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三首》赏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7705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羌村三首》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羌村三首》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羌村三首》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羌村三首》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羌村三首》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羌村三首》赏析.docx

《《羌村三首》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羌村三首》赏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羌村三首》赏析.docx

《羌村三首》赏析

课前十分钟:

学生进行《孔子论修身》赏析。

讲评。

论语大家都学习过,其实我们从小几乎都受其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

但是大家可能没有完整地阅读过原著。

而要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就首先要去了解它。

那么论语是了解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部不可越过的书。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说自己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

推荐大家可以看看论语,好的版本有朱熹译注的、杨伯俊译注的。

另外可以参看于丹的论语心得,南怀瑾的论语别裁。

这对我们为人处事有很多切实的帮助,远比那些“涉世之初”等杂志要好得多。

下次课,第五组,赏析《雨巷》

我们来学习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大诗人杜甫的诗歌《羌村三首》。

《羌村三首》赏析

一、杜甫的生平与创作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巩县(今属河南)人。

世称杜拾遗、杜工部。

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称为“诗史”。

他诸体兼备,无体不工,沉郁顿挫,律切精深,被后世尊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

1、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们有着很好的私人友谊,同时又是中国诗坛上。

历来有抬高杜甫贬低李白,或抬高李白贬低杜甫。

但现在认为这两个都是伟大的诗人。

可以说,是中国文学以诗经和楚辞为源头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发展的顶峰。

1962年被列位世界文化名人。

2、我国研究杜甫成就建国以来研究不高,清代以前取得极大的成就,形成了学术高峰,后人很难以逾越。

研究杜甫的不少,现在有两个杜甫研究会,一个是在出生地巩县,一个是在四川。

另外还有很多纪念堂。

但研究水平仍然不高。

由于古人研究很透,所以生平研究比李白的详细。

3、家世:

出生在世代“奉官守儒”之家。

十三代祖先杜预文武双全(儒家治国平天下为终身奉行的原则)——曾祖父杜依艺(襄阳-巩县,杜不提)——祖父杜审言(武则天时期大诗人“诗是吾家事”)——父亲杜闲当过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小官,不擅长诗。

母亲为唐代士族中门第最高的崔氏。

因此他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等特权。

4、奉官守儒的这种家庭背景,使得杜甫一生追求就是求仕和写诗。

和李白一辈子没有当官不同,杜甫当了一些小官,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712-746年,三十五岁以前)

读书: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壮游》)

漫游:

吴、越(今江浙一带)洛阳应举不第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娶杨氏为妻

与李白、高适相遇:

七四四年洛阳(游历开封、商丘)鲁郡东城

创作:

理想主义情绪浓厚《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读书:

杜甫出生於玄宗即位之年,(盛唐之时),父亲杜闲在山东作官,母亲在杜甫幼年时就已去世,杜甫四岁时便寄居在洛阳姑妈家。

少年时期,家里经济状况较好,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间。

杜甫从小就好学,七岁已开始吟诗。

当他十四、十五岁时,已俨然具有文士的风范,“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20岁起开始“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漫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中国人修身治学的一个范本。

只要稍有经济条件都会行万里路,如王维、孟浩然、李白等等。

年轻时都有漫游时期,不屑于科举考试,漫游目的为了结交朋友,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体验社会等。

(对于今天的我们其实很必要,设想上地理课)

20岁到24岁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24岁曾赴洛阳应举,不第;后游历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顺道看望了在山东兖州当官的父亲。

由齐鲁回洛阳后,杜甫已是而立之年了,娶杨氏为妻。

夫妻之间,感情非常融洽,尤其在安史乱起后,他们共尝许多流亡的艰辛,每次分离,杜甫总有许多思家的作品。

(和李白不同)

与李白、高适相遇:

32岁,杜甫留在洛阳东都,与被逐出宫廷的李白相遇,当时李白四十四岁,比杜甫大十一岁,他的文名已传遍天下,其时尚默默无闻的杜甫,必怀著向往和尊敬之心与李白交往。

二人结下深厚友谊,和当时也失意的高适(四十四岁)相遇,一起至梁、宋(今开封、商丘)游历。

一起打猎、饮酒赋诗。

三人各自有不少作品记述这段生活。

之后三人分手,杜甫漫游,后到山东探望弟弟,李白这时恰在漫游回鲁郡老家,听说杜甫来了,匆匆赶来相会,这年冬天,两人在鲁郡东城一别,此后一生都未再相见,但情感绵泛不尽,尤其是杜甫写了不少怀念悼念李白的诗歌。

