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01采面初放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67483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801采面初放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1801采面初放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1801采面初放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1801采面初放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1801采面初放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801采面初放措施.docx

《11801采面初放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801采面初放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801采面初放措施.docx

11801采面初放措施

黔西南州兴仁县桂兴煤矿

11801回采工作面初采初放

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总工程师:

矿长:

 

兴仁县桂兴煤矿生产技术科编制

2017年7月30日

 

作业规程(措施)汇审单

作业规程(措施)名称:

黔西南州兴仁县桂兴煤矿11801回采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人:

李智

二零一七年七月三十日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总工程师:

 

矿长:

参加学习人员花名册

组织人:

贯彻人:

贯彻时间:

年月日

姓名

工种

姓名

工种

姓名

工种

11801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

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根据《桂兴开采方案设计》规定的开采顺序及2017年度生产计划安排,汛期将至,因17煤残采工作面淋水大。

经矿委领导班子开会研究决定,17煤残采面停止采掘活动。

接替采面为11801采面,现在11801采面已经形成且采运设备安装已经结束,符合生产条件,即将进行采煤,为确保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的安全生产,特编制《11801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要求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二、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及矿压分析

1、11801采煤工作面顶、底板岩性特征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特征

基本顶

砂岩

7

不易垮落

直接顶

深灰色粉砂质泥岩

3

不易垮落

伪顶

泥岩

0

随采随落

直接底

浅灰色细砂岩、泥岩粉砂质

1

较坚硬

基本底

细砂岩含

15

坚硬

根据18#煤层采煤工作面不易垮冒的矿压显现规律;初步确定11801采煤工作面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10m,老顶初次来压步距15m,周期来压步距5m左右。

2、工作面基本情况

1)切眼掘进时沿底板掘进,无冒顶和冒落空洞现象。

2)切眼顶板较完好.

3)切眼在掘进过程中无冒顶现象。

4)切眼内无淋水和流水冲刷现象。

5)切眼掘进过程中无地质构造。

6)切眼现支护完好,无变形现象。

7)切眼上下出口抬棚完好。

8)切眼内煤壁无片帮现象。

9)切眼内煤层厚度稳定,切眼平均煤层厚度为1.9m。

10)切眼煤层底板无起伏现象,坡度基本一致。

11)切眼上隐蔽工程,沿倾斜向下为运输巷。

12)煤层节理为西南方向,较稳定。

13)根据切眼煤层厚度,带煤层顶底板进行回采,平均采高1.93m。

三、安全技术措施

(一)组织机构

1、矿设立初采初放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陈勇胜

副组长:

晏中科、王现伟、纪核威、夏云鲧

成员:

念小良、李小常、胡国显、王春付、许旺兴、段绍权、陈志付、王雄、刘雄飞、戴定稳、李智

2、工程负责人:

(1)施工负责人:

段绍权

(2)现场负责人:

念小良、王现伟、夏云鲧

(3)安瓦员:

戴定稳、胡国显、陈志付

(4)日常巡检:

当班值班领导。

(二)初次初放安全技术措施

1、采面初次放顶期间,必须将所需物料备齐备足,该采面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铺设竹笆支护采面:

必须将溜子安装凋试好,并试运转正常,确认无问题。

2、采面初次,亮面前,必须先将、上下巷的超前托梁打设齐全、牢固可靠。

3、采面建梁建柱时,必须在切眼棚子空中按0.6m的柱距建柱。

若所建支架位置与棚梁位置重合时,以缩小柱距为原则进行建梁。

建梁时必须是柱距不得大于0.7m排距为1.0m。

4、采面柱梁建好后,经现场班长验收合格,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亮面回采。

5、采面亮面回采时,切眼内硬帮的棚腿要及时回收,棚梁和软帮的棚腿及打设在棚梁下的单体柱待采面往前推进两排达到最大控顶距后再回收。

6、回收采面棚子时,其分段回收距离不得小于15m,且每组均从下往上回收,回出来的棚子必须及时运出采面并运交地面,严禁堆积在后路,影响后路的安全畅通,后路不畅通,严禁回收。

7、采面运棚时,两组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m,运棚过程中严禁使用溜子运送和让棚子自由下滑。

(三)切眼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切眼在开掘时利用液压支柱直接支护,开掘宽度3m,高度1.9m,同时采用三梁三柱进行支护,柱距为1m,排距为0.6m。

切眼建梁、建柱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要求执行,做到三直一平两畅通的原则。

2、11808切眼支护要求(如图)

11801工作面开切眼放顶支架示意图:

(平面)

 

11801工作面支架布置剖面图

工作面超前支架布置图:

(平面、断面、剖面)

3、在采面采煤前开好缺口,安装采煤刮板运输机,安装和调试好“四组八梁”,两巷超前支护符合规定要求长度。

(四)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1、初次放顶期间,矿初采初放领导小组,监督工作面的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的落实,每班必须由小组管理成员现场指挥,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处理,防止事故发生。

2、矿安全生产管理成员和采煤队作业人员都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熟悉和掌握施工要求与安全技术措施,未参加学习或学习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3、加强工作面的工程质量,排距、柱距、支柱工作阻力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加强支柱初撑力的检测工作,保证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泄液支柱要及时更换。

4、采面采用三四排支柱管理顶板,见四回一,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放顶步距1.0m:

采高1.9m。

5、采面初次放顶期间,采用打设密集支柱及戗柱的办法来加强第三排、四排的支护,特殊情况下打设戗棚进行支护。

密集支柱隔一打一,每组四棵柱、两棵铰接顶梁,其中二棵梁在未排基本支架铰接顶梁中并沿走向方向布置,每棵梁下打设两棵支柱,戗棚采用长2.0m×16cm的圆木配合支柱打设,一梁二柱,戗棚必须迎顶板来压的方向打设,支柱必须吃劲有力。

6、采面推进四排后,开始回柱放顶,回柱放顶前,必须先对采面第三排柱棵棵打设好戗柱,然后按先腿后梁的顺序回出采面软帮的棚腿及棚梁,然后在切顶线一—排将戗柱改为戗棚,并打上密集支柱,最后回收第四排柱梁。

回出来的棚子必须运出采面码放在不影响行人、通风和运输的地点,并及时运交地面,回出来的支柱必须在木排实行全承压,铰接顶梁在材料道摆放好。

7、回采第一排时以手镐挖挂梁为主,确需响炮时,必须有现场班队长的指导,方可打眼响炮。

8、顶空时要用物料接顶,若因客观原因确不能接顶时,必须在人行道靠第二排支柱使用2.0m×0.15m×0.10m的大板配合支柱打设一板三柱的走向板来加强支护,托板必须与上下支架接触紧实,联成整体。

并在采面支架梁空中采用2.5m×0.15m×0.15m方木配合支柱加打一板三柱的走向板加强支护,走向板必须抵紧煤壁,并随采而推进逐步前移,控制好顶板。

9、采面初次放顶期间,必须先将回收点上、下15m范围内的基本柱全部打齐后,方可回柱放顶,打柱时,柱子打设必须迎山有劲柱子的初撑力必须在80KN以下;遇煤层松软、易片帮或压力大的地段时,必须加打煤帮柱加强支护,煤帮柱隔一打一;若单架支架稳定性不好时,必须在人行道侧打设顺山托板与上下支架联成整体,增强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10、每次回柱放顶前,必须经当班的班队长及安检员共同验收采面工程质量,只有工程质量达合格以上,确认无安全隐患方可回柱放顶。

回柱放顶前,必须对个采而的柱:

广进行检查,以保证有足够的初撑力。

11、每次回柱放顶前,分组回收距离不小寸15米,每组均从下往上逐,棵进行回收,并设专人观山,回收木排柱前,必须先将密集支柱改打在采面第二排材料道内,然后回收戗棚,并超前4m--6m打在第二排柱上,方可回收木排柱梁。

12、初次放顶期间必须加强顶板管理及时插背,减少顶板的空顶时间,杜绝顶空现象。

13、采面回柱放顶时,各回收地点的后路必须保持畅通无阻,否则严禁回收。

回死柱子时,先要在死柱子加一棵吃劲的临时柱,施工人员在有安全掩护体下刨柱,死柱刨出后,再回临时柱及梁子,严禁丢埋柱梁。

14、初次放顶期间,若采面顶板突然来压,现场的班队长及安检员要及时将采而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待压力稳定后,经班队长及安检员检查采面支护情况。

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入施工地点作业。

15、初次放顶期间,必须加强采面的工程质量管理,并严格执行班末质量验收制度,对不合格的支架必须及时组织人员整改合格。

16、初次放顶期间,采面必须有足够的柱梁和物料,备用料用完后要及时补充,采面若出现坏梁坏柱要及时运走,并及时更换新柱梁,采面严禁出现缺梁、缺柱和使用坏梁坏柱。

17、初次放顶期间,必须加强整个采面、上下巷及上隅角的瓦斯管理和检查,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18、初次放顶期间,若采面推进10m后,顶板仍未垮落时,应采取强制放顶措施,该措施另行编制。

19、严禁空顶作业,任何人在任何部位都不能深入要空区或无支护空间,拾料必须用长把料钩。

20、初次放顶期间戗柱打设方向依据工作面压力来定若采空区无压力戗柱必须戗向工作面,同时设置戗向采空区戗柱防止顶板来压推倒工作面、若采空区来压戗柱必须戗向采空区。

21、在煤层倾角发生变化或地质构造地段回柱放顶时,首先对靠老塘侧末排支柱进行二次加液升压,确保支柱支撑强度。

如果压力异常,调整支护密度,由0.6米改为0.4米。

22、加强泵站系统与支柱的维修保养,严禁泵站带病使用,必须保证泵站压力达到20MPa以上,杜绝管路的窜、漏液现象。

23、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支护顶板时,必须及时找掉危岩活石及煤矸,以防溜帮伤人。

24、初次放顶期间,必须加强采面的支护,在初次放顶未宣布结束前,任何人不得改变采面的支护形式和特殊支护,待初次放顶宣布结束后,方可按正常回采管理。

四、其他

1、初采初放期间,每班必须有一名初采初放领导小组成员跟班指挥,并在交接班前,及时准确地向调度室汇报工作面的推进情况、工作面顶板情况(如:

出现裂痕、跨落等情况)、工作面矿压显示情况及工作面的支护情况。

采煤工作面推进15米后,或经采初放领导小组成员现场勘察研究,确定初次初放工作已经结束后,该措施方可废止。

2、其它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11801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