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学含答案与部分注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946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禽病学含答案与部分注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禽病学含答案与部分注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禽病学含答案与部分注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禽病学含答案与部分注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禽病学含答案与部分注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禽病学含答案与部分注释.docx

《禽病学含答案与部分注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禽病学含答案与部分注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禽病学含答案与部分注释.docx

禽病学含答案与部分注释

禽病学

1.禽流感的病原属

  

  A.副黏病毒B.副嗜血杆菌C.疱疹病毒

  

  D.冠状病毒E.正黏病毒

  

  2.到目前为止,发现的高致病力禽流感毒株均为()亚型

  

  A.H5和H6B.H5和H7C.H5和H8D.H5和H9E.H7和N7

  

  3.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呼吸道B.呼吸道和消化道C.消化道D.各种途径E,垂直传播

  

  4.对禽痘病毒易感性最高的是

  

  A.火鸡B.鸡C.鸽D.驼鸟E.麻雀

  2、流行病学:

各种禽类均可感染禽痘病毒,家禽中以鸡的易感性最高,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都可感染。

其次是火鸡、鸭、鹅等,但发病较轻;鸵鸟、鸽、麻雀、...

  5.黏膜性鸡痘多发生于

  

  A.青年鸡B.幼雏C.中雏D.幼雏和中雏E.产蛋鸡

  粘膜型(白喉型)

此型鸡痘的病变主要在口腔、咽喉和气管等粘膜表面。

初期为鼻炎症状,2天~3天后先在粘膜上生成一种黄白色的小结节,稍突起于粘膜表面,以后小结节逐渐增大并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粘膜上面,这层假膜是由坏死的粘膜组织和炎性渗出物凝固而形成,很象人的“白喉”,故称白喉型鸡痘为鸡白喉。

如果用镊子撕去假膜,则露出红色的溃烂面。

随着病的发展,假膜逐渐扩大和增厚,阻塞在口腔和咽喉部分,使病鸡尤以幼雏鸡呼吸和吞咽都受障碍,严重时嘴也无法闭合,病鸡往往张口呼吸,发出“嘎嘎”的声音。

病鸡由于采食困难,体重迅速减轻,精神萎靡,最后窒息死亡。

此型多发生于小鸡和中鸡,死亡率高,严重时可达50%。

  6.可在咽喉部及上部气管处的黏膜表面形成白色假膜的传染病是

  

  A.禽流感B.新城疫C.鸡痘D.传染性支气管炎E.传染性喉气管炎

  

  7.鸡痘的接种途径是

  

  A.饮水B.点眼或滴鼻c.肌肉注射D.气雾E.翼膜刺种

  1、免疫接种痘苗,适用于7日龄以上各种年龄的鸡。

用时以重量盐水或冷开水稀释10-50倍,用钢笔尖(或大针尖)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

接种7天左右,刺中部位呈现红肿、起泡,以后逐渐干燥结痂而脱落,可免疫5个月。

  8.禽大肠杆菌病在传播途径上主要是

  

  A.消化道B.垂直传播C.皮肤.粘膜D.呼吸道E.伤口

  

  9.禽大肠杆菌病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

  

  A.气囊炎和肝周炎B.关节炎C.急性败血症和卵黄性腹膜炎

  

  D.心包炎和滑膜炎E.脐炎

  

 10.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卵黄性腹膜炎,多见于

  

  A.产蛋初期B.产蛋中期C.产蛋后期D.产蛋中后期E.休产期

  卵黄性腹膜炎多见于产蛋中后期,病鸡腹部膨胀,剖检可见腹腔积有大量卵泡,肠道或脏器间相互黏连。

  11.在剖解上表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的疾病是

  

  A.大肠杆菌病B.传染性支气管病炎C.沙门氏菌病

  

  D.马立克氏病E.传染性喉气管病炎

  

  12.禽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是

  

  A.沙门氏菌B.大肠杆菌C.李氏杆菌D.链球菌E.多杀性巴氏杆菌

  

  13.最急性的禽霍乱多见于流行

  

  A.初期B。

中期C.后期D.中后期E.产蛋后期

  最急性型

  常见于流行初期,以产蛋高的鸡最常见。

  14.在剖解上肝脏有针尖大小白色坏死灶的疾病是

  

  A.传支B.鸡沙门氏菌病C.禽霍乱D.鸡新城疫E.大肠杆菌病

  

