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安全监测设备采购及安装招标文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69679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工程安全监测设备采购及安装招标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某工程安全监测设备采购及安装招标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某工程安全监测设备采购及安装招标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某工程安全监测设备采购及安装招标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某工程安全监测设备采购及安装招标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工程安全监测设备采购及安装招标文件.docx

《某工程安全监测设备采购及安装招标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工程安全监测设备采购及安装招标文件.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工程安全监测设备采购及安装招标文件.docx

某工程安全监测设备采购及安装招标文件

招标编号:

LS/C7

安全监测系统设备采购及安装

招标文件

 

第二卷技术文件

 

招标人:

湖南中水投资有限公司

2014年11月

 

 

6.技术服务

1.概述

落水洞水电站工程采用砼重力坝、河床式电站厂房,正常蓄水位443m,总库容3019万m3,总装机35MW,中型水库工程,工程等别为Ⅲ等,最大坝高33.5m,坝轴线全长315.2m。

厂房布置在左侧河床,主河床布置溢流坝长71m,左、右岸挡水坝均采用砼重力坝。

坝基岩层单一,岩性较软弱,有F7小断层,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建立完善的工程安全监测系统是必要的。

水工建筑物观测工作是工程管理工作的耳目,借助观测仪器和观测设备,通过计算分析,能了解建筑物的实际形态,从而评价工程质量和设计、施工的合理性,并对工程的安全程度作出估计,所以有必要对枢纽主要建筑物进行长期观测,并对观测资料及时整理。

根据枢纽的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为监测枢纽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及时了解各建筑物的运行状况,确保大坝安全、可靠运行,建立以安全监测为主的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为大坝在施工期、运行初期和正常运行期的安全运行提供连续评估所需要的资料。

工程监测设计原则应结合枢纽的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特点,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监测系统布置完整、可靠、经济、合理。

同时,要适用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反应最新的监测设计水平。

应具备数据采集、处理、贮存与分析自动化监测的功能,同时具有人工监测功能。

本枢纽主要建筑物包括溢流坝、电站厂房、两岸重力坝等。

根据枢纽建筑物组成及其特点,工程监测系统分为变形监测、环境量监测、大坝及厂房内部监测3个系统。

其中,变形监测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等项目;环境量监测包括上下游水位、气温、降雨量监测等项目;大坝及厂房内部监测包括基础扬压力、绕坝渗流、坝踵裂缝、坝段接缝、闸墩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力应变监测等项目。

2.监测项目

根据《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1-2013),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溢流闸坝段、主厂房、左、右岸挡水坝段作为监测部位,布置监测横断面4个,监测纵断面1个。

在监测断面部位综合布置各种监测项目进行全面监测,以便综合分析和安全度评价。

其它各建筑物布置必要的监测设备。

2.1变形监测

(1)基点设置

在枢纽工程周围的山体较高处,建立边角网点;在坝下游设置1组(3个)水准基点,建立边角网点4个。

(2)坝体位移

在溢流坝段、厂房段、左、右岸重力坝的坝顶设置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测点(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共用),在大坝两岸的山坡上设2个水准工作基点。

2个水平位移工作基点、2个水平位移校核基点布置在大坝左、右岸两端的山坡上。

位移测点(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共用),溢流坝段布置4个,主厂房段布置2个,右岸挡水坝布置5个,左岸挡水坝布置4个,共计位移测点15个。

