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5414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录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1、发展成就………………………………………………………4

2、发展经验………………………………………………………9

3、发展差距………………………………………………………10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1、宏观形势………………………………………………………11

2、发展条件………………………………………………………13

三、“十二五”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14

2、发展定位………………………………………………………15

3、发展目标………………………………………………………16

四、“十二五”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

1、优化空间开发…………………………………………………18

2、调优产业结构…………………………………………………20

3、推进科技进步…………………………………………………24

4、扩大对外开放…………………………………………………25

5、统筹城乡发展…………………………………………………26

6、发展社会事业…………………………………………………29

7、建设生态文明…………………………………………………32

8、构建和谐社会…………………………………………………33

五、规划实施和保障措施

1、科学组织规划实施……………………………………………35

2、完善政策保障措施……………………………………………37

3、深化体制机制改革……………………………………………38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更是我市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崛起、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

为了全面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面引领“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制定本规划。

“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既是我市发展史上经受挑战和考验最多的时期,也是我市取得成就和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

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诸多重大变化,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一、发展成就

  1、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我市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6.5亿元(预计数,下同),是2005年的2.3倍,“十一五”年均增长18.5%(以下“年均增长”均为五年平均增长),人均生产总值超8000美元;实现财政总收入80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8倍和3.2倍,年均分别增长30.4%和26.1%。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现代农业彰显特色。

全市形成“一村一品”专业园107个、专业村63个,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12个,省、常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1个。

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3.31万亩。

201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54.57亿元,年均增长13.8%。

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名茶之乡”。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投入732亿元,年均增长27.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55亿元的76.6%。

金属冶炼及加工、机械装备制造、输变电设备、新型建材等产业快速崛起,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和名牌优势产品,累计新增规模企业230家。

申特钢铁、上上电缆、华朋集团、金峰水泥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2010年全市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015亿元、利税总额9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4.5%、26.7%;其中:

纳税销售超200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3家,纳税超亿元企业5家。

  建筑安装优势突显。

全市有建安资质企业126家,其中一级总承包资质企业21家。

2010年建安施工产值、劳务收入分别达260亿元、80.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9%、28%。

正方园集团承建的项目荣获我市建筑史上第一个国家建筑最高奖——“鲁班奖”。

  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旅游业特色鲜明。

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南山竹海进入中国县域旅游品牌景区百强行列,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70亿元,我市被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等。

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商贸流通日益繁荣,华地百货、大统华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连锁超市和百货商店入驻溧阳。

成功创建江苏省金融生态达标县,新设立商业银行5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2家。

2010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8亿元,年均增长18.6%。

  2、民生事业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民生工程全面实施。

系统实施“3910”工程,着力构建社会保障、困难救助、治安防控三大体系,建立并实施涉及民生的劳动保障、医疗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九个方面政策措施,每年为民办好十件以上实事。

  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城镇职工“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8.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5%,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率达96.5%。

住房保障体系日益健全,残疾人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慈善救助活动广泛开展。

建立市慈善总会,慈善基金规模达2.17亿元。

  居民收入大幅增长。

2010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2851元、11160元,年均分别增长10.1%和13.4%。

居民储蓄存款262.9亿元,是2005年的2.3倍。

  3、开放开发取得突破,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坚持办好“中国溧阳茶叶节”和“天目湖旅游节”,成功举办了2008“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首届“天目湖中欧经济论坛”等国际性会议。

2010年,全市实现自营出口总额5.5亿美元,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4%;“十一五”期间实际到帐外资累计达12.58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2.7倍。

完成外经营业收入5947万美元,年均增长9.3%。

  园区开发态势良好。

积极培育经济开发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两大载体和其他特色产业园,加快完善园区功能和管理机制,推动区镇联动,项目的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4、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区位交通更具优势。

宁杭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104国道、239省道、241省道改扩建工程顺利实施,宁杭铁路客运专线溧阳段开工建设,芜申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展开,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全市各镇(区)主要节点20分钟上高速公路的目标。

市政道路建设不断加快,形成“八横七纵”市区主干路体系。

农村公路建设、危旧农桥改造力度加大。

符合通车条件的行政村全部开通客运班车,在全省率先建成三级公交网。

  公用设施日益完善。

市区公园绿地全部免费开放,菜市场、老小区和背街小巷提升改造。

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城区燃气普及率达98.2%。

城乡垃圾统筹处理体系全面建立,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建成10座集镇污水处理厂和40个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示范点。

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防汛抗旱和城市防洪三大工程,完成了沙河、大溪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防汛抗旱能力明显提升。

燕山公园建设全面启动,燕山河整治全面推进。

  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组织开展天目湖水源地保护、矿业整顿和化工整治三大行动。

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饮用水湖泊生态清淤工程,关停并转化工企业150余家,拆除31条机立窑、旋窑生产线,关闭石灰企业60家、轧石企业91家。

