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单元明清小说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12062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单元明清小说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十三单元明清小说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十三单元明清小说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十三单元明清小说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十三单元明清小说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三单元明清小说资料.docx

《第十三单元明清小说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单元明清小说资料.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三单元明清小说资料.docx

第十三单元明清小说资料

第十三单元明清小说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并识记中国明清小说的分类、代表作品以及作者。

2.通过对明清小说的了解,欣赏骐清小说的艺术特色及成就。

3.了解传奇志怪小说的内容,概述传奇志怪小说中的经典故事。

4.了解中国古代匹大名著的名称,作者及朝代,概述其蔽事梗概及部分经典故事、传世诗词、对联。

5.通过对四大名著的各自了解,欣畿《兰国演义》的艺术成就,认识粱山好汉的精神与品质,理解辨体会《蹰游记》骥生黜静社套背景;|;fl《簿鞲.梦》一的盛穆内濑m。

』}。

;j}{{:

j;il。

j}{}7.jj

第二十九讲明清小说

(一)

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明清小说的分类。

·识记中国明清小说的分类。

·识记各类别中的代表作品以及作者。

·概述((儒林外史》的内容。

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49页

2.通过对明清小说的了解,欣赏明清小说的艺术特色及成就。

一举课教法指导

本课知识点较多,教师应通过查资料,补充更多的小故事来提升课堂的

趣味性。

教学设计

一、魅力问答

教师提问,让学生通过竞技游戏进行回答,复习前面讲述过的知识。

二、耳朵旅行

讲述明清小说的分类的相关内容,并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更好

地理解明清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明清小说的分类

古人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继唐诗、宋词、元曲后,明清时期又成为

小说的黄金时代。

古代小说源远流长,发展至明清,则涌现出了一批小说巨匠

与经典之作,并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小说流派和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讲史演义

讲史演义是明清章回小说的主要类型之一,它的特点为“七分事实,三分

虚构”,即该类小说往往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吸收民间讲史、杂说

等,大致按照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一定的审美想象与艺术虚构,用通俗

易懂的语言来讲说历朝历代之事,从中揭示朝代兴亡的经验和教训。

((三国演

义》是第一部杰出的章回体讲史演义。

2.英雄传奇

英雄传奇是中国通俗小说的一个类型。

顾名思义,此类小说以描写理想

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50页

化的英雄人物为主,不拘泥于固定的历史事件的演变,小说中虚构的成分较

多,充满传奇色彩。

此类别的代表作品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所著的《水浒

传》,它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趋于成熟。

明中叶以后,产生了不少

英雄传剞说,比较著名的是万历年间熊大木所著的《北宋志传》和无名氏所

作的((杨家府演义》。

3.神魔小说

“神魔小说”这一名称起于鲁迅,在明清两代小说史上有着独特的历史

地位。

这类小说受到宗教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容涉及鬼神魔怪,充满奇异的幻

想。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

此外,许仲琳所著的《封

神演义》是影响较大的一部。

4.世情小说

世情小说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细致描写,描摹

人们每日的饮食起居、婚丧喜庆、家长里短和喜怒哀乐等。

《金瓶梅》为其开

山之作,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世情小说的巅峰之作是《红

楼梦》。

5.讽刺小说

讽刺是小说写作的一种常用手法,四大名著中也不乏讽刺。

大量运用讽

刺手法,主旨为讽刺时政世俗和人性丑恶的小说作品,才称得上“讽刺小说”。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最高成就。

6.公案侠义小

公案侠义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要流派和类型之一,具有浓郁的民间

色彩。

此类小说着重于情节的建构,而不重视人物形象的刻画。

在歌颂清官

勤政为民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

((龙图公

案》是明代公案小说的代表之作。

《水浒传》在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作侠义小

说,但它高超的文学成就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却树立了侠义小说的典范。

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51页

7.传奇志怪

志怪小说兴起于六朝,指的是以记述鬼魅妖怪、殊方异物等为主的短篇

JJ、旎。

而传奇兴盛于唐代,指的是篇幅较长、搜奇记逸、叙事曲折细致的小说。

明清两代,传奇与志怪小说在一定时期达到高潮,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出现

了各自领域的代表作,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昀(纪晓岚)的《(阅微草堂

笔记))等。

8.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流行于宋元时期,又称宋元话本。

话本

小说是在民间口头文学伎艺“说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听众为对象的说

话或说唱艺术,是宋代民间文学的代表。

最早的话本小说集是《六十家小说》。

明末清初,话本小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比较突出的雅化取向,即文人参与话

本小说创作过程,使其具有文人化色彩。

(二)讽刺谴责小说

1.来源

“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的概念是由鲁迅提出来的。

讽刺谴责小说的

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诸子和史书。

如《孟子·离娄下》就有一则“齐人有一妻

一妾”的故事,富有戏剧性。

这位“齐人’每天去坟墓偷吃祭祀所剩下的酒肉,

却回来“骄其妻妾”,吹牛“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终于被其妻妾识破。

它讽

刺了官场中那些苟求富贵的钻营者卑鄙无耻的丑陋灵魂。

2.《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

讽刺小说,作者为吴敬梓。

吴敬梓,宇敏轩,号粒民,因为家中有“文木山房”,

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为自家移至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敬梓出身于仕宦名门,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文学创作上也表现出特别的

