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描述表格类实验题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7433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0描述表格类实验题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题10描述表格类实验题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题10描述表格类实验题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题10描述表格类实验题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题10描述表格类实验题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0描述表格类实验题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docx

《专题10描述表格类实验题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0描述表格类实验题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0描述表格类实验题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docx

专题10描述表格类实验题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

1.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说明该钾盐是K2CO3

B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

时间后过滤

FeCl3

C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

说明常温下,Ksp(BaCO3)<

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Ksp(BaSO4)

D

将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得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使之褪色

可证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答案】B

2.基于以下实验现象,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测定常温时饱和HCOONa溶液、CH3COONa溶液的pH

pH(HCOONa)

弱酸的酸性:

HCOOH>CH3COOH

B

向5mL2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1mL1mol·L-1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X,加热

未出现砖红色沉

说明X中不含醛基

C

向KBrO3溶液中加入少量苯,然后通入少量Cl2

有机相呈橙红色

氧化性:

Cl2>Br2来源学科网

D

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有白色絮状沉淀

生成

二者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

氧化铝沉淀

【答案】B

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操作

预期目的

A

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分别浸泡在冷、热水中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B

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更

难溶的沉淀

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C

苯酚和水的浊液中,加稍过量浓碳酸钠溶液

比较苯酚与碳酸的酸性

D

向2支试管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H2C2O4溶液,再分别加入同体积不同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

依据褪色时间来研究浓度对反应

速率的影响

答案】C

4.下列对实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解释

A

用容量瓶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读数使所配溶液浓

度偏低

溶液凹液面最低处高于刻度线

B

用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溶液中氯离子时,标准液盛放在棕色滴

定管中

硝酸银见光分解

C

向10mL0.5mol/L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5mL2.4mol/L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氯化铜溶液,沉淀变蓝

Ksp[Cu(OH)2]

D

长时间存放的漂白粉的试剂瓶可用稀盐酸清洗

漂白粉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钙能

溶于盐酸

【答案】C

【解析】A.用容量瓶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读数,导致溶液凹液面最低处高于刻度线,从而使所配制溶液的体积偏大,根据c=可知,最终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A项正确;B.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故应保存着棕色试剂瓶中,做标准液时要放在棕色滴定管中进行滴定实验,故B项正确;C.10mL0.5mol/L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5mL2.4mol/L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Mg2++2OH-=Mg(OH)2↓镁,离

子与氢氧根离子按物质的量为1:

2反应,则反应后氢氧化钠有剩余,再滴加氯化铜溶液,过量的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而不是沉淀的转化,因此,不能通过比较其溶度积的大小来解释该现象,故C项错误;D.长时间存放的漂白粉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Ca(ClO)2+CO2+H2O=CaCO3↓+2HClO,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易溶于稀盐酸中,故D项正确。

5.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2+

该溶液一定含Fe2+

B

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一定含SO42-

C

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该溶液一定含NH4+

D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某液体,KMnO4溶液褪色

该溶液一定含SO32-

答案】C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通过分析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结论

A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滴加KSCN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

Fe(NO3)2样品已氧化变质

B

向2mL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mol/LNa2S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

相同温度下,Ksp(ZnS)

C

取少量酸催化后的淀粉水解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氢氧化

钠溶液中和酸,再加少量碘水,溶液未变蓝[来源学科网Z.X.X.K]

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D

向NaAlO2的试管中滴加碳酸氢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AlO2-结合氢离子的能力比碳酸根

答案】D

解析】A、酸性条件下,NO3-能将Fe2+氧化为Fe3+,无法检验Fe(NO3)2样品已氧化变质,故A错误;

B、ZnSO4和CuSO4的浓度未知,所以不能根据向2mL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Na2S溶液,得出Ksp的大小关系,故B错误;C、取少量酸催化后的淀粉水解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再加少量碘水,因为碘可以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若碘反应后没有剩余,即使有淀粉存在,溶液也不会变蓝,故不能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故C错误;D、向NaAlO2的试管中滴加碳酸氢钠溶液发生反应:

AlO2-+HCO3-+H20=Al(OH)3↓+CO32-,所以AlO2-结合氢离子的能力比碳酸根强,故D正确。

7.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反应速率会随反应物浓度的增

大而加快

用3mL稀硫酸与足量纯锌反应,产生气泡速率较慢,然后加入1mL1mol·L-1CuSO4溶液,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B

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硝酸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

证明“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随溶液

pH的减小而增强

将“84”消毒液(含NaClO)滴入品红溶液中,褪色缓慢,若同时加入食醋,红色很快褪为无色

D

证明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银的

溶解度

向2mL0.1mol·L-1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mL0.1

-1-1mol·L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0.1molL·的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

