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讲义学习精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6678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讲义学习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资料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讲义学习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资料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讲义学习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资料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讲义学习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资料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讲义学习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讲义学习精品.docx

《教育资料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讲义学习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讲义学习精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资料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讲义学习精品.docx

教育资料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讲义学习精品

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一、古代中国的商业

1.商业活动

(1)远古:

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2)商代:

商业有了初步发展。

(3)西周:

货币需求数量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

(4)春秋战国:

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5)汉代:

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6)唐代:

商船以规模宏大著称;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场所生意兴隆。

(7)宋元

①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②随着商业的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8)明清:

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在按地域结成的商帮中,晋商和徽商势力最强。

2.“市”的发展

(1)秦代:

以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代:

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南北朝:

在一些地点自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

政府对“草市”也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

“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

“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6)明清:

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相当繁华。

特别提示 古代“市”的基本形态

(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3.商业城市

(1)战国:

有的城市已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2)汉代:

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唐代

①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外,还有扬州。

②作为地区经济中心的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

(4)宋代:

都市商业繁盛,有夜市、晓市及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5)清代

①乾隆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

②名镇有:

盛泽镇、汉口镇及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归纳总结 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

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目的: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3)概况

①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②《吕氏春秋》提出了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

③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

④历代王朝大多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4)影响

①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②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2.“海禁”政策

(1)含义:

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沿革

①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注重“朝贡”贸易体制。

②清朝继承并发展了闭关锁国政策。

③短暂的“开放”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仍然禁止民间贸易往来。

(3)影响:

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3.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出现:

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是商品生产的发展,使其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

(2)表现:

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的发展,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特征:

雇佣关系的存在,地区性、不平衡性突出。

(4)缓慢原因

①政府采取控制和掠夺的手段压制工商业。

②“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概念阐释 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

其特点是:

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元、明、清时期的货币发展史

元代币制以纸币为主,这在中国古代是较突出的。

但元末政治腐败,皇室奢侈,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政府只好靠滥发纸币来弥补,引起物价飞涨。

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明清时期,区域性长途贸易的发展,铜钱的币值较小,携带不方便。

张居正改革后,实行一条鞭法,使得老百姓的赋税和官员军队的粮饷统一使用白银,而恰好欧洲从美洲掠夺的白银通过海上贸易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使中国选用白银做流通货币成为了可能。

考点一 古代中国商业与城市的发展

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变化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

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时期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

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

(3)交易媒介的变化:

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为媒介;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

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4)商人组织的变化:

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

(5)商人地位的变化:

商人由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

(6)生产关系的变化:

明清时期出现雇佣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

(7)政治环境及政策对商业的影响逐渐加深。

2.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

(1)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2)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3)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

要求:

根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

材料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作“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

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

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行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主要信息:

答案 特点:

以工商业活动为主要功能(经济功能加强);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

1.宋代的商业城市

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

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发现问题 材料反映出宋代市的特点,这是高考的重点。

命题角度 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唐宋时期市的发展变化及特点。

2.明清商帮——淮扬盐商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

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发现问题 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奢侈之风,这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命题角度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与思想习俗的联动。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

1.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

重农抑商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不同点

时间

封建社会初期出现,并贯穿封建社会始终

明代中期出现,到清朝进一步加强

目的

促进农业发展,稳固封建统治基础

抑制中外交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作用

在封建社会前期和王朝初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但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的落后

相同点

都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都重视农业、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都导致了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下降

2.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

要求:

根据下面的史料,论证说明清代“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史料 对于中国来说,十三行的出现维护了天朝的规制,而对西方商人来说,十三行却阻断了他们同中国民间和官方的联系。

虽然这种做法常常引起西方人的愤懑,但在冲突没有激化之前,中国的君主和官、绅、商都不会觉察到其中的毛病。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论证:

答案 

(1)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十三行对外进行贸易。

(2)“闭关锁国”政策,虽然维护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但是阻断了西方商人与“中国民间和官方的联系”,引起西方人的不满。

(3)对于“闭关锁国”政策,统治阶级没有认识到其危害,最终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2019·课标全国Ⅰ,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审材料 材料列出了14~17世纪中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

这些重大事件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外历史发展的趋势、关联及反差。

审设问 试题要求:

(1)从表中所列事件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

(2)找出你所提取的历史信息的主旨或关联点,在此基础上拟定一个论题;(这一步非常重要,论题要明确恰当);(3)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确定论题 

(1)分析材料,提取信息:

例如,根据材料信息(中国):

“废除丞相制度”“赋役合一”“《本草纲目》”“《牡丹亭》”“冲破封建礼教”“郑和下西洋”;(西方):

“纺织工厂”“太阳中心说”“《哈姆雷特》”“英国入侵印度”等信息。

可以从中外对比的视角(政治、经济、科技、思想)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论题。

此外视角还有“中西交流”“世界市场与中国经济”,中西文化交流等等。

(2)在提取分析材料信息的基础上,确定论题:

例如论题可以是:

“14~17世纪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等。

(3)写明论题,进行论述:

一定要先写观点,再进行论述,做到史论结合,中外关联,史实引用得当,语句流畅,层次清晰。

答案示例 观点:

14~17世纪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

中国的手工业品如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

伴随着中外经济交流,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人口大量增加,大量荒地被开垦,中国传统农业发展到鼎盛。

