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文言文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74295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文言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一语文文言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一语文文言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一语文文言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一语文文言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文言文教案.docx

《初一语文文言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文言文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语文文言文教案.docx

初一语文文言文教案

初一语文文言文教案

篇一:

初中文言文大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文言文大全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初中文言文大全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4-12-30→手机版

【课本文言知识大盘点】

一、易误读的字

、七年级

七上:

七下:

八上:

初一名师讲堂初二名师讲堂初三全科复习高一名师讲堂高二名师讲堂高考全科强化

1头(pai)八下:

3、九年级九上:

九下:

二、通假字1、七年级七上:

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童趣》)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通“智”,聪明。

(《论语十则》)

尊君在不“不”通“否”。

(《与陈太丘友期》)七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伤仲永》)对镜帖花黄“帖”通“贴”(《木兰诗》)满坐寂然“坐”通“座”(《口技》)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两小儿辩日》)止有剩骨“止”通“只”(《狼》)

2、八年级八上: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桃花源记》)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右手攀右趾“攀”通“扳”,往里拉。

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选贤与能“与(ju)”通“举”,推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gua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

略无阙处“阙”通“缺”(《三峡》)八下:

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通“返”(《与朱元思书》)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疑问。

(《马说》)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的意思。

(《送东阳马生序》)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全。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岳阳楼记》)

三、九年级

九上:

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强迫去守边。

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将军身被肩执锐“被”通“披”,穿着。

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图。

(《陈涉世家》)故不错意也“错”通“措”,筹划。

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示询问语气,相当于“吗”。

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唐雎不辱使命》)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自董卓已来“已”通“以”(《隆中对》)

九下:

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抵抗。

子墨子守圉有余“圉”通“御”,防守,抵挡。

公输盘诎“诎”通“屈”,理屈。

(《公输盘》)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孟子两章》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鱼我所欲也》)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曹刿论战》)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还,返回。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没有。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愚公移山》)三、一词多义

【篇二:

文言文教案】

初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针对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学生的三怕)分模块一一解决,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渐渐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将语文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教学难点:

(1)文言文阅读

(2)较复杂的现代文阅读

(3)写作本课具体任务:

学会阅读文言文1、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

它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散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

包括策、诗、词、曲、赋等多种文体。

2、文言文分类:

(1),叙事性文言文【例如: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论语》《两小儿辩日》《晏子使楚》、】

(2),写景类文言文【《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

(3),传记性文言文【《五柳先生传》、《陈涉世家》】

(4),议论性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5),特殊文体:

说【《马说》《爱莲说》】表【《出师表》】铭【《陋室铭》】

3、如何阅读文言文:

一、首先要读懂

(1)通读,注意古今读音的不同。

(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古汉语词典。

(2)在理解的基础上判断实词、虚词的特殊用法实词:

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

包括:

名、动、形、数、量、代词。

a、通假字:

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字可以用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

种现象叫做通假。

(通是通用,假是假借)通假字有三种:

同音通假、音进

通假、变音通假。

判断方法:

通假字读音与被通假字读音相同,一般没有

意义上的联系。

b、古今异义:

由于时代变迁出现的古今意义不同的情况,通常有词义的扩

大、缩小、延伸三种。

判断方法,根据语境。

c、一词多义:

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甚至分属不同词类。

判断方式:

语境。

d、词类活用:

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应用,临时改变它的基

本功能,最常见的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或形容词。

虚词:

没有完整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

包括:

副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等。

如:

之、以、而、其、则、乃、然、于、为、焉、乎等。

(3)特殊句式:

按照一定模式来组织的句子。

a、判断句:

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做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

翻译时要

加上判断词“是”。

b、被动句: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一般不用“被”字表示,而是借用其他介词来表

示,如:

“于,受⋯⋯于”、“为,为⋯⋯所”等。

也有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一

般是句中动词本身含有被动意思。

c、倒装句:

谓语前置、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

d、省略句:

省略主语、谓语、宾语或介词,以求语言简洁。

e、固定结构:

“得无⋯⋯乎、如⋯⋯何、奈⋯⋯何、是故、所以、孰若、若夫、

然则、不亦⋯⋯乎?

”等。

二、在读懂的基础上欣赏1)、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有利于文学常识的提高

2)、结合自身情感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陶冶升华的过程

3、如何记忆背诵:

多度,在理解基础上记忆。

【诗词同样受用】实战操练:

——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

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

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

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

止增笑耳。

译文:

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半路上,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

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就把骨头扔给它们。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朝狼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虽然停了下来,但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非常窘迫,害怕前面后面受到狼的攻击。

他往旁边看见野地里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禾堆积在麦场当中,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就跑过去,背靠在柴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着刀。

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对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

过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砍几刀杀死了狼。

屠户正想走开,转身看看柴草堆后面,发现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钻洞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户。

狼的身体已经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户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

屠户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

用来诱骗对手。

狼也够狡猾了,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有多少呢?

