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小组调研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67976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4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蒲公英小组调研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蒲公英小组调研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蒲公英小组调研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蒲公英小组调研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蒲公英小组调研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蒲公英小组调研总结.docx

《蒲公英小组调研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蒲公英小组调研总结.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蒲公英小组调研总结.docx

蒲公英小组调研总结

 

前言

8月26号我们来到天下溪办公室参加面试,12月9号们领到了天下溪发的培训证书,整整三个多月的时间,关于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就这样随着我们演出的落幕而结束了,心中有太多的不舍,总觉得我们还有很多很多没有完成。

记得在分别的时候尘尘对我说我们还要继续一起走下去。

是的,现在的结束其实只是另一个旅程的开始。

就像我们的社团口号中说的:

我们一直在路上。

我们一直在路上谁也不曾停下脚步,这才是我们所要的。

其实这并不是一份严格意义上的调查报告,它没有专业的技巧,没有严格的调查问题,没有调查报告的格式,甚至它通篇没有一个报告中所需要的调查数据。

从一开始的关于家庭教育对流动儿童的影响,到后来的父母工作的流动性对流动儿童的影响,随着调查的展开我们一直在改变着我们的调查问题。

但是到现在,我很遗憾的发现,我们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去做一份真正意义上的调查报告。

我们只能呈现给大家我们这段时间来的心路历程,以此告诉大家通过此次调查我们眼中的流动儿童,也许我们能够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调查并没有大规模的展开,只是在一个叫雍家村的流动人口聚集地进行。

没有调查太多的流动儿童,仅仅只有7人。

但就是这七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却让我们小组的每个组员感动不已。

然而不论怎样感性,我想在这我还是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下为我们此次调查提供大力支持的打工子弟学校的大体情况。

育才小学

校车

育才小学,位于雍家村双宝小区内,学校面积不大共六个年级,还有一个学前班。

学校的学费为每人每学期300元,加上一些杂费约380元,尽管这样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家长付不起学费。

据该校老师介绍,该校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有好些课桌都是校长亲自动手做的,从学校简陋的设施中,我们也可以充分体会到。

同样由于经济的原因,该校的老师工资常常无法保证。

另据介绍由于是所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流动性也相当的大,上到一半忽然转学是常有的事。

此外由于很多孩子的家长平时工作忙,中午没法回家给孩子做午饭,因此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午饭,并且还给家住的比较远的孩子提供了校车。

在学校我们还看到了天下溪捐赠的图书馆,孩子们说只要办一张借书卡他们就可以到图书馆去借书了,这样对于没钱买书的孩子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件大好事。

他们的教室,有些桌子是校长亲自做的。

之所以叫蒲公英,是因为我们希望能播洒爱的种子,并希望能在春天到来时长出嫩绿的芽,然后在夏天到来时给大家呈现出一派纷繁的美景……

 

蒲公英手记

第一篇

一直在路上

于8月26号开始面试录取至今日12月9日的最后一次培训,这一段三个多月在天下溪的培训及对流动儿童的进行调查活动的日子,终究还是那样令人怀恋和不舍的结束了。

老实说,刚开始是抱着一种不怎么重视的心理报的名,因为对这个活动并不是非常的了解,只是觉得以夏令营为主题的活动会很好玩,侥幸被选上了还真觉得意外。

带着很想玩的心情去了灵山。

可那时的我还不知道,我人生中的惊喜会就此诞生。

美丽的风景、适宜的气候、温暖的卧室、可口的饭菜、微笑的同学、资深的老师、新颖又充满内涵的游戏、意义深刻又具有实在性的培训主题、激烈又充满智慧交叉火花的讨论``````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异常的意外而震撼!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那个看画讨论的夜晚,我第一次看到那些贫困而可爱的孩子们居然能够那般神奇的画出那些一幅幅引人深思的图画,顿时我傻了眼!

埋怨自己真的对他们的关注和了解太少太少了,从内心发出的无助与呐喊让我久久难以平静,自责竟如泉泳般上至``````那几天的培训快乐地让我洗涤了内心,让我不再总是想着用“玩”的态度去面对我所做的事情,我告诉自己,去支教去和那些孩子们接触并不是和他们玩玩闹闹让彼此快乐就可以了的事情,试着走入他们的内心,静下来思考他们需要的和自己能够给他们带去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就从那刻起,我不再抱着玩的态度去看待这次培训,我开始异常认真地去倾听每一个比我有着丰富支教和实践经验的同学们讲他们的感受和反思、听培训老师们讲他们给我们的一些建议,在感受到自己的卑微与渺小的同时默默地学习,充实而快乐!

