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支柱产业培育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68838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支柱产业培育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南宁市支柱产业培育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南宁市支柱产业培育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南宁市支柱产业培育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南宁市支柱产业培育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宁市支柱产业培育研究.docx

《南宁市支柱产业培育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支柱产业培育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宁市支柱产业培育研究.docx

南宁市支柱产业培育研究

分享到

南宁市支柱产业培育研究

发布日期:

2013-01-18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字体大小:

【小中大】  保护视力色:

青蓝黄灰  恢复默认

  “十二五”时期,南宁市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落脚点主要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明确支柱产业培育的重点、空间布局及其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支柱产业的快速崛起,对于保持南宁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南宁市支柱产业培育的重点

  

(一)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

  1.农产品加工产业具体为:

一是制糖业,将制糖产业作为循环经济的示范产业链进行重点打造,加快糖的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糖料及糖渣,延长产业链。

重点优化糖料蔗生产布局,实现糖料蔗的规模化生产,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进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二是茉莉花茶及茶精深加工,依托横县茉莉花生产基地,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茶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通过投资、参股、并购等方式整合优化重组,打造一批花茶加工龙头企业,同时扶持发展中小加工企业,形成龙头带动、中小企业紧密协作的茉莉花茶和茶加工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中华茉莉花园项目建设,依托中国茉莉花节,加强茉莉花茶文化交流合作;三是桑蚕及茧丝绸,重点依托桑蚕加工和茧丝绸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采用新工艺,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扶持漅丝企业和绢纺企业拓展精深加工;四是农副食品加工,加快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原料基地建设,着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初级、深加工及综合利用。

  2.铝加工业

  按照大型化、集约化、深度化、精细化发展要求,延伸发展以铝加工为主的有色南宁市支柱产业培育研究金属深加工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依托南宁市现有产业基础,优先发展铝精深加工,着重发展高纯、高强、高韧和耐高温铝基复合材料,以及高档铝箔胚料、印刷用PS板、车用铝合金复合材料和高档建筑型材等,带动建筑、装饰、包装、印刷、电子、汽车配件、电力等后续铝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加快建设江南铝工业园区,扶持南南铝业、南南铝箔等企业做大做强,建设年产20万吨大规格高性能铝合金板带型材等重大项目。

  3.机械与装备制造业

  加快机械与装备制造骨干企业的改革、重组,加强高新技术转化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机械工业的数字化、集成化、自动化、成套化水平,大力发展轨道车辆、汽车、电力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环卫机械设备、农机等成套设备制造业。

重点推进八鲤机械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广发重工、五菱桂花农用车等搬迁项目实施,配套建设研发、汽车零部件加工及辅助项目,引导市区内机械类企业、项目向工业园区转移集聚,打造成为区域性重要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

  4.现代化工产业

  推进高新技术对现有化工产业的改造升级,发展现代高端化工产业,延长氯碱化工产业链、促进石化深加工,扩大并做强精细化工产业链,发展与北钦防石化产业配套的中下游精细化工产业。

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氯碱化工和石油深加工等,延伸化工产业链。

加快南宁化工搬迁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六景化工产业园建设,促进化工产业向园区集聚,打造南宁化工产业基地。

重点扶持南宁化工、绿洲化工等企业做大做强。

  5.建材产业

  加快建材产品及技术的结构调整,支持开发生产绿色新型建材,重点发展新型水泥和水泥制品、玻璃深加工产品、建筑卫生陶瓷、化学建材、新型墙体材料以及轻型合金材料和门窗等产业。

加快水泥技术升级和循环节约利用,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和大型熟料基地,推广节能粉磨、余热发电、利用水泥窑处理工业废弃物等循环节约利用。

推进现代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6.特色造纸及纸制品深加工产业

  积极发展非林、特色造纸,坚持糖纸结合、林纸结合和竹纸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快推进速生林、甘蔗渣、竹一浆一纸及纸制品一包装装潢一印刷业产业链建设。

大力发展纸品深加工,着力优化制浆造纸产业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创新,重点发展高级文化纸、高级生活用纸、高级包装用纸、纸板、纸浆等产品,促进造纸产业向规模大型化、产品高档化、技术装备先进化、生产清洁化发展。

