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697342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9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2019年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教材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有填海、补天、射日、奔月等美丽的幻想。

今天,当电话、电脑悄悄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时,当我们坐在家中观看扣人心弦的体育赛事、观赏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时,当我们乘机翱翔在万里长空、乘船遨游在千里碧波时……也许你会觉得这一切都很平常,因为我们已经跨入了科技时代,科学使梦想变成了现实。

本组教材就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有生动形象的科学童话,有深入浅出的科学说明文,有图文并茂的科学连环画,介绍了气象、航天、动植物以及农业科技等丰富的科学知识,篇篇课文都引人入胜。

就连“语文园地”中也让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阅读科学动脑的短文、展示查阅的科学资料。

这样编排的意图,就是要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本领,写字水平和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多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

认字方面:

引导学生制作字卡,在阅读中认读,合作学习,加强交流,使所学生字多次复现。

写字方面:

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

教学前,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生字试着认读,看看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为分课教学时省时高效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

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2.会认65个生字,会写46个字。

3.读好、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

1.会认65个生字,会写46个字。

2.读好、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

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课时安排:

 

识字八      2课时

我是什么     2课时

回声     2课时

太空生活趣事多   2课时

活化石     2课时

农业的变化真大    2课时

语文园地八4课时

 

课题:

识字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9个生字。

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过程与方法:

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介绍的神话故事和科技成果。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中介绍的神话故事和科技成果。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

一、导入

  1、讲故事: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神话故事,你们喜欢听吗?

(教师讲古代神话故事),我们的课文里还有许多非常精彩的故事,你们愿意学吗?

  二、检查预习

三、朗读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了课文以后你有什么问题?

你知道人造卫星,航空母舰,宇宙飞船,运载火箭他们到底是怎样的高科技成果吗?

它们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呢?

  3、同桌互读互评。

  四、识字

  1、合作学习,自主记忆。

  自由读生字。

组内互考互查。

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忆这些字的?

  2、组词练习。

个别常用字可进行一字开花游戏,如:

射、卫、载等。

  3、多种形式练读生字生词。

  五、答疑

  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和读文中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解决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

  六、拓展延伸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现代科技大发展的今天,你有什么样的梦想呢?

  七、当堂检测

  1、出示“我会写”中的“卫、运”,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怎样把能字写工整、写漂亮。

范写运。

2、引导学生自主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八、布置作业。

 

指名读生字、词。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你有什么问题

 

同桌互读互评

合作学习,自主记忆。

 

组词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写字

把没有写完的字写完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3、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

 一、导入

  1、同桌互检。

  2、你能用生字或生词说一句话吗?

(自选,教师注意学生用词是否恰当、准确。

及时给以评价和指导。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宇、宙、航、舰”四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的特征。

  2、教师范写“宇、航”(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各一个)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三、熟读

1、比赛读、个别读、齐读。

2、用“……也……”说话。

  四、讲述

教师结合课件讲述四个神话故事。

五、比较

  1、引导学生将传说和现代科技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通过神话传说与现代科技的对比,你有什么感想?

  六、小结

同桌互检。

造句

 

观察生字

 

学生练写

比赛读、个别读、齐读

用“……也……”说话。

听故事

 

说感想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识字8

古今

后羿射日人造卫星

精卫填海航空母舰

嫦娥奔月宇宙飞船

女娲补天运载火箭

课后反思

 

课题:

30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朗读体会,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条谜语,看看你能猜到谜底吗?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板题)

  二、检查预习

三、自读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

同时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注意难点的字音。

如:

“躁、灾”是平舌音;“稼”是第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等。

  3、读书交流,鼓励质疑。

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四、识字

  1、利用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1个字。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认,交流识字的方法。

  2、齐读词语。

  3、分组开火车读字词比赛,评出优秀小组,读得不准的,请组内的同学帮助纠正。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冲、晒、池、浮”四个左右结构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教师范写。

边写边强调重点。

如:

“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以及“两点水”和“三点水”在写法上的异同。

  3、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六、朗读

  师: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已经学到了什么或会干什么,接下来你们想做些什么呀?