那三天的记忆是那般的清晰与美好,以至我现今时时追怀。

我的实践信念也就在那短暂的三天以后逐渐树立与坚固起来。

灵山归来后便是实实在在的调研了,我和陈蕾等组员在九月开始对于朝阳区一个名叫育才的打工子弟小学进行支教和对部分典型学生进行家访。

深入到这些孩子们的家庭中才更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家庭的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那些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他们被边缘化的地位对他们是多么的不公平和不合理。

艰苦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被歧视的身份和地位,让他们幼小的心灵承受着那么多不符合年龄的压力,让人心痛而发人深思。

我想我应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所家访时所见到的家庭状况及在家访调查中的感受和得出的一些小的分析成果。

家访的第一家是离校最近的侯京成家(来京四年,来自四川),这孩子在校成绩优异,现上五年级,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

室内显得较为混乱,陈设简陋,一张没叠被子的床,一个放着旧彩电的桌子,一个破旧的电风扇,一个笨重的弹棉花的机械,一个用木板搭建的做棉被所用的“工作桌”构成了一个暂时的家。

据说房租每个月还要400元的房租。

不过相较之下,这个房子的空间要比我们走访的另两家要大的多,房租自然也就相对贵了许多。

侯的母亲非常热情和亲切,当问及她是否经常给孩子监督和辅导作业时,她笑笑说他的父亲非常在意孩子们的学习,常常会督促孩子做作业,她本人对孩子的日常起居关注的较多。

典型传统的慈母严父的家庭。

可是从一些微小的话语中还是可以得知她对孩子的学习也时非常在意的,比如她对表示只能让孩子在打工子弟学校教书而深感无奈,甚至打算为了孩子的正常初中升学而准备让全家回老家生活。

侯家有三个孩子,也都在上学,大女儿已在老家读上了初中,还有两个孩子在父母身边读书,这位母亲说几乎把所有辛苦挣来的钱都花在了孩子们上学读书的事上。

显然,侯在校优异的成绩和规矩老实的性格与父母对教育的重视是绝对密切相关的。

第二家是孙全勇家(来京五年,来自山东德州),这孩子成绩中等,现上五年级,平时沉默寡言不大喜欢与人说话交往。

他的家很小,破旧的容器都放在地上,使得空间更小了。

据说每月月租130。

电视还是老式的小型黑白彩电。

我们去家访时他的父亲正在看电视,得知我们是孙的老师时,他立刻问及孩子在校的表现,而对成绩并不多问。

当我们问及是否会督促孩子学习时,他很坦然的说并不会,孩子会自己做作业的,也并不用督促,他说对孩子的未来职业并没很高的期望,只是希望他能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有一技之长就行。

他说平时也会给孩子讲些没有技能就不会挣到钱的话。

因为家里只有他们父子两人,可谓是相依为命,所以任何事情都会跟彼此说。

平时不会给孩子买书看,家里仅有的课外书籍是2005年的杂志《读书》,他自己平时没事时会看看,孩子一般只会翻着玩玩,并不会看具体内容。

在与其聊天的过程中,意外得知孙在七岁时长过脑瘤,那时还在老家,治病长达两年多,治愈后才来京的。

所以10岁才开始上一年级。

先天性的心脏病在来京后也便很少再犯,也曾想过要为孩子医治,可是因为手术的费用太高,手术的风险也太大,所以也就一再拖着。

孩子是很内向的,一般都呆在家或是与其一起做做事。

对此,他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够外向点,这样今后才能够在社会上“吃的开”,另一方面又不太希望孩子出门和同学一起玩耍,因为害怕他的心脏病会随时发作。

说这些话时,那种父爱的深情随着那关切的表情和眼神静静淌露,在让人感到温暖的同时,又有些微微的心酸。

显然,这位父亲把孩子的身体健康是放在第一位的,至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次要的,在他看来学习是不可强求的,只要孩子过的平安快乐就好。

不过,为了孩子初中顺利升入中学,他也决定过不久就和孩子一起回家乡。

可见,他还是知道教育的重要性的。

最后家访的一家是牛小玉家(来京一个多月,来自安徽),现上二年级,成绩很差,很受同学的歧视和欺负。

在支教时,有很多小同学们当面说她是小偷,是留级生,是笨蛋,甚至用手打她捏她;上课时坐在她前面的男生将我发给她的小纸片撕成两半不让她写字。

她总是一脸茫然而委屈的表情,看见了实真令人心痛!

