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最新)(总15页)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货币:
货币,是指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体现一定社会关系的特殊商品。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
又称纸币本位制,金银等贵金属不再作为本位币进入流通,流通中的货币是由国家强制发行和流通的纸币;纸币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现成黄金(银行券规定了含金量)。
信用:
道德层面是指:
遵守承诺、信任、言而有信等;
经济层面是指:
资金的借贷关系和行为,是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外汇:
狭义的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和工具。
广义外汇=狭义的外汇(即外币支付凭证)+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其他外汇资产
汇率:
汇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外一国货币的比率,或者说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汇率是货币的国际价格、对外价格。
同业拆借:
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借贷而形成的市场,参与者为银行等金融机构。
商业汇票:
即收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
银行汇票:
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异地办理转帐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叫做银行汇票。
其中,用于转帐结算的叫“转帐汇票”,用于支取现金的称为“现金汇票”.
本票:
本票又叫期票,是出票人签发并承诺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票据贴现:
是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扣除一定利息后,将剩余部分提前支付给持有人的一种融资行为。
期货:
期货交易:
即买卖双方在合约里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以特定价
格交易特定资产的交易形式.
教材定义是期货是有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就是一张标准化的合约,内容是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的内容,期货市场买卖的就是这张标准化合约。
它是由现货中远期交易发展而来的标准化合约的买卖
期货合约:
期货合约是期货公司制定的标准合约,从合约的格式到合约的内容规定,包括标的物名称、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割时间等,事先都已经规定好了,投资者只需要根据自己的交易数量进行购买。
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指在现货和期货市场同时做相反的操作,无论价格怎么变动,两个市场上的盈亏总可以互相弥补,从而达到为现货保值的目的。
(对于同一项标的资产,在现货市场上买进(卖出)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买进)相同数量的该种资产,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在两个市场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冲抵的机制,对冲掉风险,进而达到保值的目的)
期权:
又称选择权,指期权合约买方所具有的、可以在约定的时间,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执行合约、转让合约或者使合约作废的权利。
套利:
对同一项资产,在同一时刻,在不同的市场上有价差,则同时在两个市场进行相反的操作,赚取价差。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不需向外借入资金和不必动用自己的资本,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和现代电讯技术与设备,替广大客户办理各项收付,进行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项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中介业务。
表外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
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指银行库存现金A、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C、加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B=A+C+R由于货币乘数的作用,会使基础货币成倍扩张或收缩,所以基础货币也称为高能货币,强力货币。
)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可以通过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等经济指标测得.
公开市场业务:
证券市场公开买卖证券。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一方面可以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调节宏观经济;另一方面和准备金、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可以减缓对金融经济的强烈震荡和冲击。
核心资本:
又称一级资本和产权资本,是金融机构可以永久使用和支配的自有资金,指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公开储备、其他可计入资本等。
(核心资本至少要占资本总额的50%,不得低于风险资产总额的6%。
而资本充足率至少要达到8%。
)
又叫一级资本(Tier1capital)和产权资本,是指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它是银行资本的构成部分,至少要占资本总额的50%,不得低于兑现金融资产总额的4%。
资本充足率:
是指核心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率。
