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438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2015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一期中联考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I卷(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2.《史记》记载了某水利工程建成后的政治、经济效益:

“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该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井渠

3.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

“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

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

”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井田制开始瓦解B.商品经济发展C.小农经济兴起D.家庭手工业产生

4.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的部分成果,关于这些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元代王祯在《农书》中有所记载的冶铁装置,以水为动力,东汉时期发明

B.②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C.③反映了唐宋时期官窑的水平,出现在河南

D.④反映了我国汉代北方丝织技术相当发达

5.江南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与右图四处地址有关的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A.A处文化遗存证明已经出现人工育蚕技术

B.唐代B处盛产白瓷,制作精美

C.陈启源海外归来在C处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D.荣氏兄弟在D处创办了保兴面粉厂

第5题图

6.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7.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

A.“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D.“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8.清朝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反映了当时政府推行的政策是

A.“海禁”政策B.工商皆本C.重商主义D.重农抑商

9.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毅然挂冠从商,在家乡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

该厂创办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政府经济政策的放宽B.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

C.实业救国精神的感召D.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10.下列言论,可能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有

①“抵制日货,提倡国货”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③“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④“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

11.1866年创办的发昌机器厂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棉纺织企业;一战期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

它们

A.都受洋务运动刺激而产生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都推动了晚晴经济的发展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2.“1937年,宋子文的官僚资本乘虚而入,取得了“南洋”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不久,“南洋”的机器设备被日军所毁,遭受了巨大损失。

从1937年到1949年,“南洋”一直为官僚资本集团所控制,到了四十年代后期,经营惨淡,危机四伏。

”结合所学知识,抗战胜利后“南洋”公司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

②官僚资本的压迫

③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⑤繁重的捐税负担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

13.1958年8月,国家计委提出的“二五”计划意见书中规定指标为“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53%左右;农业总产值30%左右”。

关于这一指标评价准确的是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B.贯彻了“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

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D.促进了经济全面快速地发展

14、观察下图。

同学们在运用该图时,最有可能是想以此佐证

A.小农户经营方式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5.邓小平说:

“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下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四川省广汉县某公社率先“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②中共中央肯定“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③安徽凤阳小岗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④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逐步废除

A.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②③④①

16.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发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下列城市和地区开放顺序与之相对应的是

A.大连——上海——长江三角洲——温州

B.厦门——大连——环渤海地区——武汉

C.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武汉

D.浦东——大连——闽东南地区——温州

17.下图是1983-200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T)和外商直接投资额(FDI)混和直方图和折线图。

学生尝试着对该图反映的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其中正确的有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②逐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④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

18.为了使学习历史更富有趣味性,我们可以试着飞越时空重建历史。

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的杭州,下列情况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A.中国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举办婚礼

B.长袍马褂是男子的通常服饰

C.握手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D.改良的旗袍成为女性普遍的日常着装

19.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

时人有诗云:

“无媒婚嫁始文明,莫雁牵羊礼早更。

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

”这一社会景象说明

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

C.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20.下列关于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1885年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B.1908年有轨电车在天津建成

C.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D.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

21.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

“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

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

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

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

”这项发明是

A.电话B.有线电报C.无线电报D.广播电台

22.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起锚西航,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王室。

由此可见探险远航的本质是

A.拓展生存空间B.延伸贵族王权C.殖民掠夺活动D.奴役他方民众

23.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织布机

24.1929—1933年期间,美国有5500家银行倒闭,13万多家企业破产,对外贸易下降了70%,失业人数达到1700万。

材料反映这场经济危机

A.爆发十分突然B.影响极其深远

C.破坏性非常强D.波及地域广阔

25.阿瑟•小施莱辛格在《罗斯福时代》中指出:

“新政标志着公共权利和私有权益之间冲突的继续,而罗斯福将这种冲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遏制,由此产生的是一个改造了的资本主义体系,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多的保护。

”材料内涵的实质是

A.调节农业生产保证农民利益B.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就业问题

C.实行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D.推行福利政策缓和社会矛盾

26.《罗斯福的过失:

罗斯福和他的新政如何延长了大萧条》一文指责罗斯福新政是“反市场、反私人投资”的政策。

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法律或文献是

A.《全国劳工关系法》B.《罗斯福就职演说》

C.《全国工业复兴法》D.《社会保险法》

27.1993年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后,一个明显进步就是认识到,被民主党人推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干预主义和共和党人推行的供应学派自由主义,那不是灵丹妙药,都有局限性。

为此,他推行了一套被称之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其基本特点是

A.市场调节,自由竞争B.政府干预,全面调控

C.削减开支,增加福利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28.下图是某一年的《世界主要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最接近图中状况的年份是

第28题图

A.1945年    B.1956年    C.1987年D1992年

29.2016年中国股市开市第一天上证指数暴跌7%,触发熔断机制,并带动美股收跌,道琼斯指数录得2008年以来最差开局,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录得2001年以来最差开局。

同时,英股富时100指数收低2.39%、法股CAC指数急跌2.47%、德国DAX指数重挫4.28%。

上述现象反映了

A.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

C.中国股市震荡是全球股市大跌的源头

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发展

30.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它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

该组织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B.欧洲联盟C.东南亚国家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

31.“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

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C.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32.关于中国古代不同思想理论的集大成者,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集大成者是孔子B.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是荀子

C.理学集大成者是陆九渊D.心学集大成者是王守仁

33.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

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

34.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说:

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说:

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

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说:

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嘛。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儒墨法道B.道儒墨法C.儒法墨道D.道墨法儒

35.“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这个故事反映出的思想主张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事物自相矛盾

C.事异则备变D.逍遥无为

36.右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