她的父母是以捡废品为生的。

那天要去她家时已经很晚了,可我和郭向东想要去她家的心情都很强烈,于是还是摸着夜路前往。

在路途中郭跟我说了句很令人感动,让我温暖的话,他说:

“知道为什么我那么想去她家么?

因为在支教将走时她一直握着我的手要我去她家,我那时就对自己说,这孩子的手我绝对不能放开!

”其实我何尝不这么想呢,这么一个小小的孩子却一直遭受这那么大的外界给予的歧视和压力,从她那天真而忧伤的眼神中便能感受到她的委屈与无助,她背后的故事一定很多。

与其他二个孩子不大一样的是,她的家比较远,我走了一段便又有些不耐烦了,可想想这是那么小的孩子天天来往学校的路,顿时便羞愧难当。

郭说小玉对他说过她的家不远的,已经从很远的地方搬到很近的地方了,我更羞愧了,竟到了不知道如何言语的地步。

到了小玉家,已是晚饭时间,狭小的房间里被蒸馒头发出的蒸雾所笼罩。

小玉看见我们来了很是高兴,微笑很是甜美。

她的母亲很热情的接待我们。

她的颜容很是苍老,两鬓依稀有了白发,岁月的风霜与生活的压抑在那张拘谨而满是皱纹的脸上很自然的显露出来。

据她所言,小玉是这个暑假被带到北京来上学的,在老家被爷爷奶奶照顾着上了一二年级,来这读书本应上三年级的,但是因为入学考试成绩太差而被建议留级。

可是还是连基本的字都不会认。

她本人也并没上过学,也无法给予孩子辅导。

家中并没有钱给孩子买些课外书籍。

小玉很懂事,时常会陪着她一起去捡废品。

孩子的父亲在收垃圾的地方做工,一个月六百块钱,一星期回来一次。

家中的小玉与学校中的小玉有些不一样,在家中她看着动画片也会微笑,和我们说话时也微笑着,与在校一脸愁容的她判若两人。

但是在家也不会避免受些委屈。

她有个比她小6岁的三岁的妹妹,与她的性格截然相反,妹妹活泼调皮爱说爱笑,甚至欺负小玉,我就亲眼看见妹妹拉她的小辫,疼得她哇哇叫,用铁片划她的本子,让她感到很伤心。

据她母亲讲,这孩子是在北京出生的,所以一直是她带着。

可见父母的亲身养育是如此的重要。

假若小玉也一直在父母的身边生活,也许她的性格也会如她那可爱调皮的妹吧。

因为小玉这个小孩的典型性,我和陈蕾于周六再次去她家,给她带去一些文具,给她辅导了一下作业。

陈蕾在辅导着,我在一旁观察着。

这孩子的眼神里是充满了求知欲的,她的智商也并没有任何问题,学习后她可以流畅的回答简单的加法,能读出基本的拼音字母,只是基础太差而已所以跟不上学校老师上课的进度。

可想她在老家的那无父无母照顾的两年,对学习可能是没有一点热情的,爷爷奶奶也不曾重视这个,所以那两年也就荒废过去了,导致了今年来北京上学的困难性。

不过这孩子只要好好的培养,好好的打好基础,学习绝对会有提升的希望的,并不如老师和同学想象中的那样可能无可救药。

我们小组也正为了这点而格外关注这个孩子,也希望能为她带去些什么,不仅仅是学习上的。

与其他两家也不一样的是,她的母亲并没有想要回老家的想法,她觉得在京的日子很安逸,没有必要回去。

也许是因为还没有到快升级的时候吧,所以她并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想那么多。

但是她还是对孩子抱有希望的,她说希望孩子能够上大学,这样才“有饭吃”。

综上所述,这些孩子的父母们都还是或多或少知道教育的重要性的,只是由于经济上的困难而难以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考虑那么多。

生活的压迫使得他们在异乡漂泊,小心的行走着,可是不变的是对孩子们深刻的责任和爱,要不然也不会带着他们千里迢迢来京上学和他们一起生活了。

生活的艰难是割舍不掉那份至亲至纯的骨肉亲情的。

这是我在调研过程中写的一篇报告,第一次很正经的去写一篇报告,而且与学业无关,当时只是很用心的去写去描述去感受,觉得自己很迷茫,因为还是感到对这样的现状无能为力。

调研中收获有很多,但困惑也扑篇而至。

我们的支教到底能够给孩子们带去什么?