  15.在临床上将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沙门氏菌病称为

  

  A.鸡白痢B.禽伤寒c.禽副伤寒D.禽沙门氏菌病E.鸡伤寒

  

  16.在临床上将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沙门氏菌病称为

  

  A.鸡白痢B.禽伤寒c.禽副伤寒D.禽沙门氏菌病E.鸡伤寒

  鸡沙门氏菌病分为三类:

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鸡伤寒,以及由与人类食物中毒密切相关的不同血清群沙门氏菌引起的鸡副伤寒

  17.在临床上将有鞭毛能运动沙门氏菌引起的沙门氏菌病称为

  

  A.鸡白痢B.禽伤寒c.禽副伤寒D.禽沙门氏菌病E.鸡伤寒

  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成为禽伤寒,有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则统称为禽副伤寒。

  18.育成鸡白痢多发生于()鸡

  

  A.30一50日龄B.40—60曰龄c.40—70日龄

  

  D.40—80曰龄E-40—90日龄

  

  19.禽伤寒主要发生于

  

  A.小鸡B.中鸡c.成年鸡D。

中鸡和成年鸡E.母鸡

  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以肝、脾等实质器官的病变和下痢为特征,发生于成年鸡和青年鸡的败血性传染病。

  20.禽结核主要由()引起

A.人型分支杆菌B.牛型分支杆菌C.人型和牛型分支杆菌

D.禽型分支杆菌E.禽型和牛型分支杆菌

 防制现状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它包括人结核病、牛结核病和禽结核病。

人结核病由结核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引起。

牛结核病主要由牛分枝杆菌引起。

禽结核病主要由禽分枝杆菌引起。

  21.禽结核病,家禽中()最敏感

  

  A.鸡B.火鸡C.鸭D.鹅E.孔雀

  所有的鸟类都可被分枝杆菌感染,家禽中以鸡最敏感,火鸡、鸭、鹅和鸽子也都可患结核病,但都不严重,其他鸟类如麻雀、乌鸦、孔雀和猫头鹰等也曾有结核病的报道,但是一般少见。

  22.新城疫,也称亚洲鸡瘟,其病原为

  

  A.副黏病毒B.腺病毒C.疱疹病毒D_冠状病毒E.iE黏病毒

  

  23.对新城疫最敏感的家禽是

  

  A.野鸡B.火鸡C.珍珠鸡D-鸡E.鸭

  鸡、野鸡、火鸡、珍珠鸡、鹌鹑易感。

其中以鸡最易感,野鸡次之。

  24.有呼吸道症状的传染病是

  

  A.鸡新城疫B.马立克氏病C.传染性贫血D.大肠杆菌病E.鸡法氏囊病

  

  25.具有神经症状的传染病是

  

  A.鸡新城疫B.传染性支气管病炎C.鸡法氏囊病

  

  D.EDS76E.传染性支气管病炎

  E.传染性支气管病炎

EDS-76-禽的病毒性传染病...产蛋下降综合症(EDS(EDS-76)减蛋综合症是一种由腺病

26.在剖解上腺胃乳头有小点出血的疾病是

  

  A.传支B.鸡沙门氏菌病C.禽霍乱

  

  D.鸡新城疫E.传染性支气管病炎‘

  

  27.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HI效价在()可进行第一次免疫

  

  A.1:

2B.1:

2。

C.1:

2D.1:

2E.1:

2

  最适首免日龄=4.5(一日龄HI抗体效价的对数值-4)+5

  28.鸡新城疫活疫苗为中毒的是

  

  A.鸡新城疫I系B.鸡新城疫II系C.鸡新城疫III系

  

  D.鸡新城疫IV系E.油苗

  

  29.鸡新城疫1系苗初次免疫时

  

  A.大、小鸡都可接种B.只能接种1个月以内的鸡

  

  C.只能接种1个月以上的鸡D.只能接种2个月以上的鸡

  

  E.患慢性病的鸡

  

  30。

下列哪种疾病是鸡的免疫抑制性疾病

  

  A.新城疫B.禽流感C.传染性法氏囊病

  

  D.传染性支气管病E.慢性呼吸道病

  

  31.下列哪项不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特征病变

  

  A.腿肌和胸肌出血B.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条状出血

  

  C.肾脏肿大苍白,呈花斑肾D.法氏囊呈紫黑色,似紫葡糖状

  