李白和杜甫的相遇,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一大幸事,两人交会时互放的光芒,痛饮狂歌,飞扬跋扈,亦是文学史上璀璨的一刻。

(常常想,这样两个被后人誉为双子星座的,又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大诗人如果不相遇那实在是一种遗憾。

创作:

理想主义浓厚。

这一个时期是创作的准备时期,著名的诗歌《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对未来的雄心壮志,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杜甫也曾年青也曾充满激情充满理想也曾有过飘飞的思绪。

(二)困居长安时期(746-755年,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参加制举: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等待时机: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同上》)

迁居少陵:

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

取得官职:

京兆府兵曹参军

创作:

揭露统治阶级黑暗

《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参加考试:

但是杜甫终非李白,其性格决定了他不适合求仙遨游的生活,他一心关注的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要积极入世为社会进步作出切实努力的。

三十五岁回到长安,第二年恰巧赶上了制举考试。

(制举:

唐玄宗为求才下诏,凡文学艺术精通一艺以上者,可由地方推荐至中央参加特别的考试。

)李林甫忌刻才人,担心自己的位置受到威胁,使所有人都落选,然后上表给玄宗说“野无遗贤”,说所有的有才能的人都已经在皇宫中了。

唐玄宗竟然也就相信了。

杜甫因此被阻断了仕进的机会。

此时,玄宗不理朝政,李林甫专权之政治腐败使得杜甫感慨万千。

等待时机:

只好在长安等待时机,一等就将近十年。

在此期间,父亲去世,生活窘迫,曾卖药都市,寄食朋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同上》)。

决定上诗给权贵,请人援引。

但求仕未成。

迁居少陵:

杜甫满腹辛酸,打算做一乡野小民,便在杜陵(杜陵在长安城东南)盖了一座茅屋,把洛阳的妻小迁来此定居。

(在杜陵东南十余里有小陵,亦称少陵。

这时他写诗常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杜陵野客”。

因此后人亦称杜甫为杜少陵,杜甫草堂为少陵草堂。

)同年由于秋季水灾,物价暴涨,生计艰难。

只好将妻儿迁往奉先。

755年,44岁,得到京兆府兵曹参军的小官(管理兵器仓库的官职)。

年末回家奉先探亲,没想到刚进家门,就听到一片嚎啕痛哭之声,原来他的小儿子刚刚因飢饿而死。

杜甫的心如刀绞般难受。

他想起在回家的途中,所见到的穷人饿死、冻死在路旁的惨状,而驪山华清宫却鼓乐喧天,不禁悲愤地写下了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揭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腐败政治。

创作:

揭露统治阶级黑暗

《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上层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走上了现实主义道路。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756-759年,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述怀》)

创作:

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深入民众,关注民生。

《北征》《羌村三首》“三吏”“三别”

逃难与陷贼:

安史之乱爆发,从奉先逃难,把家人安置在鄜州西北三十里的羌村。

只身投奔灵武(七五六年唐肃宗李亨即位)。

在中途为贼军捕获,送往已沦陷的长安,困一年。

逃到当时皇帝在行在凤翔。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当左拾遗,触怒肃宗,给他放了一个长假,回羌村探亲。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羌村三首》就是作于这个时候。

(等下讲背景再详细讲这一段)

假结束后。

因朝廷内部斗争,被贬到陕西华州当官,官不大,事特别多。

四月的时候,关中地区发生大旱,在政治上又没有前途,长安洛阳又陷入战乱。

养活家人。

毅然决然辞官。

创作:

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深入民众,关注民生。

他用诗的形式把他在安史之乱时期探亲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北征》《羌村三首》“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759-770年,四十八至五十九岁)。

759年,48岁杜甫弃官,决定投靠严武。

携家随人民逃难,由华州经秦州、同谷等地,历尽千辛万苦,四年后,到了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成都,投靠故交严武。

在浣花溪修建了草堂。

严武力劝杜甫投身仕途,并推荐给朝廷,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他为杜工部)。

不久之后,严武突然去世,失去了依靠。

思念长安、洛阳,但因战乱交通阻隔,不能成行,只好四处漂泊,最后两年往来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

