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934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岳阳市统计局

(2012年4月12日)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市局部自然灾害的挑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战略,努力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五市一极”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99.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0.18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078.57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590.74亿元,增长14.6%。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34658元,增长11.2%。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1:

56.8:

31.1。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7%,比去年提高2.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3%,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71.0%和25.4%。

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7.8%;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1%。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117.17亿元,增长18.6%,增速比GDP快4.4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非公经济成为结构调整的生力军。

 

全市县域经济累计完成生产总值1109.62亿元,同比增长14.9%,占全市GDP比重58.4%,比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0.50亿元,比上年增长3.7%。

其中,农业产值180.81亿元,增长5.3%;林业产值10.99亿元,增长7.6%;畜牧业产值127.02亿元,增长1.8%;渔业产值56.78亿元,增长1.3%。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26.07千公顷,同比增长1.6%;棉花播种面积36.63千公顷,增长8.5%;油料播种面积121.28千公顷,增长0.7%;蔬菜播种面积86.9千公顷,增长5.3%。

全市粮食总产量保持基本稳定。

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3.9%,棉花产量增长11.1%,油料产量增长2.9%,茶叶产量增长4.6%,水果产量增长3.3%,蔬菜产量增长5.6%,麻类产量增长5.3%。

猪、牛、羊肉类产量下降2.8%,禽蛋产量增长3.1%,牛奶产量下降1.4%,水产品产量增长0.5%。

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91家,完成增加值142.7亿元,增长22.0%;新增巴陵油脂、九鼎科技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增插旗、长康、现代美、山润、华康5个涉农中国驰名商标;新增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185个,总数达574个。

至年末,全市新增认证产品90个,总数达到411个。

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19个、绿色食品142个、有机食品44个,登记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7%。

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增长33.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9.1%;高加工度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5.7%和4.7%。

六大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8.5%。

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8%,比规模工业增速快5.1个百分点。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2.1%,重工业增长18.7%。

分隶属关系看,中央、省属、市直工业增长12.8%,县市区工业增长23.3%。

全市12大工业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47.94亿元,增长19.7%。

其中6大省级及以上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24.33亿元,增长19.5%。

全年十大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946.19亿元,同比增长19.9%,比规模工业增速快0.2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工业统计的1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12种,占产品总数的比重为80.0%。

铜材39.58万吨,增长55.4%;发电量139.95亿千瓦时,增长43.3%;水泥462.09万吨,增长38.9%;原油加工量759.06万吨,增长28.6%。

表1:

2011年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单位

产量

  增长(%)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39.95

43.3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177.99

21.9

饲料

万吨

420.90

23.4

精制茶

万吨

15.89

45.5

万吨

32.25

17.0

原油加工量

万吨

759.06

28.6

汽油

万吨

184.91

52.4

柴油

万吨

291.63

35.6

合成氨

万吨

49.98

-1.3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折纯)

万吨

47.05

-13.4

水泥

万吨

462.09

38.9

瓷质砖

万平方米

887.01

15.2

铜材

万吨

39.58

55.4

电子元件

亿只

6.81

6.5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610.18

-12.0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552.93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34个主要行业中,32个行业实现盈利,2个行业亏损。

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71.74亿元,增长31.2%。

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74.20亿元,增长23.1%。

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润4.82亿元,增长23.0%;集体企业2.01亿元,增长76.3%;股份合作制企业0.81亿元,增长54.4%;私营企业45.08亿元,增长45.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5.35亿元,增长40.4%;其他企业6.31亿元,增长99.7%。

全市建筑业总产值186.15亿元,增长22.2%;建筑业增加值96.80亿元,同比增长18.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5.1%。

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83.99亿元,增长23.2%。

房屋施工面积1101.14万平方米,增长11.9%;房屋竣工面积825.98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持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61.80亿元,增长35.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04.87亿元,增长34.6%;农村投资156.93亿元,增长40.3%。

表2:

201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投资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861.80

35.6

第一产业

20.92

22.1

第二产业

564.99

41.1

其中:

采矿业

13.78

7.3

制造业

517.71

48.2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3.50

33.2

第三产业

275.89

33.3

其中: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3.39

22.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18

-28.1

金融业

0.33

36.3

房地产业

108.34

43.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2.40

42.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6.73

30.7

教育

7.48

35.1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6.32

36.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6.31

-3.2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4.40

65.5

全市完成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47个,比上年同期净增114个,全年完成投资额229.47亿元,增长100.5%。

年末高速公路里程158.3公里,比上年增长17.9%。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00.4亿元,比上年增长42.7%。

其中住宅投资83.92亿元,增长43.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87亿元,增长91.1%。

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27万平方米,增长35.3%。

其中,现房销售面积158万平方米,增长6.1%。

商品房销售额95.29亿元,增长51.5%。

其中,现房销售额45.11亿元,增长11.1%。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8.06亿元,增长17.9%。

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企业447家,净增123家。

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28.12亿元,增长1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9.94亿元,增长16.8%。

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506.74亿元,增长18.0%;餐饮收入额91.31亿元,增长17.8%。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3.41亿元,增长59.7%;建筑及装潢材料7.97亿元,增长59.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27.72亿元,增长55.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22.29亿元,增长45.1%。

表3:

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零售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98.06

17.9

其中: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231.42

40.8

按经营地分

 

 

其中:

城镇

528.12

18.1

乡村

69.94

16.8

按限额类别分

 

 

其中:

限额以上

231.42

40.8

限额以下

36.66

7.0

按消费形态分

 

 

其中:

商品零售额

506.74

18.0

餐饮收入额

91.32

17.8

限额以上批零商品零售额

215.94

40.1

其中: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

29.24

45.9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27.72

55.8

化妆品类

2.85

21.1

金银珠宝类

3.41

59.7

日用品类

7.35

45.8

五金、电料类

2.62

51.1

书报杂志类

4.69

34.8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22.29

45.1

文化办公用品类

1.40

47.4

通讯器材类

2.92

12.2

石油及制品类

60.33

33.0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7.97

59.3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9%,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3%。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4%。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8.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0.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7.2%。

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7%。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11.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

其中,出口6.49亿美元,增长21.8%;进口5.3亿美元,增长8.0%。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4.18亿美元,增长13.5%;加工贸易出口1.27亿美元,增长22.9%。

从重点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0.93亿美元,增长60.2%,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4.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54亿美元,增长46.6%,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3%;农产品出口0.46亿美元,增长25.4%。

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7亿美元,增长19.1%。

全年接待国内出游人数15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0%;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3.96万人次,增长8.9%。

实现旅游总收入131.3亿元,增长26.5%。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31.1亿元,增长25.6%;旅游外汇收入4830万美元,增长19.2%。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货物运输周转量289.1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5%。

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74.86亿吨公里,增长33.0%;公路货物周转量153.68亿吨公里,增长21.9%。

旅客周转量73.0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9%。

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28.2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1%;公路旅客周转量44.7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3%。

表4:

2011年各种运输方式客货运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运量

万吨

1654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