答案】C

8.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A

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B

鉴别NaOH、Al2(SO4)3、Na2CO3、KNO3四瓶无色溶液

试管、胶头滴管

C

常温下,用pH=13的NaOH溶液配制100mL、pH=12的NaOH溶液

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胶头滴管

D

用MnO2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备并收集Cl2

分液漏斗、烧瓶、导管、集气瓶、

烧杯

【答案】B

9.下列气体的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不相符的是

选项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论

A

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溶液又变为红色

该气体为SO2

B

将气体A通过灼热的CuO,黑色固体变红色,将产生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通入澄清石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气体A为CO

C

点燃气体B,火焰呈淡蓝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无水CuSO4,无水CuSO4变蓝色

气体B为H2

D

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气体,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

该气体为Cl2

答案】C

解析】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溶液又变为红色,故A不符合题意;B.CO+CuOCu+CO2,黑色固

体变红色,将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CaCO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不符合题意;C.CH4、

H2等气体燃烧时,火焰均呈淡蓝色,均生成H2O(g),可使无水CuSO4变蓝色,故C符合题意;

D.Cl2+H2OHCl+HClO,HCl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HClO使其褪色,D项不符合题意。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推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褪去

氧化性:

H2O2>KMnO4

B

在CaCO3中加浓盐酸并将反应后所得气体直接通入Na2SiO3溶液中,溶

液变浑浊

酸性:

H2CO3>H2SiO3

C

向Na2S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非金属性Cl>S

D

将FeCl3足量溶液滴加到Mg(OH)2悬浊液中,充分震荡,悬浊液由白色变为红褐色

溶解度

Mg(OH)2>Fe(OH)3

【答案】D

1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石蜡油催化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酸

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该气体为乙烯

B

向NaAlO2溶液中持续通入气体Y

先出现白色沉淀,最终

沉淀又溶解

Y可能是CO2气体

C

向等量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

加FeCl3溶液的H2O2产生

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较

CuCl2、FeCl3溶液

气泡较快

D

取CH3OONa溶液于试管中并加入几滴酚酞,再加热

溶液红色加深

CH3COONa溶液显碱性且存在水解平衡

答案】D

12.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

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

B

向乙醇溶液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用酒精灯

直接加热

确定乙醛中是否含有醛基

C

向苯和酒精的混合液中加入金属钠

确定苯中是否有酒精

D

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检验制得气体是否为乙烯

答案】C

13.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现象或事实

解释或结论

A

常温下,饱和亚硫酸钠溶液的pH小于饱和碳酸钠溶液

常温下Na2CO3水解程度大于Na2SO3

B

向FeCl3溶液中滴入几滴30%的H2O2溶液,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加深

FeCl3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该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C

灼热的木炭放入浓硝酸中,放出红棕色气体

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呈

红棕色

D

向2.0mL1.0mo1·L-1的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

1

1.0mo1·L-1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3滴

1.0mo1·L-1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说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

Fe(OH)3沉淀

【答案】B

【解析】A.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比较弱酸根的水解程度,应比较等浓度溶液的pH才能比较弱酸根

的水解程度,故A项错误;B.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加深,则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并放热,则Fe3+能催化H2O2分解且该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项正确;C.浓硝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可能为硝酸的分解生成的二氧化氮,所以不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呈红棕色,故D错误;D.氢

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氯化铁反应都生成沉淀,所以不能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

(OH)3沉淀,应利用沉淀的转化比较Ksp故D项错误。

14.下列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推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推论

A

配制1.84mol/L的硫酸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18.4mol/L硫酸,加入250mL容量瓶

中,加水定容至刻度线

B

检验淀粉分子的直径

用聚光束照射淀粉溶液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可推测淀粉分子的

直径大于10-7m

C

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I-

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和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下层

呈紫色,可确定原溶液中含有I-

D

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将二氧化硫通入氨水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C

1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该溶液中有Fe2+,无Fe3+

B.

将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加热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的试管中

试管中的溶液紫色褪去

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生成了乙烯气体

C.

向蔗糖与稀硫酸加热反应后的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5分钟

溶液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水解产生了葡萄糖

D.

