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8782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docx

《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docx

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

附件

《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2年)》

任务分工表

序号

工作目标

主要内容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时间进度

1

推进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国家超算中心在蓉布局,建设高效能计算基础设施,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支撑能力。

市科技局

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

2019年底完成

2.以产业功能区智慧化运营和服务需求为牵引,制定全市《智慧园区顶层设计规范》。

市经信局

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市)县政府

2019年6月完成

3.加快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示范建设,推动IPv6规模化部署、5G试商用和NB-IoT网络全覆盖。

市经信局

市交通局、市公安局交管局,各区(市)县政府

2019年、2020年、2022分年度完成

2

加快数据资源集聚与开放共享

1.支持建设一批行业训练数据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

市新经济委

市政府相关部门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2.有序推动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和交易,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

市新经济委

市政府相关部门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3.搭建数据资源交易中心和交易平台。

市金融监管局

市政府相关部门

2019年底完成

4.建立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推动政务、信用、交通、医疗、教育、旅游等领域公共数据向社会开放。

市政务和网络理政办

市政府相关部门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3

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技术

1.支持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等智能认知算法库、工具集和开源框架开发,加快智能传感器、高性能处理器(CPU)、图像处理器(GPU)、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类脑芯片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市科技局

相关区(市)县政府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2.全面发挥电子科大、四川大学、西南交大、中航成飞设计研究所、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商汤未来创新中心、安谋中国西部研发中心、诺基亚全球技术研发中心、科大讯飞成都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川哈工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技术攻关优势,协同推进人工智能理论研究、技术突破和重大应用研究,核心专利申请量超过6000项。

市科技局

相关区(市)县政府

2020年底

3.加强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等衔接,在智能超算、类脑计算、医学影像、机器视觉、智能语音、智能芯片、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慧交通、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打造一批高端研发平台,争创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

市科技局

市发改委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4

提升人工智能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水平

1.大力发展新一代智能手机、智能家居产品、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智能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智能装备,以及智能车联网、视频图像身份识别、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语音翻译交互等智能系统,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具有较广用户群体和较好市场前景的重大科技成果、重点创新产品和成功应用案例。

市科技局

市经信局,各区(市)县政府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2.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重点行业,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工业大数据中心。

发挥华为、阿里、航天科工、富士康、成飞青羊航空制造创新中心、四川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企业和机构研发优势,建设面向行业、区域的工业互联网主题云平台,打造制造业“双创”升级版。

加快人工智能在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工业APP等领域应用,培育一批工业智联网示范工厂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

市经信局

市科技局,各区(市)县政府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5

支持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应用创新

1.推动人工智能与5G、超高清视频、VR/AR、集成电路、车联网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应用创新,建设集产业监测、评估测试、应用示范为一体的市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中心。

市经信局

市统计局、成都产业集团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2.支持企业开展“人工智能+”等行业融合创新,定期发布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创新应用优秀产品和案例,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示范企业,推动产业规模取得阶段性突破。

市经信局

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口岸物流办、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市卫健委、市应急局、市金融监管局、市政务和网络理政办、成都产业集团,各区(市)县政府

2020年底,形成50个以上创新应用场景,产业规模200亿元,关联产业规模2000亿元;2022年底,产业规模500亿元,关联产业规模5000亿元

6

推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加快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支持建设面向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应用的公共计算与协同研发平台、开源与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公共服务与对接交流平台、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等重点公共服务平台。

市经信局

市科技局、成都产业集团,各区(市)县政府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2.支持企业在重点公共服务平台上购买(或租赁)人工智能相关服务。

市经信局

各区(市)县政府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7

加快人工智能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

1.鼓励企业、机构和行业协会建设面向人工智能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研究制定相关评估方法和规范,并进行市场化推广。

市市场监管局

市经信局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8

推进“AI+企业培育”工程

1.制定全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全景图和产业招商地图,瞄准世界500强、大型跨国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开展靶向招商、以商招商和补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条急缺、行业领先的企业来蓉发展,鼓励已落地企业加大在蓉人工智能产业链布局。