  7.电子信息产业

  加速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链合作,加大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以南宁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基地,构建集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整机等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加快引进具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新型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通讯、数字家电、智能仪表、电脑配件、嵌入式系统及行业应用软件等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加快开发面向主要行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面向制造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交通、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的应用软件和基于网络、事务管理和智能信息处理的中间件。

  8.商贸业

  重点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业态,推动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业转变,将南宁打造成为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商务、旅游等为一体的区域性商贸基地。

规划建设和改造专业市场、交易中心等平台性商贸服务设施,重点提升和发展朝阳商业圈、凤岭商业区、相思湖商业区、五象新区商业区等商贸服务业集中区;着力打造邕江沿岸、快速环道一环城高速等商贸经济带。

统筹规划各类商业网点布局,高起点规划布局五象新区商业区网点,鼓励连锁企业向社区和农村延伸。

完善城乡、城际市场网络,打造区域性大宗消费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

  9.物流业

  优化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加快提升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功能,建设完善保税物流体系,推进现代物流业示范城市建设。

以南宁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以中国一东盟国际物流基地为平台,推动南宁保税物流中心提升为综合保税区,加快完善物流配套设施,大力发展新型物流业态,促进保税物流中心与北部湾港和吴圩机场建立“区港联运”,形成“大通关、大物流”模式。

推进综合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着力培育和做大做强本地物流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发展新型物流业态,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10.金融业

  加快培育金融市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构建金融业发展平台,深入实施“引金入邕”战略,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到南宁设立机构和拓展业务,促进金融机构、金融资本、金融人才等向南宁集聚。

健全金融发展体系,支持发展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

大力支持广西北部湾银行尽快做大做强,争取早日上市。

鼓励建设区域性货币结算中心、基金中心、资产管理中心、创业投资中心等,把南宁打造成为中国一东盟区域性货币结算中心;推动在南宁设立中国一东盟期货交易所,建设服务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期货贸易中心。

  11.休闲旅游业

  以打造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为目标,合理开发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形成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重点完善市区的旅游集散、接待、购物、娱乐等服务功能,全力推进南宁市旅游接待服务中心的建设;完善南宁市区与各县、与北部湾经济区各市及广西其他城市旅游景点的旅游交通网络;加紧建设一批体现南宁特色和区位的游、购、娱、餐饮特色街。

打造旅游精品,积极整合和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深度开发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旅游资源,重点推进南宁市国际都市休闲旅游区、大明山国际山地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的建设。

  

(二)着力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1.新能源产业

  依托木薯、甘蔗、林木废弃物等丰富的非粮生物资源,发展燃料乙醇、生物质发电、产业化沼气、生物柴油等产业,重点推进中海油燃料乙醇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武鸣、隆安等县生物质发电项目开工建设。

重点发展太阳能发电、照明、供冷供热等装备及零部件制造,大力推广利用太阳能,推进太阳能利用技术进步,加快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推进居民及工业小区、建筑屋顶、路灯照明、供冷供热等利用太阳能项目建设,推动建设国家重要太阳能利用及装备制造基地。

  2.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

  发展重点主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促使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走上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低耗高效、竞争力强的发展道路。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开发,依靠高校、科研院所、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公司力量,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及配套辅料、医疗器械及装备产业。

加大现有医药产品及品牌的整合力度,支持医药产品的品牌建设,逐步做大做强医药品牌和企业,着力推进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建设。

  3.节能环保产业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及循环经济产业,组建大型节能环保及循环经济企业集团,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节能环保及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体系。

重点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升蔗糖业、水煤浆、再生资源等综合利用率,建设广西南宁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和广西资源再生综合利用中心。

积极发展环保技术及装备业,着重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三废”处理、垃圾转运及处理、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及深加工等成套设备项目,加强节能与环保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的制造、推广,加快发展洁净产品、节能产品、有机农产品、可降解产品等,积极发展节能与环保服务业。

  4.信息服务业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重点建设区域性信息网络中心、信息资源中心、信息应用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产业基地。

进一步拓展南宁市域光纤网络,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视频网络平台,提升电子政务网络服务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高速宽带信息网建设。

加强公益性与商业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大培育一批商业性信息资源企业,积极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社区服务平台、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业技术服务平台。

