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万隆会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694426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万隆会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万隆会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万隆会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万隆会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万隆会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万隆会议.docx

《高中历史万隆会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万隆会议.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万隆会议.docx

高中历史万隆会议

高中历史万隆会议

(考试总分:

200分考试时长:

12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50小题,共计200分)

1、(4分)1955年亚非会议上,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拉开了南南合作和不结盟运动的序幕,当时万隆会议

A.推动亚非各国在实现政治独立斗争中相互支持

B.实现亚非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合作和经济合作

C.建立亚非国家联合反殖反帝反霸区域政治集团

D.形成为亚非国家开放的多边贸易区域性官方论坛

2、(4分)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

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

他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

A.“求同存异”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

B.中国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抗美援朝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3、(4分)美国记者鲍大可描述周恩来:

“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

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菲律宾外长罗慕洛说:

“周恩来是我去的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

”该会议:

A.首次以大国身份参会B.推动了印度支那的和平恢复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4分)有记者报道某次会议时,写道:

周恩来的演讲提出,大家应“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

他的通情达理、心平气和,化解了演讲前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攻击。

该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5、(4分)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国际会议上,针对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分歧,周恩来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D.“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

6、(4分)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说: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

”这次会议:

A.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B.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新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7、(4分)周恩来说:

“……团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

善于团结的人,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的人。

”下列外交政策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求同存异B.独立自主C.和平共处D.不结盟

8、(4分)在50多年前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说: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

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

这次会议是

A.开罗会议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D.26届联合国大会

9、(4分)“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

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

”“这个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会议D.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10、(4分)作为中国近现代最杰出的外交家,周恩来总理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下列选项中,他曾经出席的重大外交活动有

①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②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③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④中日邦交签字仪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4分)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美国捏造谎言,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对远东地区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大力制造他国对中国的恐惧和怀疑。

符合此次会议主旨的是

A.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寻求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C.探索亚非人民的联合自强D.为港澳回归寻求国际支持

12、(4分)20世纪50年代,对于即将参加的某次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积极准备了方案,并将参加会议的国家除中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外,分为下面表中几种类型。

类型

部分代表国家

“和平中立”国家

印度、  缅甸、印尼、阿富汗

接近“和平中立”的国家

埃及、  苏丹、尼泊尔、叙利亚

接近“反对和平中立”的国家

日本、泰国、菲律宾、土耳其

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新中国

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首次步入世界外交舞台D.积极奉行不结盟政策

13、(4分)20世纪50年代,参加某次国际会议的有中国等亚非29个国家,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这次国际会议召开于下图哪一处

A.①B.②C.③D.④

14、(4分)1955年的万隆会议,不仅取得了圆满成功,还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主要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求同存异”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拥护社会主义的主张

15、(4分)新中国参加的某次国际会议,就下面地图所示区域的和平问题达成了协议,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亚非会议

C.第二十六届联大D.雅尔塔会议

16、(4分)1955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写道“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表明与会各国

A.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原则B.坚持民族独立和自主原则

C.在意识形态领域达成了共识D.寻求区域间合作的新模式

17、(4分)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1955年一次国际会议时说:

“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

”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

A.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B.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

D.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18、(4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罗马会议

C.万隆会议D.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19、(4分)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次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B.日内瓦会议

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

20、(4分)今年是周恩来诞辰20周年。

以下他参与的重大事件,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担任中共代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②率团出席亚非会议

③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领导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①

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

21、(4分)《人民日报》对某一会议评论到: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

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26届联大D.上合组织会议

22、(4分)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等主要是为了

A.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

B.解决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隆会议的顺利召开

D.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印、中缅会谈

23、(4分)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的宣言》中提出:

“尊重每一个国家按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

这表明

A.民主自由的国际新秩序得以建立B.维护民族独立是亚非各国共同需求

C.与会国家在联合国占有重要地位D.非集团不结盟的原则受到普遍欢迎

24、(4分)中国的对外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

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

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

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

……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材料三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

……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

……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

……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

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

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1)根据材料,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

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提出“救援中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

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要事件。

25、(4分)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

“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即狮面人身像)、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虎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

”这次会议

A.力图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B.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C.改变了联合国的力量对比D.实践了不结盟运动的政策

26、(4分)越南胡志明曾说:

“在会议上……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文中的“会议”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B.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D.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27、(4分)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

”其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或事件中没有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28、(4分)我国的“和谐世界”理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外交工作的经验总结。

以下外交政策和方针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求同存异”方针

③“一边倒”④“不结盟”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9、(4分)下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理解,错误的是

是在“一边倒”方针的指导下提出的

B.是我国外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保证

C.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的良好愿望

D.蕴含了新中国建立“和谐世界”的设想

30、(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个共同基础上,亚非国家间有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的可能。

因此,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时,抱着积极把会议开好的态度,而且认为应该积极地肯定和表达亚非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而不应该陷入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

材料二基辛格在他的回忆录中说:

“阿尔巴尼亚提案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

它们当中很多国家长期以来感到苦恼,一方面它们不愿同我们对立,另一方面讨好强大的中国又对它们有利。

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的时候,它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我们的某种处罚。

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它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代表团是如何化解“关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的?