市投促局

市经信局,各区(市)县政府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2.优先支持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创新企业和种子企业纳入新经济“双百工程”重点企业。

市新经济委

市经信局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3.按照产业链全景图和产业招商地图,建立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应用)领军企业、创新企业和种子企业培育名录,强化动态管理和产业协作配套。

市经信局

市投促局

2019年6月底前落实,后按年度动态更新管理

4.转型发展一批本地互联网和传统行业龙头企业,支持其面向人工智能行业融合领域转型升级。

市经信局

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各区(市)县政府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5.支持国有技术转移机构、创投企业与本地高校院所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领域重大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孵化一批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

市科技局

成都产业集团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6.培育3-5家收入规模超十亿元的领军企业、10家以上收入规模超亿元的创新企业。

市经信局

市新经济委、成都产业集团,各区(市)县政府

2020年底

7.培育5家以上收入规模超五十亿元的一流领军企业、10家以上收入规模超十亿元的领军企业、20家以上收入规模超亿元的创新企业。

市经信局

市新经济委、成都产业集团,各区(市)县政府

2022年底

9

实施“AI+产业沙箱”培育计划

1.各选择3个以上试点示范项目进行人工智能“产业沙箱”行业融合应用场景测试,重点梳理在本行业场景应用中价值链成本最高、效率最低或价值最重要环节,进行人工智能改造提升试点,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发掘人工智能的技术潜力,并逐步推广到其他行业领域。

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口岸物流办、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市卫健委、市应急局、市政务和网络理政办、市金融监管局

各区(市)县政府

2019年6月底

10

加快“AI+场景应用”具象化工程示范

1.支持将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项目纳入城市机会清单,并面向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应用)领军企业、创新企业和种子企业发布,探索开展“揭榜”攻关。

市新经济委

市政府相关部门,各区(市)县政府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2.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AI+健康医疗”示范项目,整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电子科大机器人中心、四川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中-加-古天府脑神经研究院等机构科研优势,瞄准脑科学和智慧康养研究前沿,开展医学影像分析与辅助诊断、临床诊疗决策与健康管理、类脑智能机制分析与算法模拟、智慧健康养老与智能康复等人工智能新技术临床试点示范,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医院和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市卫健委

市经信局、市民政局、成都产业集团,相关区(市)县政府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3.遴选一批特定应用场景的“AI+交通物流”示范项目,聚合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成都无人机应用技术研究院、滕盾天府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德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电子科大—一汽集团智能汽车实验室、成信大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国际研究院等机构能力,进行无人机自主控制、无人物流配送与远程作业、综合智能交通管控、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等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打造世界一流智能无人机和车联网基地。

市经信局

市交通运输局、市口岸物流办、市公安局交管局、成都产业集团,相关区(市)县政府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11

推动产业主体抱团

1.支持市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汇聚高校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资源力量,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型企业孵化。

市科技局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成都产业集团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2.支持在蓉企业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开展科技成果工程化研究开发。

市科技局

相关区(市)县政府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3.支持产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借助“一校一带”“院地协作”“产业协同”“离岸孵化”等创新机制,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开展工作。

市经信局

市科技局、相关区(市)县政府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12

强化人才供给能力建设

1.将满足条件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优先纳入新经济“双百工程”优秀人才。

市新经济委

市经信局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2.探索人才引进新模式,实施“母校引才”“校友会引才”和“乡情引才”,将本籍客商人才作为招才引智的重要力量。

市人才办

市教育局、市投促局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3.依托中科院大学成都学院、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微软天府新区AI人才培训基地等机构,打造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育基地。

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

市人才办、市经信局、市教育局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4.鼓励在蓉企业与高校、职业技术(技工)院校合作开展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合作建设人工智能领域学生实训(实习)基地。

市人社局、市教育局

相关区(市)县政府

2019年、2020年、2022年分年度完成

5.针对人工智能领域涉及的政府部门关键岗位和实体经济重点企业,开展人工智能关键岗位轮训培育。

市经信局

市人才办

2019年底,随后按年度落实

13

提升本地产业的国内外影响力

1.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