依托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多方位拓展合作平台,构筑文化、科技、产业、人才等信息交流平台,使南宁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信息服务及集散中心。

  5.会展业

  依托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展会品牌效应,带动一系列专业性展会的举办,不断拓展会展市场资源,提高办展的数量、规模与层次。

大力扶持、培植一批具有相当专业水平的会展经营企业和会展服务企业。

引导和鼓励国际会展企业到南宁设立会展机构或企业,单独承办或与本地会展企业联合举办各种高规格的会展,打造区域性国际会展名城。

  二、南宁市支柱产业的战略布局

  

(一)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1.粮食产业基地

  重点在横县、宾阳、上林等县扩大国家标准优质稻品种(组合)种植比例,加快形成优质稻优势产业带,成为全区重要的水稻种植基地;依托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广西农乐米业等龙头企业,实行生产一收购一加工一销售一条龙的管理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进南宁优质谷产业基地建设。

  2.糖料蔗产业基地

  重点巩固武鸣、宾阳、横县、青秀、江南、良庆、邕宁等老蔗区,因地制宜发展上林、马山、隆安等新蔗区;加强“吨糖田”建设,大力推广机械深耕深松、测土施肥、优化品种结构等综合高产技术;重点依托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农垦糖业集团、广西永凯糖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实行原糖蔗价和糖价挂钩联动的模式,形成种植一加工一销售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

  3.水果产业基地

  重点推进武鸣、隆安、西乡塘等县区为主的香蕉基地,武鸣、西乡塘、良庆等县区为主的菠萝基地,武鸣、隆安、青秀、江南、良庆、邕宁等县区为主的柑橘基地建设。

努力推进“优果工程”建设,着力提高水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全面推广采后处理和果品加工。

重点依托金泰尔、万利来等加工企业,形成种植一加工一销售产业链。

  4.蔬菜、食用菌产业基地

  重点建设武鸣、宾阳、兴宁、西乡塘、江南、良庆、邕宁等县区的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或有机蔬菜,实施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重点依托兴辉食品、齐旺食品等龙头企业,形成生产一加工一销售产业链。

  5.特色养殖产业基地

  重点建设以南北高速公路沿线为主的家禽养殖基地;以武鸣、上林、横县、宾阳等县为主的生猪养殖基地;以武鸣、上林、马山、邕宁、江南、良庆等县区为主的肉牛养殖基地;以武鸣、隆安、宾阳、横县、西乡塘、邕宁、良庆等县区为主的奶牛养殖基地;以马山、隆安、武鸣、宾阳等县为主的黑山羊养殖基地;以隆安为主的叮当鸡养殖基地;以横县、兴宁区为主的水产养殖基地。

  6.桑蚕产业基地

  重点建设以横县、宾阳、上林、邕宁等县区为主要产区的桑蚕产业基地,积极在武鸣县、良庆区等新县区推广。

应加强蚕种基础设施改造和扩建,增加蚕种供应量,大力推广生态蚕业模式,省力化养蚕,小蚕共育,普及应用方格簇,建立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体系,强化质量监管,推广标准化生产,大幅度提高蚕茧质量水平。

  7.木薯产业基地

  重点建设以武鸣、隆安、宾阳、西乡塘、江南、良庆等为主要产区的木薯产业基地。

应加快优良品种的普及应用,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单产,进行产品深加工,燃料酒精开发等。

重点依托明阳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等淀粉加工企业带动,形成“种植一加工一销售”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二)铝加工基地

  主要以江南工业园区为主,还包括隆安华侨管理区、上林象山工业集中区、马山苏博工业集中区等园区。

重点依托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大规格高性能铝合金板带型材重大项目建设为龙头,建设一批铝板带箔加工项目,形成铝加工产业集聚区。

  (三)机械装备制造基地

  主要布局在邕宁八鲤工业集中区,还包括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乡塘工业集中区、兴宁三塘工业集中区和隆安华侨管理区。

重点依托八鲤机械产业园的建设,推动广发重工、五菱桂花农用车等搬迁项目实施,打造成为区域性重要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

  (四)化工产业基地

  主要布局在六景工业园区,还包括南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重点通过六景化工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推动南宁化工搬迁项目实施,促进化工产业向园区集聚,南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产业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打造南宁化工产业基地。

