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A卷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6962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A卷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A卷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A卷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A卷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A卷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A卷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A卷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A卷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A卷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A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A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1.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次氯酸钠溶液、75%乙醇均可用于消毒杀菌,且原理相同

B.地沟油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甘油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铁粉

D.“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溶液、次氯酸钠溶液、75%乙醇均可用于消毒杀菌,高锰酸钾溶液、次氯酸钠溶液是将物质氧化,而75%乙醇是使蛋白质变性,因此消毒原理不相同,A错误;

B.地沟油主要成分是油脂,属于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B正确;

C.由于Fe粉具有还原性,所以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还原铁粉,C正确;

D.“静电除尘”利用胶体的性质,使空气中的固体尘埃形成沉淀,减少空气中飘尘的含量;“燃煤固硫”是使煤中的S元素在燃烧时转化为硫酸盐留在炉渣中,因而可减少酸雨的形成;“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以使尾气中的NO、CO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空气的成分气体N2、CO2,因而都能提高空气质量,D正确;

故答案是A。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B.常温常压下,1mol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中,含有C-O键的数目为NA

C.14g由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D.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4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1个甲基中含有9个电子,则1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为9NA,A错误;

B.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可能是乙醇CH3CH2OH(1个乙醇分子中含1个C—O键),也可能是二甲醚CH3-O-CH3(1个二甲醚分子中含2个C—O键),故不能确定其中含有的C-O键的数目,B错误;

C.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都是CH2,1个最简式中含有3个原子,14g由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最简式的物质的量是1mol,因此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C正确;

D.在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呈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四氯化碳物质的量,D错误;

故答案是C。

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单质是一种常用的比能量高的金属电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的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W、Z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结构

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数之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D.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W的单质是一种常用的比能量高的金属电极材料,W是Li元素;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X是C元素;元素Y的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Y为Al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是短周期元素,且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为S元素。

A.W、Z形成的化合物Li2S,该物质是离子化合物,Li+的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A错误;

B.元素X与氢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

1的化合物为C2H2、C6H6、苯乙烯C8H8、立方烷C8H8等,化合物有很多种,B正确;

C.元素Z为S,元素X是C,二者形成共价化合物分子式是CS2,C正确;

D.元素Y是Al,Al的单质可以与强碱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放出氢气,D正确;

故答案是A。

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分子中的5个碳原子可能共面

B.与该有机物含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只有3种

C.通过加成反应可分别制得烷烃、醇、卤代烃

D.鉴别该有机物与戊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联想乙烯的结构,该分子中一定共平面的碳原子有4个(碳碳双键中的碳原子、甲基上的碳原子、乙基中与双键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结合单键可以旋转,乙基中另一C原子也可能在同一平面上,A正确;

B.该物质分子式是C5H10,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CH2=CH-CH2CH2CH3、CH3CH=CH-CH2CH3、、,因此不是只有3种,B错误;

C.该不饱和烃与氢气加成制得烷烃,与水加成制得醇,与HX或卤素单质发生加成反应制得卤代烃,C正确;

D.烯烃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而戊烷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因此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D正确;

故答案是B。

5.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定律或原理的证据是

A

B

C

D

勒夏特列原理

元素周期律

盖斯定律

阿伏加德罗定律

结果

左球气体颜色加深

右球气体颜色变浅

烧瓶中冒气泡,

试管中出现浑浊

测得ΔH为ΔH1、ΔH2的和

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A.反应2NO2(g)N2O4(g)的△H<0,为放热反应,结合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

B.HCl不是含氧酸,盐酸酸性大于碳酸与元素周期律无关;

C.结合盖斯定律内容分析;

D.根据电子守恒计算生成氢气和氧气物质的量,然后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

【详解】A.反应2NO2(g)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左边热水中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NO2浓度增大,所以左球气体颜色加深;右边冷水中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正反应移动,NO2浓度减小,所以右球气体颜色变浅,因此能够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不符合题意;

B.烧瓶中冒气泡,证明酸性:

HCl>碳酸,但由于HCl不是含氧酸,因此无法用元素周期律解释,试管中出现浑浊也不能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因为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HCl,HCl与硅酸钠溶液反应也会出现浑浊),B符合题意;

C.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H=△H1+△H2,因此能够用盖斯定律解释,C不符合题意;

D.根据电子守恒可知,电解水生成H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2:

1,结合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

1,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是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的知识,涉及化学平衡的影响、阿伏加德罗定律、盖斯定律、元素周期律等知识,明确元素周期律内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即可解答,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6.下图甲是一种在微生物作用下将废水中的尿素CO(NH2)2转化为环境友好物质,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并利用甲、乙两装置实现在铁上镀铜。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装置中溶液颜色不变

B.铜电极应与Y相连接

C.M电极反应式:

CO(NH2)2+H2O-6e-=CO2↑+N2↑+6H+

D.当N电极消耗0.25mol气体时,铜电极质量减少16g

【答案】D

【解析】

【详解】甲装置中N极上O2得到电子被还原成H2O,N为正极,M为负极;

A.乙装置中Cu2+在Fe电极上获得电子变为Cu单质,阳极Cu失去电子变为Cu2+进入溶液,所以乙装置中溶液的颜色不变,A正确;

B.乙装置中铁上镀铜,则铁为阴极应与负极X相连,铜为阳极应与正极Y相连,B正确;

C.CO(NH2)2在负极M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O(NH2)2+H2O-6e-=CO2↑+N2↑+6H+,C正确;

D.N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当N电极消耗0.25mol氧气时,则转移n(e-)=0.25mol×4=1mol电子,Cu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所以Cu电极减少的质量为m(Cu)=mol×64g/mol=32g,D错误;

故答案是D。

7.常温下,向50mL溶有0.1molCl2的氯水中滴加2mol/L的NaOH溶液,得到溶液pH随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图像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点pH=4,且c(Cl-)=m·c(ClO-),则Ka(HClO)=

B.若x=100,b点对应溶液中:

c(OH-)>c(H+),可用pH试纸测定其pH

C.b~c段,随NaOH溶液的滴入,逐渐增大

D.若y=200,c点对应溶液中:

c(OH-)-c(H+)=2c(Cl-)+c(HClO)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若a点pH=4,(H+)=10-4mol/L,溶液呈酸性,根据方程式知c(HClO)=c(Cl-)-c(ClO-),c(Cl-)=mc(ClO-),则c(HClO)=(m-1)c(ClO-),Ka(HClO)==,A错误;

B.若x=100,Cl2恰好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NaCl、NaClO,NaClO水解生成次氯酸,溶液呈碱性,但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pH,应选pH计测量,B错误;

C.b~c段,随NaOH溶液的滴入,溶液的pH不断增大,溶液中c(H+)减小,温度不变则Ka(HClO)=不变,所以减小,C错误;

D.若y=200,c点对应溶液中存在0.1molNaCl、0.1molNaClO、0.2molNaOH,根据电荷守恒得:

c(H+)+c(Na+)=c(Cl-)+c(ClO-)+c(OH-)①,物料守恒得:

c(Cl-)=c(ClO-)+c(HClO)②,2c(Cl-)+2c(ClO-)+2c(HClO)=c(Na+)③,由①+③+②得:

c(OH-)=2c(Cl-)+c(HClO)+c(H+),D正确;

故答案是D。

8.FeCl2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媒染剂。

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里用如下两种方法来制备无水FeCl2。

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

C6H5Cl(氯苯)

C6H4Cl2(二氯苯)

FeCl3

FeCl2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醇

不溶于C6H5Cl、C6H4Cl2、苯,

易溶于乙醇,易吸水

熔点/℃

-45

53

易升华

沸点/℃

132

173

 

(1)用H2还原无水FeCl3制取FeCl2。

有关装置如下:

①H2还原无水FeCl3制取FeCl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按气流由左到右的方向,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填字母,装置可多次使用);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③该制备装置的缺点为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反应2FeCl3+C6H5Cl→2FeCl2+C6H4Cl2+HCl↑,制取无水FeCl2并测定FeCl3的转化率。

按下图装置,在三颈烧瓶中放入32.5g无水氯化铁和过量的氯苯,控制反应温度在一定范围加热3h,冷却、分离提纯得到粗产品。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冷却实验装置A,将三颈烧瓶内物质倒出,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粗产品。

洗涤所用的试剂可以是____,回收滤液中C6H5C1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③反应后将锥形瓶中溶液配成250mL,量取25.00mL所配溶液,用0.40mol/LNaOH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为19.60mL,则氯化铁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④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制取无水FeCl2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

(1).H2+2FeCl32FeCl2+2HCl

(2).BACDCE(或BCD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