二、简述题(5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并列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常常会有人为了牟取私利而铸造重量轻、成色差的铸币,这种货币因为不足值而被称为劣币,而足值的货币则被称为良币。
当劣币出现在市场上时,由于按照重量、成色计算的良币实现价值较高,因此人们会收藏良币,使用劣币,最终导致良币退出流通,劣币占领市场,这种现象就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
1、官场上的腐败现象若不能遏止,就会如瘟疫一样蔓延,不贪污受贿、损公肥私倒变得好像不正常,一个团体中在众人皆贪的时候,独善其身者常常会被视为异己分子,或被迫同流合污,或被排挤出局,或成为替罪羔羊,无法生存,结果,廉者就会越来越少。
2、类似于淘宝网有的商家就打着专柜同款正品的旗号,实则是在小作坊生产加工。
由于价格的优势,使得正品专柜销量变低。
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3、工厂为了精简员工,提高效率,就让双职工中必须一个下岗,工厂的本意自然希望能力强的留下,但事实上往往是比较弱势的留在工厂,而有能力的人离开,因为他找到新工作的几率更大。
这样就劣币驱逐良币了。
2、什么是货币并简述货币的职能。
货币:
是指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体现一定社会关系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用货币来衡量商品的价值,如一盒牛奶5元。
当用货币来衡量商品的价值时,商品就有了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化表现。
;2、流通手段:
充当交换媒介。
有了货币以后,交易就从直接的交易发展为间接交易,分为两个阶段:
卖和买,两个过程可以紧密连接,也可以中断。
;3、支付手段:
是指在货币交付时,并不存在商品或是劳务的同时反向流动,货币独立地执行职能的。
;4、储藏手段:
货币之所以能充当储藏手段,一是因为本身具有价值;二是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5、世界货币:
即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走出国门,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作用,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的职能。
)
3、简述国际货币体系中“牙买加体系”的内容以及优缺点。
①黄金非货币化,黄金与货币彻底脱钩。
②国际和储备货币多元化。
③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并存。
④国际间的货币金融事务主要依靠国际间政策协调和
国际金融市场解决。
牙买加体系除了保留并加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外还包括黄金非货币化、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国际收支问题依靠国际间政策协调和国际金融市场来解决。
优点:
打破了布雷顿森体系的僵化局面,解决了特里芬难题,实行和市场相符合的浮动汇率,初步构建了国家之间解决金融事务的良好的协商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缺点:
浮动汇率制度也带来了更多的市场风险,汇率波动剧烈,国际债务危机频频爆发,且危机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和程度更广更深。
(贸易战、金融危机)
4、什么是消费信用消费信用对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
积极作用1:
解决消费者支付能力不足的困难,实现提前消费。
一方面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另一方面也刺激了消费,促进了产品、劳务的生产和销售。
积极作用2:
人们可动用一部分未来的收入去消费当前尚无力购买的消费品,从而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甚至在某种条件下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还可以引导消费,调节消费结构。
积极作用3:
1、可以提高人们当前的消费效用满足;2、能够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5、简述金融市场的职能
1、融资,资源配置。
即融通资金,引导货币资金从资金盈余者流向资金需求者,通过资金的调剂,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2、分散转移风险。
主要是通过一些金融工具来进行,如期货、期权等
3、价格发现,即进行金融资产的合理定价。
通过金融市场(期货市场)上大量的、公平的等价交易,可以确定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最有效的价格信号。
4、赚取投资和投机收益
5、是政府和央行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场所。
6、简述央行通过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机制。
1、经济过热,投资增加,物价上涨——>调高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减少,需求减少——>压缩投资,抑制消费,物价下跌
2、经济过冷,发展缓慢——>降息:
降低贷款利率,刺激生产降低存款利率,刺激消费——>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需求——>促进投资、生产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7、简述商业银行的业务
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分为五类:
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国际业务、联行与同业往来业务。
资产业务:
银行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收入的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负债业务:
是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也是商业银行开展各项资产业务的基础和前提。
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类业务:
实际上是提供服务、以赚取手续费或佣金的业务。
国际业务:
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是国内业务向国外的拓展和延伸。
主要包括国际结算业务、国际担保、国际信贷、国际投资、外汇交易等。
联行与同业往来业务:
银行间的资金划拨、同业拆借、转贴现等。
(1)结算业务;
(2)信用证业务;?