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

罢了。

字词解释:

止,通“只”,只有。

缀,这里指紧跟、跟随。

投以骨,即“投之以骨”,

困窘,处境危急。

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股,大腿。

寐(mai),睡觉。

盖,原来。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富人之子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

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艾子谓其父曰:

“君之子虽美,

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①?

”父怒曰:

“吾之子敏②而且多能③,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艾子曰:

“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

若知之,吾当妄言④之罪。

”父

呼其子而问之。

其子嘻然笑曰:

“吾岂不知此也!

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⑤曰:

“子

之愚甚也!

彼米不是田中来?

”艾子曰:

“非其父不生其子。

”(节选自苏东坡《艾子杂说》)注释:

①曷:

何,怎能。

克:

胜任。

②敏:

灵敏,聪明。

③多能:

多种本领。

④妄言:

乱说,造谣。

⑤愀然改容:

神色变得严肃。

改容,改变面色。

译文:

齐国有个富人,家里有很多钱。

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很笨,他又不教他们。

一天,

艾子对富人说:

“您的儿子虽然很美,但是不通事务,以后又怎能接管您的家产呢?

”富人

大怒道:

“我的儿子很聪明,而且有很多本领,怎么会不通事务呢?

艾子说:

“也不必考

验别的事,只问他米是从哪里来的。

如果知道,我情愿担当诬蔑不实的罪名。

”富人把儿子

找来问这件事。

儿子笑嘻嘻地说:

“我岂能不知道,米是从布袋里来的。

”父亲听了,立刻

凄怆悲伤地改变了面容说:

“你的愚笨可算是达到极点了!

那米不是从田里取来的吗?

”艾

子叹道:

“不是这样的父亲,是生不出这样的儿子来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齐有富人,家累千金()②其二子甚

愚()③吾当妄言之罪()④每以布囊取来()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②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

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3、你觉得富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都有哪些错误?

4、艾子说:

“非其父不生其子。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参考答案:

1、①积累②很③承担,担当④从2、①您的孩子虽然很好,却不

了解社会上的事务,以后怎么能胜任家务呢?

②只问您的孩子“所吃的米是从哪儿来的”;

如果他们知道这个问题,我愿意承担造谣的罪责。

3、富人在对待

孩子的问题上有两条错误:

一是不教育他们,使他们不通世务;二是护短,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4、从字面上看,

艾子是在讽刺富人本人也不知道米是从哪里来的。

而实际上,这句话还揭示了父子一脉相传

的剥削阶级本质。

学以致用(文言文作文)

智士程济小传(2007年高考作文,成都考生)程济,陕西朝邑人,少与同窗高翔言志,翔言:

“愿为忠臣。

”济曰:

“愿为智士。

”建文初,济出仕,上本言燕王有反意,人皆不信。

明年果反,人皆信服。

建文特升为翰林院

编修。

北兵素悍,南兵节节败退。

建文四年六月,京城破,帝欲自尽,济劝之,乃削发为僧,济扮作道士,由宫中秘道出。

二人乃以师徒称之。

燕王入城,召素有名望者草诏以服众,

【点评】故事新编已不新鲜,文言文写作亦不新鲜,而用文言文创作故事新编,则属另辟溪径。

作者的文言文功底比较扎实,遣词造句像模像样,若即若离地记叙出燕王朱棣弑君篡位的故事,并赋予其新的含义——一步决定一生。

结尾模仿《聊斋志异》的笔法,直接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点评,评价中肯,颇有见地,既收束全文,又点明话题,这是文章最大的亮点。

【篇三:

初中文言文教学设计】

初中文言文教学设计

第一节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在讲解文言文教学之前,我们需要先明晰一下学习文言文的意义,而要清楚文言文学习的意义就要对文言文的含义和来源进行梳理,即什么叫文言文,其形成和口语的关系是怎样的,它有哪些分类?

在维基百科中,关于文言文,它是这样定义的:

“文言文”是相对

于“白话文”而言。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

“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

”,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

”。

“饭否”就是文言文。

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

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那么文言文是怎样形成的呢?

它和口语的关系怎样呢?