(学生自己说想干什么,学生可能说出以下的活动意向。

  1、用学会的词语说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和伙伴一起合作读课文,读最喜欢的段落。

七、齐读

猜谜语

开火车读生字、词。

自由读课文。

同时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认,交流识字的方法。

齐读词语。

开火车读字词比赛。

 

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作业布置

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

一、导入

1、复习生字。

2、齐读词语。

二、讨论学习方法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会不断变化的。

那么水是怎样变化的?

水除了变化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呀?

你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这些问题弄懂呢?

  2、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交流方法。

(学生可能会提出“小组读书,边读边记”、“画表格填写”、“故事表演”、“绘画表现”等方法。

  三、合作探究

  根据课文,画表格填写。

  四、展示

  1、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小组学习),汇报学习情况。

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以下的问题。

  

(1)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

  

(2)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

(第3自然段)

  (3)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2、教师可利用课件或录像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认识和理解。

组织评价各组的学习情况。

  五、当堂检测

六、拓展延伸

倡导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

复习生字

齐读词语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交流方法

 

探究课文,画表格填写。

 

完成练习册第二题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水的状态

水的变化过程

水的利

水的坏处

30、我是什么

温和好事

我是什么雨水

雪暴躁坏事

雹子池、溪

江河、海

课后反思

 

课题:

31、回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教学方法

讲读感悟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

一、导入

揭题激趣:

(板书:

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

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

)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

二、自读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

思考: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

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识字

1、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

“呱哩圈纹碰返”。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

如:

呱:

读什么?

“呱呱呱”是谁的叫声?

课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

(指名读句子、指导朗读);圈、纹:

课文中“圈”和“纹”可以组成词语——一圈圈波纹。

(出示)看看课文的插图,找找一圈圈波纹是怎么样的?

(指名)你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语一句话?

(出示课文插图。

一圈圈波纹碰到河岸又返回来。

2、组内识字巩固。

组织组间的识字比赛。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学生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2、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

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

)范写。

生描红,临写。

同桌评一评。

3、观察。

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

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

)范写。

生写。

4、范写“倒、游”提醒各部分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

提醒写字姿势。

五、朗读

1、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2、指读。

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共同评议。

六、感悟

启发思考:

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

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

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

把有关的句子画来。

仔细读一读。

 

自读课文。

思考: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

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

 

学生自主读书,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讲识字方法

 

学生观察

 

生描红,临写

观察

生写

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指读

 

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2、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

一、导入

朗读词语

二、精读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启发小组合作读书,思考:

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

妈妈不但告诉了小青蛙这是回声,还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谁来说说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

从青蛙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可以提供如下的提示:

(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填空。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

她()一颗石子,()河里,河水被激起()。

波纹(),又一圈圈地()回来。

3、教师运用多媒体或图片等,进一步解释声波,加深学生对回声现象的理解。

4、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件或图片,同桌或与周围的同学互相讲解。

  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选择如下方式进行提示:

(1)声音的()碰到桥洞的(),要( )回来。

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啦。

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 )。

(2)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吗?

三、拓展

1、出示句子:

暑假里,妈妈带着小明大山里去游玩。

她们来到山顶上,小明对着大山喊:

“喂,我来啦!

”对面的大山也喊了起来:

“喂,我来啦!

”小明感到非常奇怪。

妈妈笑着说:

“___________。

小朋友都来做小明的妈妈,对你的同桌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2、平时生活中你认为哪里还可以听到回声?

你能来解释一下吗?

3、小结:

关于声音还有许多奥秘,同学们课下去寻找吧!

朗读词语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朗读思考

 

填空

 

造句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回声

水波石

回声声波壁

课后反思

 

课题:

32、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认14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宇航员在太空中是怎样生活的。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教师引导把握课文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掌握。

2.了解宇航员的太空生活。

3.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宇航员的太空生活。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宇航员在太空中是怎样生活的。

2、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是怎样生活的吗?