(3)信托业务;(4)租赁业务;(5)代理业务;(6)银行卡业务;(7)咨询业务;(8)证券承销;
8、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及主要业务。
中央银行的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
中央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1)再贴现;
(2)再贷款;(3)公开市场业务;(4)保管黄金、外汇储备;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1)存款业务;
(2)货币发行业务;(3)其他负债业务包括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对外负债、吸收资本金等
9、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①宏观紧缩政策宏观紧缩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紧缩性财政政策:
削减政府支出增加税收
②价格政策
通过制定反托拉斯法限制垄断高价或者冻结物价、同企业签订反涨价合同、制定相应法律法规禁止胡乱涨价等
③指数化政策
指数化政策通常是指收入指数化,按物价变动情况自动调节收入的一种分配方案,包括工资、政府债券、和其他货币收入。
使各种收入按物价指数滑动或根据物价指数对各种收入进行调整。
④供给政策
主要措施是增税,即提高边际税率以压缩投资,降低投资需求和产出。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10、简述衍生金融工具的功能和缺陷。
功能:
①转移价格风险。
具体包括三类方法:
◆套期保值◆利用期权;◆利用掉期合约
1合法避开监管(掉期)。
2利用一些衍生金融工具,可以投机。
④形成权威价格,提供价格信息,对市场价格和市场供求变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⑤提高公司资信;
缺陷:
①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使得对基础资产的价格极为敏感,放大收益的同时,其风险也会被同步放大。
②许多工具设计上的实用性较差,不完善,投资者难以把握,存在操作失误的可能。
③工具的集中度和关联度过高,影响面较大,一旦某一环节出现危机,会造成影响全局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11、我国货币政策的具体目标和常用工具是什么
目标:
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具体讲,通常包括四个: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工具(主要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其他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规定利率上限、贷款(信用)配额、流动性比
率、直接干预金融机构业务活动、及道义劝告、窗口指导);三种。
12、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对宏观经济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公开市场业务:
卖出国债等证券提高再贴现率,再贷款利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业务: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有价证券:
--直接增减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影响有价证券价格--调节社会信用总量。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利率水平的政策措施。
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缺乏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这实际上相当于投放了一笔基础货币。
这些基础货币如果流入社会大众手中,则会直接的增加社会货币供应量;如果流入商业银行,会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并通过货币乘数作用,使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扩大,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倍数增加。
反之,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可卖出有价证券,以减少基础货币,使货币供应量减少,信用紧缩。
)
影响和作用:
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缺乏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这实际上相当于投放了一笔基础货币。
这些基础货币如果流入社会大众手中,则会直接的增加社会货币供应量;如果流入商业银行,会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并通过货币乘数作用,使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扩大,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倍数增加。
反之,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可卖出有价证券,以减少基础货币,使货币供应量减少,信用紧缩。
13、简述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和手段。
内容:
1.市场准入的监管;2.市场运作过程的管理(1、资本充足性监管;2、流动性监管;3、业务范围的监管;)
手段:
1、法律手段;2、经济手段;3、行政手段;
14、什么是商业银行核心资本与核心资本充足率目前我国对此有何规定
核心资本:
又称一级资本和产权资本,是金融机构可以永久使用和支配的自有资金,指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公开储备、其他可计入资本等。
核心资本充足率:
是指核心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率。
《巴塞尔协议Ⅲ》条款规定:
核心资本至少要占资本总额的50%,不得低于风险资产总额的6%。
而资本充足率至少要达到8%。
三、论述题(1题,共20分)
1、受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我国经济从08年开始步入下滑轨道,至今还未完全恢复,GDP增长率大幅下降至7%以下。
为了刺激内需和投资,提振实体经济,央行在2015年先后五次降息降准。
应用所学知识,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形势,以及央行在利率方面采取的措施,谈谈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机制,及你对央行利率政策方面有何建议
1、经济过热,投资增加,物价上涨——>调高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减少,需求减少——>压缩投资,抑制消费,物价下跌
2、经济过冷,发展缓慢——>降息:
降低贷款利率,刺激生产降低存款利率,刺激消费——>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需求——>促进投资、生产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有何建议: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一个大动作是降息。
第二个大动作放开信贷额度。
第三个大动作应当是人民币主动或者变相贬值。
第四个大动作地产业货币政策。
总的来说,就是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刺激建筑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1、利率调整;降低存贷款利率;2、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3、降低央票招标利率;4、降低票据贴现率等。