  (五)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以宾阳黎塘工业集中区为主,还包括隆安华侨管理区、马山苏博工业集中区。

重点依托宾阳黎塘工业集中区新型建材工业园的建设,推动建材产业改造提升,聚集发展,形成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六)造纸及纸品加工产业基地

  主要布局在南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六景工业园、青秀伶俐工业集中区、邕宁东部工业集中区、兴宁三塘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纸品深加工,着力优化制浆造纸产业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条,打造成为广西重要的造纸及纸品加工产业基地。

  (七)轻纺产业基地

  以南宁一东盟经济开发区为主,还包括六景工业园区、西乡塘区工业集中区、上林象山工业集中区。

重点依托南宁一东盟经济开发区台湾(南宁)轻纺产业园区的建设,以台湾麦斯集团鞋类制品及皮革制品项目、南宁锦虹棉纺织搬迁改造为龙头,带动皮革、鞋类、皮具、箱包、裘皮服装及各种原辅材料行业的发展,建设成为轻纺产业基地。

  (八)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

  主要依托隆安宝塔工业集中区、隆安华侨管理区为生物产业核心区和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一东盟经济开发区、南宁六景工业园区、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武鸣县伊岭工业集中区、马山县苏博工业集中区和南宁明阳工业区等生物产业专业园区中重点产业示范工程的建设发展,推动高技术生物产业快速壮大,发展成为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

根据各园区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建设相应的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生物制造专业园区,在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江南区及南宁一东盟经济开发区等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生物产业专业物流园区。

  (九)区域性商贸基地

  以朝阳商业圈、凤岭商业区、民族大道商业区、相思湖商业区、五象新区商业区等商贸服务业集中区为主,邕江沿岸、快速环道一环城高速为商贸经济带,重点加强商业基础设施的改造、业态的提升、和功能的完善,优化区域性商贸基地发展格局。

  (十)区域性物流基地

  主要以中国一东盟国际物流基地为极核,以江南、金桥和安吉重点物流园区为中心,以牛湾、六景、那桐等内河港口物流中心、空港物流中心及各县物流分中心为支撑,依托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的完善提升和大型物流企业的带动,推动南宁保税物流中心提升为综合保税区,完善物流配套设施,大力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

  (十一)金融中心

  以五象新区“金融街”为主体,包括金湖广场及其周边,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空间载体,以金融街的建设,大力发展金融楼宇,引导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大企业总部以及为金融发展提供相关配套的产业、设施及社会服务进驻,将五象新区建设成立足南宁、面向北部湾,辐射大西面和东南半岛的开放型现代国际金融中心区。

  三、南宁市支柱产业培育的对策措施

  

(一)优化政策保障,加强规划衔接

  1.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根据已成文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规划中涉及支柱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内容,抓紧制定出台支持支柱产业发展的配套性政策或指导性意见。

配套性政策或指导性意见应从两个方面综合考量:

一是扶持已有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注重解决其扩大生产规模、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注重加强对有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的行业的扶持力度。

以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为指导,适时研究出台扶持重点产业及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制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的微观产业指导措施。

  2.强化政策倾斜力度

  建议制定出台《扶持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若干优惠政策的意见》,在企业改革、税收返还、金融支持、对外经贸等方面制定具体的优先支持政策,并制定资金扶持支柱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标准和条件。

在壮大骨干龙头企业、产品开发、品牌培育、节能降耗、产业配套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在用水、用电、贴息、购买核心设备、租用工业标准厂房、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投资上,财政重点倾向于有利于支柱产业发展的行业和项目及与之配套的公共设施建设倾斜,对引进的属于南宁市支柱产业的项目和企业在行政审批、土地使用等方面提供便利的条件。

在税收上,充分体现税收政策向发展支柱产业的倾斜,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向政策鼓励的产业投资。

  3.加强规划之间的衔接

  根据《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一2020)》、《南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一2020)》,在“十二五”期间制定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发展规划,将“十二五”时期全市支柱产业发展细化分解为若干具体任务,由市领导牵头,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逐项落实目标、进度和责任。