垂直位移采用水准测量法,水平位移采用视准线法观测。

2.2大坝及厂房内部监测

(1)基础扬压力

在溢流坝段、厂房段各设1个横断面,左、右岸挡水坝各设1个横断面,共设4个横断面,每个横断面布置3个基础扬压力测点,计12支渗压计。

在以上4个横断面的其它坝段灌浆帷幕下游侧各布置1支渗压计,计10支渗压计。

与4个横断面上灌浆帷幕下游侧的4支渗压计,形成一个14支渗压计纵断面。

共埋设22支渗压计。

在厂房排水井附近设置量水堰,监测厂房渗漏量,共设置1个三角量水堰。

(2)绕坝渗流

为了监测大坝绕坝渗流情况,在大坝两岸山体处各布设了3个绕坝渗流观测孔,共设置6个绕坝渗流孔及埋设6支渗压计。

绕坝渗流测点位置视现场地质情况确定。

(3)坝段接缝

在各坝段间横缝位置近上游面设置单向测缝计,监测接缝开展情况,共设置12支测缝计。

(4)坝踵裂缝

在溢流坝段1个监测断面、厂房段1个监测断面的坝踵部位,沿水流方向分别设置2支裂缝计,监测坝体与基础结合面的裂缝及开展情况,共设置4支裂缝计。

(5)闸墩钢筋应力

在溢流坝段监测断面泄洪闸的1个闸墩上,在闸墩弧门牛腿处射向钢筋上布置5支钢筋计,共计设置5支钢筋计,监测闸墩工作的钢筋应力变化情况。

(6)混凝土应力应变

在溢流坝段1个监测断面的上游坝踵处、下游坝趾处分别埋设1组三向应变计和1支无应力计,共计设置2组三向应变计和2支无应力计。

2.3环境量监测

(1)上下游水位

在挡水坝上游面水流平稳处选一个位置,设置一组水尺和一套水位计。

在厂房下游水流平稳位置,设置一组水尺和一套水位计,用以上、下游水位监测。

(2)气温、降水量

在坝区附近布置1个用于气温监测的百叶箱,内设一支温度计及直读温度计,用于坝区气温监测。

在坝区附近布置1套雨量计,用于坝区降水量监测。

2.4监测项目测次

观测次数满足《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

如下表所示:

表2-1安全监测项目测次表

类别

项目

施工期

蓄水期

运行期

变形

表面位移

1次/周~1次/月

1次/天~2次/周

2次/月~1次/月

接缝、裂缝变化

2次/周~1次/周

1次/天~2次/周

1次/周~1次/月

渗流

渗流

2次/周~1次/周

1次/天

1次/周~2次/月

环境量

上、下游水位

2次/天~1次/天

4次/天~2次/天

2次/天~1次/天

气温、降雨量

逐日量

逐日量

逐日量

若遇到特殊情况,如大暴雨、大洪水、汛期等,应根据监理工程师要求增加监测次数,

根据项目内容选择各种记录、计算、报表格式,观测记录报表格式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经买方同意批准后统一使用。

根据各项目测次安排,及时采集监测数据,并做好仪器使用记录,对观测数据﹑设备及周围环境做出详细记录,观测记录准确﹑清晰﹑完整,观测人﹑记录人﹑校核人﹑审查人签字完整。

检查确认原始记录,严禁对原始观测记录涂抹、修改,如确实需要修改,必须说明原因,并由观测人﹑记录人﹑校核人﹑审查人签字。

做好原始观测记录的保存和归档工作,及时进行监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3.自动化系统

将大坝及厂房基础扬压力、绕坝渗流、厂房渗漏量、坝踵裂缝、坝段接缝、闸墩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力应变和环境量监测接入自动化系统,现场监控单元(MCU)安装在观测站内,中控室布置于厂房内,现场监控单元由通信电缆连接至中控室,中控室内的工控机用于可视化信息处理分析。

4.仪器、设备及系统技术要求

4.1监测设备和系统选型原则

(1)所有监测仪器应采用成熟并在已应用的工程中运行良好的产品,具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监测仪器必须适应沤菜水库的水工工作环境,测量精度准确,仪器能可靠、长期稳定运行,符合《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T/T5178—2003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局所认可的设备厂家技术参数标定。

(2)所有监测自动化设备(含附属设备)和监测自动化软件的性能和技术指标应满足《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T/T5178—2003和《大坝安全自动监测系统设备基本技术条件》(SL268-2001)的要求,并经多个已建工程的应用成熟、运行效果良好。

(3)无特殊要求,同类观测仪器尽量采用同一厂家产品,自动化系统采用同一生产厂家产品。

(4)所集成的系统要求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实用、可靠、可维护、易操作、可扩充,满足沤菜水库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能及时、连续、准确地获取各项监测数据,及时反映大坝工程工作性态,以便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大坝安全。

4.2监测设备技术要求

外部变形观测仪器

(1)电子水准仪

采用高精度、自动测平、自动记录、且自带数据处理软件的中文数字原装进口电子水准仪,全自动电子测量,具有超限自动停测,剔除不合格数据功能。

精度每公里偶然中误差为0.3mm/km,电子测量最小读数0.01mm。

工作温度-20℃~+50℃。

放大倍率:

