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6168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docx

《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docx

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

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田茂明

1农业用水和产业经济现状

(1)农业产业现状

道真县位于贵州北部,东经107°22′~107°52′,北纬28°37′~29°13′,北与重庆南川县、武隆县、彭水县相接。

东南、西南与贵州省务川自治县,正安县接壤。

全县东西长49.2km,南北宽68.0km,国土面积2156.2km2。

在现有77.23万亩耕地面积中,田面积27.53万亩,土面积49.7万亩。

由于地处山区,耕地零星分散,平地、坝子少。

根据耕地连片情况,按200亩以下、200~1000亩、1000亩~10000亩、10000亩以上进行分类统计如下表:

序号

类别

面积(万亩)

比例(%)

面积(万亩)

比例(%)

1

200亩以下

23.85

86.6

41.85

84.2

2

200~1000亩

3.68

13.4

7.85

15.8

3

1000~10000亩

4

10000亩以上

合计

27.53

100

49.7

100

我县是一个农业县,水田主要以种植水稻及烤烟为主,旱地作物主要为玉米、小麦、油菜等为主。

水田夏季主要种植水稻、烟叶,按目前比例83.9:

16.1;秋季复种指数为1.8,主要种植小麦、油菜,比例6.25:

93.75。

全县有可耕地77.23万亩,地域广阔,农业产业初具规模。

常年生产烤烟20万担,是全国清香型优质烤烟基地县;有优质茶园17.3万亩,生产的“仡山西施”系列茶产品多次获全国中茶杯特等奖,茶叶富含硒、锶等有机微量元素居全国之冠,是全省中央投资产茶重点县;常年出栏商品猪20万头,是“黔北黑猪”核心区和全省优质生猪基地县;有人工草地8万亩,是全省科技扶贫养羊大县;有商品蔬菜基地10万亩,无公害生产基地4个1.5万亩,无公害认证产品6个,是全省商品蔬菜生产规划大县;有中药材(含花椒)15万亩,其中,洛党参为全国三大名党参之一,玄参种植面积2万亩居全国第一,有“黔北药库”之称。

我县农业产业虽初见规模,但产业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制约产业的健康发展;农业水利化程度还很低,水资源调配能力和供水保障水平低,龙头产业带动能力差;节水技术和措施不到位,管理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

建国60余年来,我县农田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变化,兴建渠系配套2000余公里,兴建山塘水库300余口,县内可谓沟渠纵横交错,山塘水池星罗密布,为我县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并随着近年来自然灾害的不断出现,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水资源严重匮乏,水事纠纷时有出现,工程性缺水严重,排灌沟渠淤塞渗漏严重,大多数山塘水库存在安全隐患,提水泵站全部损坏,水利设施管理机构不健全,设施落后。

我县是一个农业县,工业及乡镇企业、服务业都十分落后。

因此,以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来进行划分,我县的自然灾害主要以干旱为主,洪灾及地质灾害虽时有发生,但影响范围及程度都远不及干旱灾害严重。

经对我县1900年~至今(2013年)113年间出现的旱灾进行统计分析,113年有94年是旱年,其中大旱15年(出现频率为13%)、中旱20年(出现频率为18%)、小旱59年(出现频率为52%)、无旱19年(出现率为17%)。

表明旱灾对我县的影响十分频繁,全县大面积受灾的大旱平均7.7年发生一次,中旱平均5.6年发生一次,影响范围小的小旱平均1.9年发生一次。

(2)农业用水需求和现有水利工程状况

道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高原山区气候,水热同季,雨量充沛,垂直变化和地区差异明显,适应多种作物生长。

春季多阴雨,夏季多伏旱,秋季多秋风,冬季阴天干旱。

境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000~1100mm,地区分布特点为东部约大于西部,降雨年际变化大(年最大降雨量1409mm,最小降雨量725.7mm),年内分配不均,一般4~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0%,平均月雨量大于100mm,11~次年3月降雨量为全年的20%,平均月雨量仅14.7mm。

一日最大降雨量176mm。

年平均水面蒸发量650mm、陆面蒸发450mm、最大日蒸发量7.5mm,其特点是南高于北,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0.66。

道真县现状用水量12478万m3,其中:

生活用水量1056万m3(城镇生活用水量327万m3,农村生活用水量492万m3,牲畜用水量237万m3),生活用水量占总用水量8.46%;生产用水量11410万m3(农业灌溉水量11113万m3,工业用水量58万m3,建筑业用水量39万m3,第三产业用水量200万m3),生产用水量占总用水量91.45%;河道外生态用水量10万m3,占总用水量的0.09%。

道真县现状用水构成以生产用水为主。

人均生活用水量44.6L/s低于遵义市人均生活用水量80L/s,农田灌溉用水量315m3/亩低于遵义市农田灌溉用水量500m3/亩。

预测2020年道真县总用水量22150万m3,其中:

城镇总用量468万m3,农村生活用水量880万m3,工业用水量985万m3,第三产业用水量428万m3,农田灌溉19321.41万m3,生态用水量67.59万m3),经测算需增加供水能力9672万m3。

道真县水资源利用处于合理阶段,对生态环境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只要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严格控制需求,根据全县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可对全县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全县现有水利工程设施1121处(不含饮水工程),其中:

蓄水工程352处,引水工程759处;提水工程10处。

现状供水能力11351万m3。

蓄水工程

道真县现有蓄水工程352处,总库容1294.19万m3。

其中:

(1)型水库1座,为沙坝水库,总库容640万m3;小

(2)型水库25座,主要水库有文昌阁水库、鱼池湾水库、程家河沟水库等,总库容396.16万m3;山塘326座,总库容222.81万m3。

道真县现有蓄水工程均为小型工程,蓄水工程组成不合理,至今无一座中型水库。

且蓄水工程项目少,占已建项目1121处的31.4%,供水及抗旱能力低,已不适应道真县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蓄水工程保障供水能力的要求。

引水工程

道真县现有引水工程759处,其中小

(1)型引水工程2处:

东郊引水工程、平凌引水灌溉工程;小

(2)型引水工程39处:

上坝地下水库引水工程、黎明引水工程、东流河引水工程、老龙洞引水工程等;小

(2)型以下引水工程718处。

全县引水工程引水规模8727万m3。

引水工程占已建项目1121处的67.7%。

现状引水工程主要用于灌溉、农村人饮,大多数项目建设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设年代久远,破损严重,大多未防渗,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

提水工程

道真县现有提水工程10处,设计提水量0.213m3/s,总装机容量190KW。

设计灌溉面积0.46万亩。

提水工程占已建项目0.9%。

现状提水工程主要用于城乡供水、灌溉、工程供水等。

大多数工程项目已年久失修,设施老化,急需对现有提水工程进行技改,恢复其提水功能。

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1)缺少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的支撑,有调节作用的蓄水工程少,抵御干旱的能力差。

(2)现有工程中,大多为在上个世纪50~70年代兴建,由于受兴建时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工程施工质量差,严重影响工程设计效益的发挥。

(3)因工程无管理和岁修经费,工程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工程年久失修,工程运行不正常,甚至报废。

(4)重建轻管和粗放管理的现象突出,也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5)境内河流地形落差较大,山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

加之岩溶发育,河流明暗相间,给一些河段的用水带来不便

2、生活用水

工程建设情况和农村人饮状况

生活用水量1056万m3(城镇生活用水量327万m3,农村生活用水量492万m3,牲畜用水量237万m3),生活用水量占总用水量8.46%人均生活用水量44.6L/s低于遵义市人均生活用水量80L/s。

工业用水量58万m3,建筑业用水量39万m3,第三产业用水量200万m3

1997年,国家开始解决农村人饮问题,采取国家补助物资、群众集资投劳方式进行建设,由水利部门负责实施。

2005年,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采取全投资方式进行建设,人均投资从2005年的340元/人、2008年的403元/人、2009年的503.75元/人,到2013年的535元/人。

其间,其它部门如发改、扶贫、计生、烟水、移民等单位也参与农村人饮建设,以全投资方式进行实施。

全县各类项目已建农村饮水工程658处,共解决15.97万人,其中运行正常9.92万人,因运行管理不善、水源枯竭等原因运行不正常6.5万人(含已建工程未投入运行人口)。