2、论述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以及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具体讲,通常包括四个: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常用的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工具(主要包括:
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其他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规定利率上限、贷款(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金融机构业务活动、及道义劝告、窗口指导);三种。
3、什么是通货膨胀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措施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阐述。
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量过多、结构与体制等方面的深层原因、外国通货膨胀输入传导的作用、国内成本推动及政策方面的作用。
治理措施:
我国应当控制货币供应量、加强流动性管理、开放投资领域、密切关注境外;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加强金融特别是特定经济部门的监管。
通货膨胀:
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
治理措施:
需求政策:
1、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2、央行提高再贴现率;3、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手中持有的有价证券;收入政策:
1、指导性为主的限制;2、以税收手段的限制;3、强制性工资、物价管制;供给政策:
1、削减政府开支,降低总需求,降低所得税税率并提高机器设备折旧率,促进投资,增加供应;限制货币量增长率,压缩总需求。
收入指数化政策;货币改革。
4、论述我国金融经济中的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常用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工具、其他政策工具三种。
(1)一般性政策工具
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迅速改变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倍数和货币乘数,以调控货币供给量。
但该工具的效果过于猛烈,不宜经常使用。
②再贴现政策
调整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商业银行对社会提供的信用量--货币供给总量;
改变再贴现资格的条件--改变资金流向--抑制或扶持部门经济。
但该工具的主动性差、调节作用有限。
③公开市场业务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有价证券:
--直接增减--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影响有价证--券价格--调节社会信用总量。
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主动性强、灵活性高、调控效果和缓、告示效应好、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主要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
选择性工具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以调节货币供应量。
(3)其他政策工具
主要包括:
规定利率上限、贷款(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金融机构业务活动、及道义劝告、窗口指导。
此类工具要么是直接对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要么是借用中央银行的地位与威望,通过非强制性手段影响金融机构的信用业务,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常用工具:
1.在贴现政策;2.存款准备金政策;3.公开市场业务;
5、论述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模式、具体内容和手段。
一般目标: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保护公平竞争和金融效率的提高,保证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具体目标:
经营的安全性、竞争的公平性和政策的一致性。
经营的安全性商谷指既要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又要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
内容:
从市场准入,市场运作过程,市场退出三个环节入手。
1、市场准入的监管;2、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资本充足性监管、流动性监管、业务范围的监管、贷款风险的监管、对银行内控制度的监管);3、市场退出的监管。
手段:
1、法律手段;2、经济手段;行政手段;
四、计算分析题(20分)
1、期货交易中,初始保证金、维持保证金、追加保证金,以及损益的计算。
1)保证金比例:
商品期货的保证金比例一般为5%~18%,金融期货的比
例要小得多,为%~5%。
初始保证金=合约价值×保证金比例
当日损益=当日收盘价-前一日收盘价
一旦保证金账户里的资金低于初始保证金时,
就会要求投资者追加保证金;但实践中为了提高效率及结算方
便,规定了一个要求投资者追加保证金的最低额度:
当保证金账户余额>额度时(尽管可能低于初始保证
金,有亏损),不会要求投资者追加;
当账户余额<额度时,就会马上要求投资者追加保证
金,使其达到初始保证金的水平。
这个最低额度,就称为维持保证金。
补充
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需
求的信用。
CDS:
大额定期可转让存单
股票: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公开发行的、以筹集
经营资本,并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
和红利的凭证。
贴现债券:
指券面上不附有息票,发行时按规定的折扣率,以低
于票面价格出售,到期按票面价值偿还本金的一种债券。
基金:
基金是一种投资方式。
基金发行的基金券是一种
面向社会大众的投资工具,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券完成投资
行为,并凭之分享基金的投资收益,承担投资风险。
掉期:
掉期,又称互换,指交易双方达成协议,在未来的一
段时间内,互相交换他们认为等值的一系列现金流量(本金
、利息、价差等)。
1、从07年开始凸显的美国次贷危机,在08年9月份,终于累积演变成了金融危机,包括雷曼兄弟、美林证券等多家投资银行先后倒闭。
结合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分析现代金融经济中消费信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
1、贴现债券(零息债券)票面利率的折算。
贴现债券(零息债券)
指券面上不附有息票,发行时按规定的折扣率,以低
于票面价格出售,到期按票面价值偿还本金的一种债券。
贴现债券的发行价格与票面价格的差价即为利息。
常见于中短期债券。
例:
一张5年期的债券,票面价格100元,以贴现方式发行,
发行价格75元,相当于一张年利率为多少的普通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