那就和老师一起来看课文吧!

二、板书课题。

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

(太空生活中究竟有哪些趣事)

三、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2.课文讲了太空生活中的几件趣事?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明。

4.通读课文后,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四、学习课文。

1.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l)齐读。

(2)这段向我们介绍了太空中的什么趣事?

(在太空中睡觉可以站着,可以躺着,但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

(3)这段的“趣”在哪里?

3.学习第3自然段。

(l)齐读。

(2)这里又讲了什么趣事?

(3)指名回答。

(喝水必须使用一种带吸管的塑料杯。

4.自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

(2)这两段讲的是什么?

(3)它们的“趣”又体现在哪里?

(4)他们是怎样解决难题的?

(5)指名回答。

(6)讨论。

5.自读第6自然段。

思考:

把这句改成“在太空中生活很有趣”好不好?

为什么?

五、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太空生活是不是很有趣呀?

还想知道得更多吗?

那就多查查课外资料吧。

 

 

提出问题

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课文讲了太空生活中的几件趣事?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明。

通读课文后,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齐读。

 

齐读。

指名回答。

 

默读。

 

讨论。

 

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认14个生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

一、指名读课后的生字,并说说课文中由这些字组成的词。

二、认读8个生字的字音,并说说每个字的结构。

三、学生书空练习8个生字。

重点指导:

杯、能、必、须、事

四、指导学生写字。

五、在练习本上写生字词、巩固。

六、完成“我会写”、“读读说说”。

读生字

说说生字的结构

指导学生书写

练写

完成练习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2、太空生活趣事多

睡觉

喝水

走路都有趣

洗澡

课后反思

 

课题:

33、活化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

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2.板书:

化石。

你见过化石吗?

在哪里见过?

它是什么样子的?

(师简述“化石”)

3.板书:

活。

化石怎么是活的呢?

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边读边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读,如借助拼音认读,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等。

2.指名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相机给予指导。

4.轮读,让五位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5.选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6.组内分工读,互听互评。

读后说说:

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请小老师领读。

博物馆 珍稀 公孙树 灭绝 食肉 中华鲟 历史 硬鳞 核桃       缺乏 

2.游戏:

识字擂台赛。

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交流记字方法。

出示11个生字,举行识字擂台赛,选出擂主。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2.观察规律,指导书写。

 

(1)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代”“孙”“植”应该怎样写?

(2)写“灭”“克”应该注意什么?

(3)指导书写“历”和“史”中的竖撇。

4.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五、布置作业。

把课外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准备在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边读边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读。

指名读课文。

 

轮读

选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组内分工读,互听互评。

 

领读

 

学生认读生字,并交流记字方法。

 

学生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师生共同评议。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

一、复习巩固。

复习生字词。

二、质疑解疑。

1.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想一想:

你有哪些地方不懂?

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

2.集体反馈,师生共同讨论。

三、整体感知                                                    1、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

再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集体交流:

介绍银杏树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

(3)如果这棵银杏树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它说什么?

2.学生任选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组自学(步骤同上)

3.每一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交流。

(1)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边看课件边介绍大熊猫。

(2)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边看边介绍中华鲟 

四、情境说话

假如你是“活化石”银杏树或大熊猫、中华鲟,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五、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知道了这三种古生物的样子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并知道了他们都是“活化石”。

如今,这些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让我们撅起手来保护它们吧!

六、课后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写写”习题,全班练读练写。

2、扩展练习

一本本——   一座座—— 一朵朵——一双双——  一位位——

 

 

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想一想:

你有哪些地方不懂?

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自由读。

再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说一说

 

介绍

说一说

 

完成练写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33、活化石

银杏树

大熊猫

中华鲟

 

课后反思

 

课题: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认14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农业有了哪些大变化,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课文中的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