32×

最短视距:

1.6m

(2)全站仪

采用原装进口全自动全站仪。

能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远程控制稳定性好。

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1mm+1ppm。

为提高监测精度,要求采用配套的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处理软件。

能自动生成观测手簿,自动生成各点位变化的图形图表等。

测距:

有棱镜7km,无棱镜0.15km

放大倍率30×;物镜孔径:

ø45mm

中心分辨率:

2.5”;最短视距:

1.3m

 

接缝、裂缝、应力应变观测仪器

(1)测缝计(裂缝计)

量程:

50mm

灵敏度:

0.025%FS

非线性度:

直线:

≤0.5%FS;多项式:

≤0.1%FS

环境温度:

-20℃~+80℃

(2)应变计

量程:

3000με

灵敏度:

1με

精确度:

0.1%FSR

非线性度:

直线:

≤1%FS;多项式:

≤0.1%FS

环境温度:

-20℃~+80℃

(3)钢筋计

量程:

0~400MPa

非线性度:

直线:

≤1%FS;多项式:

≤0.5%FS

灵敏度:

0.07%FS

环境温度:

-20℃~+80℃

 

渗压渗流观测仪器

(1)渗压计

量程:

0~0.7MPa

超量程:

2×F.S

分辨率:

0.025%F.S

精度:

±0.1%F.S

非性线:

<0.5%F.S

温度范围:

-20~+80℃

(2)量水堰计

量程:

300mm

分辨率:

0.02%F.S

精度:

0.1%F.S

稳定性:

±0.05%F.S.每年

线性:

±0.5%F.S.

温度范围:

-30°~+80℃

 

水文气象观测仪器

(1)浮子式水位计

量测范围:

0~80m

分辨率:

l.0cm

标准配置:

格雷码或485输出

工作环境温度:

-20~80℃

工作环境湿度:

95%RH(40℃凝露)

(2)上、下游水尺。

规格:

长1m,宽15~20cm,颜色红蓝;

材质:

铝板或不锈钢。

(3)翻斗式雨量计

承雨口内径:

200±0.6mm;

分辨率:

0.1mm;

雨强度测量范围:

0.01~4mm/min(毫米/分);

斗计量误差:

≤±4%(在0.01~4mm/min雨强范围)。

 

温度观测仪器

(1)温度计

精度:

±0.5°C

测温范围:

-20°C~+80°C

 

其他观测设备

(1)读数仪

激励范围:

400HZ~6000HZ,5V矩形波RectanglePulse

测量频率最小读数:

0.1Hz

测量分辨率:

0.25μS/255

测量精度:

0.05Hz

时基精度:

0.0025%

温度测量范围:

-50℃~+150℃

温度测量分辨率:

0.1℃

温度测量精度:

1.0%FSR

存储器随机存储器:

64K

固定存储器:

可编程ROM32K

读数存储:

2000组

通讯方式:

RS485或RS232

(2)数据采集装置

每块测控单元模块测点数为8~40个,可扩展。

采样对象:

振弦式、差阻式、标准量式等

工作状态:

24小时不间断监测,故障自诊断。

采集方法:

定时,选测,单检,巡检。

测量精度:

频率:

±0.051Hz(振弦式)

温度:

0.1℃(振弦式)

电阻比<0.0001(差阻)

电阻和<0.01Ω(差阻)

分辨率

频率:

0.01Hz(振弦式)

温度:

0.03℃(振弦式)

电阻比:

0.00001(差阻式)

电阻和:

0.01Ω(差阻式)

每通道测量时间:

<3秒

通讯方式:

采用RS485,屏蔽双绞线时,通讯速率:

9600bps

传输距离:

大于1200m(长距离通信方式可采用modem、无线或光纤)

数据存储容量:

256K

电源系统:

供电方式:

6-18直流,220V交流任选;

电池:

免维护,6V4AH(10AH)任选

系统功耗

掉电:

200uA

休眠:

10mA

待机:

30mA

测量:

60mA

工作温度:

-10~+60℃

存储温度:

-35℃-70℃

(3)集线箱

通道数量:

40

控制方式:

手动、自动或有线程控

显示方式:

4位LED数码管

适用传感器类型:

采用5芯电缆及5芯电缆以下的传感器均可自由接入

每通道芯线数量:

5芯

通讯接口:

RS-485

供电电源:

AC220V

内置UPS(电池选配)

机箱:

不锈钢防潮机箱,防潮等级IP65

备用电池:

6V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水工电缆和通讯电缆

所有水工电缆和通讯电缆均采用国产电缆。

所用电缆应是耐酸、耐碱、防水、质地柔软的专用电缆,其芯线应为铜丝(镀锡)。

电缆在使用温度为-25℃~60℃、承受水压为1.0MPa时,绝缘电阻应≥100MΩ/km。

电缆芯线在100m内无接头。

要求与各类仪器配套。

根据不同的仪器配置,采用相应配套专用观测电缆。

五芯屏蔽电缆技术指标:

芯线:

镀锡铜线,线截面积:

>0.5mm2,芯线电阻:

<6Ω/100m(单根)

性能:

耐酸、碱,防水;绝缘电阻大于200MΩ。

耐水压2MPa。

 

计算机设备

(1)监控主机(CCU)

采用品牌工控机,机架式,硬件采用主流配置。

(2)激光打印机

A3幅面,国产品牌。

 

避雷器

(1)电源避雷器

持续耐压:

320VAC

最大放电电流:

40Ka

标称放电电流:

20Ka

保护电压:

1500V

响应时间:

25ns

(2)插座式电源避雷器

工作电压:

220V

持续耐压:

320VAC

最大放电电流:

15KA

标称放电电流:

10KA

保护电压:

<1000V

(3)RS-232/RS-485防雷转换器

驱动能力:

支持128节点;

隔离电压:

1500伏、内设2000W浪涌保护;

通讯速率:

1.2Kbps~115200bps;

传输距离:

0~1.2Km(115200~1200bps)

监测数据在线分析和管理软件

监测数据在线分析和管理软件应具备以下六方面的功能:

在线监控、离线分析、安全管理、报表管理、人工数据录入管理、远程监测及辅助服务系统。

性能要求如下:

l支持有线、无线通讯、远程实时监控,及时处理实时监测信息;

l能对变形、渗流渗压、应力应变、环境量因素等监测项目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计算;

l具备智能预警和故障显示功能;

l具有完全图形化、可视化,适用于人工和自动化操作;

l有详尽的在线帮助系统;

l具备可供培训学习用的系统演示功能;

l具有数据备份和导入导出功能;

l具备完善的图形、报表制作和打印功能;

l具备日志管理功能;

l具备系统参数配置、用户权限设置等安全保密等功能。

5.仪器设备埋设、安装

5.1概述

应按技术规范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图纸要求,在指定的部位安装埋设监测仪器。

所有观测仪器设备检验、率定、安装埋设和调试工作须有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仪器初始读数的校测和电缆的安装埋设应在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才能回填或埋入混凝土中。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仪器保护,必要时应提供保护罩、标记和栅栏。

观测仪器设备的检验、率定、试验、调试、装配、安装和维护工作,应由具有类似工程现场安装监测仪器经验的专业人员来完成。

仪器安装质检工作,应由具有土木工程师资格、有类似工程现场安装观测仪器的经验、且专门从事监测仪器安装和观测的专业人员承担。

观测仪器质检人员和承包人从事仪器安装人员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准许,且保证人员相对稳定。

应密切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及时报告埋设中发生的问题,并提供有关质量检查记录。

监理工程师有权命令承包人改正不符合技术规范、图纸或厂家说明书规定的操作程序,以及更换不合格的仪器设备,发生上述事件引起的费用由承包人负责。

5.2安装与埋设

严格按施工图纸和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仪器设备的安装和埋设。

①外部变形观测墩的埋设

水平位移监测(含工作基点网)点的具体位置,先依据设计图纸提供的位置现场进行初选,既要考虑拟定的观测方向能通视,点位又要处在相对稳定的地方,观测墩上应设置强制对中底盘,底盘对中精度不应低于0.2mm。

