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4点”数学计算竞赛活动的方案(可编辑).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6728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举办“24点”数学计算竞赛活动的方案(可编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举办“24点”数学计算竞赛活动的方案(可编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举办“24点”数学计算竞赛活动的方案(可编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举办“24点”数学计算竞赛活动的方案(可编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举办“24点”数学计算竞赛活动的方案(可编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举办“24点”数学计算竞赛活动的方案(可编辑).doc

《关于举办“24点”数学计算竞赛活动的方案(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举办“24点”数学计算竞赛活动的方案(可编辑).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举办“24点”数学计算竞赛活动的方案(可编辑).doc

关于举办“24点”数学计算竞赛活动的方案(可编辑)

关于举办“24点”数学计算竞赛活动的方案

广州市小学第七届“24点”数学邀请赛方案

一、竞赛宗旨

1.营造学校数学特色,推进特色学校品牌建设。

2.帮助学生轻轻松松学数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数学,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二、竞赛规则

任意给定4个1~13的自然数,通过加、减、乘、除和括号进行四则运算,组成一个得数是24的算式,要求每个数必须且只能使用一次。

“24点”数学游戏也可以用扑克牌来玩,其中J、Q、K分别代表11、12、13,其他的牌就相应代表1~10。

特别说明:

不是任意一个组合都能够算出得数24。

三、参赛对象

广州市小学四~六年级在校学生

四、竞赛方式,分个人赛和团体赛

(一)个人赛

分为选拔赛和决赛,细则见附件一

1.报名

2.选拔赛,分区分年级在同一时间进行。

3.决赛,各年级32人入围决

赛。

4.培训,选拔赛胜出的选手可得到免费的赛前培训。

(二)团体赛

分为选拔赛和决赛,细则见附件二

1.选拔赛,各区县推荐两所学校参加,其他学校自愿报名。

分区在同一时

间用同一试题进行。

2.决赛,3所学校入围团体决赛。

3.培训,选拔赛胜出的选手可得到免费的赛前培训。

五、奖项设置

1.团体赛

(1)设冠、亚、季军

(2)设二等奖若干名

(3)设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2.个人赛

(1)设冠、亚、季军

(2)设二等奖若干名

3.设优秀指导老师奖若干名

六、评比

1.广州市小学数学教研会和现代中小学生报社委派评审团评出,

2.公布时间:

7>2014年1月11日

3.公布方式

(1)决赛现场颁奖。

(2)现代中小学生报社的版面刊登对比赛的综述。

(3)广州小学数学教研网,////0>.

七、其他事项

(一)比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组委会联系方式:

杨海英:

办公电话:

87667759,手机:

:

451679393,

群11645010。

(三)相关信息发布平台:

1.空间,////.

2.广州小学数学教研网,////.

主办单位:

现代中小学生报

广州市小学数学教研会

协办单位:

精锐教育

2013年10月20日

附件一(个人赛)

(一)报名,(2013年11月20日~12月3日)

1.有兴趣参赛的学生完成2013年11月19日(四年级)或者20日(五六

年级)现代中小学生报社数学版面B3版几个问题,并填写报名资料。

2.将报名资料邮寄到广州市越秀区合群一马路65~67号恒润大厦3楼,

现代中小学生报社24点组委会收,或者将报名资料拍成图片发送到邮箱@163,文件名为:

广州市小学第7届“24点”※※区※※※※学校※年级※※※报名。

3.报名截止时间为2013年12月3日,以邮件达到日期为准。

(二)选拔赛,(2013年12月14日)

1.报名选手都参加选拔赛,各年级32人入围决赛。

2.时间:

12月14日3.地点待定,分区进行,相关通知见发布平台。

4.比赛方式:

笔试

5.比赛内容:

单解题和多解题。

6.家长负责接送孩子。

(三)决赛(2014年1月11日)

1.擂台赛方式,分年级进行,两两对阵,9盘5胜制,用扑克牌比赛。

2.第一轮,根据抽签号码将32名选手分成4个小组,采用攻擂的方式比赛。

4个小组同时进行,一名选手胜出;第二轮,每一组胜出者抽签决定对手;第三轮,决出一二三名。

3.比赛方式:

选手位于同一方向,裁判依次发出四张牌。

以拍桌子的方式表示抢答。

一旦抢答,就必须给出解答,不能说“无解”。

如果不能说出答案,需要罚一次。

4.四张牌派发10秒后,如果两个选手都没有抢答,视为无效,不计有效次数。

附件二(团体赛)

(一)选拔赛(2013年12月14日)

1.分为三个片区:

北片区:

越秀、白云、花都、从化;东片区:

天河、萝岗、黄埔、增城;南片区:

荔湾、海珠、番禺、南沙。

一个片区产生一所学校入围参加决赛。

2.采用区县推荐和学校自愿报名相结合的形式,以学校为单位,每个代表队由6人组成,其中四、五、六年级各2人,将报名表发送到邮箱@163,文件名为:

广州市小学第7届“24点”※※区※※学校,报名表见附件四。

3.比赛地点:

分区进行,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4.比赛时间:

12月14日

5.比赛方式:

(1)笔试,30道题,每题有1~N个答案,每答对一个答案给10分

(2)现场作答,10题,电脑显示,每题有1~N个答案,每答对一个答案给10分,可合作完成,题目出现10秒内必须作答,可连续作答。

综合总得分,决定入围决赛学校。

(二)决赛(2014年1月11日)

1.时间:

2014年1月11日。

2.比赛地点:

另行通知,见信息发布平台。

3.比赛形式:

待定

附件三(笔试规则)

1.笔试:

单解题40题,多解题2道,时间20分钟,出现的数为1至13。

2.计算顺序遵循混合运算的规定(要改变运算顺序需加小括号,漏写小括号视为错误答案),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出现分数和小数,但不能出现负数(即用小数减去大数)。

3.在计算中,因使用运算律而能够交换位置的或者能够去掉括号的(即运算顺序或者运算符号一致)而不改变顺序的都视为同一种算法。

如:

(1)纯加减计算,如8+8+9-1和8-1+8+9和8+(9+8-1)都视为同一种算法。

(2)乘法计算(指最后一步为乘法)中,有三种情况:

2和12,3和8,4和6分别相乘得到24,包括以下类型(a?

b)×(c?

d)、(a?

b?

c)×d、(a?

b?

c)×d、(a×b?

c)×d、a×b×c×d、等视为同一种算法。

(3)除法计算中(指最后一步为除法),括号不能有效去掉的,要算作不同的算法。

如3?

((6-5)?

8)和8?

((6-5)?

3)是不同的算法,或者(2+4)×(8?

2)和(2+4)?

(2?

8),认为是不同的算法。

特别类型:

a×b×c?

d和a×(b×c?

d)和a×b×(c?

d)等视为同一种算法,如(8×9)?

(8-5)和9×(8?

(8-5))和8×(9?

(8-5)),因为最后一步都是72?

3.

(4)算式中出现乘以1和除以1中,即24×1和24?

1视为同一种算法。

(8×3)×(6-5)、(8×3)?

(6-5)、8×3×(6-5)和8×3?

(6-5),以及8×(3?

(6-5))和3×(8?

(6-5))。

4.混合运算中,最后一步是加或者减,只要出现可以交换位置的,视为同一种算法,如(2+9)×2+2和2+(2+9)×2和2+(9+2)×2,或者10-1+3×5和3×5+10-1和3×5-1+10和3×5+10-1(注意3×5+10-1要视为三个数相加减)。

这种

情况的最后一步加和减,不是乘和除。

5.在计算中出现两数的差为0时,而0作为算式中的加数或者减数,均视

为同一种方法。

如8×3+(6-6)和(8+6-6)×3和(3+6-6)×86.特别指出,当出现需要用括号隔开而进行区别算法时,要加括号。

7.笔试无解题的数量不再确定。

附件四(团体赛报名表)

广州市小学第7届“24点”xx区xxxx学校报名表区(县)学校

分管领导电话(手机)

辅导老师

(限3人)

电话(手机)参赛学生

(6人)四年级

(2人)姓名联系手机

姓名联系手机五年级

(2人)姓名联系手机

姓名联系手机六年级

(2人)姓名联系手机

姓名联系手机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