此时杜甫患有疟疾、肺病、风痹症、糖尿病,加上饥饿,最终去世在长沙到岳阳间湘江的船上。

59岁。

(关于死因:

俄死,病死,饫死:

当地县令)死后家人没有钱安葬,几十年后,由其孙子运回巩县。

现在岳阳有衣冠冢。

创作:

重要时期,占存诗总数三分之二以上。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登高》、《秋兴》

小结:

杜甫的一生

以上就是伟大诗人杜甫的一生。

艰辛悲苦而又坚韧,充分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一面。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他从切身生活体验出发,对儒家的消极方面也有所批判。

比如,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杜甫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

儒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

他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百姓)”,“致君尧舜上”(帮助明君像尧舜一样治理国家),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二、《羌村三首》赏析

(一)写作背景

公元756年,44岁的杜甫困居长安十年,刚刚得到一个小官位。

安史之乱爆发并攻破潼关,杜甫只好携妻带小,从奉先县和人民一起逃难。

经历千辛万苦,把家人安置在鄜州的羌村。

他一心期望肃宗能复兴唐室,带着京兆府兵曹参军的官职,投奔朝廷,长安沦陷,只好只身投奔灵武(七五六年唐肃宗李亨即位),还未到灵武,中途为贼军捕获,送往已沦陷的长安,被困一年。

公元757年,第二年逃到当时皇帝在行在凤翔,投奔肃宗,感其忠心忠义,五月十六日下令授官为谏官左拾遗。

可接近皇帝,参与重大事件的商讨,参与议论朝政。

仅有的一任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不再是基层的官员。

“涕泪受拾遗,流离主恩厚。

不久发生罢免宰相房琯事件。

杜甫上疏进谏,认为房琯罪小,不宜罢免大臣。

因此触怒唐肃宗,下狱查问。

幸亏新任宰相张镐营救,杜甫得以免罪,六月初一复职。

但肃宗从此嫌恶杜甫,两个月后,闰八月初一亲自命杜甫回家探亲,让他离开朝廷。

这不是皇恩浩荡,而是疏远的表现。

(从得到左拾遗官职5月16日,6月份初复职,於8月就去看望家人了。

于是在这年闰八月初一,离开凤翔,到鄜州的羌村探家。

回家后,与别离一年多的妻儿团聚,回顾别后流离,生活艰难,感慨政治失意,悲喜交集,写了这一组诗。

(二)文本赏析

提示:

《羌村三首》是一组诗,每篇各有侧重,独立成篇,又前后呼应,互相关联。

所以我们在分开赏析每首诗歌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其中的关联。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天马行空,遨游海天的浪漫主义不同,杜甫是脚踏实地,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寻求灵感,在平实的叙述和描写中寄托深情。

杜甫的诗歌可以成为影视剧的脚本,非常写实。

1、第一首写刚到家时合家悲喜交集的情景,显现出战乱时期人们的反常心理。

前四句:

游子晚归

一句:

“峥嵘”:

山势高峻,这里借以形容云层重叠突起的样子。

“赤云”:

夕阳映照下红色的暮云。

“峥嵘赤云西”:

1、摹写了一副“彩霞满天,夕阳西下”的壮丽画卷。

2、交代了诗人返家的时间是黄昏。

3、黄昏、月夜是古典诗歌的思乡之作常常摹写的对象。

不难想像在那“烽火苦教乡音断”的特殊岁月,杜甫不知有多少个黄昏渴盼还家,不知有多少个月夜望月思人。

黄昏的景象唤起了诗人亲切的记忆而为之激动。

4、峥嵘,重叠不平的暮云,也可以理解为写岁月不平,影射大唐王朝“兵戈四举,日渐败落”的社会现实。

二句:

“日脚”:

是指透过云缝照射下来的光柱,象是太阳的脚。

古人不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日光的移动,以为是太阳在走路。

是当时的口语。

“日脚下平地”:

1、既融入口语又颇有拟人化色彩。

似乎太阳经过一天奔劳,也急于跨入地底休息。

而此时诗人恰巧也结束漫长行程,到家了。

长途奔劳,早巴望着到家休息。

2、托物起兴,以太阳落山,引出游子返家。

3、融情于景。

写景中融进了到家的兴奋感觉。

诗开篇从夕阳景物入手,写游子千里迢迢返家的情景。

用了起兴的手法。

三句:

“柴门”:

贫苦人家简陋之门。

不是铁门也不是木门,而是由小柴棍搭凑起来的门。

“柴门鸟雀噪”:

鸟雀栖息在柴门左右,叽叽喳喳。

1、这是具有特征性的乡村黄昏景色。

现在城市里很少能见到鸟雀噪了。

2、这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又反衬出那年月人烟的稀少,村落的萧索荒芜,写景中隐隐流露出一种悲凉之感。

3、“鸟雀噪”虽写出荒村景象,但雀噪对于历尽艰险和饱尝孤寂滋味的诗人来说,又是一种热闹欢悦的景象,大有喜迎归者之意。

故古人曾评云:

“此旅人初至家而喜也”。

4、这二者看似矛盾冲突,其实两者解释都可说得通,而且两者并存才能更好地表现亦悲亦喜的感情。

村落是萧索悲凉的,但归家又未常不是喜悦的。

四句:

“归客”:

也是互相矛盾的词汇。

既是客,就该是来,既是归,就该是主人。

大家可以体会这里的用词。

有种“近乡情更怯”的忐忑不安。

“千里至”:

有几分如释重负之感。

语言平实,却极不寻常。

以上写了游子晚归的一副图景,如果用电影镜头表现,那该是远景。

用远景交代了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开端。

接下来又是怎样的画面呢。

中间四句:

亲人乍见

五句:

“妻孥”:

妻子和儿女,偏义复词,这里指妻子。

至于儿女一层的意思是下一首诗歌表现的内容。

“怪我在”:

惊讶我还活着。

亲人好不容易相见高兴来不及,为什么最先的感觉是“怪”,是惊讶?

现在你放假回家了,父母见了你的面会说,你怎么还活着啊?

(现在都会提前打电话,突然回去了也只是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的心理?

因为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人命危浅,朝不保夕;加上音讯不同,不知是死是活,诗人忽然出现,妻子简直不敢信,不敢认,乃至“怪我在”,感觉到奇怪。

六句:

还的读音注意。

怪我在,是惊讶。

惊定,是指惊讶后确定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亲人,接下来是“拭泪”,为什么不是“大笑”呢?

这泪水又包含着什么呢?

1、喜极而泣。

“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喜达行在所》)。

以为死了的人忽然活着回来了,这是人间喜之极,喜之极为泣。

2、心酸而泣。

此时所有离别之后生活之苦以及相思之苦一齐涌上心头,怎能不泣。

为什么是惊定还拭泪,而不是扑上去就痛哭呢?

大家可以自己思考。

这两句朴素的白描很好地揭示了动乱年代人们的反常心理。

这反常的情态,曲折反映出那个非常时代的影子。

因为特殊的时代必然造就特殊的人的心态。

七句:

“世乱遭飘荡”:

世道混乱,四处奔波四处飘荡。

“偶然遂”:

遂,如愿,顺利地做到。

“偶然”:

“二字含有极丰富的内容和无限的感慨。

1、杜甫从陷叛军之手到脱离叛军,从触怒肃宗到此次返家,都是在战乱中逃生,能够得以生还,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活着是偶然,死了是必然。

妻子之怪,又何足怪呢?

2、刻画出了患难余生之人的心理,有几分庆幸。

九十句:

邻里凭墙

九句:

“邻人”:

邻居,启第三首诗。

“满墙头”:

古时农家用小石头垒起来的围墙,墙矮,所以邻人能凭墙相望。

诗人归来的消息不胫而走,引来偌多邻人凭墙观望。

十句:

歔欷,是嘘唏的异体字。

哽咽、叹息的意思。

提问:

1、有乡亲远道归来,邻人来看望,这是农村人纯朴、富有人情味的一面(与城市相比),那么也该立即进屋以询问在外景况,为什么只是凭墙而望?

2、有客人光顾,按常理主人应该马上请到屋里以问寒暖,但为什么诗人对邻人的来访似乎无动于衷?

解答:

1、邻人是旁观者,看到诗人一家既幸福而又心酸的初见时刻,不忍打扰,故只识趣地远看;另一方面他们又并非无动于衷地旁观,而是人人都进入角色,“感叹亦歔欷”,或许对之羡慕?

或许为之心酸?

或许还勾起自家的伤痛,自家的亲人在外好吗,是不是也能侥幸回来呢?

