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16课教案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70550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16课教案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科学16课教案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科学16课教案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科学16课教案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科学16课教案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16课教案印.docx

《科学16课教案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16课教案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16课教案印.docx

科学16课教案印

1、小车的运动

序号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教材简析:

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

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游戏为载体,探究“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

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的,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2.技能目标: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验证据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乐于搜集证据,勇于搜集证据的意识,在搜集的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交流的概念,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

2.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数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小玩具车,提出问题:

你有哪些方法能使这一辆没有任何动力装置的小车在桌面上运动起来?

2.学生讨论交流。

4.教师引出课题(板书课题1.小车的运动)

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一)引导学生认识怎样使物体运动起来

1.认识推力和拉力。

(1)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让物体运动起来呢?

(2)作出猜想(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3)教师让学生进行“开门”、“推车或拉车”、“拉起倒地的同学”等活动感受推力和拉力。

2.认识力是有方向的。

游戏:

各小组做小车过桥、钻山洞的游戏,看谁能让小车顺利过桥、钻过山洞。

3.汇报交流: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才能让物体运动起来?

怎样才能让小车顺利过桥、钻过山洞?

活动中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

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二)探究:

小车的运动与推力和拉力的大小的关系。

1.提出问题:

小车的运动与推力和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猜想假设。

教师小结:

同学们想到的这些方法都有可能会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小车的运动与推力和拉力的大小的关系。

(3)设计实验

谈话:

怎样证明推力或拉力大,小车就可以跑得快一些呢?

(实验)你打算怎样做实验?

实验需要哪些实验材料?

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使学生明确在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做实验时各小组内要有明确分工,人人参与,合作完成。

教师小结:

要想让小车运动的快,就要用比较大的力,如果用的力比较小,小车运动的就会慢。

(二)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1.推力和拉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力,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和拉力?

学生汇报交流。

2.如果没有推力和拉力、生活将是什么样子?

学生汇报交流。

(三)小组合作,初步解决问题

你有哪些办法让小车跑得又快又远。

三、课堂小结,拓展创新

1.请学生说说本课的收获。

2.课下探究:

小车在斜坡上为什么会自己向下跑?

板书设计:

1.小车的运动

推和拉都产生力

力有大小和方向

教学反思:

2.玩滑梯的启示

序号

姓名

时间

教材简析:

摩擦力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和摩擦力有关?

摩擦力与我们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

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等问题,都是学生很少思考和探究过的。

本课以学生玩滑梯等典型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探究有关摩擦力的科学规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摩擦力是生活、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的力;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2.技能目标:

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做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探究;能通过观察、体验和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摩擦力做出合理的假设;能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交流,做好探究实验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善于在游戏中发现、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摩擦力的技术成果;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科学规律。

难点:

对比试验的设计及实验信息的整理。

教具学具的准备:

弹簧秤、砝码、木块、粗糙的木板、比较光滑的木板、非常光滑的塑料板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与学生交流:

大家课前都玩过滑梯吗?

玩滑梯时你有什么感受呢?

2.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身体与滑梯接触时有摩擦的感觉。

3.引出课题:

2.玩滑梯的启示

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1.体验摩擦力的存在。

(1)教师提示引导:

我们周围到处有与“滑梯表面”差不多的面,比如:

桌面、地面、黑板面等等。

下面我们通过做几个小游戏来体验一下。

活动一:

手在桌面上摩擦运动。

活动二:

拉动蹲在地上的同学。

(2)小组内活动交流,然后班内交流活动发现,让学生边展示做法,边说感受。

(3)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用手在桌面摩擦或在地面上拉动同学时会感到费力呢?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摩擦力的存在。

学生汇报。

(学生在对比活动中感受到费力和省力,体验摩擦力的存在。

(4)教师小结:

像我们感觉的这样,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品的时候,就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教师板书:

摩擦力)

(5)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摩擦力,使学生意识到摩擦力无处不在。

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提出问题。

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2)猜想假设。

学生讨论后汇报:

“可能与物体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可能与被拉物体重量有关”等,教师及时记录。

(3)制定方案。

各组讨论实验方案并汇报。

实验方案一:

选择表面光滑和粗糙的两块木板,分别在上面用同样的速度拉动同一个木块,看看用多大的力,并分别记录下来。

每个实验做两次,比较两个实验用力的大小。

实验方案二:

将木块放在光滑的木板上,在木块上先后放不同数量的砝码,分别用同样的速度拉动木块,比较两次实验用力的大小。

(4)实施探究。

谈话:

请各小组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工具进行实验,并将验证结果记录下来。

各组学生开始实验,教师提出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对比实验要注意变化的条件应该只有要验证的那一个,其它条件要相同。

比如你是要研究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变化对摩擦力的影响,那其中变化的条件只能是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其它条件不能变。

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

改变的因素

保持不变的因素

我们的发现

我们的结论

1

2

3

4

5

6

(5)展示交流。

请各组展示、汇报实验记录与过程。

谈话: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

小结:

大家说得很好。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被拉动物体的轻重有直接关系。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被拉动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被拉动物体越轻,摩擦力就越小。

(板书)

3.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谈话:

生活中有很多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本图片,可投影或播放有关视频)。

你能说一下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正确了解人们有效利用摩擦力的实例,以及人们克服摩擦力的做法,并进一步理解这些“克服摩擦力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通过交流,认识到人们要尽可能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使学生全面认识到摩擦力的利与弊。

三、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1.假如没有摩擦力,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2.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摩擦力?

课后请同学们去观察、寻找,然后用你了解的知识改善生活。

板书设计:

2.玩滑梯的启示

接触面越粗糙、被拉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越光滑、被拉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教学反思:

3.跷跷板

序号

姓名

时间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以学生典型的生活经验——玩跷跷板为切入点,进一步认识杠杆的平衡原理及天平的结构特点,探究有关平衡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天平的主要构造;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2.技能目标:

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平衡的规律。

教具学具的准备:

1.课前让学生玩一玩跷跷板。

2.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记录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问题

1.教师出示课本第六页图片,(可用投影或播放有关视频资料)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朋友玩跷跷板的情境,你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2.学生充分交流。

(让学生联想到他们玩跷跷板时的体验回答)

3.引导学生感知:

在什么情况下,跷跷板才能平衡?

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跷跷板才能平衡?

2.猜想假设,尝试解释

师:

大家提得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大家是不是都想知道跷跷板保持平衡的秘密?

我们猜一猜,到底是怎么回事?

学生猜:

(指名答)

我们找到的方法

我们的发现

师:

刚才,大家的讨论很积极,猜的都有一定的道理。

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猜测对不对?

(做实验)

3.制定方案。

(1)小组讨论交流,制定实验方案。

(2)学生汇报交流。

4.实施探究。

(1)认识杠杆尺。

教师出示杠杆尺:

请看,这是一个特殊的跷跷板,它叫杠杆尺,这是底座、竖杆、平衡尺,仔细观察杠杆尺,大家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

知道杠杆尺左右两边的距离相等,有等量的刻度等。

(2)教师演示:

在杠杆尺左边第一格挂1个钩码,(左边沉下去了),问:

怎样使杠杆尺平衡?

根据学生回答操作。

并把杠杆尺图画到黑板上。

师:

刚才,我们演示的只是一种玩法,要想研究平衡的秘密,仅靠一种玩法是不行的,需要大量的玩法,你们还想怎样玩,使杠杆尺平衡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予以鼓励。

师:

同学们使杠杆尺平衡的方法可真不少!

下面让我们按自己的想法使桌上的杠杆尺平衡,注意两点要求:

一是小组要分工,要有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问题员,问题员可以随时提问题,让操作员讲一讲为什么能平衡?

二是平衡了的杠杆尺可以放到一边,别乱动。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想办法使杠杆尺平衡并把本组的方法记录记录下来。

杠杆尺平衡条件的研究记录表

3.汇报交流

师:

同学们找到这么多平衡的方法,真了不起,下面让我们以自己喜欢的方法交流一下,可以拿着平衡了的杠杆尺作介绍,可以展示你的杠杆尺图,谁的玩法有趣,我们就把它贴在黑板上。

贴学生记录的图,师引导学生把图分成两类:

(一类:

两边格数是相同的,两边挂的钩码一样多;另一类:

左右挂的不一样多,距离不一样长。

使学生明确:

当杠杆尺两端所挂重物一样多,左右的距离一样时,能平衡。

当杠杆尺两端所挂重物不一样多,左右的距离不一样时,也能平衡。

总结:

杠杆尺平衡时,不仅与所挂钩码的数量有关,还与钩码到支点的距离有关。

三、联系生活,知识应用

1.谈话:

平衡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杂技演员走钢丝(可播放有关视频资料),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学生自由交流:

人们利用平衡现象发明了秤、天平、体重计等。

2.学生阅读课本第七页资料卡:

了解天平主要结构的名称和作用。

教师讲解演示:

天平的使用方法。

四、总结评价,拓展创新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哪个同学表现最好?

