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职学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8654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高职学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辽宁高职学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辽宁高职学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辽宁高职学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辽宁高职学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高职学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x

《辽宁高职学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高职学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高职学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x

辽宁高职学校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二O一一年十月十一日

1.专业建设基础1

1.1办学基础1

1.2专业基础7

2.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9

2.1建设背景9

2.2专业建设目标11

2.3专业人才培养目标13

2.4教学质量目标15

2.5主要监测指标18

3.专业建设内容17

4.改革举措20

5.绩效考核指标21

5.1推进校企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21

5.2探索人才培养系统22

5.3工学结合,强化实践育人22

5.4转变培养方式,实行校企联合教学24

5.5教学团队建设24

5.6实施第三方评价,构建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27

6.专业建设预算及保障措施28

6.1专业建设预算28

6.2保障措施29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沈阳航空职工大学,始建于1955年,2003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转制为普通高校管理序列的全日制高职院校,分设黎明校区和沈飞校区两个办学实体,分别隶属于中航工业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黎明公司和沈飞公司)。

50多年来,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特别是学院作为全省首批高职专业试点学校,早在1993年就根据航空企业的需要,开设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发动机方向)、数控加工技术、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航空电子技术、飞机装配等专业,先后为航空工业企业和社会培养了大学本科、专科、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共60000余人,为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特制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1.1办学基础

1.1.1拥有实力雄厚的办学条件

学院占地面积156453平方米,建筑面积78826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总值8424.62万元,教学仪器设备共计1787台(套),图书馆藏书23.8万册;目前在校生3614人,教职工381人。

现开设数控技术(数控加工方向)、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发动机、航空机务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九个专业。

2011年新增航空电子设备维修、飞机制造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六个专业。

学院2002年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全国现代制造技术应用软件课程远程培训点和职业培训教材实验基地,2003年被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为辽宁省国家级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2003年被省教育厅、劳动厅、经贸委、人事厅等联合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5年获得辽宁省创业技能培训成果展银牌奖,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被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沈阳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09年度被评为沈阳市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

1.1.2拥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目前,学院有专任教师247人,其中研究生63人,占教师总数的26%;本科学历208人,占教师总数的84%;高级职称93人,占教师总数的38%;中级职称65人,占教师总数的26%;“双师型”教师74人,外聘教师60余人。

按照高职教育的要求,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院每学期均组织开展以“自主管理、自主创新”为主题的教学基本功竞赛,定期开展实习教师操作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为了锻炼队伍,提升能力,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学院争得了荣誉。

2004年学院荣获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决赛突出贡献奖、全国第二届数控辽宁赛区选拔赛“优秀选手选送单位”等荣誉称号;在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中,被辽宁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优秀组织奖;2007—2010年,学

院组织教师参加沈阳市“百千万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和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有35人次获得奖项,其中2名教师荣获技术大王、1名被授予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2名被授予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在2010年全国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辽宁省选拔赛中,我院代表队获“复杂部件造型、多轴编程与加工”第二名、“模具设计与3D测量”第三名、“现代物流储备方案设计”优秀奖。

在教育部第五届“正保教育杯”全国ITAT大赛中,有2名学生荣获机械设计组二等奖,4名教师获得“最佳指导教师”和“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在辽宁省第十二届教育软件大赛高等教育组中,三门课获二等奖、二门课获三等奖;在辽宁省第十三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中,3名教师荣获高等教育组多媒体课件一等奖。

2011年在天津举行的全国高职学生技能大赛中,我院代表队代表辽宁省参加了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全国决赛,学生队获优秀奖,教师队获教学方案设计二等奖。

1.1.3加强专业建设和精品课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步伐

为加强专业建设,学院成立了由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和企业一线专家共同进行职业岗位典型任务分析,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工学交替的改革模式,并将行动导向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使人才培养方案逐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在精品课建设方面,2009年学院加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精品课建设工作,并在校内进行了试点,收到较好的效果。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被评为2010年省级精品课,《冷冲模设计与制造》、《机械制图》等四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

2011年有四个课题被省高教学会评为“十二五”立项课题,数控技术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