2、诗人千里归来,亲人乍见,泪眼对着泪眼,已无暇顾及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以至出现“邻人凭墙”的特殊画面。

短短数语,非常富于人情味,而且含蓄蕴藉。

最后两句:

夫妻夜话

“夜阑”:

夜深,夜尽。

“更”:

又、再。

“秉烛”:

掌灯。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深夜了,最初的惊怪也该过去了,但是仍然不相信亲人的归来是真实的,点起灯相对看着,仿佛梦里一般。

这将战乱中久别重见者那种人虽在眼前而犹不敢置信的恍如隔世之感绝妙地呈现出来,战争使得人们分不清现实还是梦境,击碎了人们的正常的思维和心灵。

这首诗写了刚到家时合家悲喜交集的情景,显现出战乱时期人们的反常心理。

通过这样的反常心理揭示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身心的摧残。

 

学生齐读,体味诗歌。

小结:

通观全诗共有四幅画面,即游子晚归———亲人乍见———邻人凭墙———夫妻夜话。

杜甫截取的都是一时一地的见闻和感受,情景真实,非常写实。

可以拍成影视片。

首先是远景游子晚归,然后是中景亲人乍见的惊喜与拭泪,接下来镜头摇至旁边的邻人凭墙,最后是一个特写:

夫妻夜话。

四幅画面客观而逼真,诗中很少直抒胸臆,直接揭露现实的句子,而是把真切的感情含蕴在叙述和写景中,无处言情,处处言情。

这就是朴实与真情的力量。

下面一首诗歌是承接这一首诗而来的,同学们看一看联系在哪里?

根据刚才我赏析的方式,同学们自己来赏析这首诗歌。

分几个层次,每句诗又有什么样的深意?

先齐读并思考。

提问,解答。

梳理。

2、写居家时的无聊寡欢,含蕴着作者身处乱世欲有所作为而不甘心苟且偷生的心态。

前八句:

无聊寡欢的情状。

一二句:

问:

诗人久别家室,历尽千辛万苦才与妻儿重聚,可欢享天伦之乐,而诗人为什么说“少欢趣”?

答:

这是因为“迫偷生”,杜甫这次回家是皇帝给他放了长假,其实是疏远的表现,无异于被放逐。

对于常人来说,能“生还偶然遂”自是不幸中之大幸;而对于忧乐关乎天下、达穷都要兼济天下的诗人,又成为幸运中之大不幸。

回家之后,就感到一种责任心的煎熬,觉得值此万方多难之际守着个小家庭,无异于苟且偷生。

可这一切又是迫不得已的,所以少欢趣。

三四句:

娇儿:

承上首“妻孥”。

却:

还或偷偷回头。

问:

看到娇儿绕膝又畏我去,这是怎样一种感情?

答:

一方面是看到孩子出于天性,在久别之后绕膝亲热,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感觉到孩子经过久别之苦后,也似乎更懂事,害怕诗人再度离家而去,有意守在父亲膝下,不禁使诗人心酸而感慨。

(有时候孩子的懂事往往更让父母心酸疼痛,如端洗脚水的广告)

中间四句:

问:

这四句是什么意思?

答:

好追凉,喜欢乘凉。

故,常常。

抚事:

思忖过去的和现在的事。

煎百虑,内心为各种忧虑所煎熬。

诗人在娇儿绕膝的情景之下,没有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而是追忆着去年六七月间纳凉“池边树”的往事。

因为那时他对在灵武即位的肃宗和自己立朝报国寄予很大希望,故而多少有些“欢趣”。

谁知事隔一年,却遭到放逐,不禁忧从中来,备受煎熬。

叙事抒情中忽插入“萧萧北风劲”的写景,又大大添加了一种悲凉凄苦的气氛。

最后四句:

问:

这四句什么意思?

答:

幸亏知道秋收已毕,虽然新酒还没酿出,却计日可待,似乎可感到它从糟床汩汩流出。

如今就喝喝酒来安慰自己的晚年吧。

问:

果真甘心苟且偷生了吗?

