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 哲学故事新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4507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7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满 哲学故事新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满 哲学故事新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满 哲学故事新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满 哲学故事新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满 哲学故事新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满 哲学故事新讲.docx

《满 哲学故事新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 哲学故事新讲.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满 哲学故事新讲.docx

满哲学故事新讲

成语哲理浅析

继往开来一一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一一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相长一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放之四海而皆准一一真理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凿壁偷光一一事物发展的根原因在于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牙发挥主观能动性。

瘾丁解牛一一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6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7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8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19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0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22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2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24无风不起浪;根深叶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25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26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27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

28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2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30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1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2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33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3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35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

36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

37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38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39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40满招损,兼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4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42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43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

44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45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46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47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48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

49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50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51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52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53艰难困苦,玉妆于成;天道酬勤;凿壁偷光;物必先腐而虫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5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橘北枳;孟母三迁;名师出高徒——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5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

56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57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

58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

59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60因风吹火;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

61揠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6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

63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64胸有成竹——通过积累感性材料和感性认识,并对其进行抽象思维,就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65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多思出智慧;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从而用以指导实践。

66春江水暖鸭先知——本质总要表现为一定的现象。

67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一针见血——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68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

69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性认识要依赖于感性认识。

70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71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科学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

72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73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

74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75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76叶公好龙——害怕实践,回避实践。

77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错误的生态价值观。

78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新时期正确的价值取向。

79大公无私;舍生取义——我们应该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80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储存、相互转化的,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81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

82人生如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悲观主义的、消极的人生价值观。

83时势造英雄——个人活动受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84卧薪尝胆——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

8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86哀莫大于心死——失掉了科学而正确的理想,就失了人生的精神支柱。

 

哲学故事新讲

掩耳偷钟郑人买鞋疑心生鬼琵琶成神鲧禹治水刻舟求剑拔苗助长乌鸦喝水杞人忧天井底之蛙唐僧行贿围魏救赵三人成虎邹忌比美毁坛通路父子赶驴痴人学话塞翁失马买椟还珠滥竽充数磨杵成针王进使棒东施效颦真假儿子卖柑者说车轧颈肿曲突徙薪草船借箭守株待兔僧朝南海嫦娥奔月

掩耳偷钟

  春秋末年,晋国有个姓范的贵族,在政治斗争中被别的贵族打败,逃到国外去了。

姓范的贵族本来是很富有的。

有个人便乘机到范家去偷东西。

他偷到一口大钟,背着走不方便,就拿出铁锤,要把钟敲碎。

一敲,钟声很响。

他又怕被别人听见,连忙把耳朵捂起来。

他以为自己听不见钟声,钟的声音就没有了,别人也就不会听见了。

结果,当然还是被别人发现了。

  这个掩耳偷钟的故事,唐朝有人曾经把它说成是偷铃,宋朝以后的许多人都跟着这样说。

于是,“掩耳偷铃”或者“掩耳盗铃”就成了人们熟悉的一句成语。

  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笑话,以为世界上不会有这样的蠢人。

在实际生活当中,做出这类蠢事的人,是常常有的。

  有的人不讲卫生,苍蝇爬过的食物,也照样吃下去。

他说,“眼不见为净”;认为没有看见脏东西,就等于没有。

然而,事实上存在的脏东西,不会因为他没看见就不存在了;病菌也不会因为得不到他的承认,就不在他的肚子里捣乱。

  还有人就怕别人说他的缺点,一说就生气。

好像只要别人不说,特别是不当他的面说,不让他听见,缺点就不存在了。

然而这样做的结果,他的缺点只能越来越多。

  这些人看世界上的事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为只有他们知道、他们承认的事情才存在;他们不知道、不承认,这个事情就不存在了。

人们对世界上的事情有各种看法。

有些是对整个世界的、带有根本性的看法,在哲学上,就叫做世界观。

各种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不同的,因此也就有许多不同的世界观。

比如,有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思想是从物质当中产生出来的,是物质的反映。

有人却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物质,只有自己的感觉。

也有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存在在他的思想里。

又比如有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

有人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不过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是一圈一圈地循环。

还有人认为世界上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有人却认为这种变化是不可捉摸的。

如此等等,有许许多多不同的世界观。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世界观是人人都有的。

除了刚生下来的孩子和某些神经系统有缺陷的人(例如白痴),人总会对整个世界形成一定的看法,都会有自己的世界观。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学哲学呢?