1.1.4拥有校内外实训基地,满足训练需求

学院建有计算机软/硬件、电气智能、数控编程、

CAD/CAM、电力自控、数控维修、数控仿真、刀具、金相、电工电子、热处理、公差测量、维修电工中/高级鉴定等14

个实验实训室。

建有专供学生实习的车工、钳工、普通铣工、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电加工及模具加工、热加工及焊接等技能训练现场。

实习教学设备共计253台,其中数控设备75台(包括三轴、四轴、五轴、加工中心等),机械加工设备120台,教学用计算机688台。

学院依托主办企业黎

明公司,在盘轴加工厂、发动机大修厂等建立学生生产实训基地,并聘请企业生产一线技能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除黎明公司之外,还与三洋空调、华晨金杯等企业签订协议,安排顶岗实习岗位。

1.1.5加强校企合作,创办特色高职

我院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突出高等职业学校和航空军工特色。

学院坚持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思想,根据航空制造业、军工行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把企业用工标准作为培养人才的规格目标,把学生获得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岗位工作能力作为教学核心目标,构建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以培养目标为核心,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切入点,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隙对接。

黎明公司和学院实行全方位合作,学院作为公司下设的一个分厂级部门,从人事管理、干部任命、组织机构设置、人员工资及福利、设备投入、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全面合作,黎明公司参与学校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课程整体设计,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共同开发特色教材,共同培养师资队伍。

在公司技术专家队伍建设过程中,专门设立了教师系列专家树,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

为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学院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黎明公司深入生产一线进行现场培训,部分教师参与黎明生产攻关,既锻炼了队伍,又达到了为黎明公司科研生产服务的目的。

多年来,我院在教学改革上的基本思路是:

贯穿一条主线,即以技能训练为主线。

落实两个保障,即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充分利用实训条件为保障。

构建三个体系:

即以应用为宗旨,以“必需、够用”为度,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全面开放实验、实训基地为措施,围绕技能训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将素质教学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思想品德教育体系。

坚持四个结合:

即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

实行“双证制”,即毕业生在取得大专毕业证书的同时,必须取得相应工种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部分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1.2专业基础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隶属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黎明校区)机电工程系,从1993年开始招生,为空军装备企业培养了大批航空设备维修一线技能人才,现在校生人数为

383人。

1.2.1专业师资力量

本专业教师22人,其中专职教师12人,兼职教师10人,专职教师中硕士(含在读)4人,本科8人,副教授5人,

讲师5人,7人具有中级以上工程技术职务,6人具有中级

以上相应工种职业资格。

兼职教师均来自企业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能专家。

1.2.2本专业校内外实训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

本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基地具体见下表:

表1校内实训基地设备一览表

实习、实训基地技术名称

实训内容

面积

(m2)

设备数量

(套)

1

液压实训室

液压基本回路、液压系统

50

40

2

公差实训室

公差配合、量具使用

60

35

3

机械加工实

训中心

机械加工

200

60

4

钳工实训场

基本钳工实训

150

80

5

航空发动机

陈列室

航空发动机结构

80

5

注:

现有校内实践条件只能满足学生基础实训需求,而

专业技能训练只能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是黎明公司)

2.校外实训基地

本专业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具体见下表:

表2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校外实训基地企业

实训内容

1

黎明公司装配厂

航空发动机装配

2

黎明公司工具分厂

机械加工

3

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

设备装配、修理

4

沈阳三菱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设备装配、修理

5

三洋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

设备装配

注:

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沈阳三菱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三洋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主要用于学生顶岗实习。

黎明公司发动机装配厂、大修厂、试车厂、工具分厂主要满足学生装配、试车、修理等专业技能实训需求。

1.3.3专业生源充足,就业质量较高

本专业航空发动机方向近3年招生第一志愿上线率为98%以上,报到率达94%以上,录取最高分为493分,录取平均分为371分,专业社会认可度较高。

学院坚持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方向,加大毕业生就业推荐力度,拓宽社会就业渠道,开拓新的稳定的就业市场。

定期对省内外诸如沈鼓、沈重、哈飞、哈轴等大型企业进行走访沟通,建立合作关系;同时积极转变毕业生就(择)业观念,使其认同并接受劳务派遣等新的用工形式,促进毕业生就业。