天赋。

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52页

因其父各处做官,吴敬梓也有机会获得大量官场内幕。

吴敬梓一生创作

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

卷。

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杰出地位的,是他费时近二十年,直至i]49岁才

完成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全书共五十六回(【注】也有人认为最后一回非吴敬梓所

作),约40万字,描写了近二百个人物,并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

这些故

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

此书主要抨击了僵化的科举考试制度和由

此带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鲁迅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

见珍异”。

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评价它为“大醇小疵”,

意思是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

《范进中举》是本书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

故事讲述古代广东有一贫苦

童生范进从20岁开始考秀才,理想是中举人,考了二十多次,到54岁才中了个秀

才。

他的岳父胡屠户是个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人,对女婿感到很不满意,在

范迸面前趾高气扬,粗野狂暴,范进也只是唯唯连声、低声下气。

范进中了举

人时,喜极而疯,后来又被岳父胡屠户一个耳光打醒。

文中运用夸张的手法生

动地描绘了范进听到消息后喜极而疯的形象,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

的炎凉。

((儒林外史》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一种批判现实主义。

这种精神在“晚

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

《孽海花》中有所继承与发展。

在现当代的纯白话文小说也有体现,如钱钟书

的《围城》就被广泛认为有模仿《儒林外史》的痕迹。

从《儒林外史》中引申出的成语有:

“夸夸而谈”。

出自《儒林外史》第十一

回:

“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在内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

同坐下o”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另有一成语:

“慷慨仗义”。

出自第二十回:

“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

人。

”仗义:

讲义气。

指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53页

篓祷意实践

利用身边的资源,了解《儒林外史》中的一个小故事并与大家分享。

本课知识点参考

识记类

1明清小说的类别。

2.讲史演义的代表作。

3英雄传奇的代表作。

4神魔小说的代表作。

5世情小说的巅峰之作。

6.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及后人评价。

7.最早的话本小说集。

8.吴敬梓的号与别称。

9.《儒林外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及人物形象。

10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11.从《儒林外史》中引申出的成语。

理解类

《儒林外史》描述的内容。

课外延展类

明清小说经典阅读。

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54页

第三十讲明清小说

(二)

零课教学目标

1.了解传奇志怪小说的内容。

·概述传奇志怪小说中的经典故事。

·识记《聊斋志异》的相关内容。

2.通过对明清小说的了解,欣赏明清小说的艺术特色及成就。

率课教法指导

教师在讲解《聊斋志异》的故事时,要注意选择性,取其精华。

教师可根

据情况进行故事的重新选择和补充。

教学设计

一、魅力问答

教师提问,让学生通过竞技游戏进行回答,复习前面讲述过的知识。

二、耳朵旅行

讲述传奇志怪小说的经典之作,让学生体会古代经典小说的无限魅力。

(一)传奇志怪小说

1.历史发展

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提出“六朝之鬼神志怪书”及“唐之传奇文”后,

“志怪”与“传奇”便开始成为六朝和唐代具有代表性的小说类别,并成为中

国卉代文言小说的两大传统类型。

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55页

2.《聊斋志异》

(1)蒲松龄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小说家。

他出身于一个逐渐没落的地主兼商人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

得志,七十一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

蒲松

龄一生家境贫寒,生活清苦。

蒲松龄人生道路上最艰难的阶段是南游归来的七八年间。

他以为凭自己

的才智,会顺利通过科举考试而一展鸿图,却事与愿违,这让他感慨万千。

直以来,蒲松龄都把“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

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2)《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文

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蒲松龄。

((聊斋志异》共八卷四百九十一篇,约四十余万字,是蒲松龄花费毕生精

力创作的作品。

本书中的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内容丰富多彩,将花妖狐魅和

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传说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

馆。

请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

里面去。

在他四十岁左右时,《聊斋志异》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

改。

“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指在

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

其中“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

下几类:

一是郎才女貌的爱情故事;二是人与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三是因

不满社会的黑暗现实而反抗的故事;四是指责或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

故事。

《聊斋志异》中有很多精彩的篇章,其中《崂山道士》(也作((劳山道

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56页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56页

士》)是尽人皆知的故事。

王生到崂IJJ学道,道士说:

“恐娇情不能作苦。

”王生

回答:

“能。

”道士让他砍柴。

过了两个多月,王生受不了这份苦,请求道士传

授穿墙之术,然后回家。

回到家后,向妻子炫耀,结果头上碰了个大包。

这个故

事讽刺那些好逸恶劳企图侥幸成功的人,告诫人们,不能勤学苦练,想要学到

真本领,没有不碰壁的。

除此之外,花妖狐魅是((聊斋志异》中最为丰富的内容。

比如,《画皮》写

一狰狞女鬼,披人皮变作美女。

太原王生将她当作丽人,藏在密室,被鬼掏心

致死,后被疯者所救。

这个故事颇具哲理,告诉人们不要为假象所迷惑,应该

透过现象看本质。

同为鬼怪,《娇娜》却不同,《娇娜》写孔生与狐女娇娜互相

帮助。

娇娜为孑L生治好了病,孔生为救娇娜,不怕雷劈,体现了双方之间的真

诚友谊。

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对花妖狐魅加以区别,使他们具有不同的特

征,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

孤愤之书。

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

生活中产生的深沉和孤愤。

郭沫若评价说: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

骨三分。

”老合评价说: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鲁迅曾经说过,((聊斋

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即运用传奇的表现手法来体现志怪式的内

容或题材,鲁迅把它列入了“拟晋唐小说”,指出了它的渊源。

我们在阅读时

应该深入地去体会作者所寄寓和要表达的感情,体会其中的历史内容和社会

背景。

诗意实践

利用身边的资源,选择《聊斋志异》中的一个故事与大家分享。

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57页

本课知识点参考

识记类

1蒲松龄的字与号。

2.蒲松龄自勉的对联内容。

3.《聊斋志异》的简称和俗名。

4.“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的下联。

5郭沫若对《聊斋志异》的评价。

6.老舍对《聊斋志异》的评价。

7.鲁迅对《聊斋志异》的评价。

理解类

《聊斋志异》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人生经历。

课外延展类

《聊斋志异》的故事阅读。

第三十一讲明清小说(三)

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基本内容。

·识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名称、作者及朝代。

·概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以及部分经典故事。

·识记《三国演义》中的传世成语、对联及诗词。

2.通过对不同历史人物形象的了解,欣赏《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58页

本课教法指导

1.((三国演义》的故事学生非常熟悉,所以教师在讲这部小说时,无需面

面俱到,可以多采用提问和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2.曹操在魏晋文学中已经涉及到,所以在本课中可以略谈。

3.由于赤壁之战学生最为熟悉,所以本课可重点讲解赤壁之战,并引申出

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4.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相关成语进行讲解。

5.((临江仙》是《三国演义》电视剧版的主题曲,所以在讲解《临江仙》

时,可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尝试背诵。

教学设计

一、魅力问答

教师提问,让学生通过竞技游戏进行回答,复习前面讲述过的知识。

二、耳朵旅行

讲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的内容,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大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四大名著简介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为:

《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水浒传》(施

耐庵,元末明初)、《西游记》(吴承恩,明代)、《红楼梦》(曹雪芹,清代)。

大名著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

贵文化遗产。

(二)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共一百二十回。

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59页

1.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一约1400年),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两朝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

龙虎风云会》等戏剧。

2.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以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为开始,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

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

该故事文字浅

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

5.主要人物

三国中刻画了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人物,如“三绝”:

智绝——诸葛亮;义

绝——关羽;奸绝——曹操。

同时,还有众多人物成为文学史上的光辉形象。

(1)刘备

刘备,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汉景帝之子中LLI靖王刘胜的后代,

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

刘备名言: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诸葛亮

代表作:

《出师表》。

与诸葛亮有关的诗词有很多,如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

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又如陆游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与诸葛亮有关的对联:

“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

”(罗贯中((三国

演义》中以徐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关于诸葛亮的俗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60页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60页

(3)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众人

对他的评论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易中天对他的评价是:

“曹操是可

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

(4)关羽

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军事家。

死后受民间推崇,尊称为

“关公”,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4.三大战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

周瑜大军继续前

进,在赤壁与曹操相遇。

当时曹操的部队中已发生疾疫。

两军初次交战,曹军

失利,退到长江北岸。

周瑜等驻军在长江南岸,周瑜部将黄盖说:

“如今敌众

我寡,难以长期相持。

曹军正把战船连在一起,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击败曹

军。

”于是,选取战船十艘,装上千荻和枯柴,在里边浇上油,外面裹上帷幕,

上边插上旌旗,预先备好快艇,系在船尾。

黄盖先派人送信给曹操,谎称打算

投降。

当时东南风正急,黄盖将那十艘战船排在最前面,到江心时升起船帆,

其余的船在后依次前进。

曹操军中的官兵都走出营来站着观看,指着船,说黄

盖来投降了。

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那十艘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像箭一

样向前飞驶,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

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被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

周瑜等率领

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在后,鼓声震天,奋勇向前,曹军大败。

曹操率军从华容

道步行撤退,遇到泥泞,道路不通,天又刮起大风。

曹操让所有老弱残兵背草

铺在路上,骑兵才勉强通过。

老弱残兵被人马所践踏,陷在泥中,死了很多。

备、周瑜水陆并进,追赶曹操直到南郡。

这时,曹军又饿又病,死了一大半。

操就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模野将军徐晃镇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镇守襄阳,自

己率军返回北方。

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61页页

后有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羽扇纶巾,谈笑问,樯橹灰飞

烟灭”形容周瑜绝妙。

5.传世典故‘

(1)桃园结义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社会

黑暗,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刘备立志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张

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于是三人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准备结

义。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

香礼拜,三人宣誓结为兄弟,誓言里有句名言: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

年同月同日死。

”誓毕,三个^、按年岁认了兄弟。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

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2)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起义”之后天下大乱,曹操坐踞朝廷把持政权,孙权拥兵东吴

称霸一方,刘备求贤若渴,希望有才能的人能辅佐自己。

恰巧刘备听徐庶(三国

时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既有学识又

有才能,于是便和关羽、张飞一同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湖北襄阳)卧龙岗去请诸

葛亮出来帮助他为国家做事。

到达之后,三人得知诸葛亮出去了,只能无功而

返。

时隔不久,三人再一次冒着风雪前去拜见,不料诸葛亮闲游在外,又没能

见到。

两次拜访不成,刘备想要再去一次,关羽认为刘备的礼节已经到位了,

想必那诸葛亮也许徒有虚名而并无真才实学,因此不敢相见。

张飞认为这等村

夫,怎么能称得上贤德,如果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

刘备斥责了张飞,又

携二人第三次拜访诸葛亮。

到达之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竞未打扰,一直

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开始谈话并说明自己的来意。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为国

家做事,并且态度诚恳,就答应出山全力辅佐刘备。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事J睛,叫做“三顾茅庐”,后

来演变成典故,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的邀请或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62页

(3)空城计

三国时期,魏蜀之战,魏平西都督司马懿夺取了要塞街亭。

诸葛亮因马谡

大意失街亭正自责用人不当。

此时司马懿乘胜追击,逼近西城,不巧诸葛亮已

将兵马调遣在外,一时难以回来,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

危机之中,诸葛亮自

坐城头饮酒抚琴,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

司马懿兵临城下,见城门大开,几个老

兵在扫地,耳听诸葛亮琴声镇定不乱,心中疑惑,不敢贸然进城,于是便自退

二十里路观察。

等到探明实情返回时,赵云率大军已回西城,司马懿中了诸葛

亮的空城之讥

6.相关成语

后患无穷(刘备):

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

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

合适的环境。

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

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程拜访有

才的人。

虎踞龙盘(诸葛亮):

形容地势的雄伟和重要。

集思广益(诸葛亮):

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指恭敬谨慎,为事业竭尽心力。

望梅止渴(曹操):

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才高八斗(曹植):

形容学问高,文采好,非常有才华。

七步之才(曹植):

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超群绝伦(关羽):

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7.相关诗词

《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

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

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63页

谈中。

日圆

找一两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并说明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本课知识点参考

识记类

1.中国四大名著的名称、作者和朝代。

2诸葛亮的代表作。

3与诸葛亮相关的俗语。

4用一句话来评价曹操。

5.三国中最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

6.与刘备和诸葛亮有关的成语。

理解类

《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及部分经典故事。

课外延展类

《三国演义》中不同特点的历史人物形象。

苏静著,中华儿童诗意课,中华书局,2013.01,第164页

I.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孑L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后裔。

((水

浒传》主要以农民战争为题材,塑造了众多梁山英雄的形象,如李逵、武松、林

冲、鲁智深等,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注】自古至今还有一种说法是《水浒传》是施耐庵与罗贯中的合著.至

今仍有待考证。

2.故事梗概

《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的故

事。

北宋末年,朝政腐败。

人民艰难为生,最终被逼上梁山起义。

然而,正当梁

山好汉们士气高涨之时,首领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