  首先,因为这些世界观,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

我们学哲学,是为了获得一个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

  其次,人们虽然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这些看法往往是不自觉、不系统的。

有时候,一个人对这件事的看法和对那件事的看法还会互相矛盾。

例如,那位偷钟的人,在砸钟的时候,认为自己听不见,钟的声音就不存在。

我们说,这是在用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看待事物。

但是,偷钟的人并没有认为那口钟也是靠自己的感觉而存在的。

他没走进范家屋子的时候,虽然还没看见钟,可决不会认为那口钟在那时候是不存在。

他明明白白地认为那口钟是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在别人手里是一口钟,到了他手里也是一口钟。

否则,他就不会花力气去偷它了。

学哲学,就是为了有一个自觉的、系统的、正确的世界观,克服那些不正确的世界观。

我们对这个世界总的看法是正确的、系统的,就可以自觉地用这个看法来指导我们的思想、学习、工作,就可以得到正确的思想方法、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我们的事情就可以做得更好。

正好像有各种不同的世界观一样,也有各种不同的哲学观点。

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才是唯一正确的哲学。

许多人觉得哲学讲的内容很神秘,看不见,摸不着,不好懂,因此不爱学。

其实,哲学和其他科学一样,都是关于世界上各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

不同的是,其他各门科学研究的是世界上某一种事物,或者事物的某一个方面;哲学研究的不是这些具体事物,而是关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的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

哲学道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当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知识来了解哲学的道理。

古今中外有许多故事,也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十分生动有趣。

这些故事同样能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哲学知识,培养我们对哲学的兴趣。

这本小书中收集的三十几个故事,只是这些故事中的一部分。

同学们看了这些故事以后,不妨也试着分析分析其他的故事中的哲学道理。

  (故事见《吕氏春秋·自知》)

郑人买鞋

  古时候,有个郑国人,想买双新鞋子。

  上街之前,他先找了根草,量了脚的尺寸。

可是出门的时候,他匆匆忙忙的,忘了把记尺码的草带上。

  他走到街上,进了鞋店,拿到鞋子,打算用那根草来量一量大小是否合适,但是在身上摸来摸去,找不到那根草。

  别人问他找什么。

他说:

“我把尺码丢在家里了。

  说罢,他回头就往家里跑。

等到他在家里把那根草找到,急急忙忙赶到街上,天已经晚了,鞋店也关门了。

他白跑了两次,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

“你是替别人买鞋子吗?

  他说:

“是给自己买。

  “那你为什么不伸出脚来试一试呢?

  他说:

“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

”周围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尺码之所以可信,就在于它是根据脚的大小量出来的,脚的大小是鞋子是否合适的标准。

像这位郑国人那样,有了尺码就不相信自己的脚,在实际生活当中有没有呢?

有的。

这就是那些迷信“本本”的人。

  人从实践当中得到知识,把它们总结起来,记录下来,这就是书本知识。

一切正确地反映了实际的书本知识都是很可宝贵的。

没有它们,我们在学校里的学习怎么进行呢?

但是,这些书本知识所以靠得住,只是因为它们是从实践当中来的。

如果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实践,那就同郑人买鞋差不多了。

  这位郑国人拿草量脚的尺寸,这件事情还比较简单,一般来说,不容易发生差错。

如果他出门的时候没有忘记带上这个尺码,大概是可以买到合适的鞋子的。

书本知识的情况就要复杂得多了。

  首先,记录到“本本”上去的东西,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都是正确的。

例如:

现代科学早已证明鬼神都是不存在的。

但是古时候的书上,写着有鬼神的地方就不少。

我们是相信科学,相信事实,还是相信那些书上的迷信话呢?

  其次,人在往“本本”上写东西的时候,只能根据当时已经认识的东西来写。

有的事实,在写的时候还没有发现,就写不上去。

一九六四年,毛主席根据当时的考古材料,说人类的历史大约有一百万年左右。

后来,在东非又发现了更古老的人类遗迹。

有位教授根据新发现的材料说人类的历史有二百多万年。

在“四人帮”横行的时候,他因此被打成“反毛泽东思想”。

你说冤枉不冤枉?

  再有,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一个“本本”写出来以后,又发生了新的情况,我们能因为“本本”上没有写就不承认吗?