顶部对中底盘应调整水平,水平度不大于4′。

水准标直接嵌于混凝土观测标墩底座凹坑底面并露出15mm,保证标志体平正且利于水准尺自由转动。

混凝土标墩所用混凝土标号高于C20,标体严格捣密。

基点标墩基础原则上应嵌入基岩中。

②渗压计的埋设安装

取下仪器端部的透水石,在钢膜片上涂一层黄油或者凡士林以防生锈,但要避免堵孔。

安装前需要将仪器在水中浸泡2h以上,使其达到饱和。

基岩面上埋设渗压计,先在预定位置钻一集水孔,孔径为70mm,孔深不大于1m,再将装入砂袋内的渗压计放到集水孔上,砂袋用砂浆糊住,砂浆终凝后,即可在砂袋上浇筑混凝土,钻孔埋设渗压计,钻孔孔位、孔深和倾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孔深应达到设计深度,超、欠深一般不大于30cm。

钻孔工作结束后,测压管埋设之前钻孔应冲洗干净。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进行灵敏度检查。

当漏水量极微或基本不漏水时,应及时通知监理人,以确定是否需加深或重新布置钻孔;当钻孔有涌水时,可不进行压水检查,但应测定涌水流量和涌水压力。

钻孔过程中,如发现集中漏水(无回水)、掉钻、掉块、塌孔等情况时,应详细记录。

当上述情况比较严重时,应通知监理人采取处理措施。

防渗帷幕部位的渗压计,应在其施工完毕,并经检查合格后才能施工。

其它部位渗压计应在固结灌浆后及时埋设。

绕坝渗流钻孔埋设渗压计,钻孔过程中,所有钻孔应进行孔斜测量,并采取措施控制孔斜,绕坝渗流孔斜应小于1°,如发现钻孔偏斜超过规定时,应及时纠偏。

钻孔工作结束后应对钻孔充洗,钻孔终孔后,应及时绘制钻孔柱状图及记录表,详细记录岩石特性、孔深等资料。

测压管可用PVC管或镀锌钢管材料,其透水段进水口面积开孔率为10%~20%,孔眼排列均匀,内壁无毛刺,透水段外须包扎不少于2层的土工织布,将用土工布包上的渗压计垂直放入管内设计高程,应严格控制和记录测头部位的埋设高程。

测压管埋设完成后,及时进行管口保护装置施工,并测量管口、管底高程和管内初始水位,记录在埋设考证表内。

③测缝计的埋设安装

将传感器的套筒底座安装在先浇筑起来的混凝土中,套筒底座的面必须与可看到的拟完成的砼面一致。

用螺母固定套筒底座到模板上。

拆除模板并露出套筒底座后,拉套筒底塞上螺栓将底塞取出,套筒底座内应彻底清理干净并接着抹上薄薄一层黄油。

把测缝计放进套筒底座之前,应保证连接头的定位销销钉落入传感器塑料保护管的定位槽内,从电缆端法兰盘上卸下密封通气螺丝,在传感器连接器的丝口上抹少许环氧或螺纹锁固剂,把传感器推进套筒底座直至不动。

在施加向孔内压力的同时,顺时针方向旋转传感器直到接头稳妥地拧紧在套筒底座内的丝扣中,把传感器和电缆固定就位以便浇筑混凝土。

当传感器就位后并在浇筑第二块砼之前,应读取初始读数。

当第二块的砼养护期后再次读取读数,或者根据需要调整观测周期。

④钢筋计的埋设安装

应选择尽量接近于钢筋直径的钢筋计。

钢筋计焊接时应将钢筋与钢筋计中心对正,之后采用对接法把仪器两端的连接杆(帮条)分别与钢筋焊接在一起。

如果在现场焊接,先将钢筋截下相应的长度,之后将钢筋计焊上。

⑤应变计的埋设安装

首先在预定的混凝土构件内进行放样,按埋设点的高程、应变计组方向及埋设位置将预埋件固定在模板内,预埋件的螺纹部分应涂油并用纱布及牛皮纸包裹好,以免粘上水泥砂浆或碰坏螺纹。

当混凝土浇注到接近埋设位置时,取下预埋件的裹布,旋上支座和各方向的支杆。

按设计编号分别旋上相应的应变计,仪器周围的混凝土应先剔除粒径大于4厘米的骨料,应变计两端之间的骨料不要大于2厘米,然后回填,并用人工方法小心捣实混凝土。

无应力计与应变计组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0m~1.5m;无应力计筒内的混凝土应与相应的应变计组处的混凝土相同,以保证温度、湿度条件相同。