文言文最初与口语较为接近,后来同口语逐渐脱节,并形成一套较为定型的词

汇,语法系统。

口语在不断发展变化,而文言则处于相对凝固的状态,但它又不是一层不变的。

尤其是秦汉以后的作家在模仿先秦经典作品进行写作时,他们不能不受当时口语和民间创作的影响,不断给文言增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使文言也有所发展和变化。

所以我们说,文言文是以先秦的口语为基础,经过较多的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上古汉语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模仿它所写的种类作品的语言,如诸子百家、《史记》、《汉书》、唐宋八大家作品、桐城派作品等等,都是古文言实际应用的范例。

直到“五四”

运动,文言文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被现代白话文所取代。

因此,一般把“五四”时期定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分界限。

文言文可分为韵文、骈文和散文三大类。

韵文包括诗词曲赋等,重点是辞赋这种文体,代表作品有《归去来兮辞》、阿房宫赋、赤壁赋、秋声赋等;骈文指句式对称字数相等的文章,如滕王阁序;散文根据时代而有不同的形式,如诸子散文、历史散文、说理散文、叙事散文等。

以上是对关于文言文的整理,到今天,“为什么语文课上要适量多教一些文言文?

理由很简单:

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代诗歌),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表现在这些作品中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是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

当代凡卓有成就的作家,尤其是散文家,大多从这个宝藏中汲取过丰富的养料,这是不争的事实,不管他们本人愿不愿意承认。

我们的中学生,作为正在接受中等教育的现代人,适量多读一些古代的诗文佳作,培养一点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对他们提高文化素养、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个拒绝优秀文化传统熏陶的现代人,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人,正如一件缺乏民族性的艺术品谈不上世界性一样。

”。

(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诚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

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于今天仍然是必要的,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要建立在对文言的正确解读上。

而且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是知识也是技巧。

汉语的表述、描绘、组合、转变、喻式、铺比、推演?

?

在思想的表达上充分承载了汉文明的风格。

掌握文言文物理结构,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会比较精深,对新汉语的构造将有“法”可依。

阅读文言文,感受的是一种极为明晰的思路,就好像偶尔阅读西方哲人著作,会使人有肃穆高精,启迪心智之感。

针对现在的文言文教学,有人说: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堪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目标单一,即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甚至“字斟句酌”,对一些令许多学者、专家都感到困惑的文言词语也不放过,学生成了被动接受字、词、句的工具。

二是教法僵化。

遵循一种固定的程式,介绍了作者、时代背景后,再开始逐词逐句的串讲,讲完后再作点所谓的“内容分析”,或者来个“中心归纳”。

教师是“独霸课堂”,喋喋不休,出现了“媳妇懒,婆婆勤的现象。

三是“从本到本”,缺少迁移。

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认为课文讲完了,文中所有文言句子会翻译了,教学的目标也就达成了,造成了教师教了“一”,学生只知其“一”,却不知“反三的结果。

”;也有人说: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

“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多少年来,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

这种教法,有人总结出一个“八字真经”,叫做“字字落实,句句清楚”。

由于长期以来文言文考试也主要考词义和翻译,“八字真经”更被语文教师奉为圭臬,以致使人误以为教文言文就该这样教,考文言文就该这样考,舍此别无他途。

这就是文言文教学为什么会成为改革死角的症结所在。

所谓“八字真经”,无非就是由老师一字一句“嚼烂了喂”,以应付考试。

其结果必然是肢解课文,而且其肢解的细碎程度,比之现代文教学中的肢解课文更甚更惨,说它“碎尸万段”也不算夸张。

文言文事实上已经不再是饱含思想情感的“文”,即便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无论“韩海”“苏潮”,一到语文课上,都只是一组组按刻板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实词和虚词而已,再也激不起丝毫情感的微澜。

文言文教学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成了一件最索然无味,但为了应考又不得不忍受的苦事。

一句话,文言文教学的发展瓶颈是有‘言而无‘文”。

”事实上,从我近三年来所听的不下百节的文言文教学课来说,以上所言的现象在今天的课堂上并不多见,倒是在文章的讲解上,老师着力甚多,可最终的结果还是了了,学生的文言文认知能力和兴趣并没有提高多少,

其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从四个教学实例出发,来寻找一下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第二节初中文言文教学设计的探讨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教学篇目在三个学段中共计有

49篇,而且在七年级文言文并不自成单元,根据其主题散落在各个单元中,如七上,其编排如下:

5童趣

10《论语》十则

15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

20山市

25《世说新语》两则

30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七下:

5伤仲永

10木兰诗

15孙权劝学

20口技

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30狼

但是从八年级起,文言文开始自成一个单元,具体篇目见下:

八年级上: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

秋思》、《天净沙

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23核舟记

24大道之行也

25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吏

26三峡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28观潮

29湖心亭看雪

30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一)》

八年级下: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

22五柳先生传

23马说

24送东阳马生序

25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

《登岳阳楼(其、

26小石潭记

27岳阳楼记

28醉翁亭记

29满井游记

30诗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行路难(其一)(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己亥杂诗(龚自珍)九年级上:

第五单元

17智取生辰纲

18杨修之死

19范进中举

20香菱学诗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

22唐雎不辱使命

23隆中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