总之,14~17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因世界市场的形成而联系更加密切,中国的农耕经济发展到顶峰,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已逐渐落伍。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时间

题号

时间

题号

2019

全国Ⅱ,24

全国Ⅲ,25、26

2019

全国Ⅱ,26

2019

全国Ⅱ,27

2019

全国Ⅰ,27

全国Ⅱ,26

2019

全国Ⅱ,26

1.命题点:

时空观念——区域位置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9·课标全国Ⅱ,24)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答案 A

解析 从地图可以看出陶和曹鲁都位于山东,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故A项正确。

争霸战争往往不利于经济交往,故B项错误;交通条件可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而不可能“决定”,故C项错误;地图信息未体现城市规模与商业繁荣的关系,故D项不符合题意。

2.命题点:

西汉时期经济的发展

(2019·课标全国Ⅲ,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很多人通过农工商业发家致富,说明了当时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

材料不足以说明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故A项错误;西汉时期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

3.命题点:

唐代的自耕农经济

(2019·课标全国Ⅲ,26)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数学专业论文选题7.2%

300以上

梦结束的地方阅读短文及答案2

《春雨》阅读答案小学1.4%

小计

139

100%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A.自耕农经济盛行

概率论期末试卷及答案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智慧树《管理学》答案C.均田制破坏严重

新学期教学工作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提出全面改革总目标的会议是答案 A

植物细胞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解析 材料中土地规模在20~130亩的农户占绝大多数(占比为74.1%),说明多数人都能依靠自己的土地生存,反映了当地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自耕农数量占大多数,C项错误;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判断农业生产效率,D项错误。

4.命题点:

宋代土地政策的调整

最大的书阅读答案(2019·课标全国Ⅱ,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答案 B

解析 宋代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唐代,因此“经济严重衰退”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宋朝时政府采取了“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北宋土地兼并加剧,大量自耕农破产,沦为“佃农”,故B项正确;“坊市制度崩溃”反映了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政府管理失控”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5.命题点:

明代的跨区域贸易

(2019·课标全国Ⅱ,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

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答案 B

解析 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

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统一,故A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也未改变,故D项错误。

6.命题点:

宋代“交子”的货币功能

(2019·课标全国Ⅱ,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

根据材料中“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可知B项的结论错误。

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7.命题点:

清初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势地位

(2019·课标全国Ⅰ,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清初实施海禁以前,中外贸易在民间表现突出,但外国货物在中国很少,外国银钱已在民间流行开来,体现了中国货物出口增多,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

故A项正确。

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外来货币是否干扰了中国市场,排除B项。

也无法体现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或清朝统治出现问题,排除C、D两项。

1.命题点:

社会环境对商品经济的影响

(2019·全国Ⅱ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一,27)据《晋书·食货志》记载:

“及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

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北魏商品经济不发达

B.社会动荡,经济破坏

C.五铢钱出现急剧贬值

D.政府大力提倡实物交易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用谷帛代替铜钱进行商品交换,不能体现出商品经济不发达,故A项错误;从材料时间,可知是三国时期,当时战乱不断,社会动荡,金属货币价值不稳定,故商品交换以物易物,故B项正确;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导致五铢钱贬值,不适应商品交换需要,故五铢钱贬值不是导致材料中以谷帛进行交换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政府提倡实物交易也是迫于金属货币更新快,易贬值,故不是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2.命题点: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

(2019·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七,28)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

这种状况表明中国(  )

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增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C.生产力水平出现质的飞跃

D.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从农村流向城市”可知,在封建社会后期,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出现不断增强的趋势,故A项正确;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虽然是社会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力水平出现质的飞跃,故C项错误;农产品由农村流向城市是自古代城市产生以来就存在的经济现象,“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并不代表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故D项错误。

3.命题点:

明代社会结构的变化

(2019·合肥三模,26)下图为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

A.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B.租佃关系开始确立

C.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答案 A

解析 按照图片所示,当地工场工人占到约三分之一的比例,表明工场手工业在当地的社会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故A项正确;材料中能体现租佃关系,但是不能表明其在当时“开始”确立,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判断商人的社会地位,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D项错误。

4.命题点:

清朝前期的经济发展与人口政策

(2019·全国Ⅱ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二,26)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

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政府因素是(  )

时期

耕地面积

人口

明初

11亿亩

6600余万

清前期

12亿亩

4.1亿

A.大量耕地开垦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B.摊丁入亩政府使百姓不再隐瞒人口

C.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清前期耕地面积仅增加1亿亩,而人口却增加5倍多,显然开垦的耕地无法承担如此多增加的人口,故A项错误;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将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废除,而并入土地税,使得百姓不再隐瞒人口,故B项正确;一条鞭法是明代实行的税收政策,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无法解释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原因,故D项错误。

5.命题点:

朱元璋时期的土地“国有”政策

(2019·吉林三模,27)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江南五万九千家“富户”迁到首都,他们的土地则转变为“官田”,由政府分租给农民耕种。

此举的主要作用是(  )

A.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

B.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C.将地方财政权集中于中央政府

D.有效地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可知,明政府虽然将部分地主的土地转变为国有,但仍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态,故A项错误;江南富户的土地转变为“官田”,由政府分租给农民耕种,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阶级矛盾,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涉及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措施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基础,但不可能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