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

2.课下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平衡的原理制作一个跷跷板小玩具。

板书设计:

3.跷跷板

所挂钩码的数量有关

杠杆尺平衡与

钩码到支点的距离有关

教学反思:

4.弹簧里的学问

序号

姓名

时间

教材简析:

对于弹性和弹力,学生虽然平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其中的道理并不清楚,因此,本课将以弹簧为引子研究弹力的一些特点。

本课按照“游戏——问题——假设——体验——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弹性、弹力有一定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认识有关弹性与弹力的科学规律,以激发其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探究并感知物体的弹性和弹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专题;能够表达交流自己的体会、发现与见解;能够设计、制作与弹性、弹力有关的小玩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去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养成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体验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乐趣。

知识与技能:

认识到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了解弹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资料引用:

教参、教育局网站资源等。

教具学具的准备:

弹簧拉力器、各种弹簧、橡皮筋、弹力球等有弹性的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弹簧,并谈话:

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啊?

(弹簧)你对弹簧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同学们玩得、说的、都与弹簧有关,关于弹簧,这还有许多的游戏和问题等着我们探究那。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它们中的学问。

(板书课题:

4.弹簧里的学问)

二、自主观察

(一)制定方案

1.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很多,你们打算怎么去探究?

2.各个小组讨论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

3.汇报交流(利用弹簧做游戏,去探究发现小弹簧里的大学问。

(二)实施探究:

各小组选择问题研究,作好记录。

我的游戏记录

弹簧玩具名称

我的玩法

我的发现

我的结论

三、交流总结

(一)交流汇报:

1.教师谈话:

哪个小组发现了问题(一个小组交流本组玩弹簧玩具或游戏的名称、玩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到的问题)。

2.个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玩弹簧玩具或游戏的名称、玩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到的问题。

(二)归纳总结:

教师小结:

同学们利用这些简单的材料,发现了很多的秘密,如压缩或拉伸弹簧时,感到很费力,松开手,弹簧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它们会弹起物体、会把小球弹跑、落在地上会弹起来等等,这说明它们都可以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量。

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弹力的大小取决于形变的程度,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消失。

弹力的方向与引起形变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四、应用拓展

1.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1)观察课本中的图片(可投影或制成课件或播放有关视频资料),结合生活中的物体,说说弹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3)教师小结:

弹性、弹力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

篮球、排球等各种球类;气垫、床垫、地毯;自行车、摩托车的减震、车座;玩具枪的扳机、蹦蹦床等都用到了弹性和弹力。

2.谈话:

我们已经认识了弹力,并且知道了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请自己设计一个弹力玩具?

比一比,哪个小组同学的设计新颖?

板书设计:

4.弹簧里的学问

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弹力的大小取决于形变的程度,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消失。

弹力的方向与引起形变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教学反思:

5.有趣的磁铁

序号

姓名

时间

教材简析:

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对学生而言,磁铁并不陌生,许多学生在玩磁铁时也会发现磁铁的一些性质,如能吸铁,但对磁铁的基本性质却没有深入探究过,本课旨在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有目的地观察、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和科学志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

有磁性(能吸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有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

能利用器材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并做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探究和发现;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具学具的准备:

1.学生:

搜集各种磁铁。

2.教师:

磁铁、橡皮、铁钉、铅笔、薄铁片、木块、曲别针、铜丝、铝丝、泡沫塑料、木板、塑料、棉线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

教师: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现在老师就让大家猜一个谜语:

一物脾气怪,专把钢铁爱,遇到就粘上,不扯分不开。

猜一物体?

谁能揭开这个谜底?

2、引入。

教师:

对!

磁铁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远,实际上它就在我们身边。

中国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发现了磁石的存在,用磁铁做成指南针指示方向在中国历代一直被使用着,成为中国对世界文化有重大影响的四大发明之一。

现今磁铁的应用更是广泛。

磁铁有哪些性质?

本节课就让我们来认识磁铁,并探究磁铁的磁性,引出课题《有趣的磁铁》。

二、自主观察

(一)制定方案:

对于磁铁,你将打算怎样观察?

学生分小组讨论,制定方案,交流方案。

(二)观察实施

1.认识磁铁

(1)谈话:

课前你们搜集了一些磁铁,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拿出来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

(2)交流:

磁铁的形状不同,每一块磁铁都有两种颜色,两端分别标有S、N两个字母。

(3)引导学生给不同形状的磁铁起个名字,认识常见的蹄形磁铁、柱形磁铁、条形磁铁……

(4)介绍磁铁的两个磁极:

S极,N极。

2.探究磁铁的性质

(1)谈话: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磁铁,知道常用的磁铁形状各不相同,但却都有两个极:

S极、N极。

下面我们就一边玩,一边探究其中的科学秘密。

(2)学生认识实验材料

(3)讨论:

小组的同学先交流交流,你们打算怎样玩?