未建工程未解决人口143420人,其中有可靠水源需解决的101120人,有季节性水源需解决的20297人,无水源需整治微型水库解决的3966人,无水源需雨水集蓄解决的18037人

全县建成15处集镇供水工程(即阳溪、大矸、三桥黄村、三桥打鼓坪、河口、洛龙、忠信、玉溪淞江、玉溪大路、旧城、棕坪、隆兴、三江、平模、上坝),除大矸、忠信、隆兴、大路等4处因干旱水源来水量相对不足供水较为紧张外,其余11处运行正常,但均存在管网漏损率大、水费征收不足、管理力量不足等问题,重点在于加强管理,使供水工程良性运行。

隆兴集镇供水工程通过修建龙塘水库来保证供水水源问题,大路集镇供水工程通过大路水库治污处理或微型水库治理解决水源不足问题。

存在问题

(1)饮水水源保证率不高

由于我县无骨干性水源支撑,饮水水源绝大多数为泉水和溪沟水,一般年份能够满足全年饮水要求,一遇枯水和干旱年份水源来水减少或枯竭,存在季节性缺水,在枯水和干旱季节不能满足饮水要求。

植被虽然已经恢复,但地表水源却未修复,以前有水稳定不断流的,现在来水减少或枯竭了。

随着气候环境变化,干旱频率加快,旱情程度加重,饮水水源保证率矛盾将更为突出。

(2)工程建设人均标准低

2006年和今年的大旱表明,水源保证率不高的农村人饮工程,应按抗旱50~70天来设计,人均调节水池容积0.8~5m3/人,加上输供水管道和水质处理,人均投资535~2500元/人,而现在的农村饮水安全人均投资为535元/人,标准太低。

(3)群众认识不足,依赖思想严重,无节水意识

多数群众对农村人饮工程认识不足,一是认为钱由国家出,应该为我们解决饮水问题,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过程中参与度不高,缺乏主人翁意识,造成建后不管理,有水不吝惜、不节约、浪费严重,没有水喝找政府的观念;第二是只要能喝上水就可以,只要少花钱或不花钱就可以,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农民参与饮水安全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对水资源属国有的观念认识不足,某些群众认为水源出自本组或本人地界,除满足本组或本人生活用水外,必须先解决自已的灌溉,跨村、组调水就不行,导致一些地方望水兴叹。

这种现象在全县较为普遍。

(4)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

一是近年来,随着工程项目的逐年增多,水利局专业技术人员越感严重不足,技术人员在被动的紧张工作中失去了主动的冷静思考,从如何把工作搞好转变为如何才能把任务完成,导致部分工程设计不合理、施工管理不到位等现象发生。

二是乡镇水利站缺乏专业水利干部,14个水利站无1人是水利相关专业,加之人员更换不稳定,一定程度上致使工程建设和管理不到位。

例如泵站、水厂的运行管理和基本的操作都不会,不能按要求及时完成日常维护工作,影响了工程的正常施工及运行。

(5)工程管理机制未形成

近年来,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管理包袱也越来越重,但是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机制和管理经费,部门在进行管理培训、宣传动员及日常管理维护上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3、能源

一、基本情况

我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80m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3.68亿m3。

容水34.81亿m3,主要在芙蓉江,全县共有大小河流32条,主要河流有芙蓉江、梅江、三江、新明河,芙蓉江在我县境内为62.7公里。

全县四大河流的水能理论蕴藏量分布情况是:

芙蓉江在县内比降为2.2‰,水能藏量为18.56万千瓦

梅江河平均比降为1.5‰,水能藏量为7.18万千瓦

新明河平均比降为3.6‰,水能藏量为2.18万千瓦

三江河平均比降为0.7‰,水能藏量为1.15万千瓦

全县水能藏量总计为29.07万千瓦,单位面积蓄能134.8千瓦/平方公里。

为全省平均108千瓦/平方公里的1.25倍,为全国平均70千瓦/平方公里的1.92倍。

可开发能量为26.46万千瓦,占全县总藏量的91%。

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力营造外商投入资金

开发我县小水电资源

1、观念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定,市场发育的完善,是小水电开发的活力之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县委召开全会讨论制定了“进一步改善我县招商引资创业环境工作的意见”,本着加快发展的主题,进一步简化审批(审查)程序,舍小利、谋大局,凡属县管河流的水能资源开发,原则上免交水能资源开发权出让金,把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贯穿于服务之中,实行边建设、边完善相关手续吸引投资,开发我县小电资源,培植和壮大财源后续支撑点。

