(一)历史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通过表7数据可以看出:

(1)与自己历史同期比,一是同仁堂2008年的流动比率比上两个年度都高,说明短期偿债能力提高了,债权人利益的安全程度也更高了;二是2008年的速动比率也比上两个年度高,说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更强了;三是2008年的现金比率也比上两个年度高,说明支付能力更强了。

(2)与竞争对手比,一是同仁堂2006、2007和2008三年历年的流动比率均比胡庆余堂历史同期值高,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要优于胡庆余堂;二是同仁堂2006、2007和2008三年历年的速动比率均比胡庆余堂历史同期值高出近一半,说明其短期内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也要好于胡庆余堂;三是同仁堂2006、2007和2008三年历年的现金比率均比胡庆余堂历史同期值高出近3倍,说明其支付能力上也优于胡庆余堂。

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短期偿债能力比以往年度有较大增强。

(二)历史长期偿债能力数值分析

通过表8数据可以看出:

(1)与自己历史比,一是同仁堂2008年的资产负债率比上两年均持续走低,远远低于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40%—60%,说明借债少,风险小,不能偿债的可能性小;二是2008年的产权比率也比上两年低,说明财务结构风险性小,所有者权益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强;三是2008年的有形净值债务率比上两年降低,表明风险小,长期偿债能力强;四是2008年的利息偿付倍数比2006和2007两年高,说明偿还利息的能力有所增强,完全能够偿还债务利息。

(2)与同行业竞争对手比,我们可以看出:

一是同仁堂2008年的资产负债率比胡庆余堂要低,说明借债胡庆余堂要少,风险相当较低,不能偿债的可能性也较小;二是2008年的产权比率比胡庆余堂要低,说明财务结构风险性比胡庆余堂要小,所有者权益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强;三是2008年的有形净值债务率比胡庆余堂要低出近3倍多,说明其财务风险小,长期偿债能力强;四是利息偿付倍数比胡庆余堂要高出近40倍,说明偿还利息的能力要远远高于胡庆余堂。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同仁堂集团具备很强的长期偿债能力,公司的财务风险很低,债权人利益受保护的程度很高,甚至已超出了合理保障的需要。

但是,这样做未能充分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资本结构总体还尚需进一步优化,因此,公司应考虑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使资本结构趋于合理。

 

同仁堂集团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一、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通过查找同仁堂集团2006—2008年三年以来财务报表,获得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如下:

(一)总资产周转率计算

2006年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2,409,060,000

[(3,520,098,518+3,822,030,000)÷2]

≈0.1641(次)

2006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1641=2194天

2007年总资产周转率=2,702,850,000

[(3,822,030,000+4,194,680,000)÷2]

≈0.1686(次)

2007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1686=2136天

 

2008年总资产周转率=2,939,050,000

[(4,194,680,000+4,550,070,000)÷2]

≈0.1680(次)

2008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1680=2142天

(二)分类资产周转率计算

1.流动资产周转率

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2,409,060,000

[(3,354,400,540+2,574,160,000)÷2]

≈0.2443(次)

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2443=1473天

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702,850,000

[(2,574,160,000+3,07,190,000)÷2]

≈0.2421(次)

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2421=1487天

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939,050,000

[(3,007,190,000+3,401,030,000)÷2]

≈0.2293(次)

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2293=1570天

2.固定资产周转率

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

=2,409,060,000

[(697,869,812+1,247,860,000)÷2]

≈0.6190(次)

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0.6190=582天

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702,850,000

[(1,247,860,000+1,187,490,000)÷2]

≈0.5549(次)

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0.5549=649天

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939,050,000

[(1,187,490,000+1,149,040,000)÷2]

≈0.6289(次)

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0.6289=572天

3.长期投资周转率

2006年长期投资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期初长期投资+期末长期投资)÷2]

=2,409,060,000

[(51,052,826+24,178,288)÷2]

≈16.01(次)

2006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16.01=22天

2007年长期投资周转率=2,702,850,000

[(24,178,288+49,571,500)÷2]

≈18.32(次)

2007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18.32=20天

2008年长期投资周转率=2,939,050,000

[(49,571,000+48,176,700)÷2]

≈15.03(次)

2008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15.03=24天

4.其他资产周转率

2006年其他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资产平均余额

=2,409,060,000

[(4,197,356+3,971,589)÷2]

≈147.45(次)

2006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147.45=2天

2007年其他资产周转率=2,702,850,000

[(3,971,589+53,605,480)÷2]

≈23.47(次)

2007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23.47=15天

2008年其他资产周转率=2939050000

[(51,814,539+103,465,219)÷2]

≈9.46(次)

2008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9.46=38天

现将以上计算结果整理表格如下:

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

一是同仁堂2008年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比2006和2007年都低,且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发展,这说明同仁堂2008年的流动资产周转率较上两年比周转率最快,周转次数最多,表明同仁堂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占用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越多,表明同仁堂流动资产的运用效率逐年趋好,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均得以逐年增强。

二是同仁堂2008年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比2006和2007年都高,但增幅不大,这表明同仁堂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利用较稳定,也较充分,说明同仁堂固定资产投资较为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分布较为合理,企业的经营活动很有效。

(三)单项资产周转率计算

1.应收账款周转率

主营业务收入

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2,409,060,000

=[(300,064,949+268,492,557)÷2]

≈2.12

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2.12=170天

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702,850,000

[(268,492,557+339,918,440)÷2]

≈2.22

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2.22=162天

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939,050,000

[(339,918,440+330,891,675)÷2]

≈2.19

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2.19=164天

2.存货周转率

主营业务收入

2006年存货周转率=[(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

2,409,060,000

=[(1,409,118,557+1,380,590,280)÷2]

≈0.43

2006年存货周转天数=360/0.43=834天

2007年存货周转率=2,702,850,000

[(1,380,590,280+1,501,477,548)÷2]

≈0.47

2007年存货周转天数=360/0.47=768天

2008年存货周转率=2939050000

[(1,501,477,548+1,780,483,654)÷2]

≈0.45

2008年存货周转天数=360/0.45=804天

通过表2计算可以看出:

同仁堂集团2008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比2007年的低,比2006年的高,表明2007年的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慢,管理效率低,资产流动性差,但2006年的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快,管理效率高,资产流动性强;2008年的存货周转率比2006年度高,表明企业存货的变现速度快,存货的运用效率高,资产流动性强,盈利能力更强。

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资产运用状况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二、同仁堂资产周转率的趋势分析

通过已经收集到的同仁堂2006—2008年连续三年的相关数据显示,如表3:

计算各项资产周转率指标如下表:

根据表4的计算结果,分析如下:

总体来说,同仁堂集团的资产周转率连续三年稳中求升,有逐年上升之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该集团相关主要资产周转率指标,如:

存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等周转速度连续三年均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这说明该公司十分注重加强资产管理,注重整体资产优化,这为该公司的资产运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也应看到:

长期投资周转率指标的变动状况不太稳定,但整体趋势还是好的。

对此,我的分析结论是:

就该集团自身的资产运用状况来说,其良好的发展趋势是可以肯定的。

如果同仁堂集团的资产周转率达到行业标准值,则该集团的资产运用效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