我们的支教到底给孩子们带去的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我们的调研对他们会带去什么?

我们能够给他们解决多少问题?

我们的活动到底有实质性意义么?

我们能够改变什么呢?

我们的活动跟自己的学习之间产生的冲突该如何解决?

``````

我也曾因为调研的力不从心而心浮气躁过,那些困惑也给我一种压抑的感觉,可是每每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会上交流了这些困惑时又心平气和了。

特别是最后一次培训,即戏剧工作坊,我们用戏剧来展现出我们的困惑与无奈。

通过和老师同学们的互动交流,我也开始相信,我们做的能帮到的虽然很少,可是日积月累的小的帮助和小的改变将如滚雪球般,使这个社会终究会产生大的改变,使那些困苦而可爱的流动儿童们不再处于被忽视的边缘!

接到培训结业证书后,心里却感伤难受了,因为舍不得!

在天下溪的这段培训中有太多的欢笑、汗水和收获,就这样结束真的好难过。

我将这些感受写在了校内网的日志里,可晨晨给我留言说,“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我顿时恍然大悟,回复她:

“恩,是的!

我们一起继续加油!

我们对流动儿童的关注是永远不会结束的,不是么?

我们重新树立起帮助他们的希望和信心,我们过去对他们做的还太少,而我们将要继续的行动,这仅仅是开始,不是吗?

我只是想说,我们一直在路上``````

最后衷心地感谢天下溪带给我的一切,在天下溪里,我真的成长了很多,我也将继续在你那成长哦,亲爱的天下溪!

 

蒲公英小组成员:

张翩

2007年12月9日

第二篇

调研心得

今天是我第二次正式的调研吧,走了大半天,第一家却不在,就换了一家,路上我才知道那孩子叫侯京成,成绩不错品行很好的。

到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在忙做棉被。

和妈妈聊了会天,知道原来是在上班,但是因为收入不好所以转行自己做小生意了,在自己家做棉被。

我进屋看了一下,他们家只有两间差不多4平米的房子,听翩子说之前只有一间呢!

虽然一家五口(京城还有一姐姐和一弟弟)挤在一间房,但是房间受得很整齐。

他们家的情况在外来打工人家算是稍微好一点了,所以父母都比较关心孩子的成长。

妈妈说,孩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乖。

和妈妈主要谈了五个问题:

1对孩子的上网问题:

妈妈说,孩子在去年春节姥爷来而妈妈忙着照顾姥爷时迷上了网络游戏,天天跑去网吧玩。

发现后,妈妈采取了方式制止。

先是打,让后进行话语教育,二是跑到家附近的网吧要求老板不要让自己家的孩子进入;三是买了一些孩子喜欢的,比如说动画片啊之类的CD来给孩子看。

效果还是蛮打的,京城已经慢慢地减少去网吧的次数了。

2对孩子交友问题

他们家是打工者聚居的地方,像京城一般大的孩子也蛮多的,我就想知道妈妈对孩子的交友是怎么看待的。

妈妈说,其实,她都挺了解附近的大人与孩子,基本上来说不太限制孩子和同学们的往来,所以经常有孩子会来找京城玩,京城也会去找他们的,不过有些人妈妈还是不让孩子与他交往,也经常跟孩子说一些道理。

因此,孩子在人际关系上孩子没多大问题,不过,话有点少。

3对学习问题

妈妈说,因为她水平低,所以一直都是爸爸辅导孩子们的功课,她只是督促,偶尔向老师了解一些情况。

所以,孩子在家还是不会忘记学习。

不过,妈妈说,孩子的学习成绩已经大不如以前了,这里,学校环境一教师水平都不太如人意。

4对娱乐问题

有时候假期也还是会带孩子出去逛一下,动物园啊等等的也都去过。

而且,爸爸经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钱也给,一般都不问原因,妈妈就不同了,要文清楚以后才会满足。

5对生活问题

妈妈说他家孩子从小到大都在她旁边,一日三餐出来午饭学校规定在学校里面吃以外都是她准备的

6孩子和父母的交流

父母经常会问一些孩子的情况,孩子也会和妈妈说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和爸爸妈妈都一样亲,妈妈说每台注意孩子的心里问题!

总之,在京城家谈得比较开心,妈妈很是健谈,也不反感我们。

我们也得到了很多有用信息了。

不过,在其他家,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我得感受。

不管怎么样,还是随便写一点吧。

先说第一天去的牛小玉家吧。

在路上时,我们遇到了小玉的妈妈,她说要去上班了,告诉我们孩子在家,我们说那就去帮她辅导一下功课吧。

到家时,发现虽然很小,但是依然时收的整整齐齐,小玉在看电视,翩子就帮她辅导了,她不太专心,突然就说那位老师没见过(有一位新成员),于是呢。