建议在制定支柱产业规划时,明确支柱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和产品发展方向,尽可能防止与周边地区在支柱产业发展上形成同水平同方向竞争;做好支柱产业之间、支柱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以及配套服务产业的规划,并在规划中明确具体的符合配套协作的项目可获得的政策支持与鼓励。

  

(二)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企业品牌建设

  1.做大做强龙头骨干企业把握国家产业导向和各项优惠措施,结合南宁市的特点和优势,重点发展一批国家、广西区产业扶持的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对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企业或企业集团。

做好骨干龙头企业的选择、认定,培育、引进一批符合南宁市产业导向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龙头企业,在各行业中培育一批主业突出、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有自己品牌、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年产值或销售额超亿元以上的工业龙头企业。

“十二五”期间在铝加工、机械装备制造、制糖等领域重点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

  2.推进骨干企业规模扩张

  加紧制定推进骨干企业规模扩张的扶持政策,在各方面支持支柱产业骨干企业的规模性扩展,促进企业走内涵式发展与规模扩张相结合的道路。

支持在市区的骨干龙头企业的搬迁改造,到开发区、工业园区继续扩大规模,利用原有土地建设研发中心和发展都市型工业;鼓励现有龙头企业在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新的项目或建立特色产业园区,鼓励园区内中小企业向专、精、新、特方向发展,为骨干龙头企业做好配套服务,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南宁市支柱产业附加价值。

  3.推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大力实施名牌产品培育工程,鼓励优势支柱产业企业积极争创名牌产品,积极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集聚。

积极培育、扶持支柱产业企业创建知名品牌,着力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专利申请等手段,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

抓好优势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和新兴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品牌包装,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财政扶持项目资金。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1.积极开展支柱产业招商以支柱产业为重点,实行有选择、有针对性的产业链招商。

支柱产业项目推介的重点为铝加工、化工、建材、机械与装备制造业、商贸业、农产品加工制造、物流业、金融业等,组织专家和学者对以上行业的发展潜力进行系统研究,提出有发展潜力和吸引力的投资项目。

进一步创新招商理念,改进招商方式,围绕产业链招商,致力于做大产业群,拉长产业链,紧紧围绕上述支柱产业招商。

以支柱产业投资项目为依托,组建专业招商小组驻外招商,开展小分队招商、行业专题招商、驻点招商和以商招商,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的投资。

  2.制定招商引资配套政策

  推动制定南宁市支柱产业招商引资的指导意见,建立支柱产业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统一组织和协调推进全市支柱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

完善对引资者进行奖励的政策,推动制定对贡献大的东部产业转移企业财政奖励政策,加大政策兑现力度,完善招商服务体系。

明确招商引资过程中支柱产业项目布局的方向,优化布局支柱产业项目,形成全市支柱产业一盘棋发展新格局。

  3.加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力度

  “十二五”时期,积极推动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南宁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方案,提出南宁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工作目标和措施。

根据南宁市确定的支柱产业培育和发展的方向,明确重点打造的主要产业集群以及重点承接的相关产业及其配套产业。

充分利用《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以及南宁市作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提供的政策优势和便利条件,以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为目标,加强产业链项目企业的承接力度。

  (四)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改善投融资发展环境

  1.加强投资平台建设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重点吸引有实力的国际知名企业投资,着重引导外资投向南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金融保险、物流等领域。

积极创新投资方式,加强投资平台建设,通过设立地区总部、建立研发中心、建设龙头企业带动的特色产业园区等方式吸引各类投资。

鼓励各类资本进入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技术创新领域。

加强投资项目策划和信息发布,完善投资的机制体制。

做好对现有部分大型企业的服务,促其增资扩股并带动更多企业投资。

  2.加强融资平台建设

  加快制定市属企业发行债券的短、中、长期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债券市场的结构体系。

适时推动召开“南宁企业债券融资推介会”,充分利用债券融资方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引导和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带动作用明显的支柱产业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合资合作、融资租赁以及产权交易等方式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鼓励和引导支柱产业企业进行间接融资,拓宽筹融资渠道。

  3.优化投融资发展环境

  建议制定优化商务环境促进投资融资的相关指导性意见,明确南宁市投资融资优化的基本原则、方向和目标。

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进一步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鼓励担保机构开展融资担保业务,建立财政资金对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