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895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2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docx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docx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

涟源一中2018年下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试卷

生物

时量:

90分钟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请选择最适合题意的一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C.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合成抗体

2.(必修3P5)生理盐水与血浆、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同,称为等渗溶液,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但是过多注射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生理盐水与细胞外液虽为等渗溶液,但是成分差别非常大

B.生理盐水成分与血浆成分明显不同,过量补充会影响pH的稳态

C.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血浆中的其他成分,如钾离子的浓度会偏低

D.过量注射生理盐水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发生改变

3.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

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

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

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只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4.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

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⑥D.①②③④⑤

5.(必修3P17)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3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B.图1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C.图2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D.甲电极处从静息、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可依次用图1、2、3表示

6.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B.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7.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

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

A.②③B.②④     C.②③④D.③④

8.若在图中丙和丁两点的细胞膜外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为“+”),当刺激甲点后,信号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时记录仪检测到的结果应是(  )

9.(必修3P33)某同学通过少喝水,从而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来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

但少喝水对身体不利,以下不是少喝水导致的是(  )

A.细胞萎缩,人体老化     B.导致血液浓度升高

C.人体新陈代谢增强D.导致有毒代谢废物的积累

10.人体内酶、激素、神经递质等三类物质(  )

A.均具有信息传递作用B.均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都是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都是运输到靶细胞处才能发挥作用

11.把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a、b、c三组兔子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向a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兔子注射生理盐水。

下列能正确反映三组兔子体内甲状腺放射量变化的是()

12.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A、B、C表示激素。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

C.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

D.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直接影响B的分泌

13.如图是正常人体处于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变化曲线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3~t4时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t2~t3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C.t3~t4时段的散热量大于O~t1时段,t3~t4时段的体温低于O~t1时段

D.t1~t2时段,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

14.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B.效应T细胞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D.浆细胞能产生抗体

15.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图所示)。

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

数量减少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

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C.艾滋病D.系统性红斑狼疮

16.破伤风外毒素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强毒性蛋白质,注射破伤风外毒素可导致小鼠死亡,该毒素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毒素,如图是关于这种类毒素的一组免疫学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小鼠存活是因为其产生细胞免疫

B.免疫血清能诱导甲组小鼠产生外毒素抗体

C.乙组的二次免疫中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

D.1~3周后,乙组小鼠体内有相应的记忆B细胞

17.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②

B.该实验证明放射性同位素14C具有促进IAA和ABA在茎尖切段中进行极性运输的作用

C.若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则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D.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③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18.图甲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图乙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曲线①代表的是顶芽

B.图甲中代表极性运输的箭头是③和④

C.图乙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对根是抑制生长

D.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c~d)mol/L时,根表现出向地性

19.下图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A、B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低于b浓度

B.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A和B属于协同关系

C.激素A、B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

D.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20.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探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相对含量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课题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以下所得结论合理的是(  )

A.植物是否发芽主要取决于生长素的浓度

B.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根的分化

C.当两种激素浓度相等时,不能促进生根和发芽

D.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高时,可促进发芽;当该比值低时,可促进生根

21.图甲是幼苗某处弯曲部分纵切装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图乙是生长素浓度对幼苗某处组织生长的影响曲线图。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甲所示为茎背地生长弯曲部分且右侧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m,则左侧生长素浓度大于m

B.若图甲所示为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向光生长弯曲部分,则左侧为向光侧且生长素浓度较右侧高

C.若图甲所示为切面上放置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的去尖端胚芽鞘弯曲部分,则可能是在胚芽鞘左侧给予了单侧光照

D.若图甲所示为根向地生长弯曲部分,则左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为图乙中c,右侧为m,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2.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和青霉素对小麦胚芽鞘切段伸长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实验结果。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其中之一是青霉素的浓度

B.青霉素与ABA具有拮抗作用

C.ABA可抑制胚芽鞘切段的伸长

D.与经10-3ppmABA、10ppm青霉素处理后的胚芽鞘切段相比,经10-2ppmABA、1ppm青霉素处理后胚芽鞘切段的伸长量更大

23.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B.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24.下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

甲表示产生信号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

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B.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

C.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

D.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

25.(必修3P63)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a图所示类型

B.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c图所示类型

C.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b所示类型

D.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c图所示类型

26.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B.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C.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

(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D.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n)/n

27.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

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

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处理区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增加35

驱走大蚂蚁

增加70

不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减少10

驱走大蚂蚁

减少2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

A.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B.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28.如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群的增长曲线均为“S”型曲线

B.t2~t3时间段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甲种群数量最大的时刻为t2,乙种群为t4

D.t5时种群密度对乙种群的制约作用大于t4时

29.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完成的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

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计数方法为抽样检测法

B.本实验可能是探究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因

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D.a、b曲线交点处两曲线培养液中营养物质含量相同

30.如图中曲线Ⅰ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