那位同志就吧她名字下下来教她念,不过,很难过的是,我们三人轮流教了都没教会,听她说,爸爸在附近的垃圾场工作,我很想去看一下现场就去了,不过,没和爸爸说上两句话,因为爸爸耳聋,而且也没有看到他们艰难的工作过程,回来以后,我们就都走了。

再说今天的吧。

第一家去了那天没再家的蔡家。

发现爸爸再洗衣服,屋子里乱成一片,垃圾到处都是,还三发着阵阵异味。

可能是因为都是两个大男人的缘故吧。

爸爸不太擅长言谈,问一句回答一句。

总的来说,他们家生活过得比较苦,而且孩子患病,医药也要跟上。

所以,爸爸几乎忙得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学习是一点也不了解,连孩子的班主任都不认识,家长会因为忙所以没去。

据爸爸说,可能因为孩子比较高吧,也都不是老乡,所以基本上孩子没有什么朋友,也不爱讲话。

十一国庆也是和爸爸再一起,也不会和爸爸将什么,成绩也一般,回来也做作业,不过,爸爸基本上没有辅导过,坐了大概一刻钟,我们就出来了,是在是不想再进行下去了。

再说说葛青家的吧。

葛妈妈在洗衣服,也是三孩子,家也只是一间,不过收拾得更整齐,地上还铺了瓷砖,拖得干干净净。

我们都不好意思进去,就在外面和她聊了。

葛妈妈说,他们夫妻俩都很忙,所以,基本上饭都是由孩子自己解决的,晚上回来也没有太多的精力来辅导功课,也对学校由些异议。

孩子成绩也很一般。

葛妈妈还说他们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左右,我觉得很不错了。

问到对孩子的将来由什么打算时,葛妈妈说没有,她说她和小青将学习不好回家种地去了。

由于葛妈妈好像不太想说,所以我们坐了一会儿就回来了。

这次调研让我有点沉重,总结了两三点:

1家庭经济状况时决定孩子教育情况的首要也时最重要的原因,父母和谐状况和父母阅历与水平次之;

2普遍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太重视;

3基本上,家长都对学校由些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4家长都是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5家庭附近情况也是一个因素

蒲公英小组成员:

宋继超

2007年10月7号

第三篇

对公益的思考

我一直都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公益的心,关键是有没有去实践,有没有去把这份爱传扬!

说来也很惭愧,我当初并没有把自己定义成一名志愿者,我只是为了体验北国农村生活而下乡,我也没有想过我到底能为农民做什么,为农村里的孩子做什么,会不会给他们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的到来会不会让他们感觉到一种生活将要改变的希望,会不会他们把希望重提,但又为没有实现的条件而郁郁寡欢,他们到底是想要得到什么?

也有很多的志愿者在困惑,到底他们应该如何来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群,他们的志愿能否起到一两拨千斤的作用,甚至只是细雨来临之前的春风?

他们的爱能不能触动某一根神经,唤起人类心底里面的情感?

有时候,生活是很矛盾的,对与错本没有分界线。

青春是热情的,青春是要奉献的,青春是要在烈火中燃烧的,我们应该是生命的最前端。

所以我们应该大干一场,所以我们就应该跳到社会的黑暗处,挣扎处。

也有些人对志愿不屑一顾,他们认为我们本只是平凡的人,我们不是耶酥,不是玉皇大帝,更不是救世主,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不要重沓某些人的辙。

真正能够帮助这些人的是政府,有钱人,有技术的人,我们只能是去扰乱别人的生活,最终也只是玩!

那么到底,志愿,是否是冠冕堂皇的?

我有幸参加了“天下溪”天行键行动的培训,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的一直在以志愿者的身份而真诚打拼的应该说是同志的朋友。

也看到了一群为社会做着自己的努力的可爱的人儿,他们有着不一样的面孔,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生活背景,但是他们拥有一颗同样的心,这颗心在为自己也为大家散发着爱的温度。

他们是实践者也是思考者,他们在志愿的路上也遇到了困惑,所以他们聚集到了一起,坚固我们的信念,讨论我们的出路,商讨我们的未来!

这里的老师是我们的朋友,他们的创新教学方法,涓涓细语,鼓动眼神引导我们一步步地走出误区,走向光明。

他们也一直在为志愿者服务,我们得到了无偿性的教育,我们的思想因为他们而得到了洗礼,就好象是从幽暗的山洞里面走出来,得到阳光的沐浴一样,清新快活。

我们坚信了我们的道路,志愿永远是我们的一项事业,曾经的疑惑已经不足以让我们驻足了,因为我们相信滴水可成河成海,千里始于脚下,高山起于垒土。

只要我们坚持便是我们的成功!