马克思活着的时候,资本主义还没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所以他的书上不可能提出“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列宁没有看见过原子弹,他也不可能提出“禁止原子弹”的要求。

我们能因为马克思主义老祖宗的“本本”上没有写这些东西,就不去想办法对付这些怪物吗?

  书一定要认真读,但是也一定要记住,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忘记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做出许多蠢事来。

  (故事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疑心生鬼

  古代哲学家荀子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又笨又胆小的人,名叫涓蜀梁。

  一天晚上,月光很亮,涓蜀梁出门去办事。

走在路上,他偶然低头一看,只见地上有个黑影。

他想,不好,一定是遇到鬼了,于是拔腿就跑。

那黑影老追着他。

他跑多快,黑影也跑多快。

他越跑越害怕。

  跑着跑着,他的发髻〔jì〕也跑散了。

古时候的人把头发留得很长,发髻一散,头发披了下来。

他看见自己披散的头发,以为又碰上一个站着的妖怪,于是又回转头向家里跑。

  他跑到家里,已经上气不接下气,没等坐下来,就断了气。

  荀子说:

人自以为看见鬼的时候,多是在神志恍忽不清的时候,因为神志不清才会把有当作无,把无当作有。

  荀子不相信有鬼,更反对求鬼神保佑的迷信活动。

他说,如果有人得了风湿病,不去找医生,而去敲鼓、杀猪、祭鬼神,那么,白白地把鼓敲破了,损失了大肥猪,也不可能治好病。

这样的人,和那位涓蜀梁并没有多少差别。

  我们学过自然科学知识,知道世界上确实没有鬼神。

然而在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事弄不明白,对人为什么会做梦也解释不清楚,就很容易以为风雨雷电、山川草木都各有各的“神”,以为人的身上还有一个灵魂,人死之后,灵魂离开躯体,便成了鬼。

这种原始的迷信思想,是唯心主义的胚胎。

  到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之后,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往往要借用鬼神的名义,来骗人,吓唬人。

  他们宣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神创造的,由神安排的,神的意志决定一切。

他们还胡说,神和鬼比活人有更大的本领,能够决定人的祸福。

世上发生了灾难,是鬼神在作怪,人们只能求鬼神保佑。

劳动人民受剥削,也是“命”里注定的,因此不能反抗,反抗就要受到鬼神的惩罚。

  在新社会,也还有些坏人装神弄鬼,骗人钱财,干坏事。

有些无知的人往往要上当。

  有人说,死去的某人的鬼魂,附在他的身上了,因此他能够预言别人的吉凶祸福。

  有人说,什么地方的破庙里有“大仙”显圣,那里的水和土都成了能包医百病的仙丹妙药。

如果你求得了“药”,仍旧治不好病,那只能怨你的心“不诚”。

  有人说,你的命从一生下来就定了。

他能从你的生日,或者从你的指纹算出来。

还说这是从海外来的“最新科学成就”。

  这些当然都是骗人的鬼话。

可是有些在学校里学过科学知识的青少年居然也相信。

这说明,他们的科学知识没有学好;也说明,他们对于人生、对于社会还有许多疑问,没有得到解释。

  我们提倡解放思想,目的就是要破除迷信,相信科学,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如果我们相信鬼神,以为它们可以主宰人的命运,那我们就用不着努力干“四化”了。

因为,照那些迷信的人的说法,如果鬼神不保佑,你干也是白干;如果鬼神保佑,你躺着睡大觉,“四化”也能成功。

同样的道理,什么努力学习,努力劳动,也统统可以用不着。

奇怪的是,那些提倡迷信的人,个个都不肯不吃饭。

在这件事情上,他们都变成了“唯物论者”。

我们很想问他们一下:

如果鬼神注定你活一百岁,那你不吃饭也不会饿死,何必还要浪费粮食呢?

  (故事见《荀子·解蔽》)

琵琶成神

  古时候,有个书生到扬州去,路过江西。

这一天遇到顶头风,不好开船。

书生闲着无事,便到岸上散步。

他穿过小树林,上了山坡,看见一个小庙。

走进庙里,没碰着和尚。

只见和尚住房的门开着,旁边还放着笔砚。

这书生本来爱画画,就拿起笔,在门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差不多。

画完之后,看看风停了,书生也就回船上路了。

  和尚回到庙里,看见门上画的琵琶,不知是从哪里来的。

他问村里的人,都说不知道。

和尚笑着说:

“那恐怕是五台山的圣琵琶吧!