全面完成长荡湖围网整治拆网清障工作。

开展“整治村庄环境、共建小康家园”专项行动,国家生态市建设通过国家环保部考核验收。

2010年,人均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9.41平方米。

  5、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科教事业蓬勃发展。

加快科技创新,“两站三中心”建设得到加强,拥有新标准高新技术企业27家。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2.4%。

我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

教育资源得到优化整合,新建市外国语学校,易地新建后六中学,改扩建第六中学,创办溧阳市培智学校,新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江苏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省级社区培训学院。

教育“一费制”和“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全面实施到位。

通过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估验收,获得“江苏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县(市)”等称号。

  文化体育日趋繁荣。

市文化艺术中心、市体育馆和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展览馆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成,在全省率先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每年一届群众文化活动周。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我市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市)”、“江苏省体育强市”、“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县(市)”等称号。

  医疗卫生健康发展。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有效落实,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有效推进。

完成市第三、第四人民医院和上兴镇卫生院住院楼等建设改造工程。

被授予“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和“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工作先进县(市)”称号。

人口和计生工作依法科学管理、优质创新服务,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

  文明法治成果丰硕。

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显著,市民素质整体提升,荣获“江苏省文明城市”称号。

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主法制得到加强,荣获“江苏省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县(市)”、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创建实现“六连冠”。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荣获“江苏省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市)”。

  二、发展经验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改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明显的时期,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发展经验弥足珍贵。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五个“始终坚持”: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科学定位。

五年来,从力争“两个率先”的大局出发,立足市情,不断完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先后确立了“苦练内功保增长,蓄势聚能促调整”、“全力保增长,全面促发展”、“全力冲刺十一五,奋力实现新跨越”等工作主题,解放思想,果断决策,突出重点,全力推进,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跨越、争先进位。

五年来,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旅游经济为特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全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实现了争先进位。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改善民生。

五年来,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践行富民优先、改善民生的宗旨,注重听民声、集民智、顺民意、聚民心,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努力为民办好实事,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始终坚持着眼全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五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三个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

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始终坚持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奋发进取。

五年来,始终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营造爱民亲商的政务环境,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想发展、谋发展、抓发展、比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溧阳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发展差距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层次不高。

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偏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配套不足。

到“十一五”期末,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仅35.5%,落后于全省、常州市平均水平。

工业结构偏重,钢铁、水泥、冶金等“两高一资”产业占比较大。

处于产业终端和高端的企业较少,产业链上分工地位较低。

2010年重工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85%左右,其中钢铁水泥工业占45%以上。

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二是全民创业氛围不浓。

创业者队伍总量偏少,建安企业家回乡创业的不多,小富即安、怕担风险的较多。

一些重点骨干企业对本市产业的带动效应不明显,没有形成一个重点企业发展带动形成一个产业的良好局面。

企业数量相对周边县(市)偏少,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企业较少,创业、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

2010年我市城市化率46%,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

亟需明确各片区的主体功能,提高空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四是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产业结构偏重导致能耗和工业排放总量相对较高,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

资源约束加剧,环境压力加大。

  五是居民收入增长压力加大。

居民总收入占GDP比重偏低,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很稳固,缩小城乡差距压力仍然很大。

此外,我市外向依存度不高,区域竞争压力明显加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等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予以重点关注,着力解决。

 

“十二五”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国际国内的宏观发展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市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更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宏观形势

  世界经济进入了后危机时代,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趋势将逐步回升,并有可能在后两年由于新技术的推动而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

全球金融危机在给世界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促使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发展模式,加快创新步伐,从而促进全球新一轮的科技创新,为未来发展孕育新的生机。

美欧各国加紧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绿色低碳经济新模式有望成为支撑全球新一轮增长的主导产业。

迎头赶上新一轮产业革命,实现绿色崛起,对我市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我国经济进入全面转型时期,改革创新将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动力。

过去30年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环境和资源的矛盾日益尖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是“十二五”发展的中心任务。

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出抓好财税体制、文化体制、医药卫生体制和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多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将成为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

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著增强改革创新发展能力,实现科学发展,对我市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加速崛起,苏南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未来的发展定位是:

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苏南地区是长三角核心区域。

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整个苏南都进入了上海一小时都市圈,这将引发新一轮城市化高潮,推动经济继续快速增长。

主动应对区域发展格局的新变化,创新发展路径,提升竞争能力,实现跨越发展,对我市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二、发展条件

  1、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我市发展不仅具备较好的基础,还面临以下有利机遇:

  新一轮交通建设将极大提升溧阳的发展环境优势。

在全球化时代,交通条件已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因素。

随着宁杭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我市作为宁杭交通走廊中心以及南京、苏锡常和杭州三大都市圈的交汇点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

常溧高速、溧芜高速、溧广高速的建设、104国道的改造、芜申运河和丹金溧漕河的拓浚整治等,将有力推动我市的对外开放交流和区域合作。

  人文回归时代的来临将凸显溧阳的生态环境优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旅游度假休闲将成为增长最快的消费热点,发展空间巨大。