本专业近几年平均就业率95%以上,专业对口率92%以上,主要就业单位为国防工业和航空工业企业,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欢迎。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2.1建设背景

2.1.1行业特色型专业发展前景

国务院“十二五”决议将航空航天产业列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第一位,确定航空航天产业的战略性地位。

今年国庆期

间,国家总理温家宝看望我国著名材料学家、高温合金研制的开拓者师昌绪时表示,将航空发动机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

项很有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在航空领域政策的逐步开放,具有得天独厚航空产业优势的沈阳,实现了其在行业内的快步发展,形成了以沈阳航空基地为核心,沈飞集团、黎明公司为龙头引领东北地区航空产业集聚带的新格局。

东北地区航空产业集聚带的形成,对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高素质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质量和数量需求将不断提高。

为此,要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既善于动手又勤于动脑、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操作和设计技术的高技能人才。

2.1.2航空产业发展趋势

为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成为政府和企业界的共识。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产业发展方向转型,主要是调整现有产业结构,选择新的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主流的产业;二是产品更新换代,就是产品品种的更新,发展高新精

尖、生态低碳低耗产品;三是采用“三新”工艺设备,即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升产品竞争力。

无论选择哪种转型方式,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是企业顺利实行转型升级的根本保障。

为此,要加快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否则我们只能停留在“设计上走得远,加工上差得远”的窘境。

2.1.3航空产业转型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在2011年峰会上,中航工业提出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新目标,确定“十二五”期间,中航工业将重点抓好三个转变、实现三个跨越:

即由传统国企向现代跨国公司转变,实现企业体制机制的新跨越;由跟踪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实现航空科技发展的新跨越;由传统产品和服务向全价值链的产业化、体系化发展转变,实现军民整合的新跨越。

随之而来的重点型号研制任务日益繁重,产品生产技术难度越来越大,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的广泛应用,对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技术水平和整体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中航工业提出在今后10年,要培养一大批适应集团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生产

型、服务型和知识型技能人才,造就航空特色工种技能人才为此,中航工业在“十二五”期间,拟将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

院的两个校区进行实质性融合,建立新校区,使其成为能承担起东北地区军工企业及航空工业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航空高等职业教育基地。

随着中航工业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立及其所带来的航

空装备制造产业群的不断壮大,对航空装备机电设备维修专

业高素质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质量和数量需求不断提高。

2.2专业建设目标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本专业建成在国内一流的航空特色专业,成为东北地区航空制造业和航空维修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

2.2.1推进校企对接

建设目标:

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中航工业黎明公司深度合作,举办“航空发动机维修订单班”,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成为中航工业东北地区航空维修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满足航空维修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

同时,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和培训服务。

2.2.2探索系统培养

建设目标:

探索研究中高职衔接的人才系统培养模式,

明确各自教学重点,进行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调

整课程结构与内容,推进中高职衔接。

2.2.3强化实践育人

建设目标:

依托中航工业黎明公司以及东北地区飞机发动机生产企业,通过合作建设、企业资助等形式建设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的校内外具有真实生产环境的航空维修实训基地充分体现“校中厂”和“厂中校”使,本专业的实训条件达到国内高职院校航空维修专业领先水平。

2.2.4转变培养方式

建设目标:

通过对航空发动机装配和航空发动机试车两个主要任务工作过程的分析,建立与航空维修工作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成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基地。

2.2.5建设教学团队

建设目标:

按照“内培外引、专兼并重、重在培养”的思

路,通过学习、培训、进修、下厂实践等多种途径加强师资

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建成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优秀创新团队,成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2.2.6实施第三方评价

建设目标:

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

2.3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3.1培养目标

面向航空产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身心健康,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能够从事航空发动机装配、试车、修理、航空部件检测、故

障诊断、维护和保养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在于突出以下知识、能力、素质

的培养。

1.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工电子技术知识;

2.掌握航空发动机原理与构造、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知识;

3.掌握航空发动机装配、试车、修理知识;

4.掌握航空机电设备售后服务工作的基本知识;

5.掌握车间综合管理的基本知识。

6.具有识读机械制图、绘制机械制图能力;

