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一模物理卷有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67519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山区一模物理卷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宝山区一模物理卷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宝山区一模物理卷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宝山区一模物理卷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宝山区一模物理卷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宝山区一模物理卷有答案.docx

《宝山区一模物理卷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山区一模物理卷有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宝山区一模物理卷有答案.docx

宝山区一模物理卷有答案

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卷九年级物理试卷

(满分90分,理化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16分)

1.物理学中一些单位常以人名命名,以科学家伏特的名字作单位的物理量是()

A电荷量B电压C电流D电阻

2.首先通过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富兰克林B阿基米德

C帕斯卡D托里拆利

3.刀刃磨得锋利,易于割开物体。

这是因为它可以()

A减小压力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D增大压强

4.在下列的实例中,属于密度知识应用的是()

A用金属铝制作电饭煲的内胆B用钛合金制作天宫一号部件

C用多股铜线绕成较粗的电缆D用钢铁制作地铁列车的导轨

5.能影响导体中电流强度大小的物理量是()

A电阻B通电时间C电荷量D质量

6.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⑴用带有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⑵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⑶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⑷用总电阻替代两个并联的电阻

A⑴与⑶B⑴与⑷

C⑵与⑶D⑵与⑷

7.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小的是()

A电压表V2示数与电压表V1示数的和值

B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

C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

D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

 

8.两个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浸入这两种液体中,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两液面刚好齐平。

若将这两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变化量△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A△p甲一定大于△p乙

B△p甲一定等于△p乙

C△p甲一定小于△p乙

D△p甲可能小于△p乙

二、填空题(共26分)

9.我国家用照明电路电压为_______伏,房间里的灯和吊扇是______连接的,因此进户线中的电流可能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吊扇中的电流。

10.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用吸管吸取饮料(如图3所示)利用的是_______的知识;洒水壶(如图4所示)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利用__________的知识,将钢板焊接成空心的万吨巨轮,使它能排开巨量的水,从而承载比自身质量大许多的货物。

 

11.某块玉料的密度是3.05×103千克/米3,读作____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将它镂空制成挂件,则它的______(选填“质量”或“密度”)是不变的。

12.导体的电阻取决于它的材料、________、________和温度。

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__________来改变其连入电路的电阻。

1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4伏,通过它的电流为0.2安,5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_____库,其电阻为_____欧。

当它两端的电压加大到6伏时,其电阻为_____欧。

14.小娟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一个12Ω的电阻,但她手边只有阻值为2Ω、10Ω、20Ω、30Ω的电阻各一个,她可以选择其中的_____Ω和______Ω两个电阻______联来获得阻值为12Ω的电阻。

15.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灯L1、L2可能出现了故障,

闭合电键S后:

①若两灯中只有一灯发光,则两电表中示数一定大于零的电表是__________。

②若两灯均不发光,且两电表示数均为零,则可能发生故障的是_________。

16.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黄同学选用了两块材质相同、厚度不同的海绵A、B,以及若干完全相同的砖块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将砖块分别叠放在A、B海绵的表面,并保持海绵与砖接触面的形状和大小始终一致,实验过程如图6(a)、(b)、(c)、(d)、(e)、(f)所示,观察到海绵的形变程度为△L1、△L2、△L3和△L4,且△L2>△L4>△L1>△L3。

请根据实验条件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⑴分析比较图6(b)和(c)[或(f)和(g)]中海绵形变程度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初步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分析比较图6(b)和(f)[或(c)和(g)]中海绵形变程度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初步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6分)

17.用2牛的拉力使重为5牛的小球静止在水中(如图7所示),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7中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

18.在图8所示电路的〇中填入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四、计算和简答题(共24分)

19.体积为4×103米3的铝块浸没在水中,求该铝块受到的浮力。

 

20.某烧杯装满水后总质量为350克;烧杯中放入一金属块后,溢出部分水,这时烧杯及水的总质量为500克;取出金属块后总质量变为300克。

⑴溢出部分水的质量;

⑵金属的密度。

 

21.去年6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探测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域成功下潜至7020米海底。

(海水密度取1.0×103千克/米3)求:

⑴若“蛟龙号”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2×107帕,则它能下潜的最大深度是多少?

⑵当它从7020米深处上浮到5020米深处的过程中,探测器上一面积为50厘米2的观察窗口所承受的压力减少多少?