2、政府大力倡导垂范“以诚招商,以情攀商”的良好氛围,只要是有诚意,到县内来投资开发的客户,不分公司级别和个体,都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要竭诚为客商作好服务,维护这个大局,让投资商来得高兴,去时有意,把希望留住。

为此,专门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周权茂任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樊建明,分管副县长程建华任副组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小水电开发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专人无偿帮助客商协调开发过程中的相关事宜,领导小组随时听取协调办公室的工作汇报,重大问题,县委常委集体听取小水电开发的工作汇报,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3、县委、县政府广泛动员,统一思想、解放思想,形成合力,突出发展主题,并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党政主要领导任期目标的考核。

4、道真紧邻重庆市的独特区位,突出依托遵义、贵阳,面向长江的发展战略,紧密联系与道真山水相依的南川、武隆县(市),电力上网电价的优势(0.235元/Kwh),加快开发电力送出,抓住当前电力需求的市场抢占市场,尽最大可能利用水电开发的发展周期。

更进一步的营造外商来我县投资创业的浓厚氛围

三、招商引资开发取得成效

到目前为止,已建成装机容量为7.5万千瓦的鱼塘电站等水电站47座,总装机16.7万千瓦;待建浩口、官庄、角木塘、海洋溪、车田中型水电站5座,总装机19.54万千瓦,全县电力产值达2亿元以上。

县财政税收从2000年前的205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7350万元。

通过水电开发,有效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全县村级通电率达100%,8.49万户居民通电率达100%,在全国400多个电气化县中,第一批通过了中级电气化验收,得到了国家水利部等上级有关部门的一致肯定。

目前我县正在积极向上申请调整芙蓉江干流道真段水电开发规划,确保装机13万千瓦、总投资69577万元、年发电量5.248亿度的长岩电站和装机4万千瓦、总投资24066万元、年发电量1.652亿度的官庄电站能得以顺利实施,如果这两个电站能建成,全县电力装机容量可达29.69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3.06亿度。

到时,道真将成为全国100个装机2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小水电站基地。

水污染及防治

1、污染现状分析

我县目前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村住户居住极为分散,又加之近几年我县退耕还林取得较好进展,农村日常生活用水对环境基本不造成污染,但是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农药的使用,更为突出。

我县夏秋季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全县大面积种植,病虫害每年都比较严重,农民使用农药缺乏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不愿使用低毒、低残留、安全高效类农药,主要因其价格高、成本大、有效期短;另外,不按照病虫害发生情况对症下药,严重加大用量和乱施农药较为普遍;第三、还有一部分农民违反国家规定,施用违禁农药;第四、农药销售商缺乏病虫害知识和农药施用合理搭配知识,胡乱配药销售,只图谋取个人利益;第五、农民使用农药后将农药瓶、包装盒、包装袋随意丢弃,不按相关要求处理,只图自己方便的现象也较为严重。

以上这些,直接或间接造成严重水污染,但是却不自知。

县城和乡镇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扩大,近几年人口数量急剧上升,居住更加集中,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急剧增加,处理措施跟不上发展,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生活污水处理缺少相应设备设施或者管理不健全、不完善,大多乡镇缺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直接或通过暗沟排入河道或沟渠,造成严重水污染,现状令人十分担忧。

2、建议

一针对农村水污染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农药市场管理,杜绝违禁农药流入市场销售。

(2)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宣传,树立共同保护水资源意识。

(3)农业上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宣传,使农民掌握适时合理并对症施用农药的基本技能。

减少胡乱用药和大量过量施用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二针对城镇水污染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乡镇污水排放管网建设和污水集中处理设备设施建设,尽早杜绝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达标河道或沟渠。

(2)乡镇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并妥善处理,杜绝清运出去后乱倒于山间坝地或就地焚烧。

(3)加强监管,对新增工业严格要求排污达标配套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