在长三角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是稀缺资源,并将成为未来区域竞争的重要优势。

我市是整个苏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空气清新,绿色环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优势将会不断凸现。

  拥有独特的地处苏浙皖边界区域开放优势。

我市地处苏浙皖边界,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差促进了要素流动和市场交易,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市场开放优势。

随着泛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我市将成为长三角核心区连接泛长三角区域的重要节点,成为各种要素和资源流动的重要通道。

这种区域开放优势也必将推动我市的进一步发展。

  2、制约因素

  “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和不利因素,突出表现在:

  经济总量不大,综合竞争能力不够强。

经济总量规模偏小,结构偏重;工业化水平还不高,产业层次有待提高;服务业水平不高,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

  城市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

城市化进程滞后,城市的功能尚不完善,还不足以带动全市域的发展,城乡合理布局尚未形成,影响区域综合竞争优势的发挥。

  高端人才紧缺,创新发展能力不够强。

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基础性、应用性人才不足,高层次创新、创业、管理人才缺乏,企业创业创新的主体作用尚不明显,这是影响我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瓶颈。

  开放水平欠高,要素集聚能力不够强。

经济国际化、区域化程度滞后,与国际经济、区域经济广泛合作交流、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影响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

  因此,从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困难并存,有利条件超过制约因素,面临的机会较多、发展的空间较大,我市已经站在了更高的历史起点,具备了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条件。

只要谋大局、顺大势,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加快发展,以开拓创新的举措跨越发展,全力放大区域优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挖掘潜力优势,大力激发拼抢优势,完全有信心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

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绿色崛起、跨越发展”的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民生福祉为追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生态立市、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提升发展内涵,优化发展路径,促进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城乡建设快速推进、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和谐安康共建共享,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充满活力、科教文化发达、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现代化特色生态城市。

  二、发展定位

  1、绿色低碳的生态城

  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生态产业,引导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把我市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生态市。

  2、宜居宜业的创新城

  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营造最佳环境,大力引进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大力发展高科技、高价值、低污染、低排放产业,把我市建设成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智慧创造、宜居宜业的创新城市。

  3、山清水秀的旅游城

  以“合理开发、生态优先”为原则,全面提升开发理念,加强科学规划,以“两湖两山”为重点,彰显生态特色,突出休闲度假主题,把我市建设成自然山水与田园风光交融、传统与现代结合、旅游观光与文化娱乐一体,国内外知名、长三角都市圈著名的旅游城市。

  4、三省通衢的中心城

  充分发挥三省边界的独特区位优势,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做大做强边界商贸和物流园区,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化水平,把我市建设成为长三角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苏浙皖边界区域中心城市、江苏西南的门户城市。

  5、和谐安康的幸福城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日趋完善,社会管理规范有序,城乡统筹全面发展,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生活品质明显提高,民主法治得到加强,公平正义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居全省前列,把我市建设成为和谐安康的幸福城。

  三、发展目标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支撑的产业新格局;综合实力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的位次进一步前移,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序号

指标

单位

属性

“十二五”目标

一、结构调整

1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引导性

42以上

2

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引导性

40以上

3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市口径)

%

引导性

45以上

4

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

%

引导性

45以上

5

高效农业占农业比重

%

引导性

50以上

二、科技创新

6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约束性

2.5以上

7

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

引导性

260左右

8

科技进步贡献率

%

引导性

60以上

9

海归创业团队引进

引导性

50左右

10

引进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

引导性

500左右

三、资源环境

11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

约束性

完成省定考核目标

12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占用

%

约束性

13

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率

%

约束性

14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率

%

约束性

15

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削减率

%

约束性

16

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约束性

80以上

17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约束性

90以上

18

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约束性

80以上

19

城市绿化覆盖率

%

预期性

42左右

四、民生幸福

20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

%

预期性

99以上

21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预期性

60以上

22

万人拥有病床数

约束性

35以上

2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补偿比

%

约束性

50以上

24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万元

约束性

分别达3.7、1.85

25

城镇登记失业率

%

约束性

4以内

26

城乡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

%

约束性

基本全覆盖

27

平安社会指数

%

预期性

95以上

五、总量预期

28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预期性

900以上

29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

万元

预期性

11.6以上

30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预期性

65.5以上

31

城市化率

%

预期性

60以上

3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预期性

累计2290

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

  一、优化空间开发

  围绕“魅力溧阳”建设,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和城镇化格局,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和中心村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优化国土开发利用

  ——稳定农用地空间。

稳定农用地规模,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合理布局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农用地空间,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区。

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大力开展土地整理,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集聚工商用地空间。

以“保护优先、保障发展、集约高效”为原则,依托区域产业发展基础与交通干线网络,构筑以经济开发区、天目湖科创园为核心,以宁杭(高速、高铁)、104国道、241省道、扬溧、溧广高速等南北纵轴和常溧、239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