在这里,我体会到了团队的责任与爱。

事业是要同行的,同行的事业里有我们同行的生活与感情,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校,但都是热忱而好客的朋友:

一起走盲人道,一起解决问题,一起爬山,一起包饺子,一起做调研,一起排练戏剧,一起玩游戏。

这里,留给了我永恒的记忆,他们是我大学生活里的精彩片段。

但,总有最深刻的。

而我的,就是那段调研的日子。

北京市有很多的打工者,他们已经成为了城市里的血液,没有他们,城市将瘫痪;没有他们,08奥运将无法如期举行;没有他们,世界将是黑暗的。

但是,他们的艰辛,他们的汗水与泪水,他们的贡献并没有换来相应的报酬,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生活。

他们当初的梦想也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生活的驱使,渐渐淡忘在卑微的角落里,再也没有勇气站出来。

而他们的父母妻儿等者他们的可怜的工资勉强度日,他们是如此的难以面对啊!

甚至,城市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给他们,城市的人以为自己高人一等而站在高高的城墙上颐指气使,对着他们脚底下的人民抽鞭子,侮辱他们的卑微,诅咒他们的沉默,践踏他们的尊严。

我们就是要赶杀这样的想法。

我们在调研他们的孩子的教育情况的时候目睹了种种悲哀。

他们不是不想教育孩子,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终有一天坐在高级花园房里喝下午茶,甚至只是自己的一间平房,逃出他们这样的陷阱。

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只能是摸着孩子的头,轻声说一句:

一切都会好的。

语气里是没有底气的底气。

他们连生活都是漂浮在海面上,又怎么敢谈这样的奢侈呢?

我们的到来,虽然于他们是无济于事,但是,至少让他们知道了也还是有人在关注着他们,他们的生活就有了希望。

他们的孩子也希望我们的到来可以让他们无聊的生活中添上一抹色彩,我们可以和他们聊聊天,帮他们补补课等等。

有时候,孩子的心灵其实只需要一点点鼓励,我们带给他们的也就是通过微笑,让他们有信念,支持他们走完以后的路。

我们遇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孩子,他们都有自己的悲痛,但是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到生活带给他们痛苦的来源,那么我们要做的便是让他们相信世界的美好,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也要让他们在不满自己的环境的同时不是去厌恶父母、老师、同学,而是去想如何来使自己更快乐。

孩子,总是纯洁的,他们的生活只要有笑声就足够了。

我记得有一位老师说过我们不要老以为这些弱势群体有心理问题,其实是我们自己本身有。

我认为这是最正确的,所以我们在做类似的公益的时候,首先就是要转变我们的立场,他们和我们是同等的,只是相比他们而言,我们更幸运一些,我们有好的环境、家庭、机会,所以,他们需要我们真挚的帮助!

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与思索,我觉得我们的志愿活动并不是无用的,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一开始必定有很多的缺点与不足,但,只要是对的,必然是越来越好。

做公益也是一样,我们只要联合起所有的人,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疑虑了,因为万万双手的力量是可以筑成长城的,我们需要的就是坚定的信念和永恒的坚持!

我们相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们也相信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感谢这次培训!

 

蒲公英小组成员:

宋继超

2007年12月9日

第四篇

依然在继续

活动结束了。

遗憾的是最后的结束,因为有事,没去参加......

从八月二十八号正式培训开始,到现在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了。

时间不是很长,在自己的心里却有浓重的一笔。

灵山的培训,认识了很多很好的朋友,聆听了老师们经验之谈,学到了不少自己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现在还是很怀念那里的饭菜(呵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