在玩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

(4)汇报交流。

强调:

同学们的玩法可真不少,在玩磁铁的时候请你做到以下几点:

A.玩一玩:

注意用不同的方法。

B.看一看:

仔细观察,每一种玩法至少要有一个发现。

C.想一想:

通过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

D.记一记:

把自己的发现用简单的语言、图画或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三、交流总结

(一)交流汇报

小组交流,汇报实验过程及得出的结论(学生汇报哪一种游戏就探究哪一种):

(1)“给磁铁找朋友”游戏:

观察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不能吸引哪些物体;(磁铁能吸铁)

(2)把磁铁隔着纸、木板、塑料等物体吸铁,观察能不能吸住;

(3)“接链游戏”、“两极对中间”游戏;用磁铁的两端与中间分别吸引曲别针,发现两端吸引的数量多,中间吸引的数量少,从而知道磁铁的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

(4)“悬吊磁铁”游戏:

把一块磁铁水平悬挂起来,用手转一转,等到它静止下来,观察它的指向;(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一端是S极又叫南极,指北的一端是N极又叫北极。

(5)磁铁碰磁铁游戏:

用一块磁铁的两极分别去靠近另一块磁铁的两极,知道磁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二)归纳总结

师生总结出磁铁的基本性质:

磁铁能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两极磁性最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指南北。

四、应用拓展

(一)实践应用

小组合作,初步解决问题

1.谈话:

同学们像小科学家一样会提出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小组合作初步解决这些问题,其余问题课下查资料。

3.教师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

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然后读一读课本第四页的内容。

(二)拓展延伸

1.联系实际:

举例说明磁铁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文具盒里、冰箱门上、音箱里……都有磁铁,磁性黑板,指南针等。

2.播放有关磁铁应用的课件或视频。

3.讨论:

这里有一杯水,杯底掉进两个大头针,谁想办法不接触水把它取出来?

板书设计:

5、有趣的磁铁

基本性质:

有两个磁极:

南极(S)、北极(N);

能吸铁;两极磁性最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能指南北

教学反思:

6.指南针

序号

姓名

时间

教材简析:

《指南针》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五课《有趣的磁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课利用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多种辨别方向的方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明确指南针是准确测定方位的仪器,它是根据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从而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使用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从中获得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是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做成的;会利用指南针测定方向。

过程与方法:

了解指南针的使用过程及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科学技术能为人类服务;知道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指南针的历史,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难点:

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认识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

教具学具的准备:

条形磁铁、指南针、缝衣针、剪刀、胶棒、透明塑料小碗、线、吹塑纸、纸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

小刚和小强去野外郊游,他们蹦蹦跳跳的一会跑到这边捉蝴蝶,一会跑到那边去摘野花……玩得非常高兴。

可是后来他们发现迷路了,该怎么办呢?

你能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吗?

学生交流:

看大树,大树枝叶茂盛的那边是南;看物体的影子确定方向;用指南针……

提问:

哪种方法最准确呢?

(用指南针)

教师出示指南针,引出课题并板书。

(6、指南针)

二、自主观察

(一)制定方案:

对于指南针,你将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学生讨论、交流。

(二)观察实施:

观察认识指南针的构造和原理。

(1).给每组发一个指南针,学生观察。

看看指南针上都有些什么?

(2).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

你认为与指南针的哪部分有关系?

(3)教师出示各种指南针图片,认识指南针的种类。

你还见过其他指南针吗?

三、交流总结

(一)交流汇报

学生交流发现。

(有一个两头尖尖的指针,指针一端是蓝色的,另一端是红色的;指针红色的一端指向北方,指针蓝色的一端指向南方;有一个转盘,转盘上有一些字母S、N、E、W,有东、南、西、北四个字,还有一些刻度等等。

(二)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

指南针都有磁针、支架、和刻度盘组成(板书:

磁针,支架,刻度盘)。

磁针是一个小小的磁铁,指南针所以能指南北,就是因为有这个小小的磁针。

指南针是根据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四、应用拓展

(一)实践应用

1.了解指南针的用途和方法。

(1)教师讲解、演示指南针的用法:

在使用指南针测定方向时,首先要把指南针放平,待指针停止摆动时,就能指出南、北方向。

转动底盘,使底盘上的南北刻度线与指针重合,根据底盘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周围各种景物的方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