7.具有简单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用刚度条件、强度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工程问题能力;

8.具有正确使用电工仪器、仪表和常用测试仪器在本专业中应用的能力;

9.具有航空发动机装配、试车、修理技能;

10.具有航空发动机故障判断及排除技能;

11.具有航空机电设备维护、保养能力;

12.具有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

1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14.具有一定的生产组织管理能力。

15.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

守法;

16.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职业道德良好;

17.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与获取信息的能力;欣赏与鉴别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

18.心灵美好,体魄健壮。

19.毕业生在获得本专业的学历证书外,还需获得飞机发动机装配钳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或飞机发动机试车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2.3.2就业岗位群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航空企业,通过对行业企业的调研,了解到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工作岗位(群)有三类:

1.航空发动机装配岗位群:

从事航空发动机分解、部件装配、总装配及普通机电产品装配等工作。

2.航空发动机试车岗位群:

从事航空发动机试车、故障检测及其他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等工作。

3.航空发动机修理岗位群:

从事航空发动机及普通机电产品的日常维护、修理等工作。

2.4教学质量目标

1.教学目标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适应性强,培养规格定位准确,符合高职教育要求。

2.教学发展改革规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3.师资队伍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有明确的师资规划。

4.教学设施功能齐全,应有校园网及足够的多媒体教室。

5.实训条件能满足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需要,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具有鲜明的特色。

6.课程系统化建设,进行教学资源建设。

7.重视育人环境建设,将企业文化纳入教学计划之中,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保障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实施过程控制。

2.5主要监测指标

1.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A级合格证60%以上,B级合格证90%以上;

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合格证80%以上;

3.双证率:

毕业证+中级职业资格证100%、毕业证+高级职业资格证40%以上;

4.就业率95%以上;

5.企业满意度95%以上;

6.起薪水平2000元以上;

7.师资队伍专兼职比例1:

1(专职教师12人,兼职教师

达到12人)

三•专业建设内容

表3专业建设内容一览表

建设

项目

建设内容

2012年建设内容

2013年建设内

经费预算

(万

元)

创新校企合作体

总结教学模式改

制机制,加强教

革的经验,形成

学与生产的结

校企合作人才培

合,实现学院教

养模式改革的机

学与航空生产、

制,不断提高本

服务过程的无缝

1.创新校企合作体

专业的职业能力

1.推

结合。

形成符合

制机制;

培养水平。

进校

航空企业生产岗

2.制定校企合作人

1.人才培养模式

企对

位和工作过程要

才培养方案。

研究成果推广计

15

求的课程体系;

3.加强对外交流与

划书;

合作(至少2人次)。

探索和推广“做、

2.“订单式”人才

学、教”一体化的

培养模式研究报

教学模式;加强

告;

对外交流与合

3.加强对外交

作。

流与合作(至少2

人次)。

2.探

推进中咼职衔

探索研究中咼职衔

制定中高职衔接

索系

接,探索研究中

接的人才系统培养

的技能型人才系

统培

高职衔接的人才

模式

统培养方案

系统培养模式,

制定中高职衔接

2

的技能型人才系

统培养方案,贯

通人才培养通

道。

3.强

建成工具齐全,

1.新建装配钳工实

1.扩建航空发动

化实

实训内容丰富,

训室,满足航空发动

机展示室;

践育

实训环境与工作

机维修培训和技能

新增剖开式航空

环境一致,满足

鉴定需要:

发动机教学样机

专业认知、技能

①提供装配钳工实

1台。

训练与鉴定、技

训基地面积80m2;

2.新建航空发动

150

术服务需要,构

②购置装配钳工通

机拆装实训室:

建“校中厂”、“丿

厂用与专用工具;

①提供航空发动

中校”形式的实

③开发装配钳工实

机拆装实训基地

践教学基地,推

训项目。

面积160m2;

动实践育人教学

2.校外实训基地建

②购置航空发动

改革。

机拆装所需工装

1校外实习基地管

理制度;

2校企合作协议

3在黎明公司发动机试车厂建立发动机试车实训基地。

设备;

③开发航空发动机部件拆装实训项目。

4.转

变培

、尸一、亠养万

转变培养方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