用坩埚钳夹住一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铝箔熔化,失去光泽并

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答案】C

【解析】A.实验结论错误,滴加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是亚铁离子特征反应现象,但是不能证明没有铁离子,还需要补加实验,验证铁离子存在与否,故A不正确;B.实验操作设计有问题,乙醇易挥

发进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干扰乙烯的测定,故B不正确;C.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先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碱性,再加新制氢氧化铜,由于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含有

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故C正确;D.实验现象错误,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金属

铝,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由于外面包了一层氧化铝并不滴落下来,故D不正确。

16.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结论

A

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醋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水沉淀不消失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B

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Na2CO3与Na2SO3溶液的pH,Na2CO3溶液的pH较大

非金属性:

S>C

C

苯酚的浊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溶液变为无色

酸性:

苯酚>碳酸氢钠溶液

D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mol·L-1的稀硫酸,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

溶液中NO3-被Fe2+还原为NO

答案】B

17.下列选项中的操作、现象与结论完全一致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

溴水层褪色

溴和苯发生加成反应

B

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将产生气体通入溴水

溴水褪色

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

C

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

出现黑色沉淀

酸性:

H2S>H2SO4

D

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饱和Na2S溶液

有黑色沉淀产生

Ksp(Ag2S)

答案】D

18.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将①滴入②中,②中实验现象和反应类型不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②中实验现象和反应类型

实验装置

A

溴水

溴水橙色褪去,液体分层。

加成反应

B

浓盐酸

[来源:

Zxxk.Com][来源:

Z#xx#k.Com]浓硫酸[来源:

Zxxk.Com][来源:

Z#xx#k.Com]

产生大量白雾。

物理变化[来源学科网]

C

双氧水

MnO2

产生大量气泡。

分解反应

D

浓硝酸

铜粉

产生红粽色气体。

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解析】A、利用Br2单质易溶于苯,苯萃取溴水中溴单质,而使溴水褪色,属于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B、浓硫酸遇水放出大量的热,浓盐酸受热易挥发,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MnO2作催化剂,

使H2O2分解成H2O和O2,故C不符合题意;D、铜与浓硝酸发生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产生红棕色气体NO2,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19.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加

KSCN溶液

溶液变红

稀硫酸能氧化Fe2+

B

向KMnO4酸性溶液中滴加乙二酸

溶液褪色

乙二酸具有氧化性

C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得到澄清溶液

Ag+与NH3·H2O能

大量共存

D

向1mL0.1molL·-1Na2S溶液中滴入

2mL0.1molL-·1ZnSO4溶液,再加入

0.1molL·-1CuSO4溶液

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有黑色沉淀生成

Ksp(CuS)

【答案】D

20.下列选项中的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完全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玻璃棒蘸取次氯酸钠溶液,点在pH试纸上

试纸最终显蓝色

次氯酸钠溶液显碱性

B

用pH试纸分别测定0.1mol·L-1的

Na2CO3溶液和0.1mol·L-1的NaHCO3溶液的pH

Na2CO3溶液的pH约为10,NaHCO3溶液的pH约为8

结合H+能力:

2--

CO3>HCO3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打磨过

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低

D

分别将乙烯与SO2通入溴水中

溴水均褪色

两种气体使溴水褪色的

原理相同

答案】B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取1mL20%的淀粉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取少量溶液,加入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再加入几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溶液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淀粉完全水解

B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非金属性:

Cl>Si

C

向盛有2mL0.1mol/L的NaCl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几滴0.1mol/L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0.1mol/L的KI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

色沉淀变为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D

向待测液中加入适量的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未

变红

在待测液中不存在NH4

【答案】C

【解析】A、取1mL20%的淀粉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取少量溶液,加入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再加入几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溶液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葡萄糖,有淀粉水解,但不能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若要检验淀粉完全水解只需滴加几滴碘水,若溶液不变蓝则说明淀粉完全水解,选项A错误;B.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说明酸性盐酸大于硅酸,由于盐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无法判断Cl、Si元素的非金属性,选项B错误;C.沉淀向更难溶的方向转化,

Ksp(AgCl)>Ksp(AgI),选项C正确;D、根据铵根离子时需要加热,选项中没有加热,不能确定一定不含铵根离子,故还可能含有铵根离子,选项D错误。

22.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随溶液pH的减小而增强

将“84消”毒液(含NaClO)滴入品红溶液中,褪色缓慢,若同时加入食醋,红色很快褪为无色

B

证明反应速率会随反应物浓

度的增大而加快

用3mL稀硫酸与足量纯锌反应,产生气泡速率较慢,然后加入1mL1mol?

L-1CuSO4溶液,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C

证明碳和浓硫酸共热生成的

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D

证明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硫

化银的溶解度

向2mL0.1mol?

L-1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mL0.1mol?

L-1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0.1mol?

L-1的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

【答案】A

2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

B

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加入几滴

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

溶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

溶液中有气泡出现,随后有红

褐色沉淀生成

Fe2+催化H2O2分解产生O2

C

铝片先用砂纸打磨,再加入到浓硝

酸中

无明显现象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

下,铝被浓硝酸钝化

D

向浓度均为0.1mol?

L—1的KC1、

KI混合液中逐滴滴加AgNO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答案】B

24.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

氯气具有漂白性

B

1将铜粉加入1.0mol?

L﹣1的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Fe比Cu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比较低

D

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片大小相同的铜片

浓硝酸中铜片很快开始溶解,并放出红棕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