  山西的五台山是佛教圣地。

关于它,有种种神话传说。

过去希望得到菩萨保佑的人,往往要到五台山朝山进香。

和尚找不到琵琶的来由,就说可能是从五台山飞来的,这本来是带着开玩笑的意思。

谁知村里的人信以为真,互相传说,纷纷来向这个“圣琵琶”磕头礼拜,烧香求福。

有的病人烧了香,碰巧病好了,就以为这琵琶真的有灵。

这样,“圣琵琶”的名气越来越大,越传越远,连远在扬州的那个书生也听到了。

  书生心里很疑惑。

一年之后,他离开扬州回家,故意把船停在原来的地方。

他找到庙里,和尚又没在。

他画的琵琶还是老样子,只是前面供着鲜花和香炉。

书生找了点水来,把自己画在门上的琵琶洗掉了,不等和尚回来,就回到船上过夜去了。

  第二天,书生又到庙里去,只见许多人围在那里伤心叹气。

原来,昨晚和尚回到庙里,发现琵琶不见了,马上告诉乡邻。

这时候,大家正聚集在一起议论失去琵琶的原因。

他们说:

“一定是有人背后做了坏事,菩萨不高兴了,所以琵琶才跑走了。

”书生听了大笑起来,把事情的经过讲给他们听,才把这个谜解开。

  每一件事都有它发生的原因。

有时候,人们弄不明白某件事的原因,就很容易把做成这件事的“功劳”送给神。

  例如,人是从哪里来的,最初,人们不明白,就说是神造的。

中国人说是女娲〔wā〕造的,欧洲人说是上帝造的。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人不是神造的;事实正好相反,无论是女娲或者上帝,所有的神倒都是人们自己造的,而且是按照人自己的模样造的。

你看,从印度传来的菩萨,额上都点着朱红的吉祥痣;从欧洲传来的天使,都是白皮肤、高鼻子。

而中国人画的玉皇大帝,和我们在旧戏里看到的古代汉族皇帝又有多少两样?

  现在,相信进化论的人多了,因为证据放在那里,不由你不信。

但是,没有弄清楚原因的事总还是有,总有人要用这些事情来“证明”神的存在,神的力量。

牛顿是个大科学家,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的三大定律,对于近代天文学和物理学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

但是他不能解释行星围绕太阳运转,最初的推动力是从哪里来的,也去找上帝帮忙。

他认为这位上帝“是非常精通力学和几何学的”。

至于类似画琵琶那样的暂时不知道原因的小事,被人利用来说神道鬼,更是常有的。

  那么,从这些事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教训呢?

  这就是:

承认我们对有些事情的原因暂时还不了解;这些原因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最后总是可以被了解的。

人类的历史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事物的本领也会愈来愈大。

许多事情,在某个时期弄不清楚,以后总可以逐步地认识清楚。

世界上绝没有永远不能认识的东西,决不要相信那些骗人的鬼话。

相信那些东西,只会蒙蔽人的聪明,堵塞人们走向进步的道路。

(故事见〔唐〕皇甫氏《原化记》)

鲧禹治水

  上古时候,常常发生水灾,老百姓总不得安生。

传说,当时的部落联盟领袖叫尧。

他命令鲧〔gǔn〕去治水。

鲧为了把洪水挡住,就到上帝那里去偷“息壤”。

这是一种能自己生长的神土。

鲧用这“息壤”到处去堵塞泛滥的洪水。

但是,因为洪水太大,堵不胜堵,九年过去了,他也没有把洪水治住。

  鲧死了以后,他的儿子禹接着治水。

禹走遍九州,在山头上用木头立下标记。

他带上测量的工具,测量各个山川的高低远近。

他节衣缩食,住在低矮的屋子里,竭尽全力来开沟挖河。

他登山涉水,亲自在烂泥地里和大家一起干活,连小腿上的毛都掉光了。

他苦干十三年,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顾不得进去看一眼。

最后,终于开出了九条大河,把洪水引到海里,使老百姓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世界上,其他许多民族也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

但是,各种传说对待洪水的态度是大不相同的。

有的传说把洪水说成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人只能躲在船上向上帝祷告,消极地等待洪水自己退去。

像鲧禹治水这类传说,却显示了人定胜天的英勇精神。

你看,鲧禹父子相承,前仆后继,奋战不息,而且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终于取得了胜利。

这是一首与大自然斗争的何等壮丽的诗篇!

  关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历来有两种看法。

一种说是只能听天由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