  E.盲肠扁桃体出血、溃疡

  病理变化

  病死鸡肌肉色泽发暗,大腿内外侧和胸部肌肉常见条纹状或斑块状出血。

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常见出血点或出血斑。

法氏囊病变具有特征性,水肿,比正常大2~3倍,囊壁增厚,外形变圆,呈土黄色,外包裹有胶冻样透明渗出物。

粘膜皱褶上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内有炎性分泌物或黄色干酪样物。

随病程延长法氏囊萎缩变小,囊壁变薄,第8d后仅为其原重量的1/3左右。

一些严重病例可见法氏囊严重出血,呈紫黑色如紫葡萄状。

肾脏肿大,常见尿酸盐沉积,输尿管有多量尿酸盐而扩张。

盲肠扁桃体多肿大、出血。

  32.目前已知法氏囊病毒有()个血清型

  

 A.1B.2C.3D.4E.5  

  33.鸡发生法氏囊病后用于治疗的制品是

  

  A.抗生素B.磺胺类药物C.鸡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D.维生素E.抗菌素

  

  34.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是

  

  A.副黏病毒B.腺病毒C.疱疹病毒D.冠状病毒E.正黏病毒

  

  35.传染性支气管炎仅发生于

  

  A.鸡、鸭、,鹅B.鸡、鸭C.鸡D.鸭E.所有家禽

  

  36.肾型传支多发生于

  

  A.1~2周龄B.3—4周龄C.5-6周龄D.7—8周龄E.2—4周龄

  该病多发生于2-4周龄的肉鸡,但也有早期3日龄感染的个别病例

  37.目前报道的传染性支气管炎有()个血清型

  

  A.1B.5C.7D.11E.27

  

  38.H120适用于

  

  A.雏鸡B.中鸡c.成年鸡D.公鸡E.产蛋鸡

  

  39.H52苗适用于

  

  A.10日龄以上鸡B.20日龄以上鸡C.30日龄以上鸡

  

  D.40日龄以上鸡E.50日龄以上鸡

  H120疫苗适用于初生雏鸡;H52疫苗专供1月龄以上的鸡应用,初生雏鸡不能用。

雏鸡用H120疫苗免疫后,至1-2月龄时,须用H52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40.鸡感染马立克氏病毒后可抑制

  

  A.细胞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D.生长E.产蛋

  

  41.鸡马立克氏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皮肤B.黏膜C.消化道D.呼吸道E.唾沫

  

  42.鸡马立克氏病毒有3个血清型,能致瘤的是

  

  A.1型B.2型C.3型D.1型和2型E.1型和3型

  

  43.鸡马立克氏病的易感日龄是

  

  A.:

1-2月龄B.2—3月龄C.2-4月龄D.2-5月龄E.2-6月龄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病原马立克氏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马立克氏病毒属,禽疱疹病毒2型。

根据抗原性不同,马立克氏病毒可分为3种血清型,即血清1型、血清2型和血清3型。

血清1型包括所有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含强毒及其致弱的变异毒株;血清2型包括所有不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血清3型包括所有的火鸡疱疹病毒及其变异毒株。

  44.神经型的马立克氏病,特征性姿势是

  

  A.大劈叉B.角弓反张C.摇头D.缩颈E.跛脚

  

  45.神经型的鸡马立克氏病其剖解特征是

  

  A.消化道出血B.肺出JC.内脏器官的肿瘤结节

  

  D.外周神经水肿、横纹消失E.心脏出血

  

  4.在实际生产中,马立克氏病疫苗在鸡()免疫接种

  

  A.1日龄B.7日龄C.12日龄D.35日龄E.60曰龄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肿瘤性疾病,其免疫效果受母源抗体、疫源场、饲养管理、其他疫病等因素的影响,常规在第1日龄进行1次马立克病疫苗接种,

  47.在临床上咳出带有血样液体的禽传染病是

  

  A.鸡新城疫B.传染性喉气管炎C.鸡法氏囊病D.EDS76E.淋巴白血病

  

  48。

传染性喉气管炎典型的病变是

  

  A.喉部黏膜肿胀B.喉部黏膜充.c.喉部黏膜出血

  

  D.气管黏膜出血E.喉和气管黏膜充血和出血

  

  49.在疾病早期,感染细胞的胞核内见有包含体的是

  

  A.新城疫B.禽流感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