中国的这一外交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基辛格所说的“阿尔巴尼亚提案”是什么?

31、(4分)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提出: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这里的“同”不包括

A.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同B.大多曾遭受过殖民侵略

C.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D.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32、(4分)建国初期的外交部长纪录片的主人公没有参与的外事活动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乒乓外交D.上海合作组织

33、(4分)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主要是指

A.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提出“一边倒”的方针

34、(4分)下表是1955年中国政府制定的《参加亚非会议的方案》中对亚非会议参会国的划分。

这一划分

和平中立国家

印度、缅甸、印尼、阿富汗

接近和平中立国家

埃及、苏丹、尼泊尔、叙利亚、黎巴嫩、也门、沙特、柬埔寨、老挝、锡兰

接近反对和平中立国家

日本、泰国、菲律宾、土耳其

A.为后来三个世界划分提供了依据B.对参会国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分类

C.受到当时国际格局和冷战的影响D.表明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日益成熟

35、(4分)《全球冷战》一书中说,“会议在亚非国家之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的同时,也在华盛顿和莫斯科引起了严重的关切。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断定,第三世界国家新近获得的采取一致行动的能力,意味着‘自由世界与共产主义世界之间的战场正在转移’”。

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雅尔塔会议

36、(4分)20世纪50年代,尼泊尔代表团团长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时说:

“最重要的事实是到处洋溢着团结感。

这种团结感是这样强烈,连那些反对公理并且跟着另外一方跑的人最后都不能不同意,因为他们不想违背潮流。

”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新中国

A.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首次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提出“存同存异”方针D.积极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37、(4分)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20周年。

以下他参与的重大事件,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担任中共代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②率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

③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领导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

38、(4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这一时期的下列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万隆会议召开②中共八大的召开

③决定建立人民公社④发动“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

39、(4分)中国领导人与非洲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握手的标志性事件是

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D.非洲国家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0、(4分)1955年,万隆会议后,有外电评论说“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

这主要表现在周恩来

A.提出了“求同存异”主张B.避免了会议偏离正确的轨道

C.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消除了与会各国疑虑和分歧

41、(4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在人类文明交流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屏障与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障碍与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偏见与误解。

”下列外交政策与活动体现这一思想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提出与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改善与美国关系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2、(4分)第三世界的兴起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其兴起的标志是

A.“万隆会议”的召开B.日本的崛起

C.中国的改革开放D.欧洲的复兴

43、(4分)“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下列外交政策和活动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①与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②实行“不结盟”政策

③与美日等国建立外交关系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4、(4分)1955年,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万隆会议,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求同”是指

A.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B.根除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与平等

C.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D.推动第三世界的形成

45、(4分)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

罗慕洛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

“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

”其依据是因为周恩来主张

A.和平共处不称霸B.求同存异谋发展

C.加强团结不结盟D.区域互利求合作

46、(4分)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7、(4分)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一边倒”的政策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新中国的企图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③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万隆的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8、(4分)某国际会议刚刚结束,有些报刊即称:

“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

”这次会议

A.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D.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49、(4分)印尼总统苏加诺曾自豪地说: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只有有色人种国家参加的洲际会议”,这次会议是指

A.日内瓦会议B.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D.欧洲联盟会议

50、(4分)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的外交目标是

A.加入社会主义阵营B.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C.加强与美国的合作D.组建经济区域集团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50小题,共计200分)

1、(4分)【答案】A

【解析】周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被与会各国广泛接受、认可,增进了各国的政治互信,故A项正确;万隆会议的成果重在政治层面的相互信任、支持而非经济领域的合作,故B项错误;万隆会议践行了反殖反帝反霸的国际政治斗争准则,并未建立区域性的政治集团实体,故C项错误;万隆会议并未建立区域性的官方论坛,故D项错误。

2、(4分)【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万隆会议……中国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故A项正确;万隆会议上并未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B项错误;抗美援朝与万隆会议无关,故C项错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故D项错误。

故选A。

3、(4分)【答案】C

【解析】由“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菲律宾外长”等信息可知,这是指的万隆会议,结合所学可知,C符合题意;AB指的是日内瓦会议,D指的是周恩来和印度代表团之间的谈话,故排除ABD。

4、(4分)【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的信息,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帝国主义国家挑唆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获得,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B项符合题意;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会议,A项不符合题意;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是1961年召开的会议,通过宣言把斗争矛头指向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C项不符合题意;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5、(4分)【答案】C

【解析】由课本知识可知在万隆会议上,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C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的,时间不符,故A错误;“一边倒”“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方针,与本题无关,故BD错误。

6、(4分)【答案】D

【解析】“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故答案为D项。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排除A项;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B项;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C项。

7、(4分)【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据材料信息“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逐一分析各项可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8、(4分)【答案】C

【解析】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选C。

A是二战时期召开;B是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D是1971年。

9、(4分)【答案】B

【解析】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思想,符合材料中内涵,B正确;A是1954年;C是1961年;D是1971年。

10、(4分)【答案】C

【解析】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都曾经出席,故①②正确;中国并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故周恩来没有出席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故③错误;1972年中日邦交,周恩来出席签字仪式,故④正确。

故①②④组合正确,故选C。

11、(4分)【答案】C

【解析】材料“中国……夺取亚非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