无应力计的筒口宜向上。

监测仪器埋设后要加强仪器和电缆的保护工作,防止施工中受损,及时采集初始读数,并保证仪器成活率不低于90%。

5.3观测仪器孔的回填

用于回填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应慢慢回填到钻孔中,采取措施保证回填密实。

回填仪器孔的灌浆水泥应是符合中国标准GB175的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亦可采用准许的速凝剂。

水灰比应在0.5~1.0之间,不许掺砂。

28天水泥浆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

回填水泥砂浆中使用的水泥应是符合中国标准GB175的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使用的砂应是清洁坚硬的石粒,不含有机质、粘土及其它杂质,符合灌浆用砂的要求。

水泥砂浆在28天时的抗压强度25MPa。

回填砂料应干净、级配均匀,其级配范围在1.25~2.50mm之间,小于0.08mm的粒径含量低于1%。

6.技术服务

6.1监测及分析

1、在合同期内,承包人应对已埋设的监测仪器,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方法﹑步骤和频率进行观测,并随时对观测数据进行校核,发现异常及时复测分析,如果是工程异常应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如果是其他原因,应记录原因。

2、承包人应为监理工程师提供仪器设备,配合监理工程师对观测资料进行校测,发现资料异常,承包人应及时进行复测,必要时应全面复测,所发生的费用由承包人负担。

3、位移及沉降标点安装后至竣工前应测量2次。

仪器安装前至少应进行一次读数,安装后进行一次读数,安装孔槽回填后至少读数一次;内观仪器安装后24小时内每6小时读数一次;随后7天内每天读数一次;以后每旬读数一次。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或附近有施工等因素影响,应加密读数频次,读数频次计划应报工程师批准。

4、承包人应根据设计布置的仪器设计观测记录表格,同一种仪器采用记录纸应相同。

记录纸表头应标示工程名﹑仪器名,设有建筑物﹑断面﹑气温﹑降雨量﹑二次仪表编号﹑日期﹑时间等记录项目;表格主体分仪器编号﹑桩号﹑部位﹑观测数据﹑说明等栏目;表底应有观测﹑记录﹑校核﹑审查人签字的栏。

承包人设计的标准观测记录纸,经项目监理批准后才能正式印刷使用,禁止使用非标准记录纸。

5、承包人应派专人负责对观测数据﹑设备及周围环境做出详细记录,要求观测记录准确﹑清晰﹑完整,而且观测人﹑记录人﹑校核人﹑审查人必须签字。

严禁对观测记录涂抹﹑修改,如确实需要修改,必须说明原因,并由观测人﹑记录人﹑校核人﹑审查人签字。

承包人应每月将原始观测记录装订成册,由专人妥善保管,严禁遗失和损坏。

6、承担观测和记录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5年以上观测工作经验,负责人应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工程师以上职称﹑8年以上观测工作经验,而且所有观测人员均应通过考核取得上岗证,持证上岗。

承包人应保证观测﹑记录人员相对稳定。

7、承包人负责业主的运行管理、维护人员的培训(包括交通食宿费等),需达到能独立操作水平。

现场培训50人•日。

6.2技术配合服务

承包人应根据相关规范,配合业主完成电站下闸蓄水、机组启动、竣工验收及安全鉴定等相关工作,及时提供相关工作成果和技术服务。

 

6.3资料整理分析

1、观测之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首先检查观测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性,然后将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包括环境量和说明,建立观测数据库,并用磁盘或光盘备份保存。

2、采用计算机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数据处理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误差处理,使观测资料尽量接近真实。

3、观测资料应直接输出物理量,打印表格﹑绘制物理量过程线及相关线等,简单分析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周围环境量的相关性和发展趋势,并有文字说明。

4、承包人需定期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每月将分析简报交监理工程师一式5份。

内容包括各类物理量和环境量的过程线﹑相关线,分析物理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与环境量的关系﹑以及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对工程的工作状态和变化趋势做出简单的评价。

发现工程异常应随时向项目监理提供警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5、在监测工程竣工验收前,承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