 

22.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6伏不变,R1的阻值为10欧。

闭合电键S,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0所示。

 

⑴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

⑵求电阻R2的阻值。

⑶现有阻值分别为2欧、10欧、50欧、100欧的四个定值电阻,请选择其中一个定值电阻替换电路中的电阻R2,要求:

电压表选择合适的量程后,闭合闭合电键S,能使电压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是原来的一半。

请判断:

所提供的四个定值电阻是否符合要求,若有符合,请具体说明是___________电阻,并指出电压表所选用的量程;若不符合,请说明理由。

 

五、实验题(共18分)

23.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它的____盘内(选填“左”或“右”)。

U形管压强计是探究_______________规律的仪器,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被测的压强越______。

24.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2A”字样。

⑴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11中正确连接。

____________要求:

滑片在最左端时它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

⑵小许同学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电压表的示数为2伏,并将这两个数据记录在表一序号1中,并计算出电阻值。

接着,他移动变阻器滑片,将电压表、电流表新的示数记录在表一序号2中,并计算出电阻值。

他继续实验,发现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58安,将其记录在表一序号3中。

请将表一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

(计算时,精确到0.1欧)

表一

物理量

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电阻

(欧)

电阻的

平均值(欧)

1

2

0.2

10.0

2

4.5

0.44

10.2

3

0.58

 

 

25.某小组用图12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性,其实验过程如下:

⑴将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的A、B、C处,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值填入表二中。

 

⑵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

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

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电阻(规格不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拆接电路时,电键必须________;

②他们设计的表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知:

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_来进行的,实验结论是:

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26.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甲同学依据“石块扔入河中的水里总是沉入河底,木头放进水里却会浮在水面”,猜想:

沉入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乙同学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银中的铁块最终漂浮在水银面上”的现象,猜想:

物块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可能会对它浸入液体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

⑴于是他们首先用细线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13(a)所示),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3.2牛;再把该石块浸没在水中(如图13(b)所示),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牛,发现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_________物体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从而判断出甲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⑵接着他们用若干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三中。

表三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物块

A

B

C

D

E

F

物块密度

(千克/米3)

2.7×103

2.2×103

1.1×103

0.9×103

0.6×103

0.4×103

物体浸在水中的实验现象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浸入水中的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③至此,大家认为上述实验数据有限,要完善证实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应该用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

于是他们决定下面还要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它提供全面、有力的依据。

题号

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

一、16分

(每题2分)

1.B。

2.D。

3.D。

4.B。

5.A。

6.D。

7.C。

8.A。

二、26分

说明:

第15题最后一空3分、第16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9.220;并联;大于。

10.大气压(强);连通器;阿基米德原理。

11.3.05×103千克每立方米;每1米3玉料的质量是3.05×103千克;密度。

12.长度;横截面积;长度。

13.1;20;20。

14.2;10;串。

(或者“20”;“30”;“并”)

15.电流表;L1一定断路,L2可能断路(或短路或正常)。

16.①当受力物体的相同、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大。

②当受力物体的材质相同、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物体的厚度有关,受力物体的厚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大。

三、6分

(每题3分)

17.浮力的大小和符号1分、力的方向1分、力的作用点1分。

18.每个电表1分。

四、24分

19.

(4分)

∵铝块浸没在水中,

∴V排=V铝=4×103米3。

1分

∴F浮=ρ水gV排1分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4×103米31分

=39.2牛1分

20.

(4分)

⑴m排=m总1-m总3=350克-300克=50克1分

⑵m金=m总2-m总3=500克-300克=200克

V金=V排=

=50厘米31分

ρ金=

=4克/厘米32分

21.

(6分)

⑴∵p=ρgh

∴h最大=

=7346.9米

(公式、过程、结果各1分,合计3分。

⑵ΔF=Δp×S=ρgΔh×S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7020米-5020米)×5×10-3米2

=9.8×104牛

(公式、过程、结果各1分,合计3分。

(说明:

其他方法正确也给分。

22.

(10分)

⑴∵电源电压为6伏,R1与R2串联,且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

∴电压表示数为2伏,即R1两端电压U1为2伏1分

∴I1=

=0.2安2分

⑵∴I2=I1=0.2安

∴U2=U总-U1=6伏-2伏=4伏1分

∴R2=

=20欧2分

⑶若电压表量程不换时,电压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是原来的一半,则U1′为1伏1分

∴I1′=

=0.1安

∴I2′=I1′=0.1安

∴U2′=U总-U1′=6伏-1伏=5伏

∴R2′=

=50欧1分

若电压表量程更换时,电压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是原来的一半,则U1′为5伏1分

∴I1′=

=0.5安

∴I2′=I1′=0.5安

∴U2′=U总-U1′=6伏-5伏=1伏

∴R2′=

=2欧1分

因此,在所提供的四个定值电阻中有两个电阻符合要求,

它们是2欧和50欧。

说明:

在计算中,有关单位错写、漏写,总扣1分。

五、18分

23.

(4分)

⑴天平;⑵右;⑶液体内部压强;⑷大。

说明:

每格1分。

24.

(4分)

⑸:

⑹、⑺、⑻:

 

说明:

连线1分,其余每格1分。

25.

(4分)

⑼断开(或打开)。

⑽表二第一行栏目中的三个物理量(电流)都没有单位。

⑾二。

⑿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说明:

每格1分。

26.

(6分)

⒀2.0牛。

⒁小于。

⒂错误。

⒃浸入水中的实心物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⒄4或5或6。

⒅密度范围在0.9×103~1.1×103千克/米3内的实心物块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另外,还需将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浸入在密度不同的其它液体中,观察它的最终状态。

 

说明:

每格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