答:

赖知、已觉都是料想之词,并不是真的天天喝酒“慰迟暮”。

这里说酒则是因愁,(大家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与愁常常是相连的)。

我们常说“醉翁之意不在酒”,酒,是言愁的委婉表达,这里就更深切表现出诗人矛盾苦闷的心理。

整日无聊寡欢,身处乱世欲有所作为而不甘苟且偷生的心态。

齐读第三首诗歌,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第三首写乡邻深情慰问和作者感喟,揭示了时世的艰难和诗人对此的深重忧虑。

第三首写了邻人来访的事件。

承第一首的邻人满墙头。

前四句:

简单如白话(一同事:

这也叫诗?

)。

驱鸡上树木:

古代黄河流域一带养鸡之法。

四句:

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

待到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

1、开篇颇具村野生活情趣,鸡乱叫可以影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

2、“始闻”,表现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五至八句:

问:

父老,承接邻人,但为什么不说乡邻或邻人呢?

答:

说乡邻,那也许还有年轻人,父老四五人,指来的四五人全是父老,没有年轻人,因为“儿童尽东征”,为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做了铺垫。

“问”:

慰问。

榼:

古代木制的盛酒器具。

这些老人都携酒而来,酒色清浊不一,各各表示着一家心意。

在如此艰难岁月还这样看重情礼,是难能可贵的,表现了淳厚的民风并未被战争完全泯灭。

九至十二句:

紧接四句以父老的说的话直接入诗,即口语入诗。

先由斟酒谦称“酒味薄”,从酒味薄说到生产的破坏,再引出“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时世之艰难。

这是三首诗唯一一处点名时世之艰难的,但只是点明也不说尽,耐人寻思。

这就是为什么说这些诗歌平实但又含蓄蕴藉,语言平实,但选取的表现角度却含蓄。

最后四句:

写主人致答词。

父老们的盛意使他感奋,因而情不自禁地为之高歌以表谢忱。

“愧”:

父老们的深情使自己感到愧疚,暗中照应“晚岁迫偷生”意,只能苟且偷生,不能为父老做些事。

如果说全组诗的情绪在第二首中有些低落,此处则由父老致词而重新高涨,强为欢颜。

“歌罢”不免仰天长叹。

问:

所歌内容为什么呢?

诗中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句和歌所产生的“四座泪纵横”的效果可大略推知其内容。

答:

包涵着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喟等等情感内容。

不明写,让读者从诗中气氛、意境玩味,以联想作补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

再一次体现了诗歌含蓄蕴藉的特点。

小结:

综观三首诗,乍看似乎只写了安史之乱给杜甫给羌村带来的深重苦难,实际上表现了唐代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生还都只是偶然遂,遍及北国农村的是“黍地无人耕”、“儿童尽东征”的现象。

《羌村三首》就通过北国农村之一角,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体现出诗人系心国事的情怀。

齐读,体味。

(三)艺术特色

1、采用连章体:

全诗每章既能独立成篇,却又相互联结,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第一首写初见家人,是组诗的总起。

“妻孥”“邻人”两句分别开启二、三章。

第二首叙还家后事,上承“妻孥”句;“偷生”、“斟酌”又下启“艰难愧深情”与乡邻慰问。

第三首写邻人的交往,从叙事讲,上承“邻人”和“斟酌”,从抒情看最终归结到忧国忧民、伤时念乱,又成为组诗的结穴。

这样的组诗,通常又谓之“连章体”。

诗人从还家情事中抽选三个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予以描绘。

不但每章笔墨集中,以点概面,而且利用章与章的自然停顿,造成幕闭幕启的效果,给读者以发挥想象与联想的空间,所以组诗篇幅不大而能含蓄深沉。

2、以白描见长。

虽然取材于一时见闻,而景实情真,略无夸饰。

写景如“柴门鸟雀噪”、“邻人满墙头”及“群鸡正乱叫”四句等,“摹写村落田家,情事如见”(申涵光)。

写人如“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均穷极人物情态。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写幼子倚人情状,栩栩如生。

能将“若寻常人所欲道”的情景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充分体现作者白描之功力。

3、语言平易。

语言平易似乎随口而出,更是直接以口语入诗,造语浅显但旨意深厚周到,足称凝练。

拓展讲解。

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写诗作文重在抓住人物复杂的情感。

人物的喜怒哀乐往往不是单纯的,能在喜中见悲,悲中取乐都比纯粹地表现人物单一的情绪高明,感人。

在现实生活中,复杂的情绪更打动人。

(八十岁老母打死去的劳模儿子:

哭骂声中有理解更有悲痛。

叶波的母亲亲吻体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