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备考一轮复习原卷第1讲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6834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备考一轮复习原卷第1讲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中考备考一轮复习原卷第1讲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中考备考一轮复习原卷第1讲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中考备考一轮复习原卷第1讲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中考备考一轮复习原卷第1讲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备考一轮复习原卷第1讲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docx

《届中考备考一轮复习原卷第1讲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备考一轮复习原卷第1讲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备考一轮复习原卷第1讲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docx

届中考备考一轮复习原卷第1讲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1讲【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心有课标

 

1.史前时期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2.夏商周时期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温故知新

1.网络构建

2.复习本单元时应注意以下内容:

①两项政治制度:

世袭制和分封制。

②三个早期的国家:

夏、商、西周。

③四位人物:

黄帝、禹、齐桓公、商鞅的主要活动。

④五类原始居民: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聚落和半坡聚落的生产生活概况。

考点一: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远古居民

距今年代

生活地点

生产生活状况

元谋人

约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会和使用火

北京人

约万年至万年

在周口店附近的洞穴

 掌握了打造技术,主要使用石器和木棒;会使用,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山顶洞人

 约三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方法技巧】本考点可归纳为“三二一”

考点二:

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居民

时间

地点

农作物

原始手工业

住房

河姆渡聚落

距今约七千年

浙江余姚

(流域)

水稻

使用磨制石器;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房屋为式房屋

半坡聚落

距今约五六千年

陕西西安

(流域)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能制造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房屋为式房屋

考点三:

华夏始祖

1.炎帝和黄帝 传说中的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

炎、黄部族走向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黄帝被奉为“”。

2.尧、舜、禹 黄帝之后过了很久,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

3.禅让制 尧、舜、禹之间权力移交即通过产生的办法,称“禅让”。

【史料实证——孤证不立】古史传说没有遗址、文物等加以印证,只是人们口头相传,在流传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错误。

而史实则可以用遗址与文物史书等加以证明,更具说服力。

考点四:

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西周分封制

1.夏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相传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性质:

奴隶制国家)。

禹死后,其子继承父位,开始了“”的历史,从此,代替了禅让制。

意义:

(1)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我国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开始了。

2.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开国之君

亡国之君

都城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先亳bó后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周武王

周幽王

夏商灭亡的启示:

(1)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唯才是举,广纳谏言,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

(2)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统治者)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3.西周分封制 

概况:

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以及古代帝王的后代,封他们为诸侯,由他们全权管理封地内的事务。

同时规定,要定期到周王室朝见,向周天子纳贡,为周王室服役,服从的命令,随同出征,共同抵御或讨伐其他民族。

意义:

巩固了统治,而且扩大了统治范围,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考点五: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1.东周时期 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

(1)春秋时期:

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2)战国时期:

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2.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内容

方式

历史影响

春秋

争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会盟

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诸侯国的数目逐渐减少

战国

七雄

东齐、西秦、南楚、北燕、韩赵魏居中间【三家分“晋”为韩赵魏】

大规模兼并战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诸侯国的数目进一步减少【战国末期只剩下十几个国家,其中战国七雄实力最为强大】,为秦的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特别提示】春秋政治以“争霸”为主,战国政治以“兼并”为主,历史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趋向统一。

考点六: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商鞅变法 

时间、人物: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商鞅。

目的:

指导思想: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家思想)。

主要内容:

(1)承认土地私有,用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

(2),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3),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授田;(4)推行,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5)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性质:

是一场比较彻底的改革。

作用:

经过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以后奠定了基础。

成败讨论:

商鞅变法成功了。

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军事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一场社会变革是否成功,主要是看是否达到,不在于实施变法者的生死。

2.战国时期社会变革 

变革原因:

(1)的需要(根本原因);

(2)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直接原因)。

主要表现:

(1)经济上,铁器、牛耕的使用;

(2)政治上,各国改革,封建制度确立;(3)思想上,诸子百家争鸣。

影响:

奴隶制度瓦解,封建社会制度形成。

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时空观念】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转化过程

考点七:

科技文化

1.都江堰 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防洪灌溉工程,使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2000年,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文字的演变 商朝人刻写在或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商朝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开始。

商周时期刻铸在上的文字叫“金文”,也称“铭文”。

3.扁鹊 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出、、、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4.屈原 战国末期人,代表作《离骚》。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5.战国编钟 【地方】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考点八:

孔子及百家争鸣

1.孔子 

简介:

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国人,儒家创始人,其言行记录在《论语》中。

成就:

(1)思想上:

提出“”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

(2)政治上:

主张“为政以德”,以“礼”治国;(3)教育上:

创办,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现实意义: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际关系的改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

2.百家争鸣 

背景:

社会处于急剧变革时期。

主要流派 

儒家:

代表人物孟子,代表作《孟子》,主张“仁政”,提出“”的思想,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道家:

创始人是春秋晚期,代表作《道德经》,主张“”。

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是,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

代表人物,代表作《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他的思想后来成为秦朝的治国指导思想。

墨家:

代表人物墨子,代表作《墨子》,提倡“”“”“尚贤”“节用”。

兵家:

代表人物,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拔丁抽楔

1.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相同点:

(1)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处于基本相同的阶段:

母系氏族;

(2)都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3)都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

(4)都会磨制石器,制作陶器,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等。

不同点:

(1)地区不同,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

(2)住房不同,河姆渡聚落为干栏式房屋,半坡聚落为半地穴式房屋;

(3)作物不同:

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

2.禅让制与世袭制

禅让制:

尧、舜、禹之间权力移交即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曾在尧、舜、禹时期使用。

世袭制:

帝王家庭世世代代相沿袭做帝王的制度,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王位继承人,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一种“家天下”的制度,取代原来的禅让制而出现,从夏朝开始到1911年辛亥革命被废止。

3.黄帝与皇帝的区别

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而皇帝则是秦始皇设置的对古代中国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中国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

4.商鞅变法成功了?

失败了?

为什么?

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由于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这主要是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同时商鞅推行的新法顺应了历史趋势,深得人心,所以商鞅虽死,而商鞅制定的新法仍继续推行。

商鞅变法对今天改革的启示:

(1)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2)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过程中会有不少困难和危险;(3)商鞅在变法中,能够取信于民,所以得到人民的信任是改革成功的前提;(4)青少年要学习商鞅勇于变法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真题在线

1、(2016•淮安)“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

2、(2017•深圳)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

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3、(2017·岳阳)岳阳市某校九年级

(1)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浙江河姆渡D、陕西半坡村

4、(2017·盐城)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

A、半地穴房屋B、打制石器  

C、稻谷D、彩陶器

5、(2015.山东省烟台)记者2014年10月11日从农业部获悉,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稻第四期攻关项目获得重大突破,创造了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

我国古代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山顶洞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6、(2016•广东)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年。

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7、(2017·聊城)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

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

A、 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  

C、铁农具D、 曲辕犁

8、(2016•烟台)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